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价值转形视阈下的企业规模边界演化思想

2016-12-29

税务与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限额协作边界

魏 旭

(吉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7)

企业边界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那里,并在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中有所显现。然而,真正对企业规模边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罗纳德·科斯。其将旧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引入对企业规模边界的分析,把企业规模边界的确定归于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管理费用的比较,以此来解释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科斯的思想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原子型企业假设的缺陷——以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的生产者决策模型对企业行为的分析,增强了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能力。然而,科斯的静态分析方法及其对交易费用范畴的含混界定,不仅受到来自新兴古典经济学及企业资源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的挑战,甚至其思想继承者们也对其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订和补充。这些挑战和修订,丰富了企业规模边界理论。然而西方经济学企业边界理论主要是从交换关系出发研究企业边界问题,忽略了对作为企业核心功能的生产过程的分析,因此他们的理论无法科学地解释企业边界变动的内在动因、变动的机理以及实现动态均衡的条件。与此同时,国内已有的马克思企业规模边界理论文献,大多集中于对西方经济学企业规模边界理论的批判和对两者的比较领域。这些研究丰富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但系统构建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规模边界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很鲜见。为此,本文尝试在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和逻辑的分析方法,考察马克思基于劳动生产率变动所引致的企业规模边界的动态演进过程,并以此分析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动因、内在机理及均衡条件。

一、企业最小规模边界——商品按价值出售时期的企业源起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工场手工业作为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初形式,是自发形成的。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即实现资本自行增殖的一种特殊方法一经形成,就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展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因此,一般的协作一旦演化为基于分工的协作,以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为前提的商品按价值出售的历史时期也就开始发生转化,使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成为一种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但一般的协作转化为基于分工的协作,或者说行会手工业的“小业主”转化为资本家,是有其前提和条件的。这一前提或条件,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企业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小规模边界的决定要素。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给出了精辟的总结。马克思说:“在第四篇中已经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怎样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怎样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上述的前提只有通过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或者说,随着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来实现。商品生产的地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形式上才能担负起大规模的生产。所以,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1]791这样,马克思就给出了行会手工业转化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直至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组织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初始条件:即为实现一个规定的剩余价值额和支配协作劳动而必须的可变资本限额和不变资本限额——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从而界定了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企业的最小规模边界。

(一)企业形成的劳动力集聚前提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不仅具有质的差别,而且具有量的差别。也就是说,即使具备了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必备的前提,货币也未必能转化为资本,它还需要一个最低的数量限额。这一限额,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即资本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和占有。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说:“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相反地,这种转化的前提是单个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货币或交换价值。”[2]356

就可变资本限额来看,资本要想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使劳动服从自己,或者使“小业主”转化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就要求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必须将他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占有从而控制别人的劳动,用来出售这种劳动的产品。”[2]357因此,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能在生产上预付一个足够多的货币额,用以购买能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力。这个可变资本限额的大小,首先是由货币所有者想获取的剩余价值的多寡决定的。剩余价值额不同,其所要求的劳动力的数量限额也就不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劳动力数量的限额,还要以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一定的最低限度的劳动能力为前提,因为对“单个生产者来说,只有当他作为资本家进行生产,同时使用许多工人,从而一开始就推动社会平均劳动的时候,价值增殖规律才会完全实现。”[2]376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阶段,单个的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蛹化为资本家而必须握有的最低限度的可变资本额也不相同。“即使在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内,也由于它们的特殊的技术条件而使最低限度的价值额有所不同”。[2]358其次,可变资本最低限额还要受企业为获取协作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或结合劳动的生产力的约束,或者说还要受到有能力支配协作劳动而使自己真正成为资本家的条件制约。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协作本身具有分散的个体生产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不仅可以带来生产的物质条件的革命,在提高了个人生产力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种生产力——集体力,甚至单单是许多人一起劳动,仅仅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的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一方面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而有些劳动过程恰恰由于劳动对象空间上的联系也需要协作才能进行;另一方面,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这种缩小是由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造成的。因此,马克思说:“既然劳动者不在一起就不能直接地共同工作,既然劳动者集结在一定的空间是他们进行协作的条件,那末,同一个资本,同一个资本家,如果不同时使用雇佣工人,也就是同时购买他们的劳动力,雇佣工人就不能进行协作……因此,协作工人的人数或协作的规模,首先取决于单个资本家能支付多大资本量来购买劳动力,也就是取决于每一个资本家在多大规模上拥有供许多工人用的生活资料。”[2]382这样,马克思就从剩余价值生产、占有及对劳动协作的支配角度,说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可变资本限额或者说企业最小规模边界所要求的最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限额问题,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二)企业形成的生产资料集聚前提

劳动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从而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使用价值。这一劳动过程,不仅仅生产出了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而且把物化在消耗掉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该使用价值当中,并包含了劳动力的价值。然而,这一过程所再现的价值仅仅补偿了货币所有者或者商品所有者预付的价值,并没有实现资本对劳动的占有。这样,其必然延长劳动力的工作日,使商品的新价值超过劳动力商品的日价值,从而获取一个价值余额。正如我们在讨论可变资本限额时所阐述的,对这个余额大小的不同规定,要求货币所有者不仅要考虑最低的劳动力限额,而且要考虑为实现这个余额而必须投入的可供劳动力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的最低限额,即作为价值构成的不变资本限额。事实上,与为取得协作效应而必备的可变资本限额一样,同时需要具备一个不变资本限额。与可变资本最低限额相对应,虽然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在价值量和物质量方面都不会同雇用的工人人数按同一程度增加,但是它们的增加还是很显著的。因此,较大量的生产资料积聚在单个资本家手中,是雇佣工人进行协作的物质条件,而且协作的范围或生产的规模取决于这种积聚的程度。于是,“起初,为了有足够的同时被剥削的工人人数,从而有足够的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数量,以便使雇主本身摆脱体力劳动,由小业主变成资本家,从而使资本关系在形式上建立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现在,这个最低限额又表现为使许多分散的和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过程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2]383

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最低限额的分析,考察了资本主义企业的源起和企业的最小规模边界。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2]374

二、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产业内均衡——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过程

马克思指出,“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对每个资本家起作用”[2]312,而“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2]722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一方面,对剩余价值追求的内在冲动是资本的本性,就单个资本的循环来说,就表现为资本作为价值的自我增殖运动。单个资本的这种自我扩张的增殖运动,又是在众多的资本竞争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就一个产业或部门的个别资本来说,竞争的关键在于个别资本的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偏离方向和程度,即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或产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其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如果相反,企业将亏损甚至倒闭。由于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就成为企业确定自身规模边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或者说劳动资料归劳动者自己所有时期,商品是按照价值进行交换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演化,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同一部门内部产生了大量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生产率而生产的不同量的商品形成了不同的个别价值。为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每个人都想按照对自己有利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就使彼此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市场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他们彼此竞争、互施压力的结果,就使商品的价值最终确定在一个平均的、在该部门商品总量中占多数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上——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形成后,商品不再按照价值来出售,而是按照市场价值来出售,价格不再围绕价值波动,而是围绕市场价值波动。这就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由于个别价值究竟转化为多少的市场价值,完全取决于个别企业或个别资本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不断地提高生产率,以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从而在按照市场价值出售时获得一个超额的剩余价值;二是为使自身在竞争中得以生存,企业也要不断地提高生产率,以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至少是等于市场价值。两者的作用,使企业总是存在一个不断扩大规模以提高生产率的冲动。因此,个别资本的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就成为企业规模边界调整的参照系。由于劳动生产率是企业规模的函数,因此单个资本规模扩大就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

在马克思看来,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是通过企业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和股份制实现的。相对于资本集中来说,资本的自我积聚由于是企业剩余价值按照积累和消费比例分割后的资本化,因而会受个别资本家财富增长速度和财富分散程度的限制而增长得较慢。于是,资本便具有了集中的动力和趋势,在竞争和信用的作用下,若干个已经积聚起来的资本便结合成较大的资本。无论是资本的自我积累(积聚)还是资本的集中,在企业现实生产运行中往往表现为生产的纵向延展或横向的扩张,甚至是混合一体化的扩张。从企业资本纵向延展来看,由于企业自己制造生产所必需投入的生产资料要比外购生产资料的成本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由低成本导致的高收益激励企业沿着生产环节向后向拓展,将市场交换内部化,坐享企业规模扩张带来的效率提升。但是,如果企业纵向边界延展的链条过长,就会导致资本循环的时间延长,从而削减或抵消因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因此,存在这样一个边界点,即由于企业规模边界的纵向延展所获收益不足以补偿由此而导致的因资本循环时间的延长带来的效率损失时,企业规模边界的纵向延展就会停止,代之以纵向非一体化,比如采取生产的分包与外包方式等。从企业资本的横向扩张来看,企业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纳入到生产体系中来,在实现规模扩张而扩展了分工与协作体系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会由于为协调分工和生产而带来管理难度的加大,抵消因企业规模边界扩大带来的效率增进。因此,也可以找到那一点,在这一点规定的限度内,生产规模的扩大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规模经济递增,超过这一点或者超出这个边界,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企业横向扩张的冲动就会减弱。而且,无论企业规模边界是纵向延展还是横向扩张,都要受到因为产量扩大而带来的为实现剩余价值而产生的流通费用增加的约束,特别是纯粹流通费用只能通过对价值增殖部分的扣除来补偿,就更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分析还仅就企业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而引起的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情况,没有考虑在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企业通过不变资本节省以提高利润率或获取超额利润而引致的规模边界扩张的情形,这一点,我们将在企业规模边界的产业间均衡部分予以说明。

总之,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总要受到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产业内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偏离方向与程度的约束。当企业生产的单个商品所凝结的价值量与该商品市场价值量相等,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的时候,如果市场容量不变,这时企业就会暂时失去了扩大规模的冲动,企业的规模边界在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使个别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那一刻,呈现出产业内的暂时均衡。*马克思在讨论资本积累理论时曾经给出了企业的最大规模边界的极端例子:“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这个极端的特例在现实世界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因此本文在讨论企业规模边界的产业内均衡时,剔除了这个标准。

三、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产业间均衡——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过程

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商品不再按照价值或市场价值出售,而是按照和价值有区别的生产价格出售。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竞争形式也更加高级化和复杂化,由个体的竞争转化为部门或产业内部众多企业的竞争。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而展开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自己的商品变得更加便宜的竞争,也使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伴随着资本积累和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引起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本有机构成出现高低不同的差别,导致等量资本使用不等量的劳动,因而创造出不等量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情况。如果商品按价值出售,或者说如果商品按其市场价值出售,就会有极不相同的利润率。然而,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利,又必然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的利润,要求按照其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利。这就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诱发资本跨部门实施纵向或横向的一体化,甚至出现混合一体化,使资本不断地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进而引起企业规模边界发生变动。这里我们假设,A行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等原因,在投入等量资本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比其他行业或部门都高的利润率。*这里,我们假定该行业不存在人为的或自然垄断的情形。这种情形会带来如下结果:一方面,资本逐利的本性使行业内的原有企业会扩大规模,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利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A行业的高利润率必然引起其他行业的资本产生进入的冲动。在不存在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条件下,资本涌入A部门的反应会加快。结果使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不断地流入该行业,使A行业出现整体扩张。这时A行业的产品供给增加,高价格难以维持,利润率降低。如果产品供给量继续增加甚至超过了市场的需要量,商品就会出现以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这时,资本又会从A行业抽走,投入到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这样,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入和流出或者说通过企业跨产业的边界扩张,即“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使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1]218。”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不再按照其价值或市场价值出售,转而按照和价值有区别的生产价格出售。在全社会资本以平等的身份瓜分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时,就形成了平均利润率。由此,就出现了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的部门,以较少的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较高的商品等价进行交换的现象,有机构成高的生产部门的劳动也被看作是起“自乘”劳动的作用。在全社会不同的等量资本都获得一个平均的利润时,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就会暂时停止,企业跨产业规模扩张的冲动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企业规模边界也就实现了产业间均衡状态。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跨产业流动的趋势随之衰减直至实现企业规模边界在产业间的暂时均衡。但在市场价值规律或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下,企业仍然存在着规模扩张的冲动,这是由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所决定的。假设产业内部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及社会平均利润率一定,决定企业个别生产价格高低的因素就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正如马克思所说,“关于市场价值所说的一切,加上必要的限定,全都适用于生产价格”。[1]221和生产过程中加入到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额的大小。不变资本越节省,单个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就越小于社会生产价格,在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该企业就可以获取超额利润。马克思认为,不变资本的节省是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日、劳动的社会结合、生产不变资本劳动的节约和不变资本本身使用上的节约、靠牺牲工人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动力生产的节约等方式进行的。其中,劳动的社会结合引致的不变资本节省和不变资本本身使用上的节约,都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

劳动的社会结合之所以能节约不变资本而提高利润率,主要是源于大规模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大规模的生产不仅可以节省机器设备的费用,而且可以带来工厂建筑物、照明、燃料等费用的节约。同时,生产所带来的排泄物,在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对这种排泄物的商业开发就成为可能。当然,“这种,由生产资料的集中及其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全部节约,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共同工作,即劳动的社会结合这一重要条件为前提的。因此,这种节约来源于劳动的社会性质,正如剩余价值来源于单独地考察的每一个工人的剩余劳动一样。甚至在这里可能进行和必须进行的不断改良,也完全是由大规模结合的总体工人的生产所提供的和所允许取得的社会的经验和观察产生的”。[1]93-94所以,不变资本的这一类节约,一般只会产生于工人在直接的生产中达到更大规模的劳动结合时才能实现。

不变资本本身使用上的节约,也会带来不变资本的节省。这是因为,同样的生产资料在用于大规模生产与用于小规模生产相比,它们的价值虽然绝对地增加了,但同不断扩大的生产相比,同其所推动的劳动量相比,相对地却减少了。这样,资本家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上,就可以用最少的费用,来实现对别人无酬劳动的最大限度的占有。这种节约,“或者是直接来源于这个生产部门本身内的协作和劳动的社会形式,或者是来源于机器等的生产已经达到这样一种规模,以致机器等的价值不是和它们的使用价值按相同的比例增加”。[1]97

无论是通过劳动的社会结合,还是通过不变资本自身使用上的节约,都能引起企业因劳动生产率的总体提高而降低个别生产价格。上述两条路径都依赖于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必然引发企业规模扩张的冲动。但上述的不变资本的节省也不是无限度的,其总要受到生产的现实过程和条件的限制,最终使扩张的冲动缓和下来。

四、简要结论

西方经济学基于交易视角的企业规模边界分析,由于对劳动过程分析的缺失和对劳资矛盾的回避,使其无法科学地解释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内在动因、变动的机理以及实现动态均衡的条件。马克思则从生产视角出发,在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运行及其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企业规模边界及其演化理论。换言之,马克思是在价值转形过程框架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变为主线,以劳动生产率为分析指标,通过对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如何在追求超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为应对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推动企业规模变动的原因及内在机理。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企业在资本掌控、管理能力、平均利润形成和社会总需求的约束下,企业规模边界实现动态均衡的条件,从而建立了科学的企业规模边界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限额协作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团结协作成功易
森林法修改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协作
国务院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批复
协作
支付限额对网购毫无影响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实例分析代建制项目变更授权限额值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