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平垫稳拾级而上,引导回顾反思提升
——中考综合题教学的一些思考
2016-12-28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姚卫金
☉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 姚卫金
铺平垫稳拾级而上,引导回顾反思提升
——中考综合题教学的一些思考
☉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 姚卫金
在当前的中考复习背景下,初三第二学期在中考备考期间,学生会接触大量综合题,这里所指的综合题是指综合了多个知识点且难度较大的试题,题型有选择、填空、解答,以解答为主.这类试题在讲评时如果简单的告知答案或思路,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中考综合题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比如,增设铺垫,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解后安排学生回顾反思,积累问题的深层结构或本质特点.本文以近期收集的一些典型综合题,呈现讲评记录,并跟进思考,提供研讨.
一、综合题解题教学案例
考题1(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考题)已知:如图1,两块全等的斜边为10cm,含30°角的直角△ABC和直角△ACD按如图放置,在将△ACD以1cm/s的速度沿AC的方向匀速平移至△PNM位置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着CB方向也以1cm/s的速度匀速移动,如图2,当P与C重合时,点Q停止移动,设AP=x,连接PQ、MQ、MC.
(1)当x为何值时,PQ∥MN?
(2)设△QMC和四边形ABQP的面积比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使△PQM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值.(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解题教学记录:我们主要预设了如下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设计了铺垫,使得学生在这些铺垫问题的基础下,自主发现问题解答.
比如第(1)问的讲评时设计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1:在平移过程中,分析MN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预设:因为∠BAC=∠MNP=90°,所以AB∥MN)
问题2:当PQ∥MN时,PQ与边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问题3:当PQ∥MN时,PQ与边A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问题4:用含x的式子表示PC的长.
设计意图:在上述铺垫问题启发之生,学生可将目光聚焦在直角△PC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列出方程获得解答.
第(2)问的讲评时预设如下的一些问题:
问题5:在平移过程中,PM与BC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问题6:有人认为,在平移过程中,恒有△PQC与△MQC的面积相等.你觉得道理何在?
问题7:如图3,作PG⊥BC于G点,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PG.
问题8:用含x的式子表示△PQC和△MQC的面积.
图3
问题9:用含x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QP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上述铺垫问题启发之生,学生可将△QMC和四边形ABQP的面积比为y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
第(3)问的讲评时预设如下的一些问题:
问题10:在运动过程中,∠MPQ为直角时,求x的值.
问题12:求使△PQM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值.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问的分别求解,暗示了原考题第(3)问的解答.
解后反思:
问题13:解决本题时你发现哪一类特殊直角三角形是很关键的?为什么?
问题14:解决本题过程中,你还能积累哪些基本图形或性质?
问题15:第(3)问为什么只要考虑两处直角的可能?你是根据什么直接舍去一种情形的?
考题2(江苏海门中学自主招生考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与直线y=-x+k都经过点M,且OM=2,求k的值.
解题思路:这道题看上去非常简洁,然而需要解读的信息量很大,且十分隐蔽,需要调取不同知识领域的数学工具综合求解.比如条件“OM=2”本质上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一个动点M;而双曲线与直线的一个交点又恰为M点,也即点M应该是三个图形的交点.于是可以联立双曲线与直线方程得到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把点M的条件利用起来(设点M的坐标为(m,n),则m2+n2=4),组合方程组实现求解.
一是防汛抗旱取得积极成效。2013年,河南省因持续高温少雨,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春旱、伏旱和秋旱。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2.2亿元,累计抗旱浇地13 349万亩次,解决21.94万人临时性饮水困难,挽回经济作物损失22.53亿元、粮食作物损失88.58亿元。完成了56个平原县计算机网络、视频会商系统和264个山丘乡(镇)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完善了防汛抗旱指挥体系。
教学预设:
问题2:在坐标系中,OM=2,则点M在哪种图形上?
问题3:设点M的坐标为(m,n),则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m2+n2=4)
问题5:设点M(m,n)为“问题4”中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可得关于m,n的哪两个等式?能否联立并解出m,n?解出的m,n是否都符合题意?
最后,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出本题完整解答如下:联立得,化简并整理得,因为OM=2,所以OM2=4,所以x2+(-x+,设点k)2=4,整理得2(x2-kx)+3k2-4=0,由(*)得x2-kx=-2k,则2(-2k)+3k2-4=0,解得k1=2,k2= -.经验证:当k=-时,Δ>0,当k=2时,Δ<0,所以k的值为-.
图4
反思时给出本题的图像结构,如图4所示.
二、关于综合题讲评的进一步思考
1.深刻理解综合题思路,充分展开解法步骤,想清思路的自然生成
理解教学内容,即弄清教什么永远是教学的经典问题.只有在弄清教什么之后,才能进一步思考怎么教的话题.当我们还没有弄清一道试题解题思路怎样贯通,有哪些不同的贯通路径,不同的思路对应着哪些数学概念或解题念头,对比不同的思路,发现哪些思路更能体现“回到概念去解题”的自然、简洁的特点.这些是作为教师解题的一些思考方向,而不只是满足于贯通思路,获取答案的“低级阶段”.
2.预设铺垫式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已有数学概念或解题经验
在教师对综合题达到了深刻理解之后,就需要思考“怎样教”,即怎样把“冷冰”的解题思路以启发学生“火热思考”中自主发现难题的突破思路,让学生不但学会解题,更重要的获得自主发现思路的愉悦感.而这些铺垫式问题需要从简单的阅读理解条件信息出发,以简单的思考开始,渐次生长,并引导学生合并来自不同条件信息的进展,获得思路贯通.当问题在强化条件不断添加后,还要引导学生兼顾前后不同的问题,使得思路的连通变得自然而合理.
3.重视解后回顾与反思,提示问题深层结构或直观形式
较难题讲评之后如果缺少必要的回顾反思环节,往往是“入宝山而空返”(罗增儒语).在学生下次再遇类似问题常常又是懂而不会,或者会而不对.所以在这类难题讲解之后需要跟进必要的回顾与反思,使得学生对该题的深层结构、本质特点有更深的认识,如果能与学生已有解题经验“联通”,并入到此前积累的一些解题模型或经验中,则可以达到对一类问题的深刻理解,从而追求“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解题效果.
4.跟进变式再练,反馈综合题讲评效果
近两年,《中学数学》(初中版)发表了很多解题教学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都倡导开展听课检测的教学环节,笔者也深受教益,并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变式再练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文末,我们也对上文中“考题1”给出一道变式再练题,提供研讨.
变式再练:(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考题,改编)题干不变,这里略,见上文.
(1)求证:PM∥BC.
(2)用含x的式子表示△PQC的面积.
(3)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4)当x为何值时,△PQC与△PMN相似?
(5)△PQM可能为直角三角形吗?如果可能求出x的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1.鲍建生,顾泠沅,等.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2003(1,2,3).
2.郑毓信.善于提问[J].人民教育,2008(19).
3.孟慧.几何综合题研究:从思路贯通到教学微设计[J].中学数学(下),2016(9).
4.杨卫东.客从何处来:一道几何把关题的命制历程[J].中学数学(下),2016(8).
5.孙莉.思路生成贵在自然,一题一课追求简约——一道考题的思路突破与习题课设计[J].中学数学(下),2016(9).
6.吴忠妙.一道考题的思路、难点与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下),2016(9).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