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

2016-12-27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参观者文物博物馆

樊 迎 /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

浅析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

樊迎 /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

文化传播是文物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其在文化传播和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参观文物博物馆后,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渲染,并产生一定的精神影响。与此同时,文物博物馆也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通过文物展示教育社会大众,其在社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对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进行了具体分析。

文物博物馆;文化传播;教育

一、文物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教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知识需求也随之提高,从而引发了文物博物馆开放度的增加。展览的资料越来越丰富,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生动化,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而只有充分协调收藏、研究和运用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才能够实现文化传播教育的目标。文物博物馆在待人待物上应该持平等观念,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此开展各种活动,才能够充分传播文化知识,行使社会职能。

文物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教育同时也是提高参观质量的必然途径。博物馆的生产和发展是以参观者的积极关注和支持为基础的,建立和参观者的良好互动是博物馆的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文物博物馆积极开展多元化形式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为参观者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

二、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

文物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和战士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其中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和自然进步史。文物博物馆具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实行特征,作为博物馆必须有文物,才能称之为文物博物馆。其二是直观性特征,可以让社会公众能够真实地感受文物文化。其三是广博性特征,博物馆所收集的信息范围十分广泛,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对较多。

文物是人类创造历史、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后代对前人的文化习俗、进化过程和生命来源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依据。是经济社会和上层建筑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必须珍惜丰富的文物资源,其能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有营养的东西,是给予我们精神支柱的重要介质。而传播实际上是指人际关系借助成立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得以发展的肌理,也就是说其是精神现象转换为符号,并在一定距离空间内得以传输和搬运,经过一定的时间得以保存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文物文化的传播实际上就是对人类精神品质的传播,人们可以从文物中获取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信息。

文物博物馆中的陈列、展品和文物是博物馆传播社会文化的主要媒介,文物博物馆利用藏品向社会传播文化信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开设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这样能够让人们自由看到前法国王室的蒐藏的文物博物馆。国家艺术保护博物馆被赋予了神圣的职责,将卢浮宫组织成了一座国立公共博物馆,成为了国家博物馆系统的核心。后来拿破仑一世征服了欧洲最伟大的城市,其所获取的战利品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各种宝贵的艺术品,这就大大增加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其文物收藏也更加宏伟。在拿破仑战败后,许多宝藏开始物归原主。世界各地的参观者通过游览卢浮宫,欣赏卢浮宫的文物收藏,领略到了欧洲文化的精神,欧洲各国的文化在卢浮宫博物馆内,发散着耀眼的光芒,其文化得以传播,从而让世界更加了解欧洲文化。

文物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永久性开放的机构,这表明波纹管不仅仅是收藏文物标本和学术研究的机构,同时也是社会文化传播和教育的场所,其能够向社会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很快就得到了认可。欧洲作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向外传播,向世界人民散播,正是借助于文物博物馆,这进一步表明了文化传播是文物博物馆的核心功能组成部分。

三、文物博物馆的教育特性

博物馆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物博物馆。很多文物博物馆也开始愈发重视文物教育研究,以此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并帮助人们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文物博物馆在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而非过于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真正意义上的文物教育活动。

文物博物馆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展览方式,将展品陈列出来,将文物的内在魅力切实展现出来,参观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需求,自由选择读取和接受文物信息。遇到疑惑之处,可以向相关工作人员虚心求教,或者与周围的参观者一起交流,将不同人的看法和理解融合在起来,形成自己的文物认识,以此全面促进自身文物文化素养。由于不同层次的人受生活环境和个人性特性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入文物博物馆后,各自都会有属于自身的不同感悟,其中有人能感受到中国文明的魅力,还有人能领悟到新的人生境界,有人也会因此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有人在文化素养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等。总而言之,各个层次的人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文物博物馆文化教育的实质和意义。

文物博物馆的文化教育与专业的工作人员密切相关,在信息量和文化承载量庞大的博物馆内,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引领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参观者将会毫无头绪。在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前,专业解说人员不仅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精神,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其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既要有专业的解说,还要有自身独特的见解,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参观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解说服务,从而实现文物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参观者,要具备挖掘文化深层蕴意的精神。解说人员还要引领参观者发表观点,让参观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参观者对文物的深入思考,还能够通过交流提高参观者的文化素养。

文物博物馆和学校共同承担着教育责任,而与学校相比,文物博物馆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主要是由于文物博物馆能够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多元化需求,其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家,都能够通过文物博物馆的教育,促进自身文化素养和档次的提升。文物博物馆涵盖了各种文化信息,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优势,是吸引更多人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载体。参观者进入文物博物馆,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气息,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内,充分吸收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所以说文物博物馆是文化传播和教育的最佳载体。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物博物馆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是集收藏、展览、传播与研究为一体的机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怎样在文物博物馆开展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教育显得愈发重要。相信在文物博物馆的不断更新完善下,其一定会为社会传播更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知识。

[1]郑继武.文物博物馆管理的策略浅析[J].大众文艺.2012(09).

[2]陈尚荣,张可.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传播——以南京市调查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何明.教育传播产业文化、打造文化育人精品[J].北京教育(德育).2012(02).

[4]闫涛.微博时代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让博物馆鲜活地来到观众身边[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

猜你喜欢

参观者文物博物馆
最美的蝌蚪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关上手机再看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