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卡奇的意识革命思想
2016-12-31罗广雨
◎罗广雨
论卢卡奇的意识革命思想
◎罗广雨
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此书中,卢卡奇阐述了意识革命的思想,并将其置于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总体革命进程的核心地位。谈起无产阶级革命,我们会很容易想到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里马克思是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所需的物质上的条件,而卢卡奇更加强调的是意识上的觉醒。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意识革命思想不仅在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启发性,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番探讨。
何为意识革命
卢卡奇对十月革命后发生的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的成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西方国家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尚未达到意识自觉。虽然无产阶级已经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危机,但是由于物化意识的束缚,他们仍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经济、政治和法律是合理的,资本主义存在的危机是可以自我修复的。卢卡奇在文中写到:“在资本主义内部仍然相当安稳的时代里,大部分工人阶级完全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采取一种意识形态的立场是可以理解的。”针对这一现象,卢卡奇提出了意识革命的主张,认为现实革命进程依赖于无产阶级的意识觉醒。无产阶级阶级革命不仅是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更加重要的是人的变革,而人之变革最重要的乃是思想上的革新,亦或言意识上的觉醒。
以上乃是卢卡奇的意识革命思想,他是从无产阶级革命出发来论证意识革命之重要。本文认为,意识革命的内涵不仅限于此,不仅仅指意识形态的革命,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都需要意识革命,比如消费意识革命、生态意识革命等。卢卡奇此一思想的价值就在于将我们的视线从物质更多的转向了意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了我们对意识革命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思考。
意识革命思想的合理性论证
意识革命强调意识在某一事物进程中所能发挥的重大影响力,其合理性可在哲学和实践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哲学证明。自从人和人类社会的诞生之日起,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即人类意识也就随之产生了。虽然意识作为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由物质决定的,但是也不要忽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毛泽东就曾讲过:“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的好。”[[.]]也就是说,意识先于行动,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先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头脑中先制定好目标和蓝图。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也有知先行后说,认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强调思想认识的重要性,主张“穷理为先,力行为终”。以上都是强调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应该进行意识革命,以先进、科学之意识为指导,方能保障实践的成功。除此之外,意识还具有创造性,它可以创造出这个世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意识所拥有的巨大力量,在“革命”前先进行意识革命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实践证明。如何区分真理和谬误?某一思想是否具有合理性?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早就给出了答案:“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因此,意识革命思想的合理性还需进行实践上的证明。
中国革命的成功:近代中国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过程中发现了思想意识的重要性。鸦片战争后,中国认识到自身在器物上不如西方,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以求强国、富民。但是,1895年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人们意识到单纯学习先进技术并不能救中国,中国落后之原因在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必须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再后来,1919年,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参加了巴黎和会,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是和会竟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使得“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破灭,人们彻底看清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真面目,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并不适合中国,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开展。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端。
苏联解体:1991年,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当然,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只是加快了苏联解体的速度。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主动放弃了苏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造成了民众思想领域的混乱,才导致国家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
意识革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如今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卢卡奇的那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意识革命,我们已经不需要了,但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以从意识革命的思想中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也进入我国,对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美国等西方国家视社会主义中国之崛起是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冲击,因而加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再加上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更是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西方政要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在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带来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社会环境的开放带来的道德失范和信仰缺失等。
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意识“革命”,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以凝聚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首先,我们应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我们应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管好互联网,改善舆论生态,消灭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运用互联网来“扳倒中国”的企图。最后,我们应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地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一块重要阵地,培育出一支具有钢铁般理想信念、纪律和担当的领导干部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保障。
生态意识革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类开始以征服者的姿态面对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后工业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进行环境治理。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于片面关注经济发展速度,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走上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十七大以来,我们依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观点,越来越关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新能源等。但是,我们仅仅依赖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来改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改善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破坏的速度。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首先应进行生态意识革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现在人们都清楚开车会加剧大气污染,使用一次性产品是对资源的浪费,但是人们依旧继续进行这些活动,这正是因为人们的生态意识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没有将生态意识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因此,我们应迫切进行生态意识革命,以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更多的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所需的物质上的条件,而卢卡奇更加强调意识上的觉醒,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意识革命思想不仅在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启发性,有必要进行一番探讨。因此,本文将对卢卡奇的意识革命思想进行说明,在哲学和实践两方面论证其合理性,最后阐述其意识革命思想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