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写话→习作→创作”: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索

2016-12-27郭丽萍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笔者

郭丽萍

摘要:“口述→写话→习作→创作”,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用他们喜爱的或乐于接受的方式点燃他们想表达、想写作的火花,引导他们从被动的“要我说、要我写”转变成主动的“我想说、我想写”,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口述写话习作创作

一、引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阶段目标”,以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相较于其它三个能力,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想必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学生感觉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情况。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和观点,笔者也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按照新课程标准制定的阶段目标,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特点,提出了写作能力的“口述→写话→习作→创作”的层次式培养模式。2012年,在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后,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带语文课,将所提出的层次式培养方式运用到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口述”;二年级开始进行“写话”和创编绘本“小童话”;三年级开始“创作”,每学期一部小说,至今人手4部小说,小说短者六千字左右,长者超过两万字;四年级开始改编童话故事,每学期末择其优者排演成多幕童话剧,由全班参与排练与演出。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笔者所带学生排演的“人鸦”获得了2015年的“北京市学生戏剧艺术展演一等奖”,多名同学获得“戏剧最佳作品个人表现奖”。今年,笔者所带的学生已进入五年级,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故事改编,期末的剧目已确定由学生自导自演。时至今日,学生已从内心将写作当成生活中一件平常的事、有意思的事、能获得成就感的事,而不再是令人头痛的任务,同时,教师也“变身”成为了一名“引导者”和“旁观者”,学生和教师都在写作的是道路上成就了自己。

二、写作能力的“口述→写话→习作→创作”的层次式培养模式概述

之所以采用层次式模式培养写作能力,是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具有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的。新课程标准对于1~2年级的写作要求是“写话”,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笔者认为,处于此阶段的学生,相对于书面表达能力,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更强一些,因此,低年级的写话能力培养应从口语表达开始,也就是从“口述”开始。先引导他们愿意向老师、家人和同学表达心中所想,然后再逐渐引导他们将想说的话写到纸上,进入到“写话”阶段。进入3~4年级,学生认识的字多了,读过的书多了,经历的事多了,想法多了,写的话也就会跟着多了。此时,只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在下笔前组织一下语言,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习作”阶段,写下他们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进入高年级后,随着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丰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视野的开拓,学生开始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他们的笔下会更多的出现纪实类或想象类的作品,不论是写生活,还是写科幻,都会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此时,再加以引导和启发,“扶上马,送一程”,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创作”的旅程。

(一)“口述”:有想表达的意愿了,开口还是问题吗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幼儿思维方式的延续,认为凡是动的东西都是活着的,是有感觉、会思考的。他们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长机械记忆和模仿,但理解记忆的能力较差。该阶段学生的竞争性和集体荣誉感开始萌芽,愿意模仿榜样,渴望引起老师关注,得到表扬。

万事开头难,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写作刚起步的时候就让学生感受到创作是随时随地的、想象是没有边际的、被聆听是快乐的、被欣赏是有成就感的,他们会更有意愿去想象、去表达、去创作。据此,笔者制定了“口述”能力培养的方案: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只要遇到好的有趣的题材,随时随地进行仿说;

2.巧妙利用绘本故事练习仿讲,学生还可尽情发挥想象,进行二次创作;

3.通过写绘让学生更自由的创作;

4.及时评价学生的作品,注意学生作品的收集、整理和分享,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更盼望参与下一次的写作;

5.号召家长参与学生作品的记录、赏析和评价,鼓励学生互评,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评价,快乐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笔者在讲解完《家》后,引导学生进行仿说,并告诉他们老师会用手机把每位同学说的话记录下来,整理后署上名放到“希望谷”网站的“班级博客”中,让家长们和全国的小朋友们共同欣赏。学生们立刻炸开了锅,高举着手,不停挥动着,盼着老师下一个叫到的就是自己,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在那个时候爆棚了。“黑色的乌云是闪电的家”“远古时期的地球是恐龙的家”“小草的叶茎是蜗牛的家”……全班42个人,最后共同创作了一首70多句的长诗,每一句诗后面都署着学生的名字,代表着一份思考和一份骄傲。实话实说,笔者当时用手机记录学生的创作只是灵光一闪,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用手机录音或拍照学生的作品已成为一种习惯。

此外,笔者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写绘,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写绘,不但能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而且能让友爱、信任、尊重、勇敢、宽容等美好的东西走进孩子的心灵。当学生向老师、家人和同学展示自己的写绘作品时,不就是在实时进行着具有独创性的“口述”吗?笔者在一年级举办了十多次写绘活动,如《我的家》《巴巴爸爸的故事》《老鼠牙医——地嗖头的故事》《春天来了》《燕子妈妈笑了》等,其中,《巴巴爸爸的故事》由学校集结成册出版。需要注意的是,写绘不同于画画,不能用美术作品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写绘。写绘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在写绘过程中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二)“写话”和“习作”:从口语表达到书面文字的自然过渡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不过是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说是基础,写是延伸。当学生们不再畏惧开口,并且言而有物,恨不得每天都有机会表达的时候,“写话”和“习作”的阶段自然而然地到来了。从“口述”到“写话”,是质的飞跃,而从“写话”到“习作”,是量的飞跃,是学生从写简单的几句话,进步到写成段的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话。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逐渐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的记下来。他们在写字和绘画上更加自如,自信心不断提升、竞争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进一步增强。此时,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学生怎样运用文字才能更好的表达心中所想,让文字展现的内容更美好。

由于学生此前已经过大量的“口述”能力培养,一年级结束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能自如地口述一两百字,半数学生会适当的使用成语,小部分学生甚至能引经据典,因此,笔者改进了原来的“口述”能力培养方案,把重点放到“写”上:

1.继续经典教材仿写、绘本仿讲和写绘,增加每周自由日记,但原先的由家长代笔改为现在的由自己完成,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

2.增加课外阅读量,开拓视野,积累素材,制作阅读储蓄卡,阅读量多的学生在期末时不仅可以得到奖状,还能兑换小礼品;

3.除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外,着重锻练学生互评,开始尝试学生自评;

4.共读一本书,赏析美好的文字片断,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细节的力量不容小觑。

实施“写话”和“习作”培养方案时,遇到最大问题的是第一条。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看似容易,但最开始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口述”阶段时,由于学生只要说就可以,所以作品不仅数量多,有的内容还会很长,出彩的字段比比皆是。但当需要自己来记录时,部分学生就犯了“懒病”,不仅细节描写不见了,叙事过程删减了,甚至于有的学生一看写够了字数,就立马张罗着结尾了。这样的作品“干巴巴”,怎么可能吸引人。

对此,笔者把学生分了类,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对策。

首先,大力表扬作品质量保持以往水准的学生,不仅将他们树立为写作小榜样,还赋予他们作品点评权,可以在其他同学的作品上写下评语。在学生眼中,拥有点评权就是“小老师”的象征,有谁不愿意当“小老师”呢?为了能当上“小老师”,多写点字又算得了什么?

其次,对于以前“口述”时作品长但“写话”和“习作”后作品短的学生,笔者会一一找他们谈话,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憋着不写长文,省略细节和过程,老师也憋着不写长评语。想知道老师阅读你们作品时的感受吗,下次好好表现吧”试问哪个学生不希望得到老师长长的充满诚意的点评呢,诚意还需诚意换对不对?

第三,针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每次找到一个希望他改善的点,写下饱含期盼的评语。例如:有学生写道“晚上,我们家吃饺子,我包了两个”,笔者点评道“老师一包饺子就漏馅,你愿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包饺子的吗,包饺子时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接着在本子上写就可以”果然,学生在笔者评语的后面写下了包饺子的过程,于是笔者再次写了评语。后来,这个学生开始注意细节描写,作文长度和质量都有进步。

第四,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互评时多数由学生自愿组合,小部分由笔者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组合,以便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自评则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有个学生的自评让笔者记忆犹深“先不管你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但一口气写了三页,而且字还挺好看,就冲着这点,我就要给你画个笑脸”。怎么样,学生还是蛮能发现闪光点的吧。

最后,每周都会从自由日记中挑选2~3篇的优秀作品,请小作者当场朗读,全班共同赏析。朗读的学生有小礼物,有时是一个桔子,有时是一张卡片,好胜心强的学生们可不愿意每周只有羡慕的份,自然会在后面的写作中更加用心。

(三)“创作”:谁说小学生不能出诗集,不能写小说

从某种角度来说,所有作家都是模仿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思考有感触,继而想模仿想写作,最后敢创新敢突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作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学生们也是如此,当仿写已不再让他们满足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创作”的道路。事实上,在一年级他们进行写绘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创作了,只是他们不知道那就是创作而已。

三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求知欲旺盛,推崇有能力的英雄,他们开始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表现出创造力的倾向;四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生们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书面语言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语言水平。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崛起,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与理解,在情绪控制方面需要细致的指导。

从三年级开始至今,笔者邀请青年作家童喜喜老师给学生们讲如何写故事;邀请著名儿童诗人雪野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如何写诗歌;邀请全国阅读推广人李一慢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如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等。每位应邀而来的作家和教育家都会耐心的指导学生,学生也被他们的大家风范所折服,从而更加喜爱写作和创作。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最开始并不认识这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和教育家,就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不断地参加各种交流会,不断地扩大朋友圈,终有一天得偿所愿——请心目中的优秀作家和教育家来给自己的学生上一次课。笔者会继续邀请不同的作家和教育家来指导学生,这是激发学生灵感、点燃写作热情、提升写作质量的强“催化剂”。

当不止一位作家和教育家肯定了笔者的工作,并建议笔者带领学生们从“习作”转向“创作”后,笔者下定决心,正式开始“创作”层次的培养探索——带领学生写小说。这里,笔者想简述一下第一次带领学生写小说的过程:

1.共读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选读《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等,大致了解了探险类小说的文章架构、情节设计和行文特点,然后指导学生确定题材和写作大纲,并以每天一章,每章数百字的进度开始小说创作。

2.学生每完成一章,都会邀请家长欣赏,给出评论和建议,以便他们在后续的创作中加以改进。

3.用大约两周的时间完成作品,家长打印装订后进行学生间的互评。互评后的作品可以再次进行修改,形成终稿后统一印刷出版。

目前,每位学生都已经创作过4本小说了,题材丰富,冒险、写实、科幻、探案、穿越,不胜枚举。由于年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最开始的小说模仿痕迹较为明显。但渐渐的,当学生们选择的题材没有现成的故事可以模仿和借鉴时,他们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学生们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开始主动阅读、收集、整理素材,然后在作品中使用这些经过“熔炼”后独一无二的财富。

四年级上学期,笔者带领学生改编童话《人鸦》,形成四幕剧,并获得2015年的“北京市学生戏剧艺术展演一等奖”,多名同学获得“戏剧最佳作品个人表现奖”。然后趁热打铁,在四年级下学期改编了童话《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择其优者形成多幕剧,由学生自导自演。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角色、有台词,故事还要吸引人,编剧们和导演们的投入是巨大的。今年,学生进入了五年级,雄心勃勃的准备原创剧目,笔者坚决支持并拭目以待。

(四)孩子父母:多元评价,保护童心,学生怎能不进步

1.笔者从第一次“口述”开始,就建议每位家长把学生作品上传到“希望谷”的“班级博客”,供全体学生和家长赏析。学生“口述”,家长负责记录、上传和点评,工作量可想而知是很大的,尤其遇到孩子们乐此不疲,一天好几回“口述”时,更得打起精神来。感谢家长们百忙之中积极参与,他们不仅及时的上传作品,还会带着孩子阅读其他学生的作品并发表评论。有时,针对一篇文章的评论能达到十多条。当然,笔者也会对每一篇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有这么多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时,自然是乐不可支,愿意继续发表作品,继续得到好评。

2.学生创作小说时,家长们要负责录入和排版;学生排演剧目时,家长们积极充当后勤,购买服装道具、化妆,加班排练时还提供伙食。可以说,每一个闪亮的学生作品背后,都有着家长们默默的付出。也正因为他们的付出,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更强、创作意愿更烈。

学校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给予了支持和肯定,不仅每年都为学生印刷小说或诗集,还专门聘请著名作家或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现在,教学成果已开始分阶段地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彩萍.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63-65.

[2]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3]杜雪静.试论小学语文这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01):53

[4]孙霞.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215-216.

[5]田学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浅谈[J].学周刊,2016,(23):100-101

[6]胡志海.小学生心理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7]樊银雁.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学习习惯的养成[J].甘肃教育,2015,(03):46

[8]杨翠英.小学一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教法研究,2012,(S5):114-115.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