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特点及道德建设的对策

2016-12-29赵海燕天津大学

大陆桥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职业院校现状

赵海燕/天津大学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特点及道德建设的对策

赵海燕/天津大学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个人发展的大事,也是培养亿万能为国家经济、建设稳定工作几十年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我充分利用班主任这个职务平台,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耳闻目睹着他们的语言、喜好和一举一动,管理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观察他们、研究他们。

【关键词】职业院校;道德建设;现状;对策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一)生源文化素质较差,学生来源和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按学习成绩排队,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等生和及格线以上的基本都上了高中,选择技校的大部分是及格线以下或者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

学生的来源和分布也呈现较大的差异,一是年龄差距大,最小的十三、四岁,大的有二十多岁;二是社会阅历不同,有些是直接升学过来的,有些是打过一段工又回来的;三是生源地不同,有农村的,也有城市的,甚至还有外省市的。生源文化素质低下和生源差异性突出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二)管理难度加大,教育教学面临严峻局面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周岁之间,他们的生理发育趋于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正处于心理极不稳定的时期,这些“初中阶段的失败者”为了就业的需求,勉强进入技校。但长期的懒散和对学习不感兴趣使他们不可能关注学习,因此,上课不注意听讲、睡觉、玩手机已成为常态,课余时间也多用来上网玩游戏、打牌、聊天。还有一些人沾染了成年人的一些不良习惯:抽烟、喝酒,甚至赌博、偷盗,更有甚者还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出入公共场所,打架斗殴,惹事生非,个别严重的还公然扰乱课堂秩序,明目张胆地顶撞老师……众多这样的学生入学,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压力陡然增加。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青春期阶段的表现十分明显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在青春期阶段,处于一种成熟与幼稚并存,迷茫和困惑交织的状态,他们渴望自主,又摆脱不了单纯;热情、冲动又缺乏持久性;敢于创新,又缺乏信心;渴望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才能,又十分注意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急切地想步入社会,获得成人的认可,但又存在胆怯、自卑和懦弱的心理。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纪律性较差

许多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或者忙于工作,忽略了对他们的教育,造成家庭教育缺失(还有许多学生是单亲家庭)。再加入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是“不受欢迎的人”,学校教育也没有跟上,因此使得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又使他们沾染了种种不良习惯。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娇惯溺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个人主义突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社会公德和爱心。

(三)心理问题多,自卑心理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许多学生家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形成了单亲家庭;有的和爷爷奶奶长大,教育呈不完整状态;有的家庭遭遇不幸,子女无人管教;有的家庭还存在暴力倾向,这就使得有些人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性格;还有的学生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歧视,内心非常自卑,心理问题突出。他们普遍缺乏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表述个人情感,自我封闭严重。

(四)学习基础薄弱,学校兴趣不高,学习成绩较差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件事,新生入学后进行了一次数学摸底测验,全班45个人,只有一个人及格,考试内容基本属于初一的内容。许多学生连汉字都写不好,有些甚至连课文都读不下来,所以职校生这一群体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难以专心致志地思考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热爱劳动,动手能力较强,乐于钻研实习操作技能,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落后地区和城市低保家庭,从小就在父母的要求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逐渐养成了喜欢动手、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学校体育活动、劳动中,也到处显现他们的身影。

三、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关于加强道德建设工作的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围绕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时间节点上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

(一)转变人才观念,研究和创新德育理念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是体现人性的伟大事业。在教育家眼中没有培养不好的学生。转变人才观念,转变教师的态度,不断创新德育理念,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全面分析和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岗位成才、专业成才。

(二)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尊重人格的良好风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块糖果”的故事脍炙人口,它传递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宽容,这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事实证明,充满人情和温暖的教育更具备价值和成功性,教育工作者要有博大的胸怀,对于中职生,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要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要用“放大镜”去观察学生的闪光点。

(三)重视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疏导

对处于心理不断发展变化时期的技校学生,怎样进行心理辅导是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心理辅导,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并开设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等课程。通过教学,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掌握心理疏导和心理调节方法,克服自卑、紧张、抑郁、冲动等心理疾病,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心态。

(四)重视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校园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论坛等活动,让校园充满健康、活泼的文化气氛,净化校园环境。班级文化建设可通过板报、主题班会、职业素养课、各类新颖的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起来,常态化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五)坚持德育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只有三年时间,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通过系统的德育课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全面地观察世界,看待问题,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合格公民。要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成为一名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人生价值的新时代的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束语

本文的宗旨就是希望社会正确评价和看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呼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要切实转变人才观念。把教学的安排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用人单位的技能需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优质的教育塑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2]田雷主编.《德育 第二版 第一册 道德法律与人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6月.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职业院校现状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