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训练

2017-01-02王少华

国防 2017年1期
关键词:联训整组现役

王少华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训练

王少华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部队的中心工作。新形势下,必须以强军为目标、改革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寻找对策,全面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主要包括端正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健全政策法规,刚性贯彻落实;发挥军地优势,畅通保障渠道。

后备力量 预备役部队 军事训练

作者:王少华,青海某陆军预备役步兵旅参谋长,上校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部队的中心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改革为契机、强军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寻找对策,全面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

一、端正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目前,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普遍年龄偏大、职务偏低、发展受限,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满足于“守摊子、过日子”,对军事训练这一中心任务摆位不正,平时学习研究军事训练不多、能力不够、动力不足、标准不高,致使部队训练要求松懈、管控粗放,“四落实”基本不落实。有的地方政府和预编官兵对预备役部队地位作用、职能任务认识不清,战斗队思想树得不牢,存在“后备无用、后备后用”和“抓经济是本行、抓预备役是帮忙”的错误观念,抓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热情高、力度小、措施少”,致使预备役部队训练人员难整组、经费难落实、场地难保障、活动难开展。

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首要的是端正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预备役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依照法律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和抢险救灾,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这是国防法对预备役部队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的规范。预备役部队官兵必须认清地位作用、破除“后备后用”的思想,必须正视差距不足、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必须坚定职业操守、破除“最后一站”的思想,时刻把“两个不够、两个差距、五个不会”作为警醒鞭策,在思想意识上常思忘战必危,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在能力素质上勤修军事素养,不断提升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在部队建设上坚持服务中心,以实战的标准抓战备、抓训练,真正肩负起“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责使命。

二、健全政策法规,刚性贯彻落实

长期以来,由于对编入预备役部队的企(事)业单位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利益补偿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不完善,“谁建设、谁负担、谁吃亏”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导致企(事)业单位不愿承担国防义务;在预任军官考评、预编官兵待遇等方面缺少宏观层面的法规支撑,误工补助标准低、反差大,集中训练、演习演练期间,预编的党政机关人员忙公务来不了、企业员工忙生产离不开、农村人员忙打工召不到,致使人员难整组、训练难开展、内容难落实。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没有隶属关系,缺少联训联演的法规支撑和制度规范,致使联训联演活动临时性、随机性强,且往往是预备役部队很热情、现役部队很反感,导致联训联演质量效益不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国防法》《国防动员法》等法律权威弱、系统配套差、落实操作难。如《国防动员法》第五章虽然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预备役人员的储备工作”,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中双方职责不明晰,往往是预备役部队跳“独舞”搞“独唱”,地方兵役机关不管不问,甚至与预备役部队争编兵单位、争优质兵员,导致整组工作费时费力,影响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落实。

加强军事训练涉及军地资源配置和多方责权利益,仅靠自觉自愿难以有效落实,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刚性贯彻落实。当前,应尽快修订国防动员法,进一步明晰预备役部队整组中预备役部队、地方党委政府、兵役机关的职责任务,本着“预备役部队提需求,地方党委政府和兵役机关抓落实”的原则,真正把预备役部队从繁杂的整组中解放出来,主司主业、主抓训练;制定出台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激励措施,结合国家城镇和农村居民社会福利政策,按照“政府主导、军地协调、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预备役人员训练津贴、预备役军官退休金、预备役人员伤残保险等保障制度,充分调动预备役官兵参战参训热情;健全完善与国防动员法相配套的国防动员应急工作条例、重大军事行动保障、妨害(逃避)兵役行为惩处等法规制度体系,明确个人的法律责任,对应编应训却拒编拒训的个人,从政治待遇、社会保障、福利抚恤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限制和处罚;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支持甚至阻碍预备役部队军事活动的单位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使依法服预备役成为单位和个人的一种责任和荣誉,成为自觉行动;成立联训联演专职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制订联训计划,明确训练任务,协调解决问题,使联训联演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联训联演质量效益。

三、发挥军地优势,畅通保障渠道

训练保障是训练落实的物质技术基础。预备役部队现有武器装备多为现役部队更新淘汰的老旧式装备,磨损严重、故障率高,影响训练使用;一体化指挥平台是目前部队首长机关训练的主要平台,但按要求该平台只配发现役作战部队,不配发预备役部队,从而影响预备役部队首长机关训练转型。尤其是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由于没有一体化指挥平台,无法与现役部队正常上传下达;现有侦察、通信等装备老旧,无法与现役部队兼容,联不上、通不了,跟不上现役部队的演训节奏。另外,有的地方政府在急难险重任务补助、临时性大项活动预算等方面刚性措施缺位、补偿机制缺失,这也是预备役部队平时不敢训、训不够的重要原因。

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必须构建完善全军一致、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保障模式,把预备役部队装备纳入全军装备体系,与现役部队同标准、同体制保障;将应急装备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军民通用装备依托社会资源征用租用,走开军民融合、同步发展、系统配套、集约高效的路子,从根本上改变“现役部队淘汰什么装备、预备役部队就配备什么装备”的装备保障模式,从根源上解决目前预备役部队装备老旧,与现役部队通不了、联不上的问题。本着上下结合、军地结合、分级保障的原则,建立军地训练保障体系。预备役部队专用训练教(器)材采取用动员预编经费自购的方式解决;应急救援分队训练所需教(器)材,协调地方解决或用维持性经费购买。统筹军地资源,集中有限的财力构建以省级训练基地为骨干、市级训练基地为主体,与战区训练基地衔接配套的预备役训练设施保障体系,走开预备役与现役部队、武警、公安统筹建设、协调使用军事训练基地的路子,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预备役部队训练缺教材、缺器材、缺场地的问题。建立预备役部队经费保障以中央财政标准化转移支付为主、地方财政区域性补助为辅的保障体系,动员预编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军事训练经费由地方按全国统一固定指标保障,并按战备训练任务需要、参训人数和物价上涨等因素适时调控,从根本上解决预备役部队因经费保障不到位、缺口大不能训、训不够的问题。

(责任编辑:徐永汉)

E281

:A

:1002-4484(2017)01-0049-02

猜你喜欢

联训整组现役
基于单元整组 用好习作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钢铁洪流之现役“陆战王”
轰运“摇篮” “鲲鹏”振翅——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改装现役轰炸机缩短飞行人才培养周期纪实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青海某陆军预备役步兵旅严密组织整组工作检查验收
加强公安现役部队官兵忧患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5012开关整组传动异常分析
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文山州注重加强应急应战军地联训联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