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问题有新意,命题教学双引领
——由清华附中初三上学期月考压轴题说起
2016-12-28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刘黎铭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刘黎铭
经典问题有新意,命题教学双引领
——由清华附中初三上学期月考压轴题说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刘黎铭
在当下月考制度是很多学校一项教学常规之时,不少月考卷的质量低下也常常成为人们评论的热点,而在一些重点学校往往比较重视校级层面的命题与审题工作,而且能有一两道把关题精心设计,推陈出新,既有效检测了学生近期学习的效果,又引导着数学知识的前后关联.本文关注一道北京清华附中初三月考题,先给出解题思路,再跟进命题和教学思考,提供研讨.
一、考题及思路突破
考题(2016~2017学年北京清华附中初三12月份月考卷)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DC于M,N两点,AP交MN于E点.
(1)求证:MN=AP;
(2)如图2,连接DB,交MN于点Q,求证:EQ=ME+NQ.
图1
图2
思路简述:(1)这是关于正方形的一类经典问题,在图1中,AP⊥MN时,一定能证出AP=MN.构造全等三角形可实现证明,具体说,有如下两种构造全等的方法,如图3、图4.
图3
图4
在图3中,证明△ABP≌△DAG,可得DG=MN=AP;在图4中,证明△ABP≌NGM,MN=AP.
(2)这个待证的结论比较奇异,要实现证明需要较强的几何构造能力.切入点是利用正方形的轴对称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以及上一问的结论MN=AP.
构造图5,容易发现本题的深层结构,根据正方形的轴对称性质有QA=QC,根据MN垂直平分AP,有QA=QP,容易发现A,P,C三点均在圆Q上,此时结合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2倍,有∠AQP=2∠ACB=90°,所以△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QE⊥AP,根据三线合一,有QE=AP,等量代换得QE=MN.即EQ=ME+QN.
图5
图6
解后反思:第(1)问比较经典和简单,这里不再给出说明.第(2)问在上述证明过程中一个重要进展是证出“△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了这个进展,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沟通QE=AP.以下我们再从另外的角度贯通思路:
另解1:从上面的分析知,问题的关键是证∠AQP为直角.如图6,根据对称性有AQ=CQ,由线段MN垂直平分AP,所以AQ=PQ,所以∠BAQ=∠BCQ=∠QPC,所以∠BAQ+∠BPQ=180°,所以在四边形ABPQ中,∠AQP+∠ABP=180°,所以∠AQP=90°,于是问题获得突破.
图7
图8
另解2:根据对称性可考虑作QG⊥AB,QH⊥BC,垂足分别为G,H,再证△AQG≌△PQH,可得∠AQP=∠GQH=90°,问题获得突破.
另解3:(截长补短,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如图7,作PH⊥BC交MN于H点,易证△AME≌△PHE,HE=ME,PH=AM.接着平移线段MN至DG,易证△DAG≌△ABP,AG=BP=PK,HK=MG=DN.
接着证出HK=DN,HK//DN,△HKQ≌△NDQ,HQ= NQ.所以ME=EH,HQ=NQ,EQ=ME+NQ.
二、命题思考
1.经典问题,推陈出新,简约呈现,引发深思
清华附中初三月考卷选用一道八年级经典正方形问题作为设问背景,推陈出新,题干简约好懂,呈现简约,图形线条也不是很多,第(1)问比较基础,引导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但是要想解决第(2)问又需要有足够的挑战实力,对正方形轴对称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有较为充分的考查.
2.指令明确,殊途同归,蕴藏结构,值得回味
在本考题简洁呈现之外,我们还注意到问题设问上指令明确,最后一问直截了当,让学生证明,而不是猜想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具体求解时,可以走“截长补短”的全等路径,但构造较繁,而基于“共圆”的视角可洞察问题的深层结构,使得考题求解之后,仍然有深入思考的空间,值得回味.
三、教学思考
1.重视对经典问题的再回顾,洞察问题结构
这道试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教学启示,比如,要重视对经典问题的再回顾,以几何为例,初中几何经典问题是很多的,这些几何问题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都会出现,解决的角度或层次都不一样,学生获得的理解方法也不一样.比如七年级几何初步时,可以安排学生度量四边形的四边之和与对角线之和的大小,并运用尺规作图验证性质;而到八年级三角形一章时,可以利用三边之关系证明;再比如在八年级上学期三角形学习时,涉及两边中点连线段(中位线),可以通过度量、验证出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而到八年级下学期学习平行四边形之后,可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而且可以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求证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与另外边中点连线段互相平分”,这样就可关联八年级上册、下册的学习内容.而像上文中的考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初三圆的高观点反观之前所学、所证的习题与思路,洞察问题的深层结构,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
2.重视对精准作图的严要求,加强文图对应
笔者曾有机会研习上个世纪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编写的《平面几何教本》,该教材中傅先生十分重视几何作图的示范与纠错.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目前的几何教材中对作图的要求一降再降,各级考试中对作图的要求也一降再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几何能力偏弱,常常表现在阅读几何语言、符号语言时,不能精准对应到图形上去,有些学生甚至根据几何语句不能唯一对应地画出精准图形,从而思路受阻.从这意义上说,清华附中这道考题第(2)问求证时,需要学生其有较为精准的构图能力,也是对教学的一次强有力的引领.
3.重视考后讲评与反思分析,开展变式再练
平时的阶段测试之后,除了要针对学生得分情况进行应试层面的分析,还需要精心构思试卷中典型问题的讲评与变式拓展,比如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解法之间的关联,不同解法繁简的对比,不同解法对应着哪一个年级哪个章节中的某个数学知识或性质,一种解法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回归到基本概念获得思路突破等,多引导学生反思回顾,有不少老师安排学生以“数学写作”的方式究错或订正,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作为文末,我们也对上文中的考题做出变式改编,提供分享:
变式再练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DC于M,N两点,AP交MN于E点.
(1)当P为BC边的中点时,求tan∠AMN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试比较AE与BP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连接DB,交MN于点Q,连接AQ,PQ.
①判断AQ与PQ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求证:EQ=AE;
③当点Q为△APM的外心时,求tan∠MQB的值.
改编意图:前两问属于特例引路,并且引导学生回顾正切函数的定义,与最后一问的正切函数值做好呼应;第(3)问对应着原考题的第(2)问,但增加“判断AQ与PQ的位置关系”是个台阶,学生探究出它们之间垂直关系之后,可以发现△AQ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对于进一步研究“EQ=AE”是有益的;而最后一小问是圆Q的一种特殊情况,即该圆与AB边的另一个交点恰为M点,此时∠AQM=∠MQP=∠PQC=45°.
1.张英伯.傅种孙——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先驱[J].数学教育学报,2008(1).
2.傅种孙.平面几何教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3.鲍建生,顾泠沅,等.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2003(1,2,3).
4.许燕.从解题赏析走向教学研究——以2016年无锡卷第27题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6(1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