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研制
2016-12-29程广玉顾洪汇
程广玉,顾洪汇,高 蕾,王 可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空间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5)
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研制
程广玉,顾洪汇,高 蕾,王 可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空间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5)
研制了兼具低温放电、高功率输出及高比能量等特点的额定容量为5 Ah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池的比能量达183.5 Wh/kg,在-40 ℃的低温下,以5C(25 A)在2.2~4.2 V放电,可放出额定容量的86.9%。常温20C放电能放出额定容量的94.3%,平均比功率达3 027 W/kg。在80C高功率脉冲放电2 s的实验中,2 s内平均比功率达9 164 W/kg。以1C在2.75~4.20 V循环1 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8.3%。
超低温; 高功率; 高比能量; 锂离子电池; 无人机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市场迅速增长[1]。根据《大疆无人机Phantom 4用户手册》[2],Phantom 4无人机飞行电池采用的5 350 mAh、15.2 V锂离子电池组,比能量达176 Wh/kg,串联单体数量为4只,工作环境温度为-10~40 ℃,飞行时间可达28 min,平均放电倍率为2C,在起飞和快速飞行阶段,放电倍率会更高。工作温度、比能量及功率性能是无人机用电非常敏感的指标;电池组的功率性能还决定了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充电时间,也很重要。该型号电池组的工作温度范围宽达50 ℃,但仍难满足低于-10 ℃的工作需求。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常面临如何保证系统在低温(环境温度可能低于-30 ℃甚至-40 ℃)下正常工作的问题。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进行了广泛研究,张小满等[3]采用小粒径磷酸铁锂正极、复合石墨负极和低温电解液研制的圆柱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在-40 ℃下以0.5C在3.65~1.80 V放电,容量能够达到常温容量的75%以上。C.Y.Wang等[4]通过电池自加热的方式迅速提升电池的温度,避免电池在较低的温度下的长时间放电,只需要30 s即可将电池从-30 ℃升温至0 ℃,而只消耗5.5%的容量。这种方法需要工作前进行自加热,可应用于电动汽车,而对于无人机电源或应急电源而言,使用较困难,还是需要提升电池本身的低温性能。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尤其是低温大倍率放电能力仍然难以满足要求,有必要研制一种可在-40℃下工作的超低温锂离子电池。
本文作者研制兼具低温、高功率及高比能量的5 Ah软包装电池,对低温性能、功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
1 实验
1.1 极片的制作
将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Arkema公司,电池级)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Ashland公司,电池级)中,再加入导电剂超导炭黑SP(上海产,电池级)及KS6石墨(太原产,电池级),最后加入LiCoO2(北京产,电池级),制得正极浆料,m(LiCoO2)∶m(PVDF)∶m(SP)∶m(KS6)∶m(NMP) = 92.0∶4.0∶2.5∶1.5∶230.0。将浆料涂覆在15 μm厚的铝箔(日本产,电池级)上,面密度分别为12.5 mg/cm2、13.5 mg/cm2和14.5 mg/cm2,烘干(95 ℃、1.5 m/min)、辊压,压实密度为3.6 g/cm3,制成正极片(58 mm × 93 mm)。整个过程控制环境露点低于-35 ℃。
将粘结剂PVDF溶解于NMP中,再加入导电剂SP,最后加入人造石墨(上海产,电池级),制成负极浆料,m(人造石墨)∶m(PVDF)∶m(SP)=92∶4∶4。将浆料涂覆在10 μm厚的铜箔(台湾省产,电池级)上,面密度分别为5.6 mg/cm2、6.1 mg/cm2和6.5 mg/cm2,烘干(90 ℃,1.5 m/min)、辊压,压实密度为1.5 g/cm3,制成负极片(60 mm×95 mm)。整个过程控制环境露点低于-30 ℃。
1.2 电池的制作
以叠片的形式,将正极、负极和20 μm厚的Celgard 2320膜(美国产)叠成电芯,加入20 g电解液1 mol/L LiPF6/EC+DMC+DEC(质量比1∶1∶1,苏州产,电池级)+2% PS(苏州产,电池级)+2% VC(苏州产,电池级),制成额定容量为5 Ah的6095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正极面密度分别为12.5 mg/cm2、13.5mg/cm2和14.5 mg/cm2的电池,对应的负极面密度分别为5.6 mg/cm2、6.1 mg/cm2和6.5 mg/cm2,设计比能量分别为181 Wh/kg、184 Wh/kg和186 Wh/kg,依次记为LPE1、LPE2及LPE3。
1.3 测试方法与设备
用GLH 6025F高低温实验箱(重庆产)控制低温放电温度。用BT-2000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美国产)进行模拟放电、低温放电、功率放电和高功率脉冲放电。
所有低温搁置及放电过程,环境温度始终保持恒定,直到放电结束。
电池充电制度:电池以1.0C(5 A)恒流充电至4.2 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2C(1 A)停止。
1.3.1 模拟放电
将电池充满电后,在-40 ℃下恒温4 h,再以5C(25 A)放电1 min,然后以1C(5 A)放电至2.50 V。
1.3.2 低温倍率放电
将电池充满电后,分别在-20 ℃、-30 ℃及-40 ℃下搁置4 h,再以5C(25 A)放电至2.30 V、2.30 V及2.20 V。
1.3.3 功率放电
在室温下,将电池充满电后,以20C(100 A)至2.75 V,进行功率放电测试。
1.3.4 高功率脉冲放电
将电池充满电后,分别进行2 s的60C(300 A)及80C(400 A)放电,进行高功率脉冲放电测试。
1.3.5 循环测试
用CT 2001A电池测试系统(武汉产)进行循环性能测试,以1C(5 A)在2.75~4.20 V充放电,循环1 000次。
1.3.6 内阻测试
用HIOKI 3554电池测试仪(日本产)测试交流内阻。
1.3.7 电化学阻抗谱
用Solartron 1287电化学工作站(日本产)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频率为105~10-2Hz,交流振幅为2 mV,电池开路电压4.1 V。用ZView软件进行EIS拟合。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面密度电池模拟放电
无人机飞行器用电池一般在起飞爬升段及快速机动段为大功率输出,在悬停段或慢速移动段为常规功率输出,因此,将电池在-40 ℃下先以5C放电1 min,再以1C放电至2.50 V,进行模拟,结果见图1。
图1 3种不同面密度电池的模拟放电曲线
Fig.1 Simulating discharge curves of three kind of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areal densities
从图1可知,电池LPE1的低温倍率性能最好,而电池LPE2和LPE3的低温倍率性能较差。电池LPE1和LPE2均可完成5C放电1 min,然后1C放电至2.50 V的工作要求,其中电池LPE2在5C放电时,最低电压已低于2.4 V。电池LPE3在5C下仅能放电几秒,电压就下降至2.2 V以下,无法满足预定的要求。这是由于180 Wh/kg已接近4.2 V级功率型LiCoO2的极限,通过增加面密度很难有效增加比能量,反而会因涂布面密度过大,导致功率性能及低温性能恶化,因此,选定正极面密度为12.5 mg/cm2较合适。在放电瞬间,电池LPE1的电压由4.20 V下降到3.10 V左右,压降达1.10 V。这是由于低温下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很低,Li+扩散很慢,同时,Li+在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及电极本体内的迁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极化严重。粗略计算可知,极化内阻高达44 mΩ,而该电池的常温交流内阻仅约为2 mΩ,即内阻瞬间增加了约21倍。以5C放电1 min,电压下降至2.85 V,然后转1C放电,由于极化减轻,电压迅速回升至约3.71 V,直到电压降低至2.50 V,放电终止。整个放电过程中,电池始终处于-40 ℃的环境温度下,总放电容量为5.13 Ah,达到常温容量的97.2%。
由此可见,该电池的低温功率性能良好,可在-40 ℃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2.2 低温倍率放电
为了进一步验证研制的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功率性能,将电池LPE1分别在-20 ℃、-30 ℃及-40 ℃下进行5C连续放电,结果见图2,具体放电数据列于表1。
图2 电池LPE1低温5 C放电曲线
Fig.2 5Cdischarge curves of battery LPE1 at low temperature
表1 电池LPE1低温5C放电数据
Table 1 5Cdischarge data of battery LPE1 at low temperatures
温度/℃放电容量/Ah中值电压/V放电容量比/%-204.883.2892.4-304.763.0390.2-404.592.7386.9
从图2和表1可知,电池在-20 ℃、-30 ℃及-40 ℃下分别可放出4.88 Ah、4.76 Ah及4.59 Ah的容量,为分容容量的92.4%、90.2%及86.9%,具有良好的低温功率性能。不同温度下,放电中值电压随着温度的降低不断降低,当温度降至-40 ℃时,中值电压仅为2.73 V,此时,低温导致的极化内阻占主导地位。
电池在-30 ℃及-40 ℃放电时都出现了两次电压上升的“波峰”,可能是由于较低温度下,内阻急剧增加,导致极化严重,此时放电的发热量较大,随着热量累积,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内阻逐渐降低,极化减轻,因此电压逐渐回升;当达到发热与散热的平衡时,电池温度趋于稳定。随着放电的深入,发热减少,电池的极化又开始增加,导致电压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发热量又开始增加,电压又略有回升。此外,锂离子电池在不同荷电态(SOC)下的内阻不同,放电的发热量也不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放电曲线出现两个平台。在-20 ℃下,可能是由于低温导致的极化内阻不占主导地位,较小的温度变化对全内阻的影响不太明显,只表现出一个平台。
2.3 功率放电
为了验证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性能,对电池LPE1进行了常温20C连续放电,实验结果见图3。
图3 电池LPE1的20 C放电电压及温度变化曲线
Fig.3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changing curves of battery LPE1 discharged at 20C
从图3可知,电池的常温20C放电容量为4.98 Ah,达到分容容量的94.3%;放电平均电压为3.33 V,平均比功率达3 027 W/kg。随着放电的进行,电池的温度升高,放电结束后的几秒内,温度升至最高值67 ℃,升温幅度达到43 ℃,说明电池在高倍率放电时,要充分考虑散热的问题。另外,该电池自加热的方式对低温放电有利。之所以出现这么高的温度,主要是因为比能量(181 Wh/kg)较高,导致电池的内阻较高。由此可知,该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良好,只要解决好散热问题,可满足大部分任务的功率要求。
2.4 高功率脉冲性能
为了验证该款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高功率脉冲性能,分别进行60C和80C脉冲放电2s的实验,结果见图4。
图4 电池LPE1的高功率脉冲放电曲线
Fig.4 High power pulse discharge curves of battery LPE1
从图4可知,60C时,平均放电电压为2.96 V,平均放电比功率达到8 073 W/kg;当放电电流增加至80C时,平均电压下降到2.52 V,放电平均比功率却达到9 164 W/kg,表现出良好的高功率脉冲性能。
2.5 循环性能
为了验证研制的超低温锂离子电池LPE1的循环寿命,进行1C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见图5。
图5 电池LPE1的循环性能
从图5可知,首次放电容量为5.21 Ah,第1 000次循环的容量为4.60 Ah,容量保持率为88.3%。在循环496次时,因为设备检修,测试中断10 d,出现了容量跳动的现象。
电池LPE1在循环中断前后的放电曲线见图6。
图6 电池LPE1在循环中断前后的放电曲线
Fig.6 Discharge curves of battery LPE1 before and after interruption
从图6可知,搁置一段时间后,放电容量及电压平台均上升。在电池长期循环的过程中,SEI膜随着负极体积的变化而不断修复、增厚,导致极化逐渐严重,在相同电流下,电池的容量不断降低。同时,负极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活性物质会膨胀、脱落,而在搁置时,脱落的活性物质有可能重新连接到导电网络中,部分容量得以恢复。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扩散有弛豫,充放电使离子的不均匀性累积,而在搁置期间又趋于平衡,活性点增加,导致容量上升。
2.6 电池LPE1的电化学阻抗谱(EIS)
超低温锂离子电池LPE1的EIS见图7。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各部分阻抗数值,对EIS进行拟合,建立的等效电路见图8,其中:Rsei和Cd代表SEI膜阻抗和容抗,Rct和CPE代表电荷转移的容抗,Zw代表Li+的扩散阻抗。
一般而言,在高频区曲线与Z′轴的截距代表欧姆阻抗(Rs),中高频区的半圆代表Li+在SEI膜中的迁移过程,中低频区的圆弧代表Li+在电极材料/电解液界面发生的电荷转移反应阻抗(Rct),低频区的斜线代表Li+的扩散过程[5]。从图7可知,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从拟合结果可知,Rsei为0.81 mΩ,Rct为3.92 mΩ。这说明该锂离子电池的内阻较低,有利于高倍率及低温下的容量发挥。
图7 电池LPE1的EIS
Fig.7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of battery LPE1
图8 LPE1的EIS的等效电路图
Fig.8 The equivalent circuit of EIS for LPE1
3 结论
本文作者分析了正极涂布面密度对锂离子电池低温倍率性能的影响。当正极面密度为12.5 mg/cm2时,电池的比能量达到181 Wh/kg,已接近4.2 V级功率型LiCoO2的极限,通过增加面密度,很难有效增加比能量,反而会因为涂布面密度过大,导致功率性能及低温性能的恶化。
研制的5 Ah软包装超低温锂离子电池,比能量高、低温倍率性能好、高功率脉冲性能好且循环性能稳定;能够在-40 ℃的环境下以5C的倍率放电,可满足大部分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应用需求。由于比能量高达181 Wh/kg,电池在高倍率放电时的极化内阻较大,发热较多,在低温工作时可利用自加热的方式提升放电能力。在常温或温度较高时进行10~20C高倍率放电,要考虑电池的散热问题。
[1] AI Hong-chang(艾洪昌), WANG Chun-sheng(王春生). 我国民用无人机管理现状探析[J]. Management Observer(管理观察), 2015, 7: 191-192.
[2] PHANTOM 4用户手册V1.2. 2016.08.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Z].
[3] ZHANG Xiao-man(张小满),YANG Cheng-zhao(杨承昭),HUA Bing-yang(华秉杨),etal. 圆柱LiFePO4电池低温性能的研究[J]. Dianyuan Jishu(电源技术),2015,39(4):723-725.
[4] WANG C Y,ZHANG G S,GE S H,etal.Lithium-ion battery structure that self-heats at low temperatures[J]. Nature,2016,(529):515-518.
[5] CHENG Guang-yu(程广玉), GU Hong-hui(顾洪汇), GAO Lei(高蕾),etal. 电解液对LiNi0.8Co0.15Al0.05O2/石墨电池性能的影响[J]. Battery Bimonthly(电池), 2016, 46(2): 87-90.
Development of ultra low temperature Li-ion battery
CHENG Guang-yu,GU Hong-hui,GAO Lei,WANG Ke
(StateKeyLaboratoryofSpacePowerTechnology,ShanghaiInstituteofSpacePowerSources,Shanghai200245,China)
Soft-package ultra low temperature Li-ion battery with nominal capacity of 5 Ah was developed, which exhibited such advantages as low temperature discharge, high power output and high specific energy. The specific energy of the battery reached to 183.5 Wh/kg. 86.9% of the nominal capacity could be obtained at 5C(25 A) discharge in 2.2~4.2 V at low temperature -40 ℃. When discharged at 20Cat normal temperature, it could retained 94.3% of the nominal capacity, the average specific power was 3 027 W/kg. In the 80C2 s high power pulse discharged test, the average specific power reached to 9 164 W/Kg. When cycled at 1Cin 2.75~4.20 V for 1 000 times,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was 88.3%.
ultra low temperature; high power; high specific energy; Li-ion batter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程广玉(1987-),男,吉林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本文联系人;
TM912.9
A
1001-1579(2016)05-0255-04
2016-06-27
顾洪汇(1987-),男,江苏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
高 蕾(1976-),女,安徽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
王 可(1976-),男,浙江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