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医生对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策略和展望

2016-12-28刘庆义樊英怡裴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30期
关键词:全科医生乳腺癌

刘庆义+樊英怡+裴晓华

[摘要]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乳腺癌的病因预防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全科医生在社区中的独特优势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探讨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相对于专科医生的能力优势、角色优势、职责优势和关系优势,从全科医疗干预、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方面展望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的策略,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关键词] 全科医生;乳腺癌;病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c)-0045-04

[Abstract] Breast cancer is a malignant tumor which causes serious damage to womens health, and its primary prevention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abilities, roles, responsibi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eral practitioner and specialist and the prima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eneral medical intervention,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propaganda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in breast cancer, and furth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 Breast cancer; Primary prevention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20年其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1-2]。据2012年国家癌症中心和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数据显示[3],乳腺癌发病率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有效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1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指导意见》:至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这使全科医生再次受到重视,目前,“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已在北京多地区开展,全科医生以“医学服务者”和“健康管理者”的身份,以“医疗照顾”的工作模式,从社区走进家庭、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专科医生不能替代的作用。三级医院乳腺专科医师忙于乳腺癌治疗和科研工作,乳腺癌的筛查等预防工作多由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部门、健康医疗机构等进行,这些部门的医务工作者没有专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系统培训。针对我国乳腺癌筛查检出率较低等问题[4],本文就全科医生对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策略进行探讨与展望。

1 中西医对乳腺癌病因的认识现状

乳腺癌病因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表明,乳腺癌危险因素有年龄、月经、生育、哺乳、性激素水平、癌基因、遗传、乳腺良性病变、肥胖、吸烟、饮酒及机体免疫状态等[5]。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使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并影响其病程和转归[6]。

中医认为乳腺癌以脏腑亏虚、气血不足为发病之本,气郁、痰浊、淤血、热毒等为发病之标[7],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因虚致实、因实更虚、虚实夹杂的过程,本虚而标实。戚益铭等[8]结合唐汉钧[9]、陆德铭[10]、林毅[11]专家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将其总结为正虚外感,邪毒瘀滞;肝郁气滞,肝脾两伤,痰瘀互结;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气滞血凝;饮食不节,痰湿内生。赵亚婷等[12]研究认为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酿痰生热,以致经络不通,气血不行,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滞于乳络则可变生乳岩。笔者认为,乳腺癌病因主要分为内因(正气亏虚,气郁、痰浊、淤血、热毒等病理因素相互为害)、外因(寒、暑、热、燥、风、湿等六淫外侵,邪毒留滞,久则煎熬气血津液而致瘀凝痰结,结聚于乳络而成乳岩)、饮食起居,其中情志因素为主要病因。

近20年来,我国在乳腺癌病因预防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居民对筛查的认识不足等现状,进一步做好乳腺癌病因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家政策的重视和全科医生的独特优势能否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值得探讨。

2 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相对于专科医生的优势

2.1 能力优势

全科医生既掌握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协助诊治、康复治疗、姑息治疗等能力,为开展乳腺癌病因预防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角色优势

对患者和家庭而言,全科医生既是医生,又是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对社区或社会而言,全科医生既是社区健康组织者与监测者,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和服务团队的管理者。全科医生在社区的特殊角色,有利于开展资源的协调工作,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和社会支持,有利于为居民提供乳腺癌病因预防。

2.3 职责优势

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照顾、协调性照顾、家庭健康照顾、社区健康照顾、临床预防照顾等,都含有疾病各级预防照顾内容,这有利于开展乳腺癌的病因预防。

2.4 关系优势

全科医生长期工作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居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熟悉社区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给患者和家庭开展深入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3 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的作用

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目标是针对化学、物理、生物和行为等因素采取多途径的干预措施,防止或减少乳腺癌的发生。笔者认为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全科医疗干预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区的一种基础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医疗形式。全科医生在日常诊疗、家庭健康、社区健康照顾中,针对患者所处生命周期、行为特点和身体状况等实施行为干预或其他医疗处置,以消除危险因素。方亚等[13]研究乳腺癌较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精神刺激、哺乳、肿瘤家族史、月经周期。21世纪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显著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减少[14-17];此外,饮酒、吸烟也会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18-19]。因此,全科医生可从降低乳腺良性疾病、避免生活精神刺激、提倡母乳喂养、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减少激素摄入、戒酒戒烟等方面实施全科医疗干预。

3.2 社区健康教育宣传

全科医生应当充分发挥相对于专科医生独有的既是医生,又是健康监护人、咨询者、宣传者的角色优势以及长期工作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居民保持密切联系的关系优势,可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咨询、主办专栏、制作展板、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光盘以及电视、网络等形式在社区居民中普及乳腺癌预防知识。

全科医学采用系统整体性的方法,将系统论、整体论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结合,在进行医疗照顾过程中将医学、患者、健康问题等都看成一个整体,既关注生物学的人,又关注人的行为学以及社会对人的影响,这与中医整体观、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贯穿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各个方面;而《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是自古以来所倡导的。

精神心理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息息相关,长期的情绪压抑和心理紧张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中医认为乳腺癌多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和而发病。因此,在乳腺癌的预防中,全科医生可以从情志与心理等角度宣传乳腺癌预防知识,避免和减少精神刺激,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等对于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有重要作用。

2010年WHO根据中国居民的饮食和生活特点向中国居民提出针对个体健康教育的防癌建议如严格控制体重;不吃霉变、熏制、腌制、烤制、油炸食物;不酗酒、不吸烟;不长期服用可致癌药物;不使用有毒塑料袋;日晒不宜过久;不要熬夜。上述建议对于全科医生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乳腺癌的病因预防有借鉴意义。

3.3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治疗技术,常见的有针灸、推拿、拔罐、药物外治、穴位注射、食疗药膳等,具备“简、便、验、廉”的特点。近年绿色医疗安全、方便、洁净、优美的医疗服务已成为时尚,中医适宜技术无害的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可给患者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迎合了人们对抗生素担忧和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因此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

中医适宜技术对乳腺癌前病变有较好临床疗效。癌前病变是出现于恶性肿瘤之前、形态学上出现某些程度的非典型增生而本身尚不具备恶性特征性改变或某些较容易发展成为癌的病变[20],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多认为是非典型增生、慢性炎症等。“正常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性癌”是由Wellings等[21-22]所提出的乳腺癌演变模型。研究发现,普通导管增生者发展为乳腺癌风险增加约2倍,小叶非典型增生和导管非典型性增生者乳腺癌风险增加约5倍[23-27],既往活检中发现这些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发展为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杜玉堂等[28-29]应用中药乳罩散贴敷在肝俞、乳根、阿是穴等穴位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周丽晶等[30]研究针刺治疗、穴位埋线治疗、乳房局部艾灸疗法、中药贴敷、刮痧、耳穴压豆等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吴雪卿等[31]研究金黄散、青黛散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乳房肿块、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和瘘管各项临床症状。

上述中医适宜技术方法简捷、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适宜全科医生在社区开展,通过对乳腺增生、慢性乳腺炎等乳腺癌前病变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或减少癌变发生。全科医生在基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 小结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全科医生相对于专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的能力优势、角色优势、职责优势和关系优势,积极践行全科医疗干预、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中医适宜技术等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的策略,确立“首诊在基层”的诊疗模式,对于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具有潜在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同样,通过以病定策略的尝试对于当前全科医生尚不成熟的培养模式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首诊在基层,关键在于基层医生的水平,不要为了数量而忽视质量,因此可以提高全科医生门槛,加强培训,空降基层。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68-674.

[2] 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23(8):561-569.

[3] 国家癌症中心.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版[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26-32.

[4] 余之刚,李玉阳.2010版《NCCN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与体会[J/CD].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4):361-367.

[5] 杨培英,孙力,杨书良.乳腺癌病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1(3):243-248.

[6] Abbasi S,Rasouli M,Nouri M,et al. Associ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alpha A908G(K303R)mutation with breast cancer risk[J]. Int J Clin Exp Med,2013,6(1):39-49.

[7] 高宇,王晞星.从“随其所得”理论看乳腺癌各期的证治转化[J].中医杂志,2013,54(16):1434-1436.

[8] 戚益铭,沈敏鹤,阮善明,等.乳腺癌病因病机及中医证治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5):81-83.

[9] 肖秀丽.唐汉钧教授治疗乳房病经验撷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2):186-188.

[10] 吴雪卿,阙华发.陆德铭教授治疗乳腺癌远处转移37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1):24-25.

[11] 周瑞芳,刘鹏熙,刘晓雁,等.林毅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癌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2,44(8):225-226.

[12] 赵亚婷,胡万宁,张景华,等.乳腺癌病因浅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158-160.

[13] 方亚,施侣元.乳腺癌危险因素综合评价及其趋势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79-82.

[14] Ravdin PM,Cronin KA,Howelader N,et al. The decrease in breast-cancer incidence in 2003 in the United States[J]. New Engl J Med,2007,356(16):1670-1674.

[15] Parkin DM. Is the recent fall in incidence of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in UK related to changes in use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 Eur J Cancer,2009,45(45):1649-1653.

[16] 戴琼,杜玉开.更年期肥胖与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6):378-380.

[17] Canfell K,Banks E,Moa AM,et al. Decrease in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following a rapid fall in use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ustralia [J]. Med J Aust,2009, 190(3):164-165.

[18] Baan R,Straif K,Grosse Y,et al. Carcinogenicity of alcoholic beverages[J]. Lancet Oncol,2007,8(4):292-293.

[19] Key J,Hodgson S,Omar RZ,et al.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of alcohol and breast canc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J]. Cancer Causes Control,2006, 17(6):759-770.

[20] 阚秀.乳腺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乳腺癌的癌前病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16(5):5-7.

[21] Wellings SR,Jensen HM. On the origin and progression of ductal carcinoma in the human breast[J]. J Natl Cancer Inst,1973,50(5):1111-1118.

[22] Wellings SR,Jensen HM,Marcum RG. An atlas of subgross pathology of the human brea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ossible precancerous lesions[J]. J Natl Cancer Inst,1975,55(2):231-273.

[23] Shaaban AM,Sloane JP,West CR,et al. Histopathologic types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case-control study[J]. Am J Surg Pathol,2002,26(4):421-430.

[24] Page DL,Zwaag RV,Rogers LW,et al. Relation between component parts of fibrocystic disease complex and breast cancer[J]. J Natl Cancer Inst,1978,61(4):1055-1063.

[25] Dupont WD,Page DL. Risk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in women with proliferative breast disease[J]. New Engl J Med,1985,312(3):146-151.

[26] Palli D,Rosselli del Turco M,Simoncini R,et al. 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breast cancer:a case-control study in a cohort in Italy[J]. Int J Cancer,1991,47(5):703-706.

[27] London SJ,Connolly JL,Schnitt SJ,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J]. JAMA,1992,267(7):941-944.

[28] 杜玉堂,黄鹂,沈春.中药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87,28(7):31-32.

[29] 杜玉堂.“中药乳罩”外治乳腺增生[J].健康,2000(12):9.

[30] 周丽晶,朱英.近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概况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6):50-52.

[31] 吴雪卿,万华,何佩佩,等.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0,51(8):704-706.

(收稿日期:2016-06-14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全科医生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从教学管理者视角看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