APP下载

缪晓春

2017-01-03

缤纷家居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院算法艺术家

缪晓春的世界

文 贝娅特·莱芬莎特 译 黄晓晨

缪晓春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虚拟的、完全由电脑生成的世界。观看他的作品,就如同进入到一个饱含谜题、奇迹和秘密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如此完美顺畅,而缪晓春对色彩的处理又是如此细致入微,这都让他的作品拥有了与经典巨制相比也毫不逊色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实际上,缪晓春的摄影作品和三维动画作品的魅力恰在于它们所表现出的那种看似浑然天成的气质,而这首先要归功于缪晓春对新旧文化的兼容并蓄。缪晓春如同一座立交桥那样,不光把一度几近消失的古老中国和今日中国大都市的极度现代化联系在一起,还将欧洲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中,其方式便是将那些在西方美术史上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进行改写,这些作品包括: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以及希罗尼穆斯·博斯的《俗世乐园》等。过去一一现在——未来,缪晓春用镜头为它们构筑了一种共时陛,从而为观者理解历史和未来提供了新的机会,并使其同时沉浸在历史和未来之中。

但不管是缪晓春的作品还是其中所要传达的信息,都不是浅显易懂的。因为当我们用心体会时,会发现它们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被迅速理解的表象,实际上,在接下来的观看中,理解并非易事,更多时候,接踵而至的疑问扑面而来,要求观看者既要具备形象化的视觉知识,又要对过去有较深的了解,方能体会到作品中的伏笔。在缪晓春基于对欧洲艺术史宏大线索的接受而创作出的作品中,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欧洲经典之作包括希罗尼穆斯·博斯的《俗世乐园》(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品)、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罗马梵蒂冈教皇宫“签字大厅”壁画)以及米开朗基罗的《最后审判》(罗马西斯廷教堂壁画)等。缪晓春在选择画作时极有主见,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作品也融入到了他那独特绘画语言的新世界中——或者用不那么高深的话来说,就是融人到了他的图像创作中。缪晓春对欧洲艺术的偏爱或许在他来到德国学习之前就已存在,但无论如何,在卡塞尔四年的学习以及在此期间对欧洲各地博物馆的频繁造访,不光把他和欧洲艺术紧密连结到了一起,更为他提供了稳固的知识储备,例如对绘画构图、图像和图像学知识的熟稔,以及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19世纪晚期重要作曲家作品的理解。每次在北京和缪晓春一起驱车同行,CD中传来的美妙音乐都会让人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产生异乡是故乡之感。就是这种亲近感——一方面是陌生事物和陌生感,另一方面却又恰是在这种陌生事物中所感受到的魅力,是缪晓春在他的作品中反复观照的东西。

缪晓春最先为人所知是因其在卡塞尔时期创作的一组作品,那组作品中具有超现实感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寂然而孤独,但同时又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存在感,他就像一位荒野中的呐喊者。当被“咔嚓”一声带入到现代语境中时,他显得如此陌生,如此不合时宜,却又似乎只以这种方式属于这里。如此,人类历史中那些古老的东西和那些我们以为已被忘却和超越的东西之间的差异变得清晰起来。这种差异通过作品中中国古人的形象,变得如外部物质般可被细细体察,它同时也见证了某些东西在我们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的散落遗失。作为缪晓春关注的主题,历史似乎并不仅仅是一个可供人穿越和超越的过程,而更是一种唤醒人们责任感的行动,它让人们知道,值得被保留在历史之中的究竟应该是什么。对缪晓春来说,来自古代的文人意味着古老的中国及其令人称叹的文化积淀。那个古代文人宁静而超然的状态,与当今时刻变化着的生活形成了一种对位,而后者又在不停地对前者进行如海浪般的冲刷。今天,在这个形象诞生将近十五年之后,我们可以确凿认定它不光在缪晓春的作品中,而且也在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中,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形象:它以一种并不咄咄逼人的方式象征着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生存意志,在一个高科技、到处大兴土木、追求扩张、股市投机和环境污染当道的今天,这种文化并不是只对中国来说是有价值的。

缪晓春在他所有作品中探寻着历史的神话。在其近期作品中,缪晓春变成了他所生活的城市的档案员。他在《北京索引》和新作品《北京手卷》中寻找着一些点,通过它们,旧时代和一个钢筋水泥构筑而成的新时代之间的断裂变得可观可感。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去表现这一断裂:他并不干预作品本身,只是敏感地抓住那些已然存在的日常情景,将它们定格在照片中。他首先在主观上认识这样的现实,然后通过摄影或其他技术手段对其中原本被湮没在日常喧嚷中、不为人注意的东西加以表现。这些东西带有一种几乎无关理性的不可捉摸性,而缪晓春却以他独特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捕捉、记录及评论。当缪晓春在《北京索引》(K 17)中将故宫和一座巨大纪念碑同时展现在画面轴心时,在《北京手卷》(070916)中将古老的佛像置于一望无际的地平线之上时,它们都跳出了我们惯常的理解范式。缪晓春作品中还频频出现一些空无一人的地点,或者一些当中只有唯——个人的场景,那个人在其中显得孤独而脆弱。不再是作品中的古代文人在促使我们警醒并召唤我们暂停一下脚步,而是缪晓春那触感敏锐的档案记录工作以及尽量避免对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和在电脑上进行修改的做法,使得历史遗迹和新现实之间的桥梁得以贯通。缪晓春在作品中将对当下现实的即刻感知与中国、欧洲的旧有传统相融合的做法,远不是从这个山头去到那个山头的随意漫步,而是他划出了一个括号,将来自于所有年代层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囊括其中,他为此使用的视觉语言具有无以复加的当下性,而来自于过去的这种语言业已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了故土。

缪晓春在德国的首次个展即将在路德维希博物馆开幕,能与这样一位罕有的艺术家进行合作,我们深感荣幸。我们要对他乐于与我们合作以及在筹备个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谢。我们相信,这次个展不光集中展出了他最出色的作品,也会在德国留下特别的印记。

另存为:论缪晓春的算法绘画

文 王春辰

缪晓春这些年来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摄影艺术家、数字视频艺术家,但实际上他最早的时候是画画。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老美院举办的首次个展就是绘画作品,邵大箴先生还写了序。当年研究生毕业举办个展的凤毛麟角,所以缪晓春的第一次个展很引起轰动。90年代,缪晓春去德国留学,学的是影像艺术,因此转到这类媒介的创作上,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取得巨大成绩,获得国内外的赞誉和肯定。

但关于绘画,缪晓春并没有放下,他将它们熔铸在他的影像创作中。他的摄影作品构图、数字视频的视觉元素都有绘画的历史、绘画的结构方式。早年的绘画学习和创作对他之后的影像与数字艺术助益良多,最重要的是作为艺术方式,它们互为补充、互为参照。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艺术特质之一。也因此故,缪晓春在创作数字艺术的过程中又获得了绘画收获,这也是始料未及的。

缪晓春在面对数字软件、数字技术的创作中,被这些新的方式所迷恋,从而发现了另一种构成绘画的方式,这就是“算法绘画(Algorithmic Paintings)”。它是指一种在计算机进行各种图形、建模、运算、编辑等等程序,然后生成三维的矢量图像,再用刻字机将其刻出来,转贴到画布上去,最后辅助手工描绘的绘画。可以说,这是一种关于绘画的新的命名,是数字技术以来关于绘画变革的一次进展,它的意义不局限于绘画的自我构成获得解放和突破,而重要的是它将人脑与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功能结合了起来,实现了人机互动和结合。这曾经是人类自古一直梦想实现的一件事情,即人的思维如何获得飞跃、如何获得人之外的力量的支持。从科学发明的历史来看,人类一直在追求这个梦想,也实现了各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从上天到入地、从宏观到微观,都实现了人机结合的梦想。对于艺术,一直强调的是人的自主性和自我性,以及人的价值的超越性,也就是进入近代历史以来,艺术只属于人,只有人的想象和创造才构成艺术的基础,甚至因为机器的进步与发明,人类不断强化和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唯一性。艺术被理解为、被建构为不受任何外在力量、因素、技术所支配的东西,它只属于自己。

缪晓春对此了然于心,他自然知道一个单纯的数字技术无法成为艺术,它必须实现诸多的转换,也有着各种门槛需要跨越。他清醒地意识到数字技术的难度和它的潜力,也因为此,他才在数字影像上用足了功夫去深究它的艺术表现空间和可能性。经过实践,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他也发现了另一层可能做到的,就是数字技术的绘画性。数字技术自身无法成为绘画,尽管它的一些图形可以很炫,关键是它的运算能力超强,超过了任何的人脑。它的这种潜力远没有被发掘殆尽,缪晓春只是先行者,就如当年摄影的出现,既推动出现了摄影艺术,又促使绘画发生变革。现在的绘画变革不单单绘画自身,而是让数字技术成为绘画的一体,这才是绘画的新的革命的意义。

缪晓春通过运算数字程序,让他的艺术细胞在虚拟的世界里生长、繁殖,然后裂变为各种艺术的图像、艺术的造型、艺术的故事。这些通过运算生成的视觉对象,存在于三维虚拟世界里,极尽幻觉奇妙的构想构成,每一个步骤都包含了艺术家的运思,每一步都可以让艺术家的思维触角介入进来。这样,人脑和计算机有了亲密的合作,不是排斥和分离,而是能够任意地实现艺术家的意图。这在以往的人类发明的技术手段里是做不到的,但超级的计算机运算可以做到。于是,缪晓春开始将这些逐渐成熟、成形的计算机运算构型转换到画布上,从虚拟空间转换到现实视觉空间,当这些图像出现在画布上,它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视觉呈现,其哲学意义是开启了人机合作的时代,其绘画意义是绘画的方式被无限地放大、倍增,其视觉意义是让我们看到了无法看到的世界。

缪晓春的“算法绘画”是他艺术创作线索的一脉相承的延展,更多的艺术家使用算法绘画,将会使这样的算法功能得到极大的拓展。比如抽象绘画,输入多种数据,可能任意地构想各种的抽象类型;输入水墨元素和各种笔法,可能产生预料不及的水墨构成和构型。目前,3D打印可视为是计算机算法功能在立体制造上的表现,至于计算机与国际象棋大师对弈早已进行了多年。目前,算法绘画仅仅是开端,缪晓春做出了和他的艺术思维一以贯之的延伸,使得他的艺术形成一个链条,甚至也可以预测他继续延伸会创作算法打印的,也即3D打印雕塑。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人机结合,其前提仍然是人脑,仍然是人的自主性起着决定作用,计算机下国际象棋,最终还逊色于人的智慧;而算法绘画的前提仍然是艺术家的绘画思维与观念的呈现,它不会自动生成绘画,但它可以成为艺术家的绘画语言与工具的一个组成,它与艺术家结合得越紧密,它越能够协助艺术家实现他任意的想象。这样的算法绘画还不够引人人胜吗?

今天的时代,艺术完全是全球分享的艺术,其原理与构思都有全球共享的一面,每个艺术家都可以做出其应该的那一份贡献,它的开放度越高,它的未来性就越强,也因此创生了多种交叉融通的艺术及其形式。无论哪一个国度或个人,都需要一批走在前沿的实践者,尝试新技术、新语言、新观念、新姿态,而缪晓春用“算法绘画”再次证明了历史上多次的艺术发展都是因为新技术的发现和发明所导致,如透视法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文艺复兴的绘画,那么今天数字技术的出现也产生了缪晓春的“算法绘画”,其可预见的广阔美景才刚刚开始。

对话缪晓春

Q:您的灵感常常从何而来?

A:不太能准确地说明灵感到底来自哪里。但是,我想大概是来自看别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带给我一些启发。听一些喜欢的音乐,这能够让人激动起来,能冒出许多想法。最后,我比较能够确定的是,我的灵感来源于每天的工作当中,就是在不停地做一些事的时候,慢慢地就有一些奇思妙想出来。所以,当我没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就先保持工作,也许做着做着,想法就有了。

Q:您对数字影像的探索可以说是比较早了,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创作的转变?

A:在德国上学时看见过一些有意思的数字艺术作品,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真正往数字艺术这个方向转的做法。真正开始是在回到中国、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以后。这时候的摄影工作室已经开始数字化。我在2000年左右,有了自己第台电脑,然后作品慢慢地更多的是用电脑和软件来做。

Q:对于外界对您作品的种种评述,您个人是如何看待和思考自己的作品的?

A:每次做一件作品之前其实都会做种种的预设和判断,就是预先设想可能会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或者是有问题的地方,然后不断地再三考量。做完作品以后再听到各种各样的判断,其实已经不会感到太奇怪了,因为之前自己对自己的批判可能要比之后听到的还要多得多吧。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至于做成什么样,这东西就只能是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

Q:86年您进入央美,那时的老美院是怎样的?当时的背景对您个人产生了哪些影响或改变?

A:我是86年进入美院的。当时的美院是由低矮的教学楼和一栋高耸的留学生楼组成的。说是留学生楼,其实里面住的大部分是美院的本科生,研究生。我记得对学生来说,最方便的是去东安市场和中国美术馆看展览,因为当时美院就在市中心。美院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像是曾经在这儿的人和现在在这儿的人组成的某种氛围,这种氛围对周围是有某种辐射的,对学生也是有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美院在王府井的时候,我记得美院美术馆、陈列馆做的展览,大家经常会去看。现在学生去美术馆看展可能没有我们当时看得那么频繁。当然我自己也是在美术学院真正走上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

Q:95年去卡塞尔学习,当时的德国是什么样的,您认为现在有哪些变化吗?

A:95年去德国卡塞尔学习的时候,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有巨大的影响的。因为不说别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巨大的反差,就让我很震撼。在德国,觉得当时的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整洁,完全是另一种氛围。我觉得可能是中国近二三十年变化太大了,而德国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要说变化的话可能更多是在中国。所以我现在再在德国旅行。生活、或者教学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的落差感了。

Q:“数字人”非常有趣,您会将这个方式一直延续下去吗?

A:你“数字人”的提法很有趣,我想我会继续做下去。可能不仅仅是我,其他很多青年艺术家也会越来越多地用数字方式未做艺术作品。

直到另外一种媒介出现,我们可能还会延续这种方式。就像我们曾经用水墨来画人物,现在水墨人物画会继续下去一样。

Q:现在很多人对数字影像已习以为常,您对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绘画是怎样思考的?

A:绘画很难做,因为之前已经有很多的艺术风格出现,有无数人在这方面做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所以有一些新的突破都是很不容易的。我要做的是想办法用电脑和软件的方式带给绘画另外一种可能性。首先,人物的形象是可以由电脑计算出来的,这有别于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体的形态。其次,绘制这些物体使用的方法和以前不太一样。这两点会带来和以往的绘画风格不太样的东西,是让我比较着迷的。

Q:无数展览,以及创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或最有趣的记忆有哪些?

A:也许是1988年底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做的第一次个展吧。自己花了很多钱去付场租,当然父母也是做了很多的支持,然后自己做了画册,很辛苦地做了一个个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画得不错,自己也能画。

Q:您对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见解?

A:当代艺术中,有意思的部分很快会成为经典,没有意思的部分很快会被遗忘,消失得无影无踪。

Q:您是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画廊、商业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在其中的身份?

A:相辅相成,互相依赖。

Q:未来的方向是?会有哪些不同的尝试和改变吗?

A:天天在做不同的尝试,期待有某种变化。从现在开始到未来,也许真的会有某种新的东西出现,但现在我不知道。

Q:近期有什么计划,最近在做哪些作品?

A:今年九月份在纽约有一个个展,同时在纽约时代广场有一个午夜放映项目,现在在准备这两个项目的作品。

Q:除摄影与绘画外,是否有关注或涉足其他艺术类型的想法和计划,比如雕塑、建筑等等?

A:对其他的东西都是有兴趣的,但肯定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才会真正介入。否则不会轻易贸然介入一个新领域,总是要有一些准备才行。

Q:最近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A:说实话,很多事情我只是知道,但谈不上特别的关注,我不会比一般人知道得更多。所以我不能说真的关注了一些事件,或许某些事件会在日后潜移默化地对我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Q: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呢?有什么癖好和消遣?

A_半时在北京的生活很简单规律,不是去美院上课,就是在工作室干活儿,很波澜不惊。在欧洲的生活被各种飞机时刻表、火车时刻表左右着,不停地东奔西跑。也没什么特别的消遣或癖好。因为我觉得艺术家已经很奢侈了,把自己最大的一个喜好变成了职业。他的工作就是他的癖好,他的癖好也就是他的工作。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比这个更奢侈的事了吧。所以对于我来说,只要有活儿干,就觉得很有精神。

Q:近期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等有没有想推荐给读者的?

A:最近真的没有读什么书,所以没什么可推荐的。倒是走了很多地方,行万里路是真的,但是读万卷书暂时没有做到。

Q:古今中外有没有喜欢的艺术家/设计师?

A:被古今中外的观众挑选了无数遍的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他们最终进入了艺术史,美术馆,并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这些艺术家总是有他们的可取之处的,我大部分都喜欢,经常会去看看他们,在美术馆。

所以我的做法可能是,让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全部进入我的脑海中。当我对他们的作品耳熟能详、对他们的言行思想了熟于心之后,在某一个时刻,我和他们当中的一个会产生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的。

作品解读

从开始的架上绘画到摄影和数字媒体,缪晓春在不同的艺术媒介中不停地转变。缪晓春总结自己关注的艺术媒介:“从1988到1998年十年间主要媒介是绘画。1999到2009年主要媒介是摄影,2004到2014年主要媒介是数字媒体。”现在缪晓春又将自己的艺术思维延伸到算法绘画上,就这样,缪春晓在不同的媒介中探索,碰撞出新的艺术形式。

猜你喜欢

美院算法艺术家
桑坤利作品选登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乐志婷作品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张建霖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