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道德的经济功能

2016-12-29王智慧

当代经济 2016年32期
关键词:正当性伦理分配

王智慧

(黄河科技学院 社科部,河南 郑州 450063)

试论道德的经济功能

王智慧

(黄河科技学院 社科部,河南 郑州 450063)

人类最初的道德产于人口生产过程中,用来调节人口生产中的关系,决定了人口生产功能是道德的初始功能,进入阶级社会,物质生产功能全面生成。当今时代,生产功能是道德的基本功能,交换功能、分配功能、消费功能都是在生产功能基础上的衍生。

道德;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其基本职能。从不同角度,道德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分类,从经济社会建设的总布局角度来说,道德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关于道德的经济功能论述已不少,但未从经济运行环节角度来研究,也未把道德的生产功能、交换功能、分配功能、消费功能进行整体研究和有效区分。本文的研究正是从这里开始。

一、道德经济功能的历史流变

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道德有鲜明的经济功能,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经济功能发生了嬗变,而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道德的经济功能向物质生产功能跃迁;而到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道德的经济功能伴随着道德的社会化而演化为完整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功能。

1、人口生产功能是道德的初始功能

人类最初的道德产于人口生产过程中,用来调节人口生产中的关系。人口生产关系包括二方面,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姻亲关系和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血亲关系。在原始社会,血缘关系就是经济关系,性别和年龄是自然分工的依据。恩格斯曾经揭示过这种关系,“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正是在初民道德的调节下,原始人的婚姻,从群婚制到对偶婚,最后在原始社会末期才产生一夫一妻制。首先禁绝了父母子女间的通婚,然后又禁绝了兄弟姊妹间的通婚,近亲结婚所造成的人口危害在伦理道德的调节下逐步消失,人口质量提高了。把人口生产看成是一种社会生产,并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人类生命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恩格斯指出:“根椐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藩衍。”直接的人口生产为人类社会全面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打下了主体基础。

2、道德的经济功能在古代社会全面形成

中国古代的生产伦理,孕育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入世精神以及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之中,以“生财有道”、“劳作有时”为基本规范。儒家认为“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击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认为各行业应严格社会分工,不得僭越等级去谋取财利。在交换伦理方面,《周礼》中就有“以贾民禁伪而除诈。”的说法,诚实守信,货真量足是基本道德要求。在分配方面,奴隶主和地主拥有经济和政治特权,他们凭借对生产资料乃至对奴隶和农民的人身占有,攫取超额剩余劳动,这被认为合乎道德。由于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重农抑商,物质生产一直不发达,故节俭成为传统消费伦理的主流。

古代西方的生产伦理以智慧、勇敢、公正、节制四主德为核心,强调人们应当遵守其身份所规定的规范。从公元9世纪起,在自由城市与海滨等地,行会产生,行会道德要求会员保证产品质量、保守技术秘密、精益求精。在交换伦理方面,诚信是基本要求,在罗马民法中有明确体现,这种诚信又公为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分配伦理与当代中国类似,奴隶主和地主对奴隶和农民进行超经济的剥削,基督教又强制化了这种剥削的合理性。在消费伦理方面,西方有明确的禁欲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伦理分别。

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道德的经济功能简化为物质生产功能

资本主义道德是一种现代道德,现代性熏染了整个道德领域,功利主义成为主体道德观。追求物质利益成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唯一冲动,人口生产降为次要,物质生产成为主导。表现在道德领域中,则体现为家庭道德沦丧,公共道德让位于法律,职业道德一枝独秀。这种职业道德甚至可能化为工厂道德,工人的道德。这种道德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得到集中体现。一是通过“命运预定论”引导工人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认为“按照上帝的旨意,为了体现上帝的荣耀,一部分人与天使被预先赐予永恒的生命;另一部分则被预先注定了永恒的死亡。”“为尘世的生活而从事的职业中的劳动,也会有这一特点。”二是视“劳动为天职”的生产伦理观。新教伦理认为,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正是这一点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思想。上帝已给每人都安排了一份职业,人必须各司其职、辛勤劳作。三是把财富视为上帝祝福的标志。在新教徒心目中,所有的生活现象都是上帝安排的,如果上帝为你指明了一条路,你就应该沿着这条路合法地谋取更多的利益,这条路就是你的职业,尽职尽责谋取利益才符合上帝的旨意。

4、在社会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道德的经济功能在物质生产功能基础上全面丰富

如果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近代社会的话,那么社会化资本主义可称为现代社会。从哲学上来讲,当今时代带有后现代韵味。近代社会,道德的经济功能是简化的、简单化的,而现代社会,道德的经济功能是复杂的。这与20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社会化运动相关。从经济社会上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迅速转变过程中。尤其是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长期的大萧条,劳资矛盾需要调和,经济社会化了,福利国家观念崛起,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伦理道德也随之社会化,需要走出简化的生产伦理、职业伦理的狭窄领域,全面渗入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追求交换正义、分配正义、正当消费。这一时期生成了全面的道德经济功能,也生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即经济伦理学。

二、当代道德的经济功能

从上述历史追溯可知,生产功能是道德经济功能的初始功能、本体功能。在古代社会,交换、分配、消费功能得以衍生,而在现代性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又纯化为生产功能,尤其是物质生产功能。当代道德的经济功能全面展开,但物质生产功能仍然是其最基本功能。

1、物质生产功能是道德最基本经济功能

道德的生产功能始于人口生产,它一方面为人口生产提供精神动力,鼓励生产;另一方面为人口生产提供方向、纠正方向。婚姻家庭道德就是人口生产中的道德。人口生产占社会生产的主导,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如此,到了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代替人口生产成为主导,人口生产降为次要,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甚至有些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物质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国家的主要努力也在国内生产总值上,追求GDP的增长率。随着物质生产的丰富,精神生产提上日程,甚至将来要成为主导,它要超越物质生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就是三种生产的历史发展逻辑。在当前,物质生产仍是主导,道德的基本作用是为物质生产服务,这与道德的“实践精神”本质是一致的。康德把道德理解为实践精神,马克思在论述政治经济哲学的研究方法时,也提到对世界的科学掌握必然不同于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掌握。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满足需要,实现价值,使人的期望变为现实。这种体现实践精神的道德最突出的就是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在当今时代,物质生产功能是道德的基本经济功能,决定了职业道德不能不是“三德”的核心。因为婚姻家庭道德主要规范人口生产,社会公德主要实现以商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交往,这一领域主要受法律规制。而生产领域则只能是道德的领域,商品交换可以国家强制,而敬业爱岗只能靠道德自觉。

2、道德的交换功能

生产完成之后,就进入了交换领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分工十分复杂,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不是用来自己消费,而是专门用来交换,商品的价值如果不能在交换中实现,实现这惊人的一跳,那摔毁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由于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产权清晰,交换的目的是实现交换者自己的利益,故交换的规则只能是强制的规则,这是法律的功能。但法律的强制要求有道德的基础,所以道德在商品交换中主要是对法律的交换规则提供正当性论证,以实现交换正义。这种正当性论证范围包括交换主体的正当性、交换内容的正当性、交换比例的正当性、交换程序的正当性和交换手段的正当性。交换主体是指拥有某种商品,直接参与交换活动的自然人或法人。当今时代,交换还面临所有人与代理人,国有主体、集体主休与私有主体等各种复杂的主体情境,正当主体要求产权清晰,关系须畅。交换内容的正当性要求交换的物品必须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而且要求它具有可交换性。交换比例的正当性是指交换比例的等价性或等值性,实现公平交换。要求合理定价,分量足额。交换程序的正当性,要求遵循交换规则,这种规则有成文立法和交易习惯二种。交换手段的正当性要求采取正当竞争的方式,避免欺诈和垄断。除了对法律规则进行正当性论证之外,还提供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主要有公正平等、诚实守信、合作互利、遵纪守法,其中,诚信又是这些准则的核心。交换中的诚信不同于生产中的诚信,生产中的诚信,重在诚,即遵循天之道,而交换中的诚信重在信,允诺禁反言,说到做到。生产诚信在规制产品质量,不出现假冒伪劣,交换诚信重在公平正义,实现合作共赢。

3、道德的分配功能

分配是贯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分配伦理主要研究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是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诸学科都关心的问题,不同学科对分配正义有不同的理解。分配问题主要是政治学研究的范畴,主要由政治活动来解决,伦理的关注只能是从属的。它要为一定时代的分配制度进行正当性论证,实现分配的正义性,让人们好接受。政治关注和解决分配问题有二个方式,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剥削制度,让剥削阶级在分配中占优势;二是通过财税方式取得分配,满足统治者的消费和维护国家政权的运行。前者为一次分配,后者为二次分配。伦理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是伦理道德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道德可以对企业和个人发挥激励作用。二是道德在二次分配中亦有明显作用。首先是对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政府的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持的公平观,伦理道德可通过影响决策者伦理观而间接地影响分配。其次是对政府收入分配政策产生弥补和渗透作用。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会失灵,产生漏洞,道德则可弥补之、填充之,解决政府调整的失灵问题。

4、道德的消费功能

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起点,属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它决定消费,而消费的增长又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开拓市场、促进生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然而消费不光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伦理现象。消费道德作为一种与生产道德、交换道德、分配道德密切相关的经济道德现象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内在构成的结构系统,它是指人们在消费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原则和规范。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尽管可以采取非社会的方式来进行,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纯粹私人领域的超道德行为。马克思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生产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人类历史上消费从来都是受道德调节的,中国古代就形成了节俭的消费传统,先秦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则亡。”西方消费伦理也十分丰富,亚里士多德指出,正确的消费才是合乎道德的。当今时代,消费的道德调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禁欲主义的道德观主张抑制物质欲望,追求精神消费,享乐主义则相反,放纵人的物质欲望。二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里主要指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二者的关系。过度消费超过了生产增长,消费不足则指消费落后于生产,抑制国民经济发展。三是消费与生态的关系。人类进行消费时,不仅要考虑人类的生产能力,而且要考虑对生态的影响。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1]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斯·韦伯、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范曦卓)

猜你喜欢

正当性伦理分配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
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正当性基础
浅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