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体制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顶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7-01-02赵相权
赵相权 钱 伟
对新体制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顶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赵相权 钱 伟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计,是国防动员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国防动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不断深入,国防动员潜力调查要紧跟改革步伐,在体制机制和组织程序上进行重新规范、重新设计,切实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精确高效动员提供可靠保障。
国防动员 潜力调查 顶层设计
作者:赵相权,辽宁省国动委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大校;钱伟,辽宁省国动委综合办公室秘书,中校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型联合作战体制机制的重塑,随之而来的便是与作战和保障相关理论的应运而生。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作为国防动员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构成了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环节。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组织程序,全面抓好潜力调查的顶层设计,对于完成新体制下联合作战动员保障任务、做好联合作战体制下国防动员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一、抓好新体制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顶层设计的重大意义
适应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的客观需要。当前,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框架正在构建,政策制度日臻成熟,体制机制日渐完善。而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准备更要适应新的联合作战体制,向打仗聚焦、向打赢用力。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作为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环节,要牢牢抓住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的有利契机,着眼适应国防动员准备长远发展,紧盯未来联合作战动员需求是什么,动员潜力有什么、有多少、怎么统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在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方法步骤上对潜力调查工作予以规范和设计,从而做到统计的方法步骤简单快捷、数据指标直指打仗。
规范新体制下潜力调查组织程序的现实需要。一直以来,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以200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和2010年颁布的《国防动员法》为依据组织开展的。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军地既有的体制性障碍、政策性问题和思维观念的影响,还存在运行机制不顺畅、组织程序不正规、法规依据不充分、方法手段不科学等实际问题,直接影响调查统计的质量和国防动员指挥决策的实效。对此,有必要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重塑的大背景下,自上至下、从内到外对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予以规划,使潜力调查工作在新体制下科学、规范、有序运行。
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改革与重塑的形势需要。新的作战体制催生新的作战样式,新的作战样式催生新的保障模式。国防动员作为联合作战体系下的重要保障要素,其新的职能定位是支援三军、服务三军、保障三军,从而促进国防动员体系从组织架构到组织模式、从体制机制到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与重塑。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掌握动员潜力,并转化为动员实力和动员能力的直接途径,必须紧跟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抓紧规划自身的体制机制、组织程序和方法手段,进而适应新体制下国防动员能力快速生成模式转变,全面推动国防动员准备精准高效。
二、当前开展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的矛盾问题
体制机制运行还不顺畅。一是调查统计主客体关系还未厘清。200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的通知》,明确了对开展潜力调查中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国动委各办事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担负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受狭隘观念影响,有的单位认为潜力调查只是“国动委自己的事”,造成许多工作开展不起来,落实不到位。二是调查统计人员不固定、调查质量不高。由于地方政府和国动委系统人员调整更换频繁,加之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各军分区、人武部系统转业人员较多,许多单位一人身兼数职,人手缺乏、工作繁重等矛盾较为突出,给开展潜力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了调查工作质量。三是调查的责权划分还不明确。既有的调查统计指标体系对一些潜力指标的统计对象不明确,使许多指标无法纳入统计。比如,交通战备潜力数据中所有关于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和空运系统数据,都掌握在省或国家一级的行业系统中,各市、县(市区)无法统计,或有的虽然做了统计,但与实力数明显不符,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法规制度尚未配套。当前,组织潜力调查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层面的相关法规和文件,但这些法规文件在实际运用中的法律效力甚微。比如,虽然文件明确规范了军地统计各方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企(事)业单位以“没有正式批文”或“保守商业机密”等原因,拒绝提供或填报相关数据信息。
潜力系统软件还不完善。近年来,国动委各办公室针对专业特点,研发了多种潜力信息数据管理系统。比如,交通战备的国防交通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人民武装的民兵预备役实力信息管理系统等等,较好地解决了各专业潜力数据管理问题。其中,国防动员潜力信息系统(单机版)为开展潜力调查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各单位使用反馈的情况看,由于系统研发的时间短、升级慢,给调查统计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在“零统计上报”上存在漏洞,如某被装日用品生产企业没有“动员任务储备数量”数据,填报的数据只能为“0”,而系统要求必须填写“1-999”中的数字;再如,在电子表格中如需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数据,必须提供数据保护密码,这给统计填报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三、抓好新体制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顶层设计的对策建议
完善潜力调查体制机制。通过完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体制机制来强化组织力和执行力,倒逼潜力统计调查出成果、见实效。一是建立工作领导机制。由国家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主管部门牵头统计、国动委各办事机构、相关成员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以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主管部门、统计部门牵头,国动委各办事机构主导,省、市国动委分工协作的潜力调查工作领导机制。二是建立工作运行机制。根据潜力调查数据动态变化的特点规律,各地应建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补充、问题反馈、整改、整理上报等工作运行机制。在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设立兼职潜力调查统计联络员,及时反馈开展情况;定期组织国动委各办事机构、统计部门、企(事)业分管调查人员召开专项会议,分析调查形势,通报情况问题、研究部署工作。三是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为确保潜力调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各级国动委办事机构联合统计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建立潜力调查检查评估机制,采取系统评估分析的办法,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查评估、逐一审核,着力增强潜力数据的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建立潜力调查指标目录体系。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指标体系是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的骨架,是潜力数据的重要支撑,在建立指标体系上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与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求相适应。从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动员保障需求出发,积极与战区军事需求部门和动员需求部门加强工作对接,了解部队动员需求,创建符合信息化联合作战需求保障的指标体系。与动员能力快速生成相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动员既是快速动员也是精确动员,宽泛粗疏的“大而全”潜力数据对战争起不到关键作用。比如,经济动员中,一些没有动员任务或不能快速转扩产的装备制造企业,不需要列入统计序列。与各地区实际相适应。在国家层面,应有一个总体指标体系,各省也应划分地区、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机械设置。比如,边海防省份可增加边海防部队需求潜力信息。与应急准备相适应。鉴于军队需要完成应急抢险任务,应把应急准备中的指标数据纳入潜力数据库管理,确保一旦有事能及时发挥作用。比如,结合抢险救灾和反恐维稳任务,把各级现有的抢险救灾、反恐维稳装备数据纳入潜力资源数据库中。
健全潜力调查法律法规。按照“废掉过时的、留住管用的、填补空白的”要求,不断健全调查统计工作法律法规。一是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对关于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制度的有关法律进一步明确规范,针对其涉及面广、动态性强的特点,厘清政府、军队、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主体责任和有关要求,明确各项机制和调查统计标准,为潜力调查提供坚强的法律保证。二是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潜力调查相关规章制度的组织领导、责权划分、统计对象、指标体系与统计部门的发文批号、奖惩措施、相关保障等。各省应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条款,确保潜力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研发潜力调查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不断深入,海量数据信息为调查统计和潜力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在有效整合国家人民武装管理系统、国防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经济动员数据管理系统等行业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应从国家层面研发一套集潜力调查、潜力管理、需求管理、指挥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可实现以下建设目标:建立纵向贯通国家和省、市、县四级国动委,横向连接国动委各业务办公室的基础数据专网;构建统一的覆盖国防动员各类专业,具有标准数据格式的潜力资源数据库;搭建平战一体、军地联动的多功能国防动员指挥作业平台;为国动委各级指挥机构提供直观、动态、整合的国防动员综合态势图;制订适用于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潜力资源的使用维护管理规则,为潜力管理智能化和指挥决策网络化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1]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计指南.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3]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探微.国防动员工作通讯.2013-06-25.
[4]扎实开展给养应急保障动员潜力调查.中国国防经济.2011(5).
(责任编辑:何 荷)
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双拥”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全县195所中小学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每年清明节,县直机关干部、县人民武装部、县武警中队以及县城的中小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烈士墓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县委党校、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各种专业学校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安排国防专题教育课3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多万人次。富川一中等学校经常邀请有参战经历的离退休干部作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县武警中队连续14年与富川一中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军训活动。
(陈献吉)
E25
:A
:1002-4484(2017)04-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