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与对策

2016-12-31马旭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欺骗性隐蔽性犯罪案件

◎马旭



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与对策

◎马旭

随着社会经济及信息网络发展的不断加速,金融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钻金融市场的空子,利用市场监管不力、金融体制调整及改革的漏洞,频频制造出金融犯罪案件。金融犯罪活动的日趋猖獗及作案手段的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关注,其不仅打乱了我国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损坏。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打击对策是当前棘手的难题。本文围绕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与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近年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及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走上犯罪之路。金融犯罪活动严重地打乱了我国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所谓金融犯罪,简单的说,就是指在金融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违反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危害国家有关货币、银行、保险等金融管理制度,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并依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是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产物。我们身边常见闻的洗钱、金融诈骗等行为都属于金融犯罪。针对当前我国金融犯罪的高发现状,深入探讨与解决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已十分必要。

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

具有行业性、多元性。行业性可以说是金融犯罪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犯罪人员大都对金融业务已非常熟悉,甚至有的本身就是银行、证券或保险业的内部工作人员,几乎都是行业性的犯罪。因为只有非常了解金融内部运行机制和运行程序的人才有能力进行金融犯罪。一般来说,金融犯罪案件的实施与犯罪主体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执业操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多元性也是金融犯罪的另一大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犯罪案件的犯罪主体已走入了多元化行列。犯罪主体既有自然人,也有单位,既有国内人员,也有国外不法分子。其中以金融机构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共同作案、国内人员与国外人员相互勾结作案最为突出。

具有复杂性、高智能性。金融犯罪是一种明显带有智能型的犯罪,其犯罪手段也非常复杂。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营业务也日益多元化、国际化、混业化。金融犯罪主体不仅应用已掌握的内部金融知识,还依靠现代高科技、高技术手段进行作案,这样一来大大增强了破案的难度。再加上金融犯罪无论从个体犯罪还是集团犯罪上来说,其涉案金额一般都比较大,牵涉相关人员也比较广泛,犯罪案件处理起来比较复杂,难以甄别。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金融犯罪越来越复杂化、高智能化。

具有隐蔽性、欺骗性。金融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金融领域犯罪向来就有“隐形”犯罪之称,与突发性犯罪相比金融犯罪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的预谋犯罪。可以说“欺骗”是解释金融犯罪的起点,犯罪主体大多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来实施犯罪行为的。正是因为金融犯罪的这种欺骗及隐蔽性,当受害人或受害单位发现问题时往往早已人去财空。例如某地中国银行发生的一起诈骗案中,当地中行用户一直没有对自己的资金产生危机意识,直至看到事情败露后,行长携款潜逃的消息才发现。此外,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的高科技金融犯罪更大大增加了其隐蔽性和欺骗性。

金融犯罪打击对策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金融意识。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及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人们一切的行为活动都是在思想观念和特定的心理状态支配和影响下发生的,犯罪人员之所以会犯罪就是因为其思想产生了偏差。而众多金融犯罪案件的发生也说明现代的人们缺乏必要的金融、法律知识。因此,我们要提高人们的金融意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可以采取演讲、培训等方式加大金融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指导人们对金融犯罪活动进行有效预防监督。机构内部可以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金融、法律意识的宣传与培训活动,使预防金融犯罪真正落到实处。

完善体制,强化管理。目前我国金融体制尚不完善,金融秩序也比较混乱。绝大部分金融犯罪的滋生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金融管理的疏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完善当前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督与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的调控管理体系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诱发金融犯罪的因素、条件及可能被犯罪人利用的空隙,这是预防金融犯罪最有效、最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之一。首先,加强用人管理,切实做到“先审后用”,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在金融单位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审查合格后才能上岗,规范其技术操作,进一步加强机构内部会计、审计纪律,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同时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与内审的职能,不定期地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严密性进行监察与审视。其次,构建一套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科学严格的内部管控制度和回避制度。制度的建立要做到能对一切金融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控制与考核,能自主地对每一业务的每一环节进行监督、调控,从而有效减少金融犯罪活动的发生。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对金融的监管。

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侦查队伍建设。基于金融犯罪具有复杂性、高智能性、隐蔽性、欺骗性等特点,往往给破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犯罪案件大都涉及法律、经济等多种业务知识,专业性比较强,这也无疑使侦查人员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建立专门的经济犯罪侦查机构,提高侦查人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高专业的侦查队伍,是当前经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经侦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积累办案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为及时有效地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金融犯罪具有行业性、多元性、复杂性、高智能性、隐蔽性、欺骗性等特点,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了严重破坏。有效预防和惩处金融犯罪,切实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金融立法方面工作,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提高执法力度,拓展司法能力,从而达到净化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欺骗性隐蔽性犯罪案件
神回复
MINORBY OFFENSE
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
侦查阶段隐蔽性证据的识别获取及应用价值
商标起名随心所欲当心被认欺骗性
关于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氛围探析
论电子证据特征 
新媒体自身特性与处理机制研究
公证诈骗的特征与预防措施
2014年4月企业界犯罪案件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