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探索

2016-12-27王艳永大同电工苏州有限公司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4期
关键词:知识型理论管理

王艳永 / 大同电工(苏州)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探索

王艳永 / 大同电工(苏州)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企业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必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扩大企业规模的中流砥柱。因此对于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策略,提高其工作效率,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文就是通过对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特定及其需求层次进行研究,希望探究出有效的激励策略来激发

企业管理;知识型员工;激励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家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保住其自身市场地位,各大企业纷纷想法设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归根结底,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挖掘知识型员工潜能,提高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成为企业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件事情。而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手段,对于企业而言,能够留住优秀人才,并挖掘出知识型员工的内在潜质和工作热情,让其积极的为企业努力工作。本文就是对如何在企业管理中选择有效的激励措施展开探讨。

一、激励理论相关概述

1.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让人内心始终保持激奋的状态,鼓励人向预期的目标去努力和前进的过程。激励的主要要素包括动机、需要、外部因素和行为。在管理中通常所说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人的需要加以利用,刺激被管理者的动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朝着目标努力实施的过程。

2.激励理论的表现形式。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心理需要进行考察,以人的需要和心理动机为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等。例如当人长时间处于饥渴状态,首先他需要的就是水,但是当其满足之后,水就已经不是他的第一需要,随之而来的就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了。二是安全需要,这种安全需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自己身体受到伤害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避免自己的情感受到伤害的需要。这种安全需要自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生命安全、劳动安全等等。三是社交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群体动物,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可能是以单独的形式而存在的,因此人需要有朋友,进行社会交往。四是自尊需要,主要包括自尊和被别人尊重两方面。自尊是指自己的自尊心,被人尊重是指因为自己的工作成绩或者社会地位、人格魅力等得到其他人的尊重过,可以概括为是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威望和地位等方面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也是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最高层次的一个需要,这个需要说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不单单是为了谋生而去工作,更是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实现自身理想的需要。而在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他认为激励因素包含两种,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的满足既不能够让员工满意,也不能够让员工不满意,它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让员工获得满意,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更好的工作。内容型激励理论对于管理者而言,员工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管理者要根据员工不同的层次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才能够得到良好激励效果。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弗鲁姆的期望效价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期望效价理论理论是指人在想要满足一种需要时一定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同时这种目标对于个人而言又是激发个人努力工作的一种动力,而激发这个动力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简单言之就是目标价值越高、期望值越高,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也就越大。而亚当斯公平理论强调的观点是人工作的积极性性不仅受到报酬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报酬是否相对公平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理解,在一家企业内,同样一个岗位的两名员工,一名员工每月的奖金是300元,另外一名由于与领导的私人关系甚密,每月的奖金是500元,在这种情况下,拿到300元奖金的员工就会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也会降低,而这种激励完全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因此,过程型激励理论对于管理者而言,在选择激励方法时,要能够从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员工期望值高的项目,并在进行激励的时候要注重公平。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将消极的工作状态转变为积极的工作状态,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实现方法主要由四种,一是正强化,正强化是指在某种行为发生之后,可以采取物质或者精神奖励肯定员工的工作行为,让员工收到刺激,感知到进行这种行为时符合要求的会获得奖励的,从而促进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二是负强化,负强化是指不好的不被提倡的行为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提前告知员工这种行为出现后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避免人们出现这种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行为。三是惩罚,顾名思义当违反工作行为的要求出现,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予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让员工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出现是不被企业所允许的,从而尽量减少这种行为。四是衰减,它指的是员工对于原来可以接受行为的强化,由于一段时间的强化,已经在企业中起不到足够的作用了,就慢慢的衰减消失了。

二、企业管理中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独立自主意识强。

在企业管理中,知识型员工一般都是学历相对比极高或者专业知识丰富的员工。这就决定其本身的优越性。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理论知识丰富,并且还掌握专业化的技能,所以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强,这种类型的员工通常不喜欢他的上层管理人员将工作安排的事无巨细,他们更喜欢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其掌握的方法去独立完成工作,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创新性强。

在企业管理中,之所以知识型员工能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因为知识型员工不仅自身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工作理念。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管理中从事的不是体力劳动,也不是系统化的行政工作,而是在企业的发展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为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工作。

3.个人需求高。

在企业管理中,知识型员工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生活丰富而为企业尽心尽力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理想,能够让自身在企业中获得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因此,企业不仅要满足知识型员工的物质需要,还必须为知识型员工制定适合其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让知识型员工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根据知识型员工成长的不同阶段,适当的给予放权,让其承担责任和义务,帮助其成长,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做,不仅能够留住知识型员工的人,更能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心。因为众所周知,理论知识丰富又掌握专业技能的知识型员工在人才市场奇货可居,因此将知识型员工牢牢的留在企业当中,不仅能够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够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本。

三、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探索

1.企业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强化激励意识。

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企业都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领导者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去发展壮大。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领导者要意识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重要性。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这种意识,他才能够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知识型员工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为了强化企业领导者的激励意识,提高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能够走出去,去接受和学习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对激励制度的运用,分析大型企业吸引知识型员工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原因和激励策略,还要了解最新的企业人才战略资讯。同时在思维方式方面,要善于突破自己的固有思维框架,充分认识到激励管理对于知识型员工工作的重要性,更要注意不要让激励措施的实施流于表面,停留在口头激励上,而是要真正的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来,针对知识型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实施不同的激励方式,以此来让知识型员工获得满足感,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2.根据知识型员工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制定激励策略。

目前在我国众多企业管理中,对知识型员工采取的激励方式主要还是是物质激励,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金,让其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是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在下一级的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他们不单单是“经济人”,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理论,还具有专业的技能,想要在任何一家企业中获得高薪都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他们更注重的是马斯洛层次理论中最高一级的层次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性,在企业管理中,对于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企业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水平和其理想目标,为其制定一条适合其发展的职业规划,让知识型员工能够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从而达到激励知识型员工不断努力工作,为企业贡献力量的目的。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企业领导者也要对有自我实现需要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放权,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积极的工作,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激励效果

3.运用情感激励的方式。

在企业管理中,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除了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外,还可以运用情感激励的方式,将知识型员工留在企业当中,让其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工作,都希望自己人际关系和谐,能够工作的顺心舒心,当有事情发生时,不仅企业能够给予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够给予温暖和关心。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励的方式,真正的了解知识型员工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内心的实质需求,尽最大程度去关怀员工,让知识型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情味”,从而愿意死心塌地的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创造价值。

[1]陈庆.国有企业90后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02:88-89.

[2]王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整合激励策略[J].兰州学刊,2005,06:112-113+102.

[3]孔朋,张联.从“高校教授分级制”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创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9:184-185.

[4]石淼.钻探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J].西部探矿工程,2013,07:187-190.

王艳永(1982-10)、女,汉族,安徽蒙城县人,本科学历。大同电工(苏州)有限公司客户经理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内在潜质,让其积极的进行工作。

猜你喜欢

知识型理论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