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哈尔滨市传统商业发展的对策

2016-12-30王岩松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商业供给

◎王岩松



经济智库

促进哈尔滨市传统商业发展的对策

◎王岩松

受经营成本上涨、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冲击等不利影响,近两年哈尔滨市部分传统商业经营利润下降,甚至出现经营困难。本文对哈尔滨市传统商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依据供给创造需求的供给理论,提出促进哈尔滨市传统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哈尔滨市传统商业发展中的问题

传统商业面临经营困难。目前哈尔滨市处于传统销售模式的实体商贸企业和百货店,在租金上涨、人力成本上涨导致的经营成本增加,商品价格趋高情况下,由于仍采取商品服务同质化和营销模式雷同化,导致各实体商贸企业和百货店之间竞争加剧,利润增长下降。为促进消费额增长长期采用的打折促销手段已缺乏新意,促销力度明显减弱,百货店、大商场、超市等传统商业销售额增长呈下降态势。2015年前三季度,哈尔滨市几家大型商场零售额均下降,其中远大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下降2.9%,新一百实现零售额下降2.9%,麦凯乐百货店实现零售额下降12.7%。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商品丰富,消费者购物需求日趋多样化、体验化的今天,有限的经营面积在客观上制约了传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对传统商业的冲击。目前哈尔滨市居民网上购物消费总量很大,但是多选择淘宝、天猫等法人注册地在外的网购平台进行交易,成交额不计入本市的统计范围,对本市消费了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各种海外代购机构悄然兴起,也对传统零售业态造成了一定冲击。特别是对本市商场销售的名牌箱包、服装、化妆品、保健品等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传统商业利用网络渠道的消费增长迅猛。2015年前三季度,哈尔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6.5亿元,同比增长2.9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客房收入0.5亿元,同比增长1.5倍。

新型消费热点对传统商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形成。当前,哈尔滨市消费市场已走出前一轮的高速增长期,消费结构升级已呈现向服务性领域转移的倾向,但新的实物性消费热点的带动作用尚未形成,仅仅依靠政策刺激消费,只能形成短期购买力,难以对传统商业经营发挥长效作用。

供给理论对传统商业发展提出的路径

供给学派和马克思主义都突出了供给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马克思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入手,分析经济运行全过程,也必然得出“生产什么才能消费什么”的结论。

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为传统商业提出了发展路径。一是传统商业可以利用融合信息技术的工农业产品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载体,如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智能终端产品和信息基础产业等实施“互联网+商业”的消费模式创新,降低运营成本,以应对人力、物力、融资等成本上涨对利润的不利影响。二是传统商业要充分利用新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挖掘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品质消费等新消费内容。三是传统商业可以更多地跟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养老等做一些相结合的尝试,实现传统商业复合型、体验型、社交型的转变。可以通过将消费和文化、科技、教育等紧密结合的大型体验型、主题型购物中心的建设,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给消费者比网上消费更加良好的多元化的互动和个性化的费体验消。

促进哈尔滨市传统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互联网+商业”的发展模式。一是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商圈信息化改造示范建设,鼓励商贸、餐饮、娱乐休闲等实体店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大“互联网+商业”相关项目建设力度。以国家级新区建设、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建设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三是加快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探索引进阿里巴巴、淘宝、苏宁易购等国内电商知名企业落户哈尔滨,同时鼓励本地企业开展网上交易,培植本土电子商务企业。

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促进企业加快调整转型。一是要积极引导本地商贸企业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商贸模式,鼓励产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将购物中心转型为社交平台,打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等多种模式,突出传统商业的体验性优势。二是应加大对限上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兴商业业态。努力推进商业流通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名牌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三是要以住宿餐饮业企业调整转型为契机,合理规划本地住宿餐饮市场业态和布局,努力实现高中低档相结合、各类特色餐饮相结合的住宿餐饮市场布局。四是各级政府应促使财政、税收、金融等配套措施积极跟进,积极打造多元化投资渠道,保证充足资金用于商贸流通行业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一是要根据当前居民消费特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在坚持促进便利实惠消费、安全放心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的同时,着力扩大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销售。二是积极开拓消费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市情,积极培育扶持养老、保健等消费业态。三是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工业旅游及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大型服务综合体等平台建设。

大力发展本地电子商务,拓展新型消费模式。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信息消费的各项政策机遇,依托互联网电子平台的快速发展,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单一传统营销模式中走出来,发展网上销售,增强电子商务对消费品市场的提升和带动作用。大力开发新型商业APP,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流通业态,引领消费新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消费外流。

(哈尔滨市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商业供给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