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茶胶寺建筑构造的研究与解析
2016-12-29王圣华
王圣华
柬埔寨吴哥茶胶寺建筑构造的研究与解析
王圣华
茶胶寺 建筑构造 吴哥窟 布局 结构
茶胶寺(Ta Keo)是吴哥古迹中建筑构造方法承上启下的典型建筑,对研究吴哥建筑及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原始文献缺乏,损坏严重,为探寻茶胶寺的构造方法,我们结合类比建筑、已有研究文献、现场踏勘,对茶胶寺包括空间布局、静态结构和动态建筑流程的整体建筑构造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也利用其半完工的状态和众多实物遗迹,讨论确认了吴哥窟建筑群布局、建筑流程上的一些特殊点。为吴哥窟和高棉建筑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范本。
吴哥古迹茶胶寺位于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胜利门东约1公里处,寺西距暹粒河(Siem Reap River)约500米,寺的东侧以神道(Causeway)与东池(East Baray)相接,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2′,北纬13°26′,海拔高程约20米。
茶胶寺(Ta Keo)是吴哥古迹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之一,茶胶寺建造按照统治时期可分为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968—1001年)和苏利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I,1002—1049年)时期,处于真腊王朝的鼎盛时期,是吴哥窟建筑群400余年(802—1219年)建筑史的中期,也是统治阶级从印度教转向大乘佛教的时期①。其建筑构件组成及构造方法承上启下,对研究吴哥建筑及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典型意义。自18世纪以来法国研究者陆续对茶胶寺建筑进行了勘测,为后续茶胶寺考古、测绘及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素材。
由于茶胶寺本身是未完成的建筑,且结构及其细部损伤情况各异,并且缺失诸多建筑构件,还经历过长期的战争和政局动荡威胁,现阶段实测资料及古籍中缺乏关于茶胶寺建筑构造方式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帮助下,柬埔寨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进行过局部的清理和临时保护加固工作,援助柬埔寨保护吴哥古迹的国际行动也自此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了吴哥古迹保护研究工作。笔者有幸也参与了此项工作,成为我们研究探寻茶胶寺建筑构造方式的一个契机。本文将分别从建筑构造的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入手,深入探寻茶胶寺的建筑构造方式。
一、宏观布局和度量
1.空间布局
茶胶寺是一座庙山建筑,宏观轴线对称明显,微观上核心的五台结构中心对称明显。整体是逐层内缩的5层方形须弥台(Pyramids),台顶中央五塔成梅花状布置,围墙、回廊(Gallery)分别环绕一、二层基台,在东西和南北轴线与其相交处各设一座塔门(Gopura);藏经阁(Library)和长厅建筑(Long Hall)分布在东西轴线两侧②。建筑组群外壕沟(Moat)环绕,壕沟内,东外塔门两侧各存一座水池。
关于茶胶寺的布局,在对称层面有一点值得考究,就是它并非严格的中心对称建筑,一层基台和二层基台中的长廊和藏经阁是结构中心对称的破坏者,其原因推测如下:
①功能上必需:人员、器皿、典籍等需要储藏地,对比北京碧云寺,其金刚宝塔座没有容纳功能,在其东南侧的建筑群就是使用空间的提供区域。
②形制上合理:放在外部更破坏整体感,而且破坏5层须弥山的神圣氛围。
③结构上可行:放在内部叠涩拱结构无法支持较大的空间跨度,仅能摆放供奉物或1~2人进出。而西藏白居寺利用密梁混合平顶构造在塔下支撑了77间佛殿。呼和浩特五塔寺则利用石拱券结构,在塔下构造了使用空间。
2.尺度规律
温玉清在法国及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茶胶寺庙山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单体建筑布局及细部构造等方面的营造尺度进行了分析探索③;伍沙对东外塔门平、立面尺度规律进行了分析④。此处仅介绍茶胶寺庙山整体的尺度规律。
(1)尺寸单位推测
根据20世纪20年代法国学者研究,吴哥时代建筑尺度可能以源自古印度的哈斯塔(hasta)或耶玛(vyama)作为标准度量单位,并推测1hasta=450mm,1vyama=4hasta;日本学者推测1hasta=412mm⑤。伍沙根据茶胶寺的实测结果推测1hasta=408mm。
在本文中,采用日本学者的412mm,原因如下:法国人对吴哥窟各建筑的采样数少于日本人,而且测量点多取宏观的外墙,对内部结构的测量和统计不足;伍沙是根据最新的茶胶寺实测推测出具有整数规律的尺度单位,但是采样仅限于茶胶寺,统计均值意义薄弱,而且短少的尺寸可能来源包括自然风化、人为磨损和采样点选择。
(2)平面设计尺度
根据测绘数据,采用1hasta=0.412米作为基准尺寸,茶胶寺庙山建筑主体部分东西方向轴线尺寸为590hasta,南北方向轴线尺寸为470hasta,长宽比接近5∶4。
建筑主体部分轴线确定后,通过轴线偏移依次给出270hasta×270hasta、170hasta×170hasta(须弥台底面)、120hasta×120hasta(须弥台顶面)方形平面并定位四座塔门、中央主塔及藏经阁、长厅、回廊的位置和布局。
茶胶寺庙山建筑平面布局多采用非常简洁的整数比,“总体布局较大尺度以10hasta为模数单位并按照整数比例关系设计;各单体建筑平面尺寸权衡,同样采用简洁的整数比,细部尺寸则以1/2,1/3为模数单位进行调整”⑥。
(3)立面设计尺度分析
印度教常见建筑模数是以中心大厅(主殿)为基准,向外围四边扩充整数倍的建筑,这一模数对高度一般同样有效。参照1hasta=412mm的尺度,取270hasta×270hasta平面边长的1/2、1/3、1/4、1/5、1/6、1/8,须弥台底面(170hasta×170hasta)、须弥台顶面(120hasta×120hasta)边长的1/2以及林迦高度(81hasta)作为竖向设计的标高位置,探索其尺度与中央五塔及须弥台标高的关系。结果表明:以270hasta×270hasta平面为基准,其边长的1/3(90hasta)与角塔顶部(塔刹不存)标高吻合,1/4边长(67.5hasta)为中央主塔塔座顶面标高、1/5边长(54hasta)与须弥台第三层顶面标高吻合、1/6边长(45hasta)与须弥台第二层顶面标高相符、1/8边长(33.75hasta)为须弥台一层顶面标高,林迦高度(81hasta)标高接近中央主塔完整状态标高(包括推测复原的第四假层与塔刹高度)的1/2⑦;以须弥台底面(170hasta×170hasta)为基准,其边长的1/2(85hasta)与中央主塔遗存的顶层标高相符;以须弥台顶面(120hasta×120hasta)为基准,其边长的1/2(60hasta)与完整状态中央主塔顶层标高吻合。可见茶胶寺具有典型的印度教建筑模数。
二、静态的建筑构造
1.建筑部件
现代建筑物的主要部分一般都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面、屋顶、楼梯、门窗等六大部分构建。从建筑力学角度,墙体和柱、楼平面、门窗受力类型和受力强度均不同,在现代建筑中,往往会采用不同的预制构件或者建筑方法进行制作。 但是茶胶寺的建筑布局无法以现代结构区分。因为其建材单一,各单体建筑的石块间无任何粘接材料,仅靠摩擦力层层向上堆砌。为防止石材位移,有的在上下两块石材面打卯眼插入铁栓固定,亦有的接口处运用榫卯(如铁质燕尾榫)连接工艺⑧。此外,茶胶寺的门廊等处虽然采用了木结构的屋架,但是数量不多,其主体建筑均为石砌。目前可以作为证据的是那些明显的木构件的卯口和梁架的轮廓,以及散落在地上的土瓦和砖块,真正属于那个时代的木结构已无踪影⑨。这种石块干砌方式本身并不符合建筑受力分布,造成多处建筑结构破坏,各单体建筑及其构件的构造方法将见下文分述。
图一 茶胶寺静态结构
笔者借鉴伍沙对茶胶寺建筑的标注划分,将其主要建筑部件分为三大层次,三个部分(图一)。
将结构比较复杂的一些建筑部件进一步解析如下。
(1)中央五塔
建筑形制:五塔呈梅花状坐落于须弥台顶,中央主塔居中,四座角塔呈斜十字居于主塔四隅。主塔在尺度上大于四座角塔,且较角塔多出一个过厅空间。中央主塔塔基为四层,角塔塔基为一层。中央主塔的过厅及角塔的门廊墙体上设“鼓座”(图二)。
(2)塔门
建筑形制:茶胶寺一层基台(庙山外院)环绕围墙,正交轴线与其四面相交处设四座外塔门;二层基台(庙山内院)环绕回廊,四面设四座内塔门,外塔门体积大于内塔门。
图二 中央主塔静态结构
图三 东外塔门静态结构
塔门两侧各设一根花柱,其顶端支撑门楣。两根花柱外侧设两根壁柱,用以支撑山花。
塔门山花包括主厅及外侧室门楣上部的山花,装饰性假层壁柱所支撑的小山花。内塔门正面山花为双层山花、外塔门正面山花为单层山花。现以东外塔门说明其静态结构(图三)。
2.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是建筑美的载体,在茶胶寺这类古典宗教建筑中,也是宗教意义和神圣感的载体。茶胶寺的建筑装饰可以分为4大类。
(1)窗框、假门
窗框、假门均由四块条石组成。其结构上框横梁可视为一平拱结构,上框横梁两端的斜平面和平面分别支撑于窗侧框和窗间墙结构石块上。
(2)花柱
花柱主要分布在各塔门、内外长厅、藏经阁等建筑入口处,八座塔门、四座长厅和两座藏经阁多数花柱的雕饰并未全部完成。中央五塔入口处花柱仅为粗凿,设有外侧室侧门的塔门(东外塔门、西外塔门、西内塔门)除主厅入口两侧的花柱外,还包括外侧室入口两侧依附于门柱石并不单独用料的小型花柱。
花柱在结构上支撑上部门楣,且是高棉建筑重要的装饰部件,其装饰构成包括柱头、柱底、柱基以及柱身中间重复性的装饰单元。
(3)山花
山花分布于塔门、内外长厅、藏经阁和中央五塔之上。回廊角楼也应有与中央五塔类似的山花装饰(四座回廊角楼仅残留一层结构)。
(4)建筑装饰(线脚、雕饰等)
茶胶寺建筑构件表现出不同的雕刻阶段——初雕、粗雕及精雕皆存,且其精雕部分往往在建筑上部(如塔门的山花和假层处),下部多为初雕及粗凿阶段。由此显示出其建造顺序:先采用榫卯结构砌筑石块,再进行雕饰,且施工过程中的雕刻是自下而上完成的。从未完成的山花部分也可以看出山花的雕刻是由粗到细,由四周到中央的一个过程。
三、动态的构造流程
建筑组群及单体建筑各组成构件建造流程的推测需要参照年代测定、基本力学规律及茶胶寺最初的设计意匠,抑或能够揭示施工次序的局部细节(现场施工遗迹、典型建筑材料或建筑形制)等多方面线索。由于建造流程方面资料匮乏,难以还原茶胶寺施工流程的诸多细节。根据构造部分的依赖关系,我们推测茶胶寺整体的建造顺序如下图,但每层基台上部建筑因为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其建造顺序有待进一步验证。
图四 茶胶寺整体建筑流程
我们详细分析了各单体建筑组成构件的过程,并以中央角塔为例绘制如图五。
1. 堆砌
(1)一层基台及围墙
材料选配:茶胶寺一层基台由红色角砾岩砌筑的挡土墙环绕四周,内部填充细中砂,顶面铺砌1~2层角砾岩条石,同时内部夯筑的细中砂作为二层基台的基础。
构造方法:一层基台的四周围墙以砂岩石块砌筑,墙体顶部为略呈弧形的压顶石,每侧围墙根部凿有排水口,地面以角砾岩铺墁。
图五 中央角塔的建筑流程
(2)二层基台
材料选配:二层基台外围以角砾岩石块砌筑成挡土墙,内部亦为干砌角砾岩构成的挡土墙,墙体内部填土夯实,地面以角砾岩石块铺砌,二层基台回廊亦为砂岩砌筑。
构造方法:在一层基台围墙及二层基台回廊外墙上,每一砌层的砌缝都凿有长榫孔,上部砌层相应的榫头与榫孔契合。
墙体转角处的石块砌筑多以“L”形石块为主,普通条形石块为辅,其中“L”形石块起到了重要的加固作用。
(3)须弥台
材料选配:须弥台共三层,尺度逐层向内缩进,四面中心设有踏道以连接二层基台与须弥台顶层。各层由外侧砂岩砌石与内衬角砾岩砌石共同构成挡土墙,挡土墙内部回填砂土夯实。
2. 叠涩
(1)普通高棉(叠涩)拱结构
图六 高棉(叠涩拱)结构
图七 茶胶寺塔楼叠涩拱复合应用图
将石块水平堆叠,层层向上缩进干砌而成。由于高棉拱结构是靠石块逐层缩进形成的,拱趾间的水平距离受到限制。典型的叠涩拱建筑迈锡尼的卫城狮子门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图六)。巨石的门楣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涩券,三角形叠涩券中嵌入一块雕着双狮的三角形的石板浮雕。叠涩结构的高度和跨度之比是各类拱券结构中最大的,受材质硬度和砌块大小限制,狭窄和高耸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2)高棉空间拱(环状叠涩拱)结构
环形的叠涩拱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跨度,高棉空间拱顶结构由石块层层向上内缩而成。
叠涩拱跨度小,支撑作用受到材质大小、接缝工艺和材料自重的影响,一般很难构造大型的室内空间。但是,在茶胶寺的建筑中,工匠利用叠涩拱和环状拱的复合工艺,将穹顶的受力分散到四面墙体,有效地保护了门楣,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图七)。
3. 凿孔和榫装
凿孔吊装是茶胶寺的主要砌石方式,在遗
址现状中,石孔随处可见,反而被石灰堵住的石孔比较罕见,如图八中画框部分。这种情况在茶胶寺之外的吴哥建筑中也很少见,也从侧面说明茶胶寺是一个建造中止了的建筑。但是从石块凿孔中也可以看出其位置和数量并没有一定的规律,以能够吊装为原则。
图八 凿孔和榫装
假窗的装配根据现场完整的石窗和仅存的窗框,我们推测出石窗的构造方式如图九所示。类似现代开槽窗户的斜推安装方式,首先是将窗柱节组合成为整体,然后向上斜推,将上凸推入上窗框凿孔,第三步将下凸起卡入下窗框凿孔。
图九 假窗柱的构造方式
根据现场暴露的长厅石梁,可以看到在水平石块之间,还开了很多平行的燕尾榫孔,由于现场没有榫构件留存,初步推测是用金属铸造的榫件:(1)容易成形;(2)容易腐蚀风化;(3)有可能被后来者盗走铸造工具。
四、结 论
茶胶寺作为吴哥窟建筑群中具有宗教过渡特征的典型寺庙,其建筑构成和建造流程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本文结合类比建筑、已有研究文献、现场踏勘,对茶胶寺包括空间布局、静态结构和动态建筑流程的整体建筑构造方式有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也利用其半完工的状态,讨论确认了吴哥窟建筑群布局、建筑流程上的一些特殊点。为吴哥窟和高棉建筑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范本。本研究也作为HIST空间考古的一个试点,成为佛教建筑空间分布和演化研究链条的重要一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考证我国类似佛教建筑的结构特点,并探讨建筑构造特征的地区差异和可能来源。
注 释:
① 侯卫东:《高棉古国吴哥圣境吴哥古迹历史文化背景概说》,《世界遗产》2015年第3期。
② 陆泓、徐旌、陆恺:《吴哥神庙平面规划特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温玉清、侯卫东:《曼荼罗的深邃宿命: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散记之三》,《紫禁城》2009年第9期。
④ 伍沙:《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
⑥ 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工程资料汇编(上下)》,内部资料,2009年。
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⑧ 刘江,姜怀英:《吴哥古迹的保护与修复》,《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⑨ 顾军:《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工程》,《砖石类文物保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7页。
⑩ Giorgio C.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 temples of Angkor.Phnom Penh:APSARA Press,1998.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王圣华,女,1984年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讲师,邮编100192。
K883
A
1001-0483(2016)04-004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201400);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4ZHC018);北京教委社科计划面上基金(SM2015112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