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战化背景下军人体能训练发展策略

2017-01-03单萌耿伟强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士兵力量

单萌,耿伟强

(1.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研究生队,广东 广州 510500;2.陆军信息保障第四旅机动通信二营,山东 济南 250100;3.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队,北京 100091)

实战化体能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方式,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战争需求。新世纪以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战争的突发性、快速性、广域性、严酷性,对军人的体能素质和战斗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顺应这种要求,部队必须大力推进体能训练实战化、科学化、专项化、系统化,贯彻“战训一致”原则,做到“仗怎样打兵就怎样练”,切实提升部队实战化水平。

1 外军实战化体能训练的理念与实践

1.1 训练理念不断创新,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军人体能的构成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美军将士兵视为“战术运动员”(Tactical Athlete),认为士兵要像优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一样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在连续经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充分认识到作战士兵的体能状况直接关系到作战任务的成败。为了加强训练效益和预防训练损伤,美军将功能性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理念引入到体能训练中,更加注重战斗动作模式、核心稳定性、动力链、脊柱功能、本体感觉以及速度能力的提高,摒弃了以往将有氧素质视为主要作战能力的思维。美军体能训练理念变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将功能性动作技能(Mobility)作为美军体能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强调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运动能力的功能性应用,着眼作战需求实施体能训练计划,更加强调周期训练理念、体能与战斗技能、战场环境的有机融合,以满足士兵遂行军事任务和战斗角色的需求。

1.2 训练内容紧贴实战,训练方法更加科学

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战争形态的加速转变使军人体能训练从以往传统的仅侧重体能构成要素的单一训练向基于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体系训练转变。基于不同军兵种核心作战任务体能需求分析、人与武器装备、作战环境、专业岗位有机结合的实战化体能训练、体能与战斗技能一体化训练成为军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国部队通过近年来的实战检验和反恐行动等成功战例的分析认为,战争尤其强调士兵优秀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和灵活性。跳跃能力、匍匐、滚翻、从一个掩体到另一个掩体的变向冲刺能力、长距离搬运重物、跨越障碍、长达数小时无休无眠后仍然能够完成任务的能力是所有士兵都应具备的完成作战任务的体能能力。现在强调高强度、短间歇并以身体功能训练(使身体训练接近任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循环训练项目在部队体能训练中越来越流行,美军将这种基于任务特点的体能训练称为核心任务体能(MEF),通过循环训练模式下运用多样化的速度在不同平面移动,使官兵具备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循环训练项目也重视核心区稳定性,同时在项目实施中加强训练监控,尽量减少肌肉拉伤、韧带撕裂、应力性骨折等训练损伤。

1.3 着眼现代战争需求,人才培养更加精细

随着世界各国军队体制编制和规模结构的不断调整,体能组训人才培养体制也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军兵种分工不断细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加、训练内容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更加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世界各军事强国均配备有培养体能组训人才的专业机构,如美国陆军体育学校和陆军军事学院军事体育研究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军事体育大学、以色列陆军司令部第八训练基地,均负责培训部队体能训练专门人才,开展军事体育训练科学研究。他们规定,军事体育训练专业岗位的人员必须经过军事体育专业培训,如以色列军队第八训练基地拥有完备的军体训练条件设施、专业科研机构和一流的军体训练教员队伍,设有军事体育训练、作战士兵军体训练骨干培训、自我防卫、近距离格斗等八类课程,学员经各类培训课程培训合格后,获得资格认证及证书,方有资格回部队指导军事体育训练。

2 我军实战化体能训练亟待解决的矛盾

2.1 无氧与有氧能力在实战化体能训练中的比例关系

当前,我军体能训练还存在诸多问题,许多部队将体能训练简单的归结为俯卧撑、仰卧起坐和五公里等老三样,过分的强调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训练,却忽视了速度、力量、爆发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的提高,有的部队一天安排两至三次五公里训练,这种只注重训练量而非训练强度的方法,忽视了现代战争对士兵体能的需求,造成了大面积的伤病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效益。随着实战化体能训练研究的日益深入,核心作战任务和战斗动作对士兵体能素质的需求成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如投掷手榴弹、跨越障碍、火力下移动等战斗动作对爆发力有较高的要求;搬运伤员、负重行军、单兵移动战术等战斗动作需要士兵有较强的力量素质。因此,增加无氧能力训练,特别是高强度、多肌群参与的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对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意义重大。无氧能力训练(抗阻、冲刺、超等长、灵敏、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增强神经肌肉系统的支配能力,从而加强运动单位的募集数量、神经冲动发放频率、肌内同步化水平,增强肌肉功能,达到增加力量和爆发力的效果。并且无氧能力训练同样能够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得到提高。根据运动单位募集原则,适当增加无氧训练,随着士兵力量、速度、爆发力等素质的提高,完成相应战斗动作时将更加省力,从而增强了动作完成质量并且延缓了疲劳产生的速度,最终增强了士兵的战斗能力。

2.2 实战化体能训练与作战要素的结合方式

实战化背景下军人体能训练不是单一的身体练习,而是与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兵种专业等作战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信息化装备的不断发展,在作战行动中,单兵各种装备重量约在35 kg 左右,因此,作战人员的体能素质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成为影响战斗能力的重要因素。人体在高速运动中携带或者操作武器装备,对人体的力量、耐力、神经系统对肌肉支配能力、本体感觉等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随着现代战争战场空间超大多维趋势的不断发展,与不同战场环境相适应的体能训练成为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战化背景下军人体能训练也应考虑特殊战场环境对士兵体能状况的影响。所谓特殊战场环境就是指人们极少遇到的环境,如超低温、高山缺氧、沙漠干旱、风沙、赤道丛林、高温高湿、水下环境等。模拟未来可能作战的区域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提高军人体能训练实战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现代战争作战行动的精细化催生军兵种向专业化发展,根据军兵种的不同作战任务和岗位需求开展专项体能训练成为部队体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原则。如有线通信兵需要良好的有氧耐力、柔韧和协调能力,而无线通信兵则需要具备较强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以及抗疲劳能力,如果体能训练不能体现专项特点,那么训练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2.3 实战化体能训练中的疲劳程度与恢复时间

军人体能训练遵循着“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适度的运动性疲劳并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能促使机体机能的提高。我国地域广阔,部队官兵分布在高原、海岛、边防等各种气候恶劣的地区;由于兵种不同,我军许多特殊兵种常在一些强辐射、强磁场、强噪音等非居住环境中进行训练作业;由于运动能力、训练水平的差异,相同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疲劳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部队体能训练科目多、难度大,如果训练计划和负荷安排不够合理,很容易产生疲劳。如果疲劳得不到有效恢复,造成过度疲劳,将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引起各种运动损伤,损害官兵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军的体能训练还存在着考前突击训,训练计划千篇一律,缺乏必要的训练监控手段等问题。在非战争状态下,军人体能训练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官兵机体的能力和运动能力,而没有恢复的训练难以实现目标[2]。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与负荷,运用多种恢复手段,使官兵得到充分的恢复,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3 我军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功能性力量训练,将现代训练理念融入实战化体能训练实践

实战化体能训练要求士兵不需要一味的追求绝对力量,但是需要具备爆发力为主导的快速的动作速率,因此训练刺激的本质是直接增加爆发力的输出。功能性力量是官兵能够运用在作战中的力量,注重力量在战斗动作中的应用,是提高动作速率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实践发现,传统的力量训练与更快的完成战斗动作存在矛盾。Wilson G J[3]认为,传统力量训练降低了爆发力和动态运动能力。相对于传统力量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强调整个机体与动作的结合,通过神经系统的整合与协同作用,使士兵获得更大的力量,这对于对速度与灵敏有极高要求的实战化体能训练意义巨大。跳跃、投掷手榴弹、匍匐、滚翻、火力下移动、跨越障碍等战斗动作都是不固定的动作模式,由于战斗动作之间的复杂协同关系,所以需要依靠本体感觉进行反馈调节,需要机体为了动作的质量而发展稳定性,功能性力量训练根源于不同动作的运动特点,聚焦不稳定的姿态。例如以往我军提高移动能力的大部分训练都是传统的双腿力量练习,虽然传统练习也能够提高移动能力,但并不符合移动技术的特点,当移动和变向时,机体通常是在不稳定的姿态,一侧的腿部承受了大部分负荷,这种不对称的负荷使传统的双腿力量练习效果不佳。而功能性力量训练采用的单腿练习模式比双腿练习对于士兵的移动、跳跃更加有效。

3.2 区分不同训练阶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化战争需求

实战化体能训练是我军实现强军目标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要培养具备相应作战能力的士兵,长期系统的实战化体能训练是必经之路,而根据士兵的体能水平、任务特点对训练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则是科学训练的根本保障。士兵从进入现役到具备作战能力、执行战斗任务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训练过程,实战化体能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在士兵体能水平没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实战化训练,真正意义的实战化体能训练需要经过新兵训练阶段的基础体能练习、提高阶段的体能与战斗技术、战术的优化训练以及战斗准备阶段的基于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的针对性训练。新兵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针对运动辅助系统的训练,发展士兵的多种运动能力,使士兵能够适应实战化体能训练的要求;提高训练阶段着重发展不同军兵种士兵的专项能量代谢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并结合战斗动作和战术进行优化训练;战斗准备阶段的实质是强化爆发力训练,继续发展士兵的体能素质,根据具体的任务部署,开展不同武器装备、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模拟训练,将体能与作战要素相结合,使士兵具备成功完成战斗任务的实战化体能。

3.3 注重康复性体能训练,实现实战化体能训练的最大效益

良好的体能和没有伤病是战斗力的基础。外军高度重视训练伤病的预防和康复,美国陆军身体准备训练(Army Physical Readiness Training)中设置有专门的康复训练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士兵伤病期间和恢复期间的身体水平,康复后重返部队进参加身体准备训练,其身体状况应与康复前相当甚至更高[4]。我军高强度的实战化体能训练使得士兵在训练、比武、演习中容易造成腰、膝、踝等关节的运动损伤。例如400 m 障碍科目难度高,强度大,士兵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攀爬、跳跃、缓冲、制动、变向,很容易造成膝关节半月板、前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损伤。加之一些单位存在着体能训练项目单一、方法落后等问题,也加剧了训练伤病的发生率。康复性体能训练的核心是帮助官兵恢复健康、提升体能以适应训练与作战需要。Esselman等[5]研究发现,慢速离心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表现,减少运动损伤。离心收缩可使肌肉产生最大的张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左右,对于康复性体能训练大有裨益。经过反复的离心训练,肌肉的力量会增加,从而提高肌肉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运动损伤的康复。士兵在落地缓冲、制动、快速变向移动阶段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阶段,而离心收缩是制动缓冲阶段肌肉的主要工作形方式。士兵在负重长跑科目中也会对膝关节造成较大冲击,增加离心力量训练提高肌肉缓冲能力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加强心理与体能融合训练,推动我军实战化体能训练创新发展

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与其体能及技战术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6]。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中,士兵在日益恶化和严酷的战场环境中执行任务,使他们的身心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会随之产生心理的特殊反应,有时会出现心理功能降低、疲劳、厌战等情绪,直接影响着任务的完成。美国军事心理研究所心理学专家阿雷尔研究发现,在美军士兵中,有80%~90%的参战士兵有明显的恐惧表现,而紧张和恐惧会破坏心理平衡,造成身心失调。将心理训练融入体能训练中,通过长期、系统的心理训练,培养士兵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体能以及技战术能力的发挥,保障和提高作战能力。在体能训练中,可以通过设置班组集体科目增强参训人员的团队意识,培养士兵为完成团队任务的自我牺牲精神,从而提高成员间的协作水平和战斗力。自信心是充分发挥自身其他能力的基础,在体能训练中结合自信呐喊训练,通过公开喊出目标,可以激励自我,强化自信,培养义无反顾的必胜信念。

4 结语

为作战而准备,为战斗而训练,贯彻“战训一致”原则是我军实战化体能训练的新常态。我们要坚决纠正目前训练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把握实战化体能训练在军事训练中的基础地位,牢固树立“仗怎样打兵就怎样练”的思想,加快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参考文献:

[1] 闫子龙.部队科学组织体能训练的若干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13,32(4):57—59.

[2] Wilson G J,Newton R U,Murphy A J,et al.The optimal training lo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athletic performance[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3,25(11):1279.

[3] 李之文.美国陆军身体准备训练FM3—22.20[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96.

[4] PC Esselman, BJ de Lateur, AD Alquist, et al. Torque Development In Isokinetic Training[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02,83(2):308—316.

[5] 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61.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士兵力量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门牙士兵
士兵独白
麦唛力量 (一)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孤独的力量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