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27吴达碧黎平县国有花坡林场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4期
关键词:黎平县公益林管护

吴达碧/黎平县国有花坡林场

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达碧/黎平县国有花坡林场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和发展森林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首先阐述了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讨论了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

1.前言

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2.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性

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国土保安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为主体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重点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地方公益林,包括未区划界定为重点公益林,但生态地位重要,或地方法规保护的森林,如一些未列入重点公益林的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地区的森林、中型水库周边的森林等应作地方公益林。

3.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林分单一,结构不合理

现有生态公益林中以栎类为主的薪炭林占县域公益林面积的81.3%,比重偏大,有林地中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不能充分地利用地上与地下的营养空间,降低了林地生产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

3.2补偿标准低

公益林的衍生是由于某些森林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现有的重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它们多处山区、水土流失及荒漠化严重地区,农民山多地少,林地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被界定为公益林后,林木采伐受到限制,直接降低了林农收益。从2011年起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提高到了每年每亩10元,但若将现有的公益林按商品林经营,在实现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每年每亩经济收入可达30元左右,相比之下,补偿标准过低。在目前物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林木保护与解决群众基本生活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了林农经营护林的积极性。

3.3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不强

生态公益林长远的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参与。近年来,国家对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视的,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及大量的资金投入给予保障,但仍有少数人为了眼前和局部的利益而有意无意地对生态保护进行破坏,在整体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4管护投入少,管护机构不健全

目前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投入为每亩每年1.75元,能够用于公益林补植、林分改造的资金十分紧张,而由于我们对其采伐利用的控制又十分严格,很难通过调动社会力量的形式来募集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同时由于人员少,乡镇工作任务繁杂,形不成合力,加之分布广泛,点多面广,手段较落后,管理难度大。

4.贵州省黎平县公益林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

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将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对此,各地应积极采用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及时宣传林业信息和动态,深化全民保护生态公益林的意识,掀起保护生态公益林活动的高潮。在遭遇困难时,各地政府机关和人民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迅速解决生态公益林管护问题。通过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4.2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

林业企业应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在原森林区划的基础上划分管护责任区,配备专职或兼职管护员。林业企业通过与管护站签订管护责任书、与管护员签订管护合同的形式,将公益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奖惩指标逐一落实到人头。同时,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兑现管护报酬,确保森林管护人员的权益。明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职责,其主要具体负责本级别、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规划、区划、界定以及林权登记和变更等。通过落实管护责任,最终能把生态公益林资源管住、管好。

4.3加强组织工作,提高公益林管理水平

各林业部门要及时成立与生态公益林相适应的有效的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公益林管理。在重要沟道口、流域区规划设立若干个生态公益林管护站,每站设若干专职管护员驻站管护,形成一支精干的专业森林管护队伍,平时承担本区域内的管护任务,必要时由林场组织起来承担重大森林灾害的防控任务。提高护林人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实行择优上岗,引入竞争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能力和知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效果。

4.4完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

打破以往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负担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国家税收的形式统一征收生态效益补偿税,扩大公益林资金资助来源。改变一刀切的生态补偿标准,实行按质论价的原则进行分类补偿。在对生态公益林进行彻底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区位的重要性、林分的生长等级,制订全国统一的各类林分的具体补偿标准。通过补偿机制的完善,使得林农经营管理生态公益林的收益水平与商品林基本持平,做到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

4.5依法治林

法制建设也是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的重点。在现有林业法律、法规的基础再出台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实施。对于严重破坏林木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经营管理单位和个人,采取严格的法律制裁,达到威慑效果。制止偷砍滥伐森林和林木,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的行为。因此,生态公益林的法制建设也是形成生态公益林主动保护的重要前提之一。

5.结束语

造林面积虽逐年增加,但保存面积、林木增长率却增长不显著,年年要补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作为一线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参与了全局造林质量检查及效果调查,现就当前影响公益林造林质量的原因给出了对策。

[1]于海燕,张明铁.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1(6).

[2]刘玉凡,王春轶,岳树民.关于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林业,2012(6):30.

[3]郑礼法.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1(10).

猜你喜欢

黎平县公益林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酸的思念
1991—2020年黎平县降水变化特征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黎平:“十条规范”匡正党员干部行为规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