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2016-12-29刘国斌杨富田
刘国斌,杨富田
(吉林大学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扶持东北地区做大做强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装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光电子、卫星及应用等产业,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1]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多元的“新常态”。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现场“督阵”东北经济,提出东北地区要继续调结构、稳增长,把东北制造变成东北智造,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改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和挑战,在“新常态”下研究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推动东北振兴,克服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挖掘县域产业潜力,助力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是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质量型、差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产业经济不断完善并向高级形态过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突出县域产业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理论,对于我国开展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研究方面,威廉·配第在1961年所著的《政治算术》中提出配第定律,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性,即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创造更多收入。克拉克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了这一定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梯度转移。库兹涅茨通过大量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产值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相对比重是逐渐降低的;工业部门产值结构相对上升,劳动力结构趋于稳定,上升缓慢;服务业部门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相对比重基本都是上升趋势。霍夫曼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对工业化的演进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消费工业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将逐渐超过消费工业资料。[2]
在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研究方面,罗森斯坦·罗丹在《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中提出要实行大推进战略,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进行投资,使各部门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化。赫希曼在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从资源稀缺角度分析了平衡发展战略的不可行性,认为应先发展一批重点产业,然后带动其他产业发展。[3]
国内学者从理论层面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刘志彪(2010)从城市化角度入手,提出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产业发展、改进、升级有效地统筹协调起来是应对产能过剩、人口就业压力过大问题的战略选择。[4]丁春玲、刘静、史晓娟(2014)从金融层面分析了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金融资源供需不平衡、金融创新不足等矛盾,据此认为金融手段的合理创新以及相关制度的管理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5]刘国斌、王卓识(2014) 以脱钩理论为基础,并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对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脱钩性越强,产业结构越合理,提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优势产业生态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实现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6]邓少军(2014)从动态能理论层面出发,研究了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强调多层次信息消费拉动内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及助推器。[7]还有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探析。戴越(2014)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提出优先发展高端技术产业,进而带动低端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以摆脱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经济科学发展。[8]郑学伟(2014)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提出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改造装备制造业,促进管理创新。[9]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县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谭宁(2014)通过对县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认为市场引导机制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是实现县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起到促进带动作用。[10]江华锋、付秀彬、张红(2013)从生态学视角对河北高阳县的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县域产业集群结构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推动县域经济高效、规模发展的必然趋势。[11]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聚焦于产业结构和县域经济关系以及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多元的经济“新常态”阶段,县域经济结构的升级不仅有助于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居民收入,还能在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满足县域居民对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县域产业结构作为县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县域经济绿色集约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研究“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失衡限制了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认识和研究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对于推进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十分必要。
1.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陷入了瓶颈,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首先,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性导致其经济下滑严重。通过对2014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的计算,2013年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比为0.19:0.48:0.33。其中黑龙江省县域产业结构比为0.26:0.39:0.35,吉林省为0.174:0.455:0.371,辽宁省为0.15:0.56:0.2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县域第二产业创造的生产增长值大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工业仍主导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按照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演进规律,经济发展首先由第一产业带动逐渐向第二产业主导经济发展过渡,最终由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展,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达到最优状态。2013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比为0.038:0.482:0.48, 2014年为0.043:0.45:0.50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且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次之,基本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较为科学合理。与该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县域经济仍是“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尚未达到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第三产业的经济社会作用没有最大化发挥,产业结构尚未达到最优组合。其次,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层次低。在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第一产业发展大多以传统的作业方式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的互动联系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2013年东北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 211.81万千瓦,农用小型拖拉机为163.86万台,农用排灌柴油机数量达到113.87万台。而同期黄河中游地区农用机械总动力已达到20 261.16万千瓦,农用小型拖拉机和排灌柴油机数量分别为448.75万台和174.78万台;环渤海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 896.43万千瓦,农用小型拖拉机数量和排灌柴油机数量分别是375.53万台和369.44万台。与黄河中游以及环渤海等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有不小差距。生产自动化水平、智能化程度以及管理理念的缺位也限制了东北地区县域工业的深层次发展。制造业产业链处在低端位置,大部分企业以简单的初级加工制造及组装制造为主,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都需要外部引进和购买,县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且范围大多仅限于餐饮娱乐服务业,缺少物流、信息咨询、会展等高端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2.产业发展方式粗放滞后
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从经济结构发展情况来看,第二产业是推动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第二产业多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建筑业、化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纺织业及其他制造业部门为主,重化工业占比较大,轻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发展滞后,“三高一低”型产业较多,其内部产业构成不合理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不足造成产业发展方式粗放,阻碍了东北地区县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从企业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角度看,东北地区县域企业存在管理理念滞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粗放、生产经营粗放、资源利用不足、生产效率低下、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发达地区已呈现出企业与微信、互联网等融合发展,企业管理逐渐智能化的趋势,颠覆了传统的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发展方式粗放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加剧,导致产业发展不可持续,势必阻碍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但是,这些传统产业往往是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不可能轻易摒弃。因此,需要进行产业改造和升级,使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能够有所作为,不断推动县域绿色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改变产业发展方式粗放滞后的现状,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3.资源、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
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优势资源培育、人力资本的质量进步来实现产业升级。但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大中型城市集聚,资源分配不均衡。产业发展对资源依赖性大,所以资源是制约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关键因素。另外,人力资本也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较高的经济部门和地区一般来讲产业层次较高,产业升级转化速度较快。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多元的经济“新常态”阶段下,高素质人才一般进入产业发展层次较高的部门,导致基础经济部门技术人才缺乏。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作为支撑。当前东北地区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流失严重,使得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很大瓶颈。因此,需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调整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助力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4.传统思维模式限制了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在升级过程中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需要以“新常态”的思维理念去应对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升级。创新企业发展思维,对于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新常态”的思维理念对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引领作用,在“新常态”思维下推动绿色化产业发展、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将产业发展的小型化、专业化、绿色化、智能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领域。
民营经济对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大多数东北地区县域民营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未来战略格局认识有限,传统思维观念较深,制约着民营企业向名牌企业、大企业转型升级。在2015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行业精英、学术大家及政府主管领导齐聚沈阳探讨“新东北现象”,一致认为东北经济下滑主要原因仍是缺乏创新,企业发展思维理念跟不上行业业态。[12]由此可见,传统思维模式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升级仍存在制约。
三、“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
1.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东北县域地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升级。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农业升级的新方向。一方面,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县域农业资源,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并形成新的农业发展业态,推进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化农业、建设美丽新农村,促进东北地区县域农业由简单农业发展模式向复合型、服务型、生态型农业转型,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而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经济增长点,提高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东北县域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需要依托县域特色农业资源,培育并形成特色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媒体等传媒工具宣传,举办一些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的乡村旅游项目活动,比如“草莓节”、“蓝莓节”等,打造具备东北县域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品牌,形成品牌经济。以东北地区县域特色农业资源为载体,以旅游驱动其县域产业经济发展,既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向生态型农业转型,也有助于衍生出与乡村旅游业相匹配的其他产业部门经济,使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更加趋向合理。
2.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首先,东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可以将初级农产品原料加工成更高一级产品。比如,土豆可以加工成为薯条、薯片等,土豆产量大的县域可以建立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创造更大的利润;玉米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用于食品、化工、燃料等多领域。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当地农业资源相匹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优化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及农户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东北地区县域支柱型产业,是东北地区县域农业及工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可以助力农业产业的深化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向食品加工行业转型调整,摆脱“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以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来带动县域其他行业经济的发展,驱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3.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产业
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产业是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积极发展与工业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产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东北地区县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
制造业服务化是东北县域地区提升工业产品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从消费层面看,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已成为当前的消费主流,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差异化、优质化和售后服务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应通过发展与工业制造业相关的配套设施服务行业,进一步升级工业产业结构并完善产业链,提升东北地区县域工业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工业和服务业有序协调发展。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上,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外包型产业,承接大城市的大工业产品或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配套设施产品制造,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逐渐实现配套设施产业的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构建县域配套设施产业物流、商贸、信息咨询等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
4. “互联网+产业”,以信息化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产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优化发展、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领域,并逐渐向第一、二、三产业渗透。互联网金融(支付宝等)、互联网交通(打车软件等)、互联网医疗(医疗一卡通等)、互联网教育(远程教育等)等新的业态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农业领域,“互联网+农业”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县域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专业化转型,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计算机平台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释放消费内需。在工业领域,“互联网+工业”使得东北地区县域工业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不断提高,同时将东北地区县域工业从消费品工业向制造业和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渗透,不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第三产业领域,信息咨询与服务、智慧物流、交通等新的产业形态逐步改变着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影响着居民的思维观念。依托信息化发展,以互联网为工具,以“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发展是促进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四、“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强乡村旅游监督和管理,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东北地区县域乡村旅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不善导致无序竞争、旅游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农业用地和旅游用地的矛盾纠纷,滋生寻租现象。因此必须依法对乡村旅游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行业秩序,保护当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推进土地的合法经营流转,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政府和企业、个人三方的努力,加大对当地乡村旅游业的支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需要树立品牌战略。通过必要的宣传手段树立自身的特色品牌。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纸对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生态交流型的乡村旅游颇受欢迎。比如,黑龙江省长汀镇雪乡以《爸爸去哪儿》拍摄地点而闻名全国,旅游发挥了驱动县域产业升级、经济进步的作用。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2.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从发展规模和整体水平看,东北县域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低水平层次,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互动不足,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鉴于此,政府部门应积极落实、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和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为东北地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政策环境。其次,东北县域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解决资金问题,扩大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财政部门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应大力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拓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渠道。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产品批发、流通、经营等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东北县域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最后,必须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特别是基础性研究方面的投入,构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代表东北县域地区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其品牌竞争力,为东北地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技术发展环境。
3.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专业化人才
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特别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更具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因而更离不开专业人才。首先,企业要实施人才战略,有完善的人才挖掘、培养、储备体系,在吸引人才、运用人才、提高人才专业能力方面加大投入和奖励,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其次,政府要做好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人才,发展县域配套设施服务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后,高校等教育机构要加强生产性服务行业学科建设,增设社会紧缺专业,为东北地区县域生产性服务业培养一批技术过关、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
4.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在“互联网+产业”时代,电子商务已渗透于各行各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因此,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借助政府政策支持优先发展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互联网技术改造水平,提高接入网络的带宽和传输效率,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设东北县域地区B2B模式,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强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其次,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东北地区县域企业缺少电子商务人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农业领域。因此,需要不断培养电子商务领域人才,满足县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高校设置相关专业、职业学校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素质高、技术过关的电商人才。最后,健全区域电子商务政策法律。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尚无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其交易及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电子商务行为。同时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进驻,推动本地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五、结 论
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东北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助力东北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有利于将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三高型发展方式改造为低碳、循环、高效、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方式。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转变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经济增长动力更多元、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产业发展方式滞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传统思维模式限制等因素,制约了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十分必要。需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生产相配套的设施行业、“互联网+产业”等发展路径来改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助力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进程中,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监督管理,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创造良好的经济及政策环境,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做好线下物流,促进现代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规避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振兴东北县域经济、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东北地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人民网.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19/c1001-25495920.html.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2-177.
[3]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66-172.
[4]刘志彪.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兼论“土地转型”在转型时期的历史作用[J].学术月刊.2010,(10):65-70.
[5]丁春玲,刘静,史晓娟.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1):31-32.
[6]刘国斌,王卓识.生态文明理念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4,(4):32-40.
[7]邓少军.多层次信息消费驱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研究—动态能力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2014,(1):32-40.
[8]戴越.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学术交流,2014,(2):126-129.
[9]郑学伟.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论坛,2014,(2):113-116.
[10]谭宁.县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发展瓶颈和成功案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4,(4):76-80.
[11]江华锋,付秀彬,张红.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河北高阳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4,(8):128-132.
[12]新华网.东北经济需要啥?——中国民营企业家把脉“新东北现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4/28/c_1115121616.htm,201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