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
2017-01-02刘潇
刘 潇
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
刘 潇
预备役部队接受军地双重领导、实行兵民合一编组,在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拥有独特优势,可以更有作为。要找准融合建设的基本定位、突出融合建设的重点领域、破解融合建设的瓶颈问题,推进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科学发展。
后备力量 预备役部队 军民融合
作者:刘潇,四川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政治委员,大校
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军民深度融合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富国强军的新举措,是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学习贯彻军民深度融合战略的精髓要义,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体制优势,借助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国防动员潜力,努力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一、找准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的基本定位
习主席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预备役部队建设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是要准确把握融合建设的优势。预备役亦军亦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即为军民融合的有效形式,因此,预备役部队理应肩负起国防和军队改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点任务,理应走在现役部队和地方企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前列。二是要深入研究融合建设的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建设路径和发展方式,才能获取优质高效的战斗力,是关系预备役部队建设成效的根本问题。要始终坚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针对传统思维指导下预备役部队建设存在的发展目标定位不清、建设模式和手段单一、能力指标体系不全、人装专业化程度低、战备训练标准化程度低、动员潜力资源转化不畅和实战化能力严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大力研究军民融合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路径、科学方法,切实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预备役部队战斗力。三是要切实找准融合建设的点位。在指导原则上,坚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依靠民用科技经济发展资源打造信息化预备役部队;在奋斗目标上,按照体系作战要求,全面提升高效指挥、快速动员、联合作战、精确打击、综合保障和战场环境适应六个能力;在建设思路上,坚持“目标牵引、体系设计,强化要素、模块编组,军地联建、深度融合,制度保证、持续推进”,实现预备役力量并入战区指挥体系、融入战区作战体系、纳入区域经济体系,开辟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新局面。
二、突出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的重点领域
进入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带来国防科技工业革命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军事技术研发和武器装备制造来源于民间机构和民用企业。预备役部队平时除了保留少量的机构和现役骨干外,大部分人员、装备都编建于民间、散在于社会,建设经费也主要由同级地方政府支持。必须把凝聚优秀科技人才和优质经济资源作为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的重点领域,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要更新思想观念。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军民融合发展,首要的是更新思想观念,整合军地资源,加快军地科研成果的相互应用转化,把军事人才培养寓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后装保障寓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要本着为国防建设负责、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作,真正从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思维定式中跳出来,做到军民结合、技术兼容、设备兼容,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要进行科学设计,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切实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协调发展的融合格局。二是要强化机制建设。创新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模式,必须建立完善一整套动员潜力集聚与动员能力转化的机制,确保能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积累的各种优质资源。要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和军民通用技术标准,保障预备役部队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在经济科技领域落地见效。始终站在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筹划预备役部队建设,正确处理国防和经济、继承与创新,以及传统与新质要素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双向共赢”的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新路子。三是要科学统筹基础要素。从信息化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流程和方式看,构成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预警、电子战、计算机和作战、后勤、装备三项保障及政治工作等要素,每一项都可以分解为“人、装、标、信、制”的“五大基础要素”。“人”即人力资源,应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编组高度专业化、能快速动员的预备役人员;“装”即物质技术手段,应抽组动员最先进的装备和器材;“标”即标准规范,须强调预备役部队的建设配备、供应保障和训练考核等各种标准都与我军正规化建设水平看齐;“信”即网络信息化手段,要建立完善衔接指挥到运用、到力量末端的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链;“制”即制度机制,要健全完善包括预备役动员潜力储备到动员能力生成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军民融合科学统筹“五大基础要素”建设,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预备役部队人财物力动员保障路径。
三、破解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的瓶颈问题
从现行体制来看,我国是将预备役部队作为现役部队补充力量来建设的,平时编制很少现役人员装备、开展较少训练,战时进行动员扩充。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和“补充”的建设定位,导致预备役部队实战功能不强、“后备后用”思想严重。这是制约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必须从破解这个问题入手牵引整体水平提升。一是要有创新思维。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责任意识,把对党忠诚的执着信念转化为抓预备役部队核心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爱军精武的实际行动。要瞄准国际前沿,在保持编制员额和战备水平等级要求不变的基础上,立足体系化建设、开放式动员、标准化管理、制度化保障四个创新,通过“要素化设计、专业化编组、模块化封装、标准化建设、体系化运用”的“五化”推动,同时在侦察监视单元、指挥控制单元、火力打击单元、政治工作单元、后勤保障单元、装备保障单元动员编组科研院所、高技术企业中最优质的人才和装备,不断促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四个转变”,即力量动员由单兵单件动员向建制力量模块动员转变,人员抽组由传统非专业非职业向专家职业化转变,建设重点由传统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作战能力生成由传统临战编组训练向不经临战准备转变,真正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的预备役部队。二是要充分发挥优势。从“供给侧”来讲,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为预备役部队兵员征召和能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和雄厚的基础。比如,四川历来是国家战略大后方,军工、电子等战略资源丰富,无论是人力资源、经济实力、科技水平,还是后勤装备保障动员潜力,都有明显的优势;无论是体制内的军工企业、相关事业单位,还是社会民间优质资源,都可作为能力要素纳入预备役部队力量体系中,从而为预备役部队建设提供充足优质的力量来源。三是要调整力量建设模式。按照开放融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路,搞好部队“需求侧”与地方“供给侧”力量要素对接、训练教育对接、平战保障对接和联合管理对接。通过对地方优质资源、新型力量的抽组动员和体系编组,探索能力生成可复制、力量动员可持续、岗位人员可替换的路子,有效提升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和融入体系能力,实现预备役部队新质战斗力建设同步于作战部队。按照预备役部队的使命任务和能力需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优质资源,从军地联建、联训、联动和国防教育四个方面探索预备役部队力量建设模式的创新途径和具体办法。围绕专业化、模块化的建设要求,广泛吸纳地方应急力量、科研教学单位、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相关资源,探索组建多个专业模块队伍。采取地方单位抽组训练与部队军政集训相结合、预备役人员岗位练兵与分队模块混编训练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考核与实兵实弹演习训练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强化预备役人员的战备基础、整体能力的训练和考核,建立“动员抽组聚能、战备训练赋能、体系参战释能”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要探索建立“军事需求论证、力量体系设计、动员潜力调查、军地方案对接、力量模块抽组、军地联建联训、常态管理保障”军民融合工作流程,为预备役部队军民深度融合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徐永汉)
E289
:A
:1002-4484(2017)04-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