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雪藏”的日本战争动员能力

2017-02-14夏成效杨高明

国防 2017年1期
关键词:雪藏动员战争

夏成效 杨高明

被“雪藏”的日本战争动员能力

夏成效 杨高明

战后日本由于受“和平宪法”的限制,其战争实力受到很大制约,但却非常重视战争动员建设和准备,具备强大的战争动员潜力。现有法律体系虽然没有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但在有关法律中对战争动员体制机制进行了明确,为战争动员提供了法理依据;人口众多、国民素质较高,坚持寓兵于民,具有丰富的人力动员资源潜力;通过建立“隐军于市”的国防工业体系,大大增强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国防动员能力;经济和科技实力雄厚,可以为战争动员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战争动员 动员能力 [日本]

作者:夏成效,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科研部,讲师,博士研究生,中校;杨高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战略与国防动员系,讲师,博士研究生,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成为战败国,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彻底修改宪法,于1946年颁布了新的宪法,即“和平宪法”。该法明确规定“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也从法律层面对日本的军事政策和军备发展进行了约束和限制。然而,战后日本政府虽不敢明目张胆地违背宪法,但却一直秘而不宣地加强战争动员准备和建设。近年来,日本在右倾化道路上渐行渐远,其潜在的战争动员能力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现有法律体系中的战争动员真面目

日本高度重视战争动员立法。在侵华战争期间,为了动员国家全部力量服务战争需要,于1938年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成为日本战争动员的基本法律,并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战争动员法规体系,标志着国家总体战动员体制的形成。从二战结束至今,由于受“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虽未制定一套完整的战争动员法,但却通过不断完善动员储备和预备役制度,使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并且,其战争动员的体制机制具备很好的基础,形成了由首相、内阁、安全保障会议、国会共同组成的战争动员领导体制,不仅能够对战争动员有关问题进行决策,而且还可以对战争动员问题进行立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试图通过立法加强战争动员的真面目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是以适应日美安全合作和参与国际安全事务为借口,不遗余力地为其军事发展寻求所谓“法理依据”,设法规避宪法制约。2003年5月15日,日本众议院批准了所谓“有事法制”三法案,即《武力攻击事态法案》《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部分修订案》和《自卫队法及防卫厅职员薪金法的部分修订案》,从而使日本战后在和平宪法规制下的防卫政策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不仅为日本自卫队以保卫国家安全的名义遂行“自卫作战或与美军实施联合作战”奠定了法理基础,而且也为实施战争动员提供了法理依据。一是加强了日本在绝对权限下的战争动员体制,赋予内阁总理大臣更多战争权力。《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规定,在“可能遭受武力攻击事态”时,首相有权命令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和各大公司在内的国家指定公共机构采取“必要措施”,且在事态紧急或有关机构拒绝服从时拥有强制执行的权限。二是从利于迅速决策和动员的角度对安全保障会议的成员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安全保障会议应付“武力攻击事态”的机制。三是明确了社会各方面在“武力攻击事态”发生时的责任和义务。相关法案规定,国家、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共团体,均负有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当战争爆发时,全体国民均有义务协助指定的行政机关和地方公共团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事法制”为日本全民动员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一旦“有事”,日本将按照“有事法制”规定的应对“武力攻击事态”的程序和方法实施战争动员。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9月19日,日本执政联盟凭借在国会参议院占多数议席的优势强行表决通过了新的安保法案,标志着日本政府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使日本由专属防御型国家开始向可以主动进攻的国家转变。从内容看,这次被学术界称为“战争立法”的安保法案,除了1个新立法外,还包括《武力攻击事态修正案》《重要影响事态法案》等在内的10个修正法案,合起来称《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法案中不仅规定了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发动武力攻击的条件,也对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时的战争动员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随着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合法化”,日本政府在战争动员建设上也不会藏着掖着,将更趋于“常态化”。

二、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动员潜力

战后日本武装力量的数量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2014版日本《防卫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自卫队兵力仅为25万人,但日本政府在建设一支武器装备精良、官兵训练有素的精干职业军队的同时,坚持寓兵于民原则,高度重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以确保满足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日本人口数量众多、国民素质较高,在兵员动员方面具有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

一是人口数量规模大且集中,便于快速动员。早在1966年,日本便开始对全国18~24岁男性青年进行兵员潜力调查登记,编制“适龄者名册”。虽然近年来日本人口出现持续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但人口基数较大,人口总数1.27亿,15~64岁的生产年龄人口接近1亿,18~53岁的役龄男性人口接近3000万,可以说,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日本仍具有较为雄厚的兵员潜力,能为战争提供足够的人力保障。同时,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日本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本州、四国等地区,人口密度较高,战时便于快速动员集结。二是人口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现代战争动员的兵员潜力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家人口基数和役龄人口数量,而是更加倚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日本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据统计,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达45%,位居世界第三;另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5~34岁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接近60%。可以说,日本的兵员潜力具有良好的素质基础。三是国民尚武精神强。日本国民具有传统的尚武精神,特别是从明治维新开始到二战时期,这种尚武精神受军国主义影响,日趋演绎为迷信武力、崇尚杀戮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虽然战败多年,但其军国主义思想余毒从未彻底清除,特别是近年来,军国主义在国内政治右倾化思潮中表现明显,一旦有战事发生,这种狭义的尚武精神,将会为兵员动员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四是注重储备和培养专业军事骨干人才。在武装力量动员上,日本政府把专业骨干的储备作为人力动员的关键。为了储备专业军事骨干,日本防卫厅于1986年9月成立了“人才培养与储备研究会”,负责研究培养高素质军人的方法和途径。日本将军事专业骨干分为军内储备和社会储备两种,军内储备主要采取院校培养、提高军官和军士比例、建立招募女兵和文职人员制度等方法;社会储备主要通过完善预备役制度、加强对退伍军人的组织、有计划安排退役军官到地方企业部门任职、借助地方力量培养军事人才等方法,储备军事专业骨干,据估计,日本社会军官储备量为20万、军士储备量达50万。

三、“隐军于市”的国防工业体系

日本政府认为国家生产能力是防卫力量的基础,而武器装备的生产和发展,主要应利用民间企业技术力量进行。二战后,日本没有国有兵工厂,武器、装备以及与国防有关的物资、器材的生产全部由民营企业承担,日本的三菱、川崎、日立、富士等20多家知名民营企业,都是日本军工的骨干。比如,日本最大的企业——三菱重工,既生产汽车、船舶、航天电子等民用产品,也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F-2、F-15J型战斗机,90式坦克,海上自卫队几乎一半的潜艇及三分之一的驱逐舰,都出自三菱重工。着眼建设潜在的军事大国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日本十分注重保护和发展国防工业,努力建立“隐军于市”的国防工业体系,将军工生产能力扩散于整个工业基础之中,大大增强了工业体系的国防动员能力,一旦战事发生,便可在较短时间内调动各种工业资源,满足战争对工业品的需求。

为了打造隐藏于民间的“军工帝国”,日本政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尽量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军品生产。即所谓的“一家饭、多家吃”,不仅使军需生产布局更为合理,也使多个企业具备军品生产能力,为战时同时动员多家企业转产创造条件。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日本自卫队的潜艇生产,分别由川崎重工和三菱重工轮流生产,尽管各自只具有一年生产一艘潜艇的能力,但日本政府就是要有意维持两家轮流生产的现状,这样,如果战事需要,两家企业便可同时生产。二是确保企业从事军品生产“不断粮”。日本防卫厅每年同地方相关企业签订一定数量的军需合同,并预付订货金,合同价格比社会上同类产品价格要高出30%,以增强民企从事军品生产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三是重视军民两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将军品生产的部分基础产能分解融入民品之中,比如电子设备、汽车制造等民品生产,既可大幅降低军品成本,又可依托民品的产能保证战时动员能力。据报道,日本近年来汽车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000万辆左右,若按工业界通常以350辆汽车的资金和物质消耗折合为1架军用飞机换算,日本在战时只需将40%的汽车产能转产飞机,则可年产1万架以上军用飞机。而在与武器装备直接相关的军品生产方面,由于受到各方面限制,所需数量较少,故其在生产过程中便以技术研发储备和实验定型武器为重点,确保一旦需要,经过动员即可大批量生产。四是加强民营企业的“军事化”。日本每家大中型企业都设有军工部门,如住友重工的“军事工业综合室”、日立造船的“舰艇武器本部”等,负责与军方的联系和相关军品的研发。日本政府还通过派遣高级退役军官到相关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加强军方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不仅有助于企业保持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也有助于战时工业生产的快速动员转换。

四、不容小觑的经济和科技动员实力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以经济为基础。现代战争无论是战争准备还是战争实施都以国家经济及科技实力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其经济和科技实力都以较快速度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战争潜力雄厚的国家。将来如果战事需要,经过有效动员,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无疑会为日本对外进行战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经济动员实力方面。战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惊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至1968年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二。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日本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但日本经济底子较厚,2014年日本GDP仍高达4.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而其防卫支出则高达500亿美元,国民人均防卫支出数额居世界第一。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产品质量高,国际竞争力强,其外贸盈余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外汇储备世界第二,这也为其经济动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难看出,日本财力雄厚,经济动员潜力巨大,日本政府有能力采取措施大幅增加军费开支,保证日本战时有足够的经济动员能力。

在科技动员实力方面。日本是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在电子、通信、制造业、化工、航空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政府一向注重寓国防科技于民,通过提高科技动员实力来增强国防动员的质量与水平,为实施和应对战争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从表面看,日本兵少武器也少。但事实上,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日本,着眼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军事领域发展的未来趋势,注重加强技术储备和研究实验,不仅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制造水平,还具有即时生产能力,通过虚拟制造技术掌握武器生产的所有程序、细节,经过简单动员,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制造能力,便可快速转化为实战能力。

[1] 陈建民,李晓. 发达国家战争动员制度[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 万福临,缪学山. 外国战争动员研究[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孙永钰)

简 讯

和田军分区召开2016年度边境管控形势分析会

前不久,新疆和田军分区采取“山上山下同步进行、机关和基层面对面座谈”的形式,组织200余名领导机关和边防一线营连干部召开边境管控形势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了2016年以来防区边境管控现状,深入查找了边防巡逻执勤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了加强边境管控的具体措施,为下一步持续抓好边境管控、维护边境良好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心文 张 鼎)

E25

:A

:1002-4484(2017)01-0076-04

猜你喜欢

雪藏动员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10年工龄遭“雪藏”,一张暂住证帮三姐妹打赢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战争
“雪藏”怎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