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构建新型的阅读思维方式(二)
2016-12-27袁昌仁
袁昌仁
(接上期)
六、构建阅读评价的“二八原则”
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称之为“二八原则”(二八定律)。阅读生活中也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20%的信息来源于课内,80%的信息来源于课外;20%的学生喜欢纸质阅读,80%的学生喜欢数字阅读;20%的学生用脑精读,80%的学生用眼浏览;20%的学生喜欢做读书笔记,80%的学生喜欢心头记忆;20%的学生读写结合,80%的学生读写分隔;20%的学生读书在于修身养性,80%的学生读书是为了应考;20%的学生是把作业当作事业,80%的学生是把作业当作事情;20%的学生阅读状态很好,80%的学生态度一般。二八定律成了反映这种阅读不平等关系的简称。阅读评价的“二八原则”(二八定律),是一种可以测评量化的实证法,用于计量学习资源的投入和阅读效益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阅读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要改变80%学生的阅读态度,关键是提高阅读的情感商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其情绪反应密切相关。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所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即思维决定情绪。如特级教师支玉恒《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片段:
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的情感怎么样?
生:(读)“再见了,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我听着你们读得不太像啊,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
生:“再见了,亲人”。(比前次语气激昂)
师;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
生:“再见了,亲人”。(读声较高,声音悠长)
师:这样读就对了。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
支老师的阅读情感评价很有启发性。阅读课通常是20%的学生阅读情感丰富,80%的学生阅读情感滞后。教师要通过20%阅读情感丰富的学生,调动80%阅读情感滞后的学生。因为80%的多数,他们只能造成少许的阅读情感影响;而20%的少数,他们却能造成班级主要的、重大的阅读情感影响。
阅读水平测试的“二八原则”,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关注阅读结果,才有利于对阅读教学活动做出总结性的结论。因此,借用经济学上的“长尾理论”,需要对传统的“二八定律”做出创新认识。1.彻底叛逆传统阅读评价观。20%的优等生成绩代表不了80%学生的阅读水平,只重视优等生的发展,而忽视其余大部分学生的提高,甚至认为应该舍弃差等生的观点是错误的。2.提高整体阅读水平。阅读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会春满园。3.发掘个人阅读潜质。阅读水平测试评价,既要看重20%的优等生成功,更要关注80%学生的成长。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七、构建阅读目标的6W2H决策法则
阅读目标是学生对学习行为的科学决策。目标是阅读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构建阅读目标,可以运用“6W2H决策法则”(八何分析法)。6W2H通用决策思维模式和决策方法,是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标准化思维流程,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都要经过选择目标(which)→选择原因(why)→功能如何(what)→什么场地(where)→什么时间(when)→什么组织(who)→如何提高效率(how to do)→性价比如何(how much)八个方面提出问题,并从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和路径来实现预定目标。这种决策思维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目标作出规划决策和阅读价值的评估。现以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草船借箭》一课为例,解读运用“6W2H决策法则”构建的阅读目标:
1.目标(which)——选择对象。阅读目标首先要选择阅读的重点对象。王崧舟老师在“课后自评”中说:《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想努力体现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就是让人物形象活起来。我们必须把小说所创造出来的成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在孩子们的大脑里储存下来,使这些人物形象能够活灵活现地、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这是我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把握的一点。
2.原因(why)——选择理由。为什么要选择人物形象作为阅读的重点对象?王老师说:“我的观点,像这样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己任的小说,我们绝对不能用一种非常抽象的方式去教。我们必须用形象的方式去教人物的形象,然后使人物的形象在纸面上站起来,在纸面上丰满起来,在纸面上活起来。”
3.对象(what)——功能与本质。把人物形象作为阅读对象后,要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功能与本质。因为“人物的形象离不开他的语言,离不开他的行为,离不开他的表情,离不开他的细节。所有这一切的综合使人物形象站起来活起来。”王崧舟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师:诸葛亮在笑谁?你说。
生:诸葛亮表面上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其实应该深沉一点。同时他也是在笑鲁肃,前面说过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军出来怎么办?”诸葛亮认为曹兵不会出来,也是在笑鲁肃。
师:诸葛亮是在笑曹操,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怎么样?
生:了如指掌。
师:了如指掌,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这叫轻蔑的笑。曹操,哼!我早就有数。来,你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4.场所(where)——什么地点。阅读目标的设计,要考虑阅读的场所问题。一是课内阅读教学,二是课外阅读拓展。王崧舟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片段二:
师:是啊,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你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生: (齐答)想。
师: 想知道?
生: (齐答)想。
师: 一定想知道?
生: (齐答)想。
师: 真的想知道?
生: (齐答)想。
师: 下课!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
5.时间和程序(when)——什么时候。阅读目标对阅读的时间与节奏的把握,都是十分重要的,王老师把课文的教学时间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理解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第二课时: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王崧舟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片段三:
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是啊,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曹操又是一个军事家,他又怎么可能让敌人攻打他的水寨呢?所以他一定会叫弓弩手放箭,而且一定会放箭如雨。这样,诸葛亮就一定能够借到十万支箭。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以后长叹一声说——
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6.组织或人(who)——教师角色和学生主体。阅读目标要求明确两个问题:教师怎样角色引导?学生怎样凸显主体地位?王崧舟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片段四:
师:谁来安慰安慰鲁肃?来,请你。我做鲁肃。咱们开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谁再来安慰安慰鲁肃?请你。
生:请老师配合我。
师:好,我来配合。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回我鲁肃总算放心了。
7.如何做(how to do)——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王老师通过一个个形神皆备的语言点,让学生反复读悟,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现、进行再造,使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植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中去。并借助这个人物的形象,使形象化的语言也深深地植根到学生的语言世界当中去,以此提高阅读的效率。
8.价值(how much)——性价比如何?阅读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万物皆有其价值,可以利用,物与物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有可以换无,无可以换有,一切取决于个人心中的那个性价比。王老师认为课文的点睛之笔就在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大度、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可以说诸葛亮一笑值千金。有的说他是在笑鲁肃,有的说他是在笑周瑜,有的说他是在笑曹操,甚至有的说他是在笑自己——他为自己的神机妙算而笑,他为自己即将到手的胜利而笑。学生品读这样形象化的语言,不但品出了语言之美妙,也品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所以,王崧舟说:“只有很好地花力气去品读活的语言,那么人物的活的形象,才有可能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进而使形象化的语言也进入孩子们的语言世界,使孩子们的语言和精神都能够得到协同的发展。”
构建阅读目标6W2H通用决策的核心在于:对选择的任何阅读目标(which),都可以对阅读功能(what)、阅读场地(where)、阅读时间(when)、阅读人物(who)四个价值要素进行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四个动作,并围绕如何提高阅读效率(how to do)这一永恒主题进行整合,就能产生不同的阅读价值,进而可以根据阅读价值的大小,确定最佳阅读目标和最优的阅读路径,实现阅读教学的使命和学生人生理想的构建。
八、构建阅读行为的SWOT分析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其一要受到主观意愿的支配,其二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SWOT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和科学选择。以特级教师虞大明《刷子李》教学实录片段为例:
出示课题:刷子李
师:从名字中你明白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了他有一把刷子。
生2:我明白他刷墙有一手绝活。
师:为什么叫他“刷子李”?
生:他姓李,刷墙的本领高超。
师:是的。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
生:泥人张。
师:还是在天津,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就叫他——
生:风筝刘。
师:虞老师教书教得好,就叫——
生:教书虞。(大笑)
师:(笑),大家叫我虞老师。我们可以用他的行当加上姓来称呼他。
阅读行为的完整概念,应是学生“能够做的”(即主观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客观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用“SWOT分析法”来解读虞老师的教学片段,有两大特点:1.主观内部因素是学生阅读行为发生的先决条件。对SW(Strengths Weaknesses)优势与劣势分析,就是了解学生阅读行为的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是学生阅读行为发生、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主观的阅读优势,将给阅读行为带来成功的机会;其劣势将给阅读行为带来挑战。如果学生在阅读行为产生之前,就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或者劣势,就算把握住了阅读行为成功发生的关键要素。虞老师的教学,是对学生主观内部因素的“火力侦察”,学生显露出丰富的阅读基础知识、能力水平、方式方法和情感基调,为阅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客观环境因素是学生阅读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对OT(Opportunities Threats)机会与威胁分析,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行为的发展。良好的客观阅读环境,可以为阅读行为提供极好的机会;不良的客观环境,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是一种威胁。教师要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虞老师亲和的教态、幽默的语言、和谐的课堂、融洽的氛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的阅读外部环境,学生丝毫感受不到教师权威的威胁、压抑,所以,阅读行为才会展现得那么操纵自如,行云流水,心中充满愉悦。
九、构建创意阅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开展有创意的阅读,必须构建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如一位教师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奇丽的景色?
生:想。
师:好,下面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我请一名同学读,大家一边听,一边看文字,一边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会请你描述一下。(配乐朗读)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街道两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朵竞相开放,把整个窗户,整条街装扮得非常美丽。
生:我看到一片片花海竞相开放,蜜蜂围绕着花朵嗡嗡地歌唱着。
生:我看到我和我的同学走在大街上,听着鸟儿的歌唱,闻着花香,在散步。
生:我看到两个人站在开满鲜花的大街上聊天,说:“你看这景色多美呀。”
生:我看到两只蜜蜂嗡嗡地凑在一起聊天:“多么美丽的花儿……”
师:是呀,欣赏着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的花儿,老师把你们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你们想不想美美地读一读?
生:想。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只是比别人的理解更深刻一点、感悟更透彻一点、体验更独特一点、阅读角度更巧妙一点、想象更丰富一点、联想更新颖一点、想法更超前一点、探索更辛苦一点。
创意阅读,小创客要有这些Q:1.创意商(CQ),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评价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标尺;2.学商(LQ),是学生学习的目的、目标、方向、动力、策略的层次和大小,以及面对学习的压力和挫折等方面的调整、解决的能力;3.智商(IQ),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情商(EQ),管理阅读情绪和交流的能力;5.逆商(AQ);承受阅读失败和挫折的能力;6.德商(MQ),道德品质的价值取向;7.胆商(DQ),敢于阅读探索的胆量、胆识、胆略;8.财商(FQ),善于管理阅读时间的理财能力;9.心商(MQ),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10.志商(WQ),顽强的意志品质;11.灵商(SQ),灵感顿悟能力;12.健商(HQ),心理健康意识。学生有了这些Q,才能不受传统阅读方法的束缚,将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用古特雷思维来说,就是不断寻找新的“顶点”。
开展新阅读,必须构建新型的阅读思维方式。文化诊断学指出: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完善性。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