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楼暨有建筑兼做避难所关键技术研究

2016-12-27张子文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楼防灾场所

张子文 周 彪/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教学楼暨有建筑兼做避难所关键技术研究

张子文周彪/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成因是由于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地震会导致所在区域大量的房屋倒塌,进而造成人员伤亡。避难场所应运而生,公园、绿地、广场、学校都可以用作避难场所。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开放环境的避难场所因为城市用地紧张会变得越来越少,暨有建筑兼做避难所会成为一种趋势。

地震;教学楼;暨有建筑;避难所

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境内有山川、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自然地貌。自然环境的多样化导致灾害较多。洪涝、台风、风雹、雷电、沙尘暴、地震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根据统计,中国陆地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种数高达102种。

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造成了20多万人死亡,十几万人重伤。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近7万人遇难,30多万人受伤。还有2010年的玉树地震,同样对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

2.国内外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在一次次地震中发现学校作为社区居民的避难场所,具有很大的优势。

地震来临时,学校作为暨有建筑可以作为快速安置灾民的场所。学校作为社区居民的避难场所,有其优势:社区居民熟悉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合理的服务半径都可保证灾后在公共交通未恢复时,避难场所控制在居民步行距离内的可达性。有避难场所功能的学校,会在校内设有相应的物资库房、预留上下水接口并在建筑物外围设置明显的标志。

此外,学校一般具有比较完整的服务设施,比如厨房、供水、厕所、物资储备等设施,具有避难或安置的灾民的基本服务功能。

日本新建的公立学校提倡标准化,并不刻意追求设计的个性化。这样有助于进行防灾避难所设计的安排。每所学校在作为避难场所时,具体承担的功能也有所不同。通常体育馆会作为临时住所,有的学校在灾时还设有临时的幼儿园、心理辅导室、应急医疗室等多种设施,也有的学校仅简单地作为临时住所。但由于都在事先有规划,因此灾情发生后就能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有条不紊地启用。

由此可见,在日本,学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抗震防灾的研究己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

日本在阪神地震后,即启动了对1981年之前建成的建筑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工作。其中引入了一个最重要的参数:IS 值—构造抗震指标(日文中的“构造”为中文“结构”之意)。与IS值有关的因素有:建筑物强度刚度、建筑物形状、建筑物年代。有对应的计算公式。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要求IS≥0.6;而对于学校建筑,则要求提高至IS≥0.7。通过抗震性能评价,对IS值不达标的学校建筑,如果IS值小于0.3,一般选择拆除,而IS值在0.3~0.7之间的,则要进行抗震加固。抗震加固的目标是使建筑物达到IS≥0.7。

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近来由于饱受地震灾害影响,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避难场所建设。成都、北京、厦门、天津、南京、长春、邢台等地的大量公共设施已被批准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成都地区已有26个公共设施可以作为避难场所,北京地区有大约28处,厦门地区已经有大约42处公共设施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

学校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功能本可以多元化。但一直以来,这都是社会比较忽视的部分。这些年来,对学校建筑设计方面论述也不多,也不成体系。当下,学校安全设计研究,学校地域设计方面研究,以及学校在课改后的适应性研究等等。但是,将学校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的防灾避难设计研究基本没有,将学校纳入城市防灾系统做细致的规划设计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从国内外历次地震调查数据来看,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例如1923年9月发生的日本关东大地震,重灾区砖混结构房屋的损坏率为70%;1976年7月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重灾区砖混结构房屋的损坏率为85%;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砖混结构房屋的损坏率为90%。由此可见,我国教学楼结构存在着严重隐患,教学楼建设在我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为避难场所建筑,中小学校教学楼应该被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研究。

3.研究意义

我国人口密度大,自然环境复杂。长期以来对城市防灾避难基础安全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市民防灾意识的缺乏,滞后的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与飞速发展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环境极不协调。1976年唐山地震后,我国开始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2008年汶川地震则使我们看到了进一步完善城市避难场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小学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摇篮,担负着重要的公共职能。中小学校具有人员密度高、中小学生自救能力差的特点,若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不足,一旦遭受破坏性地震,将会造成大量的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历次大震造成的校舍倒塌和学生伤亡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

研究中小学校教学楼兼做避难场所,有着如下意义:

(1)提高当今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使用价值,增强城市防灾综合水平;

(2)提高中小学校教学楼抗震水平,保证灾害来临时,校内师生生命安全。

[1]李扬.中小学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清华大学土木结构组.汉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 29(4): 1-9.

[4]李异,杨洋.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的功能适宜性研究.城市建筑,2011 (2):20-22.

[5]张晓峰.浅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信息化建设.城市减灾,2009 (4): 8-10.

[6]周长兴.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10): 22-24.

[7]汤朝晖.日本中小学校防灾抗震设计启示.建筑学报,2009(3): 86-89.

[8]苑振芳,刘斌.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建筑结构,1999 C10): 9-13.

[9]唐岱新.砌体结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王红印.中小学校在地震中的安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1]蒋孝明.既有预制板砖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21):76-77.

[12]简永辉.城市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为例.建设科技,2008(19): 80-82

[13]Federal Em 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Guidelines and commentary for the Seis 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S].Fema 273&274.199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116-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

猜你喜欢

教学楼防灾场所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基于昆明高校教学楼采光质量的窗墙比优化研究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