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法对促进护生共情能力提高效果研究

2017-01-03穆婧臧德华袁静秋唐红兰王学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情护患角色扮演

穆婧 臧德华 袁静秋 唐红兰 王学红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角色扮演法对促进护生共情能力提高效果研究

穆婧 臧德华 袁静秋 唐红兰 王学红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对促进护生共情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专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形式正确引导护生对患者的态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角色扮演内容,比较两组最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问卷调查中显示对患者的理解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法应用于专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可明显提高专科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进一步推广。

临床实习; 角色扮演; 护患关系; 共情能力; 护理

Clinical practice; Role-play;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Empathetic; Nursing

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拥有正确感知并准确识别患者的情绪和情感状况,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最终形成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达到满足患者的躯体需要、减轻其心理痛苦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共情(Empathy),由德国哲学家Vicher首次提出,Hoffman将共情定义为知觉到他人情绪后产生的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反应,即站在他人的角度,由对他人内在情绪的认知而产生的一种自身的情绪体验[1]。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2]。共情能力的不足,会使学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不能发挥患者的能动性,不能及时发现和识别患者反馈信息,最终影响护患关系和护理措施的效果[3]。为提高护生共情能力,我院在护生下临床前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患者从而更深刻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愿望。经过多次调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到我院实习的200名专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先后顺序,每次按学号奇偶数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各100例,均为女性,以第一组为观察组,第二组为对照组。参与他们角色扮演的为护理部教学干事及固定带教老师,两组护理实习生在性别、年龄、考试成绩等一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由课堂授课讲解护患关系,要求如何正确对待患者。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角色扮演内容。一共分3个场景,老师分别扮演“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护士及医生形象,观察组100名学生轮流扮演患者及家属,之后由学生们填写量表、讲述感受并将自己心目中护士形象扮演出来。举例场景:急性胃肠炎患者由家属陪伴就医,患者中途呕吐。(1)就诊过程中医生护士嬉笑,简单询问情况,嫌弃患者呕吐物。(2)就诊过程中医生护士面无表情,正常询问病情,发现患者呕吐后喊保洁员打扫。(3)护士看到患者后扶患者坐下,医生仔细询问病情,患者呕吐后,护士倒温水给患者漱口、将垃圾桶拉近患者同时喊保洁员打扫,并安慰患者。实习生下临床后每科有带教老师全程带教,带教老师均受过统一培训,遵循相同的带教要求,同时他们不清楚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生名单。

1.2.2 评价方法 实习护生下临床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包含各种场景患者的各种反应,由护生及相应科室的带教老师各填一份,了解实习护生对患者反应的理解程度及是否会主动给予帮助,结果采用百分制;“优”为90~100分;“良”为75~89分;“中”为60~74分;“差”为60分以下。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等级资料比较用轶和检验。

2 结果

两组学生对患者理解程度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专科护理实习生对患者理解程度比较(带教老师上交问卷)n(%)

注:χ2=5.835 1,P=0.015 7。

表2 两组专科护理实习生对患者理解程度比较(实习生上交问卷)n(%)

注:χ2=6.9486,P=0.0084。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患者的理解程度。结果表明,观察组对患者理解程度及主动给予帮助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角色扮演教学法提高了护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医学教育中的角色扮演法主要是依据心理剧原理而派生的一种教学法,它通过表演和情景构建来启发学生对自身及他人的行为、心理、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换位思考,提升自我诊疗技能[4]。当今社会,护患关系日益紧张,信任与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护生下临床前进行患者角色扮演,让护生亲自感受到患者不安及无奈的心情,这让护生愿意主动去给予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理解患者的一些语言及行为,同时能更深刻理解要求护士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位患者的真谛。

3.2 角色扮演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角色扮演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护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让护生扮演患者,体会患者迫切需要帮助的心情,提高护生主动给予患者帮助的积极性。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对患者心情的理解程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角色扮演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并大大提高了操作技巧。

3.3 角色扮演法有利于专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临床护理工作已时时处处体现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其目的是要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满足舒适的状态,将“患者满意”放在重要位置,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尊重理解患者,将人文关怀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始终[5]。角色扮演中,护生通过换位思考,能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护士服务态度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护生更直接、深入地分析自己的行为,改进操作时的服务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理解他人感受,从而提高关爱能力[6]。

角色扮演法的基本特征是亲历性,亲历既包括亲生经历,也包括亲“心”经历。只有亲历,才能触动人的心灵并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发展素质[7]。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中最重要的不信任问题。从护生抓起,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能为以后护患关系的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1] 韩月皎,刘峰,田敏,等.护理专业实习生共情能力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7):550-553.

[2] 张孝云,陆静波,戴金花.角色体验法对提高护理实习生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4):281-283.

[3] 周冬梅.护生实习前临床沟通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111-3114.

[4] 赵阿勐,齐丽,孙正海,等.PBL结合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0):1205-1207.

[5] 尹姣,王波兰.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7):529-531.

[6] 朱金星,梅桃桃,张银萍,等.体验式学习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0):796-798.

[7] 季诚,谢幸尔,陶凤燕,等.体验式教学在新护士依法施护培训中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32-335.

穆婧(1989-),女,江苏宿迁,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臧德华,E-mail:zdh5886@163.com

R471

A

10.16821/j.cnki.hsjx.2016.03.024

2015-08-18)

猜你喜欢

共情护患角色扮演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角色扮演游戏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