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诗话异读字中所含方音现象例释

2016-12-29

关键词:广韵平声诗话

樊 莹 莹

(云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历代诗话异读字中所含方音现象例释

樊 莹 莹

(云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历代诗话记载和保存了大量异读字,这些异读字中一些反映了各地方言的信息:或来自北方方言(华北官话——山东,西北官话——青海,西南官话——四川、云南,江淮方言——江苏);或来自闽方言;或来自粤方言;或来自吴方言;或来自湘方言。本文择要选取十余条异读字进行考释,利用保留在方志中的语音资料,去印证诗话文献中的读音,以期为汉语方言史积累基础性材料。

诗话;异读字;方音;例释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这种资料数量浩如烟海,涉及内容极其庞杂,在这繁杂的内容当中,也不乏语言学方面的材料,比如对异读字的记载,往往成为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宝贵资料。这里所谓的异读,是指一个字具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就诗话而言,或来自北方方言(华北官话——山东,西北官话——青海,西南官话——四川、云南,江淮方言——江苏);或来自闽方言;或来自粤方言;或来自吴方言;或来自湘方言。本文择要选取十余条异读字进行考释,利用保留在方志中的语音资料,去印证诗话文献中的读音,以期为汉语方言史积累基础性材料。

一、凝

《诗》:“肤如凝脂。”“凝”音“佞”。唐诗:“日照凝红香。”白乐天诗:“落絮无风凝不飞。”又:“舞繁红袖凝,歌切翠眉愁。”“舞急红腰凝,歌迟翠黛低。”徐干臣词:“重省别时,泪渍罗巾犹凝。”张子野词:“莲台香烛残痕凝。”高宾王词:“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柳耆卿词:“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今多作平音,失之,音律亦不协也。(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三——《历代诗话续编》页906)

按,“凝”有平、去二声,其义不同。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凝,结也。鱼陵切。结固曰凝。牛证切。”《广韵·蒸韵》鱼陵切:“水结也,又成也。”如唐李商隐《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又去声,“牛证切”,即《广韵》“牛□切”。明李实《蜀语》:“结坚曰凝,○凝,鱼庆切,音禁。唐诗:‘舞急红腰凝,歌迟翠眉低。’又‘日照凝红香。’皆读去声。”[1]18可见,四川方言读“凝”为去声,且体现了此方言区前后鼻音不分的特点。一说去声“凝”与“硬”通。夏石樵《李义山诗商兑录》提出:作去声读的“凝”字,应作“硬”解[2]。“硬”,同“鞕”。《广韵·诤韵》五争切:“坚牢。”《广雅·释诂一》:“鞕,□也。”王念孙疏证:“各本□下俱脱坚字。”《玉篇·革部》:“鞕,牛更切,坚也。亦作硬。”“凝”与“鞕”读音相近可通。

二、治

治,音持,俗言治鱼、治鸡;韩文:冗不见治。(俞文豹《吹剑录》——《宋人诗话外编》页1237)

张文定安道《题汉高庙》诗:“纵酒疏狂不治生,中阳有土不归耕。偶因乱世成功业,更向翁前与仲争。”议论极有关系,但“治”字误读去声。然徐骑省《观习水师》诗:“元帅楼船出治兵”,“治”字已读去声矣。按《说文》,治本水名,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直之切。是“治”字本平声。陆氏《释文》,于诸经中平声者,并无音去声者,乃音直吏反,盖借用乃为去声也。今骑省亦误读“治”字,岂校定《说文》者所宜出耶?然昌黎《讳辨》:“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则“治”字误读,又不始于骑省。第骑省佳诗甚希,且以南唐大臣复仕于宋,选者必以其诗殿唐人之后,何所取哉!(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清诗话续编》页2107)

按,“治”有平、去二声,音随义转。治:音“持”,即《广韵》直之切,澄母之韵平声。义为“水名;宰杀”。民国十六年《济宁县志》卷四:“治鱼,剖鱼也,治读若池。”“南朝刘宋时期,‘治’的对象已经不限于鱼,而扩大到各种牲畜。”[3]272又去声,即《广韵》直利切,澄母至韵去声。又直吏切。义为“治理;太平”。“理”义的“治”是从“水名”的“治”借来的。唐以后又分化出去声,换言之,“治”字在“理”义上,平声是借用,去声为本音,故宋人张文定(张纲)、徐骑省(徐铉)读“治”字为去声,并不是误读。明陈第《毛诗古音考》卷一对“理”义据读音做出了细微分别:“凡未治而理之皆平声,已理而有效则去声。”[4]22至此,“治”平、去两读字的身份确定。

三、尉

四、作

《蔡宽夫诗话》曰:“诗人用事,有乘语意到,辄从其方言为之者,亦自一体,但不可为常耳。吴人以‘作’为‘佐’音,退之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乃用‘佐’音。不知当时所呼通尔,或是戏语也。”仆按《广韵》,“作”字有三音。一则洛切,二臧路切,三则逻切。退之诗韵正叶则逻切,音佐耳。又《后汉·廉范传》云:“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绔。”此“作”字,臧路切,音措耳。又苕溪渔隐引老杜“主人送客何所作”,以谓此语已先于退之用矣。仆谓何止老杜,与杜同时,如岑参诗:“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在杜之先,如《安东平古调》:“微物虽轻,拙手所作。余有三丈,为郎别厝。”此类甚多。在退之之前,不但杜用此语也。古词所叶,正与廉歌一同。《明道杂志》引皮日休诗“共君作个生涯”之语,谓作读为佐,不止退之一诗。仆谓张右史亦失记杜、岑之作尔。权德舆诗:“小妇无所作。”自注:“音佐。”仆考“小妇无所作”,乃《古乐府》中语,以作为佐,知自古已然矣。《毛诗》:“侯祝侯作。”字作诅字读。(王楙《野客丛书》卷六——《宋人诗话外编》页1058-1059)

按,“作”《广韵》有入、去二声。“作”入声,音“则落切”,即“则洛切”,精母铎韵入声。又去声,有二音:一音为“臧祚切”,即“臧路切”,精母暮韵去声。《后汉书·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绔。”李贤注:“作,叶韵音则护反。”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二《古诗十九首跋》:“《辨正论·内九箴篇》引古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寄语世上人,道士慎莫作。’末二句实累语,然此‘作’字应则故切,即今之‘做’字。《小雅》‘薇亦作止,岁亦暮止’,是‘作’去声。《后汉书·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袴。’古诗十九首中多东汉人语,则‘作’字二句固应有之,《文选》删之也。穆案,乍、故同部,则作、做同音,但语分今古雅俗耳。理初乃无端生此葛藤。”[7]358“则护反”与“则故切”,皆即“臧路切”。又一音为“则个切”,即“则逻切”,精母个韵去声。“作”去声分二音,仅是雅俗之不同。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一《方言》:“作音同做。”王力《同源字典》言“作”:“近代写作‘做’。现代普通话读则个切。西南官话读臧祚切,皆与广韵合。”[8]288

五、角

四皓中角里先生,“角”音“禄”。今呼为“阁里”,则发笑。仆考之,“禄”亦“角”也。鲁直诗曰:“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虽读为“禄”,实则角尔。鲁直此语,岂无自哉?傅玄《盘中词》曰:“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是亦以“角”为“禄”也。按《玉篇》、《广韵注》,二音皆通用。《群经音辨》:“古岳切,兽角也。”《礼》“黄钟为角”,音“禄”,又如字。《资暇录》谓《孔氏秘记》虑将来之误,直书为“禄里”。谓诗“角里”为“禄里”。汉魏之人多然,如繁钦《禄里先生训》亦书为“禄”。《资暇录》所谓《孔氏秘记》者,孔氏即孔安国,其《秘记》不可得而闻,其事见《抱朴子》。(王楙《野客丛书》卷三十——《宋人诗话外编》页1127)

按,“角”有二音,其义不同。清江永《古韵标准》卷四《诗韵》:“角,古屋切。……○旧叶卢谷反。按角里之角音鹿,此姓氏转音;若头角之角当古屋切。此与羹字一例。”音“鹿”,即《广韵》卢谷切,来母屋韵入声。表示“姓氏”。宋罗泌《路史》卷三十五《辨四皓》:“虽然四皓之名,言者不一。……甪里先生,在孔安国《秘记》及《汉纪》仙传作角蠡,而魏子作禄里,是特音相假耳。”清光绪八年《宜兴荆溪县新志》卷末《定讹》:“按里即埆之变文,埆有角音,角亦作用,音读如禄。”又音“觉”,即《广韵》古岳切,见母觉韵入声。表示“头角;乐声”。周清泉言“后音角多读成觉音,于是本读禄音的角就少写一笔作甪”[9]397。

六、借

杜工部反经史字音为多,略举数四:……《郑典设自归州归》曰:“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竞借。”乃读作迹,盖押适字韵也。(孙奕《履斋示儿编》卷九——《宋人诗话外编》页1137-1138)

按,“借”有去、入二声,其义有别。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辨彼此异音》:“取于人曰借。子亦切。与之曰借。子夜切。”借:借出。《广韵》子夜切,精母禡韵去声。如唐陆龟蒙《上真观》:“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借”读去声,与“暇”字叶韵。又音“迹”,即《广韵》资昔切,精母昔韵入声。“子亦切”,即“资昔切”,义为“借入”。如唐李白《日夕山中忽然有怀》:“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借。”此诗押“锡”韵,故“借”读入声。直到今天,“借”的入声读法还保存在闽语中。《汉语方言中的特字——一致的例外》一文言:“‘借’字是去声禡韵字,现在一般方言都读去声。唯有闽语读入声。”[10]160

七、乞

诗家用“乞”字当有二义,有作去声用者,有作入声用者。如陈无已诗云:“乞与此翁元不称。”苏东坡诗云:“何妨乞与水精鳞。”此作去声用也。如唐子西诗云:“乞取蜀江春。”东坡诗云:“乞得胶胶扰扰身。”此作入声用也。(袁文《瓮牗闲评》卷四——《宋人诗话外编》页579-580)

其次,注重课程的供给侧改革。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的兴趣就要从课程本身入手,采用微课,慕课,微信订阅号,蓝墨云班课等形式,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当中来,让学生多元化,全方位接触课程本身。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同样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另外,还要将与专业相关的最新成果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看到专业的前途与方向,这也能让学生对专业更加自信和自豪,进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会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这样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产生对专业的兴趣。

按,“乞”有去、入二声,其义有别。宋郑樵《通志二十略·六书略》第四《因借而借》:“乞,气也,因音借为与人之乞;音气。因与人之义借为求人之乞。入声。”乞:给予。《广韵》去既切,溪母未韵去声。宋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卷二十九《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倚薄似樵渔乞。’去声,郑曰:‘去既切,与人物。”如宋苏轼《戏作鮰鱼一绝》:“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但作为“乞求”义,则读入声,即《广韵》去讫切,溪母讫韵入声。如宋苏轼《卜算子》:“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普通话中的“乞”只读上声,这是由中古的入声派生而来的,但“闽方言作‘给予’用可读去声也可读入声(福州话k??i?、k??y??,厦门话k?i?,k?it?),作‘求取’用只能读入声(如说‘乞囝’:求子,‘乞食’:讨饭,‘乞雨’:祈雨)”[11]。这正是古音在方言中的残留。

八、胡蒲琵番

白乐天好以俗语作诗,改易字之平仄。如“雪摆胡衫红”,此以俗语“胡”字作“鹘”字也;“燕姬酌蒲桃”,此以俗语“蒲”字作“勃”字也;“忽闻水上琵琶声”,此以俗语“琵”字作“弼”字也。(袁文《瓮牗闲评》卷五——《宋人诗话外编》页580—581)

唐诗“四弦不似琵琶声”,又“断肠犹系琵琶弦”,又“银含凿落琖,金屑琵琶槽”,是琵琶之琵,作第四声读也。杜诗“会须上番看成竹”,独孤及诗“近日霜毛一番新”,番音饭。乐天诗“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桃”,“烛泪连盘垒蒲桃”,蒲音浦。(《焦竑诗话》——《明诗话全编》页4927)

枇杷,《上林赋》枇杷无音。琵琶,见《阮咸传》,亦无音。今人皆作平声,然古人诗中“琵”字多作仄声用,如白乐天“金屑琵琶槽四弦,忽闻水上琵琶声”,朱史君“断肠犹带琵琶弦”,皆读如“被”声。今吴音读作“弼”音,乃入声也。(《惠康野叟诗话》——《明诗话全编》页11116)

按,第二条出自《焦氏笔乘续集》卷五《琵番蒲司帆作仄声》。末条出自《识余》卷一《字考》。“胡”有平入二声。《广韵》户吴切,匣母模韵平声。如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又音“鹘”,即《广韵》户骨切,匣母没韵入声。宋张耒《明道杂志》:“钱曰:‘安能霹雳手,仅免葫芦蹄也。’葫音鹘。”清陈梦雷《字学典》卷一百四十五《方言部汇考三·音转者》:“胡涂为鹘突。”“葫”、“糊”,从“胡”得声,故音“鹘”。《大字典》未收入声。

“蒲”有平仄二声。《广韵》薄胡切,并母模韵平声。如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又仄声。如唐王绩《过酒家五首》其三:“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其中仄声又分上、入两种情况。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三《唐诗字音》:“‘燕姬酌蒲桃,烛泪粘盘罍’,蒲桃,蒲上声。”杨荫杭《老圃遗文辑》:“又‘蒲桃’之‘蒲’,今吴语读作入声。”[12]619《大字典》未收上声。

“琵”有平、入二声。《广韵》房脂切,并母脂韵平声。如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又入声。《正字通·玉部》:“又琵入声,音匹。白居易诗‘忽闻水上琵琶声’。”匹:《广韵》譬吉切,滂母质韵入声。明万历二十八年《嘉兴府志》卷二十六录《春日泛舟滮湖》“故向楼头弄琵琶”于“琵”下注言:“琵音弼。见诗。”弼:《广韵》房密切,并母质韵入声。《大字典》未收入声。

“番”有平、仄二声,皆为“更次”义。《广韵》孚袁切,敷声元韵平声。如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仄声则又分去入二声。《广韵》补过切,帮母过韵去声。清黄生《字诂·? 墢依番》以独孤及诗、陆龟蒙诗证杜诗“会须上番看成竹”之“番”为“更番之番”,并言此义“唐时方言作去声读”[13]73。民国十八年《雄县新志·故实略·谣俗篇·方言》:“上番,番,甫患切。上番,俗云第一番也。今转为乏之下平,如俗云枣树发芽扈伯拉来一番。《集说》赵云:上番乃川语。《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宋曾几《食笋诗》:‘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又读盆,去声,如俗语话说一阵花开一番。”齐鲁则读“番”为入声。刘晓东《匡谬正俗平议》卷八:“又按‘番’为更次,此语至今犹存,如言‘三番五次’是也。齐鲁或音转为‘拨’,如言‘一拨两拨’是也。”[14]275《大字典》未收入声。

九、十

唐诗:“三十六所春宫殿,一一香风透管弦。”又:“緑波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又:“春城三百九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又:“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陈郁云:“十音当为谌也,谓之长安语音。律诗不如此,则不叶矣。”(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历代诗话续编》页637)

陈郁云:“‘十’音当为‘谌’也。”陈郁不知何处人,何其似北人耶?北人无入声,以入为平者,岂止一“十”字哉!(周容《春酒堂诗话》——《清诗话续编》页104-105)

按,“十”本入声字,但陈郁读“十”为“谌”,即平声,由于北方无入声,故杨慎言“十”为长安语音,可见,“十”成为平仄两读字是方言差异导致的,正如清翁方纲《石洲诗话》所言:“顾侠君谓元人用韵,颇有淆讹,而入声尤甚。或以北方土语,混入古音;或以闽、越方言,谬称通用。”实际上,不限元人,诗话所述的南宋诗人陈郁都已如此,这也说明入声派入平声在南宋已经出现。对于这种情况尤要注意,很容易出现拗体。据清吴伟业《梅村诗话》记载:林衡者,莆田人,以闽南不辨四声,诗文多拗体。“十”读平声,不限唐诗,宋词中也常见。戈载《词林正韵》云:“又(柳永)《望江行》‘斗酒十斤’,十字叶绳和切。苏轼《行香子》‘酒斟时须满十分’,周邦彦《一寸金》‘便入渔钩乐十分’,十字同。”一说“十”通“旬”,故“十”有平声。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音旬》对杨慎所说的“(十)谓之长安语音”的意见给予否定,并进一步提出:“‘十’当音‘旬’,古人以十日为旬,故如此读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六《旬》:“古人以十日为旬,故旬字从日。汉魏六朝人文字,从无称十年为旬者。唯白乐天《偶吟自慰兼呈梦得》诗有‘且喜同年满七旬’之句。自注:‘予与梦得甲子同辰,俱得七十。’则其误始于唐中叶也。”

十、冰

《因话录》云:“祠部俗谓之冰厅,‘冰’字《唐书》音作去声。欧阳文忠公诗乃有‘独宿冰厅梦帝关’,‘冰’字作平声用,文忠公误矣。”而沈存中作《江南春意》乐府词云:“艇子隔溪语,水光冰玉壶。”“冰”字自音去声。则知“冰”字可以作去声音,故存中持着于此。(袁文《瓮牗闲评》卷四——《宋人诗话外编》页578-579)

按,“冰”有平、去二声,且意义随着词性的变化而不同。其中平声有二义:一义为“凝结”,后作“凝”,为动词,读平声,即《广韵》鱼陵切,疑母蒸韵平声。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七《辨字训得失》:“冰,《尚书》古文凝字。《说文》亦曰水凝也,从仌,从水。鱼陵切。俗作凝。”一义为“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为名词,也读平声,即《广韵》笔陵切,帮母蒸韵平声。如唐刘商《古意》:“达晓寝衣冷,开帷霜露凝。风吹昨夜泪,一片枕前冰。”又去声,其义为“寒冷”,作形容词。如唐孟郊《秋怀十五首》其二:“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自注:“冰,去声。”“冰”的平去读法,还在一些方言区保留着。“例如湖南桃江,[pin阴平]:冰糖;[pin阴去]:冰冷的”[15]42。

十一、雍

又雍字如时雍、辟雍、肃雍,作和字训者,俱平声。雍州之雍属地名者,从去声。(沈德潜《说诗晬语》——《清诗话》页558)

按,“雍”有平、去二声,音随义变。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二《辨字同音异》:“雍,和也。于容切。雍,周地也。于仲切。雍,塞也。音壅。《礼》:‘雍氏掌沟池之禁。’”《广韵·钟韵》于容切:“和也,与邕略同。又雍奴,县名,在幽州,《水经》曰:‘四方有水曰雍,不流曰奴。’亦姓,《左传》有雍纠。”如唐权德舆《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其一:“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又去声。《广韵·用韵》于用切:“九州岛名。”如唐黄滔《寄同年卢员外》:“听尽莺声出雍州,秦吴烟月十经秋。”“雍”字的不同读音,在粤方言中仍见。清宣统二十年《番禺县续志》卷二《方言》引陈澧《广州音说》云:“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余广州人也,请略言之:平上去入四声,各有一清一浊,他方之音,多不能分上去入之清浊。如平声‘邕’。《广韵》于容切。……去声‘雍’。此雍州之雍,于用切。”

十二、茈

茈胡,《本艸》音“柴”,而《刘禹锡集》音“紫”。按《广韵》“茈”字有二音,“茈胡”则音“柴”,“茈艸”、“茈姜”则音“紫”。按:少陵诗云“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正用“柴”字,则刘集音恐误也。(《庄绰诗话》——《宋诗话全编》页2281)

按,出自《鸡肋编》卷下。茈:音“紫”,即《广韵》将此切,精母纸韵上声。《广雅·释草》:“茈?,茈草也。”王念孙疏证:“茈,与紫同。”清光绪《台湾通志·物产一·蔬菜类》:“《史记·司马相如传》:‘茈姜蘘荷。’《索隐》引张揖云:‘茈姜,子姜是也。’子姜之名,古已有之,茈音紫,盖亦以紫色得名。”又音“柴”,即《广韵》士佳切,崇母佳韵平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三《草部二·茈胡》:“‘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之茈皆音紫,茈胡之茈音柴。茈胡生山中,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又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16]342民国《大通县志》第五部《物产部·茈胡》:“通作柴胡。案,《本草纲目》茈胡,一名地熏。”

[1] 李实.蜀语[M].成都:巴蜀书社,1990.

[2] 夏石樵.李义山诗商兑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5).

[3] 周俊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纲要[M].成都:巴蜀书社,2009.

[4] 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戴淮清.汉语音转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

[6] 梁特猷.傍麓絮聒[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

[7] 俞正燮.癸巳存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8] 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 周清泉.文字考古[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0] 丁邦新.汉语方言中的特字——一致的例外[C]//中国语言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 李如龙.考求方言词本字的音韵论证.语言研究,1988,(1).

[12] 杨荫杭.老圃遗文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3] 黄生.字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 刘晓东.匡谬正俗平议[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5]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6]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刘 力]

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 of Dialect Phenomenon in Variant Pronunciation Characters of the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Fan Yingying

(School of Vocation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2, China)

The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have recorded and saved a great many of variant pronunciation characters. Some of these variant pronunciation characters reflect the dialect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which is from the northern China dialect (North China Mandarin-Shandong; Northwest Mandarin-Qinghai; Southwest Mandarin-Sichuan,Yunnan; Jianghuai dialect -Jiangsu Province) Min dialect,Cantonese dialect,Wu dialect and Hunan dialect. In order to accumulate basic information of dialects history,more than ten different variant pronunciation characters were selected to be judged and explained. The voice data reserved in local chronicles will be used to confirm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document of the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 variant pronunciation characters; dialect pronunciation; examples

2016-09-20

樊莹莹,女,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129);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6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6042)。

H01

1673—0429(2016)06—0054—07

猜你喜欢

广韵平声诗话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新诗话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
衔月楼诗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