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学案设计研究
2016-12-26宋明
宋明
摘 要: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开展和生成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种体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建构和推进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采用学案导学策略。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学案设计要求与运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学案设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懂和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人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够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案导学的形式提高他们学信息和用信息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设计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模式下学案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活动以老师为中心,主要是老师讲授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学生在课堂往往被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接受,学习中缺少自己的想法,没有主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的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往往高分低能,最终是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创新思维。即使他们知识积累较多,也不能成为灵活运用和有效运用的人才。
新课程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次革命,其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形成。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而教。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能学会学,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技能,能够将所学有效运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操作提升。因此,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获得实践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学生大胆地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熟悉掌握电脑和网络运用,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否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就容易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材或者改编教材,设计能够激发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的学案,引导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二、自主模式信息技术学案的实施
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情,即以生为本施教。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有所认识和理解,学会在电脑使用中获得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具有对信息信息技术学习和获得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等能力。
1.以生为本,强调自主学习情感激发。
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激发,学习能力需要调动。因此,我们设计学案的时候要注意低起点切入,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学习、动手实践。如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这一节学习中,学案设计是先让学生复习计算机的信息获取和管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使用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提出本节的学习目标。之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是什么?我们在计算机使用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哪些?如何做到计算机病毒的防与治?(a.隔离来源,b.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c.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最后可以设计谈论探究题:一些青年对信息技术技艺高超的黑客无比敬佩和向往,甚至自己尝试钻研计算机中破坏性的技术,我们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呢?这样的学案设计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为了学生的理解而教学,在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探求的兴趣和欲望;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取得最大的输入和内化。
可见,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学案要注意低起点,贴近教材;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一些基础的知识和能力。
2.大胆取舍,突出教学重难点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的课时较少,学生课前一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课后也没有什么时间进行复习。因此,学案设计要突出课堂有限时间的效益。在学案设计中要吃透教材,对教材的一些学习点进行准确定位,大胆取舍,甚至改组教材。如在《图表的制作》这一内容学习中,教学目标有:①让学生初步了解三种常见图表的特点,②能够熟练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③掌握图表的常用编辑方法并能对图表进行分析,④能够结合数据挖掘相关内容。其中,教学目标是相对简单的,我们在学案上可以填空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准确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图表的创建及美化,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如何有效制作生成正确且美观的图表?后一问的学案呈现上,我们以探讨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教材上的“探究学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整体掌握图表的美化方法。图表分析与数据挖掘是实践题,可以设计成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合作解决这样的问题。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好学案,激起学生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主动操作和思考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另外,学案要注意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的环节,提高他们自我控制和提升的意识,逐步引导他们完善认知结构。如在《网页制作》学习中,有些同学对“超级链接”的使用不够到位,我就设计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让他们观察和归纳。
总之,在强调自主学习模式运行中,初中信息技术要强调学案设计的有效和运用的科学,切实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学技术、用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3(12).
[2]王守信.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