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的思考

2017-01-01吕云飞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军官职业化部队

宋 策,吕云飞,范 军

(西安政治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西安 710068)



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的思考

宋 策,吕云飞,范 军

(西安政治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西安 710068)

为保障干部交流工作形成规范有序、持续推进的良好局面,提出在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大背景下,干部交流工作是拓宽军官职业生涯通道、全面培养军官复合素质、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我军干部交流工作的现实,以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为着眼点,从加强整体筹划、健全制度机制、走开多种路子、完善福利待遇等4个方面,提出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的对策。

军官职业化;干部交流制度;军队干部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体系。”[1]2013年12月27日,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深刻指出:“要拓宽干部交流的路子,使部队、机关、院校干部良性流动,在多岗位实践中成长成才。”[2]在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力健全与完善干部交流制度,使干部交流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推进军官职业化建设、助力强军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干部交流工作是军官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构建路径清晰、有序提高的军事职业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军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增强军事职业的归属感、成就感。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引导军官按照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有序流动,是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军官管理的重要内容。

(1)干部交流工作是拓宽军官职业生涯通道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通道,是生涯过程所经历的一系列岗位和层次形成的链条,是指组织为内部成员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3]。典型的生涯通道有4种类型: 纵向生涯通道、横向生涯通道、网状生涯通道和双(多)重生涯通道。现在我军军官大多是纵向生涯通道,就是“一条道走到底”,没能打破条块分割,没有实现横向发展等多种生涯通道。从职业生涯角度而言,军官职业化制度就是军事组织从组织的目标出发,将单个军人事业需求和生涯规划与军队的目标规划相结合,帮助个人进行职业选择,让每个军人都有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事业空间和实现人生追求的路径。而干部交流工作为军官提供多种职业样式,允许军官在本兵种多种岗位上任职,或在相关拓展性岗位任职,形成递线式、多台阶的干部成长路径。通过合理的交流拓宽军官职业生涯通道,打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规划军官职业生涯,进而确保人才效益最大化。

(2)干部交流工作是全面培养军官复合素质的现实要求。军事人才成长规律表明:与任职经历单一的军官相比,具有在多个岗位上任职的军官素质更加全面,适应性和创造性更强。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干部交流,让干部到新环境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到新岗位上积累经验、历练本领,有助于干部在更高层面上提高综合素质。随着军事专业分工日趋复杂,未来作战的专业化和联合程度更高,军队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素质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专业能力生长规律为依据,对军官进行细化分类,为各类军官量身定制其职业发展规划;以任职资格制度为牵引,引导军官职业发展与军队长远发展相一致,在不同任职岗位上交流轮换。比如,指挥军官作为未来作战的主体力量,其职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必然是经历多军兵种岗位以丰富专业知识,在部队、机关和院校间反复交叉任职,以充分积累经验才干。

(3)干部交流工作是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务实举措。干部交流有利于增强部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适机组织岗位调换, 可以使军官熟悉各种部队、各种部门的工作特性及程序,对有效避免职业“高原期”、激发军官创新活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干部交流打破了不同部队之间“与世隔绝的状态”,以交流的军官为纽带,真正打通了部队、机关和院校的联系。院校教员真正熟悉部队,增强教学针对性;机关确实了解基层一线,增强决策部署科学性;基层部队更加精通专业,增强施训、组训水平。上下左右多位一体,确保运行起来紧扣战斗力核心,切实做到部队懂政策、能提需求、专心打仗,机关懂作战、能下好指示、合理决策,院校懂需求、能对接作战、科学育才。

2 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的着眼点

交流制度已被绝大多数外军视为军官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参联会颁发的《2020年联合构想》中,把实行军官交流轮换看作是加强和规范美军互通能力、建设2020年联合部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以军官职业化制度建设为前提,瞄准现实问题,找准着眼点,加快完善我军干部交流制度。

(1)以健全的法规政策制度为支撑。干部交流工作必须通过政策法规来调整和规范。只有建立健全法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并通过管理上的程序化操作,将军事人才资源的配置纳入法治轨道,才能减少军事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违规和浪费现象。目前,全军干部交流计划性不强,哪些对象需要交流、交流到哪些岗位、年度交流数量和批次等不够明确,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各自为政、自发交流、随需交流的现象,也埋下了权利寻租的隐患。2003年,原四总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各级虽然明确了相关实施办法,但没有根据形势发展进行细化完善,操作弹性比较大,加之缺乏有力督导,致使一些制度、规定落实走样、走调。现实工作中,人情交流和照顾性交流多,工作性和培养性交流少。

(2)以严格的任职资格制度为牵引。任职资格,就是对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军官的任职要求、经历资质做出的具体规范,保证军官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相匹配。把多岗位任职经历融入岗位任职资格条件,把军官的交流轮换与职务、军衔晋升紧密结合起来,是国外职业化军队普遍采取的做法。2015年初,原总政治部出台《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规定(试行)》,对指挥军官的岗位经历进行了规定,做出了有益尝试。但是,鉴于现实因素,岗位经历的规定还比较宽泛,对团以上指挥军官没有区分细化;指标也比较粗放,突出了基层主官经历,却没有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设置具体指标。而且,其他类型军官还没有建立任职资格规定,对军官交流的牵引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以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主线。军官的职业发展路径,就是充分考虑与军官成长密切相关的年龄、专业、培训、岗位等各种因素,对军官的成长轨迹进行总体设计。职业发展路径决定着交流的对象、时机、专业、岗位等。我军军官目前主要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和专业技术5类,相对比较粗放,不能充分反映各类军官的专业差别和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军官职业发展规划尚不明晰,没有系统规范军官在哪个领域发展,什么时候该入校培训、交流任职,导致训用不一、随意改行、无序竞争等问题出现。尤其是初级军官流动速度过快,普遍存在“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现象,导致“蹲苗”不够。

(4)以完备的配套政策保障为后盾。军官交流的保障措施是否得力,直接影响了军官交流工作的质量。我军近年来逐步提高军官的福利待遇,完善各类津贴、补贴,出台了家属随军、住房安置等优惠政策,有效提升了干部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但是,随军家属就业、子女教育、使用社会公共资源等配套政策落实还不够有力,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问题更加突出,加大了交流干部后顾之忧。另外,津贴、补贴调节作用发挥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向艰苦地区、作战部队、特殊岗位、重要群体倾斜,精准反映军官的贡献差异,引导军官按照任职要求有序流动,改变交流中“重机关院校、轻作战一线,重城市地区、轻艰苦边远”的现状。

3 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的对策

完善军队干部交流制度,一定要放进军官职业化制度建设的大体系之中,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筹划,注重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正确把握岗位实践锻炼的特点规律,健全各类配套政策制度,保障干部交流工作形成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加强整体筹划,提高交流针对性。一是严格落实法规。严格遵从《现役军官法》《现役军官任免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等规定,按照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干部培养交流等,有计划地创造条件进行落实;结合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建设,尽快出台军官交流轮换条例,用立法保障交流工作的落地生根。二是加强总体规划。坚持定期分析干部队伍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摸清干部交流工作底数,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干部交流的类别、数量、流向等指标,对每一阶段重点安排的对象、要完成的指标、抓落实的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确保交流工作组织严密、推进有序[4]。三是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干部交流工作效益,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把培养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专家型技术人才作为重点,尤其要突出联合作战人才的交流培养;针对当前机关干部经历单一、基层部队干部交流面窄、驻艰苦边远地区干部内调交流难等矛盾问题,积极寻求破解之策。

(2)健全制度机制,增强交流有序性。一是推开岗位轮换制度。将干部在不同类型单位、不同专业岗位、不同军兵种之间的交流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对各职级干部岗位轮换的原则、范围、条件、时限、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多岗位交流任职形成制度、成为常态。二是强化任职资格牵引。细化各级、各类岗位任职经历要求,切实把交流任职经历与干部调整使用、职级晋升挂钩,将多岗位任职经历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杠,使干部成长进步有清晰的目标导向,交流培养有可靠的制度牵引。三是保证阳光公平操作。探索实行全军干部公开交流路子,对交流岗位进行公示,干部个人根据职业发展需求申报,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统一考核确定对象,确保干部交流阳光操作、规范运行。

(3)走开多种路子,拓展渠道多样性。一是加大跨军兵种交流力度。着眼联合行动特点,依能级分批安排基层营(连)职军官在相互协同关系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进行交流任职,比如步、坦、炮之间,通信、电子对抗之间;担任指挥军官的将领,应在不同军种岗位交叉任职,培养联合作战指挥能力。二是畅通院校、机关、部队双向交流。将交流形式向任职、代职、见习、蹲点相结合转变,将交流时间由一年向两年以上延长,提高数量、扩大范围;用好院校“教官制”,大范围选调优秀指挥军官和机关领导干部到院校担任教官。三是搞好艰苦边远地区与驻内地城市部队定期交流。定期组织沿海、内地、边远地区之间的交流轮换,对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5年以上的军官,在征得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向内地轮换,加大年轻优秀干部分期、分批到艰苦边远地区代职、任职的比例;另外,还要探索军内外、国际间交流的路子,最终形成“指挥干部重点交流、年轻干部培养性交流、单位和部门内部轮岗性交流、艰苦地区和作战岗位倾斜性交流”的局面。

(4)完善福利待遇,增强交流积极性。一是继续推进工资福利调整改革。建立以军衔为主体的结构工资制度和以军人特殊津贴为主要形式的福利工资制,增加军官工资总额,使其能够负担得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费用。二是努力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将干部交流所带来的地区收入差异、家属再就业补助、搬迁和住房补贴、转业退役安置等纳入保障范围,构建多层次、覆盖全体军人和军人家属的集住房、医疗、养老于一体,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军官社会化福利保障制度。三是加大作战部队和驻艰苦地区军官政策优惠。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岗位、不同任务设置津贴、补贴,向基层、作战部队、驻艰苦边远部队大幅倾斜,增加其吸引力;探索在部队附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随军家属住宅区,并对随军家属进行货币化安置,切实解决交流干部的后顾之忧。

4 结 语

2016年12月2日至3日,中央军委召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标志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启动。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已正常运转,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历史性变革,正在展开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对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又迈开关键一步。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之际,军官职业化制度改革也呼之欲出。我们应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强干部交流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适应军队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大势,着眼全面培养、锻炼干部,积极探索破解制约干部交流工作的难题,完善干部交流政策制度,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发挥重要作用。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军报,2013-11-16(2).

[2] 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117.

[3] 马士斌.生涯管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32.[4] 谢玉泉,李政,程峰.着眼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需要,大力推进干部多岗位交流[J].政工学刊,2013(5):30-32.

(编辑:张硕)

Thoughts on Completing Cadre Exchange System Under Background of Military Officer Professionalization

SONG Ce, LYU Yunfei, FAN Jun

(Postgraduate Training Brigade, Xi’an Politics Institute, Xi’an 710068, China)

To form a standard and orderly sustainable situation for cadre exchange,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cadre exchang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for expanding military officer’s career, cultivating military office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trengthening military fighting capa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litary officer professionalization.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cadre exchange in our army, it also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completing cadre exchange system from following 4 aspects: strengthening overall planning, improving system mechanism, using a variety of ways, and perfecting social benefits.

military officer professionalization; cadre exchange system; military cadre management

2017-01-09;

2017-03-20.

宋 策(1985—),男,硕士研究生; 范 军(1973—),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5.018

E224

A

1674-2192(2017)05- 0078- 04

● 思想政治工作 Ideological & Political Work

猜你喜欢

军官职业化部队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俄部队军演
跳伞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军官队伍演化仿真系统设计研究
老部队
哥伦比亚 军官
最美师生情
加速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