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微
2016-12-26赖友生谢有亮李文巍
赖友生+谢有亮+李文巍
[摘 要]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大数据”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尽可能地搜集、整理、分类、存储海量信息,分析、挖掘、加工这些多元化的数据,并提取其中有价值信息的数据利用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课程目标预设可能的史料类型,尽可能地将史料分门别类,便于师生使用,更应注意学生对史料的反馈。我们通过“大数据”,通过超级服务器自动存储、分析、发布、汇总海量数据,能科学地完成史料教学内容的开发、分析、反馈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促进师生科学互动,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效能。
[关键词]
大数据;史料教学;史论结合
近年来,关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理论意义阐述较多,“大数据”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方面的著述却寥寥可数。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由于学科属性的特点,历史教学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即使有提及“大数据”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细读之下,不过是对前几年“微课”概念的翻版罢了。大数据的真正技术内涵,即对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深度利用和数据挖掘却无从谈起。本文拟从本校“大数据”在历史史料教学中的实践出发,以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切入点,探寻大数据理论与高中历史教育融合的新路径。
一、史料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福建省卷时代,改革部分是“学什么考什么”,日常教学与考试直接关联,师生有迹可循,心中有数。在高考全国卷中,“改革”这部分的考查却比较灵活。2013年全国Ⅰ卷考查“清末新政”,2014年考查“法律改革”,2015年考查“币制改革”,一些教师见此感慨“白教了”,一些学生不禁感叹“白学了”。实际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取了古今中外形式多样、特点各异的改革中比较富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系统讲解。须知,虽然高考选取的“改革”来源于课外,但“功夫在课内”,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课内进行,那些闻所未闻的改革与课内知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3年考查的“清末新政”是陌生的,但是同时考查的“戊戌变法”却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2014年考查的“法律改革”是陌生的,但儒学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学生却熟读成诵;2015年考查的“币制改革”与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紧密相关。在重视学科素养的今天,“创设新情境,研究新问题”已经是大势所趋。面对千变万化、形式繁多的改革,我们与其猜题押题,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深挖课本所提改革的内涵,以深度取胜。因为,真正形成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通过阅读、发掘、归纳、分析史料,在历史探索中逐渐形成个性化历史观念的过程。因此,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我们应少讲些“结论”,多一些“过程”,在历史学科中,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我们要努力“让史料发声”。作为教师,要防止学生在浩瀚无垠的史料海洋中迷失自己,就应该努力选取那些契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育的史料,选取那些与课文内容有一定关联,却又能切实做到创设新情境,令人耳目一新的史料,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运用“大数据”,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转型,也许是一条新路径。
二、开展大数据史料教学实践的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上的那些纲纲条条,“背景”“原因”“过程”“评价”等内容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即使列举了一些史料,也仅仅是为了推导出课本上的结论的点缀,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传统却销声匿迹了,历史教学陷入了本末倒置中。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从课本知识出发,追根溯源,尽可能地阅读原始史料,在阅读中增长学生的见闻,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学术平台,指导学生了解学术界研究成果。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主办了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并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下发平台登录账号、密码。针对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应用,其中“专递课堂”“教学助手”“众智课堂”“教学资源库”“微课100”等应用虽然教学资源尚不丰富,但代表了“大数据”时代中学教育的新趋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我们选择“教学助手”这个相对架构较为完整、资源比较丰富的应用,发动高二年级文科班师生共同完善这一数据平台,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试验田,开辟历史教学的新疆域。我们认识到,面对改革部分的选修题之所以束手无策的原因,不全在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更多的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教学思维在作祟,忽视学生的历史阅读体验所致。
我们根据课本的单元主题设置,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敲定了一批电子书和经典学术论文名录(见图1),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学校网络阅览室的先进设备,开展史学经典网络研读课,通过团体互助协作和教师针对性指导的方式,消除学生对于史料的畏难情绪。在确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将阅读中获取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借助“教学助手”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融合“教材资源”“课前导学”“互动课堂”“在线监测”“课后作业”等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与有效反馈。
<E:\123\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12q-7.tif>
图1
三、教学案例展示——《商鞅变法》
在历史教研组和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的支持下,我们以《商鞅变法》为例进行教学实践,现谨将课堂教学流程表述如下。
(一)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教学助手”,借助古汉语字典和参考译文,自主阅读《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书·垦令》了解商鞅其人,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并通过“教学助手”平台预先布置几道与文章有关的简答题,如“根据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概括商鞅的农业政策”等,要求学生在“课前导学”版面完成并上传。通过对原始史料的阅读,在实践中培育学生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原则的认识。
(二)课中互动
教师事先利用“教学助手”的反馈版面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平台的“互动课堂”功能,组织学生讨论预习题中的问题,借助台式电脑,结合图文素材,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可以及时看到教师的点评,以利于调整学习方向(如下图所示)。
图2
以“教学助手”平台开展史料教学,切忌贪多求全,毕竟入选教材的改革都是史学界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的部分。笔者在中国知网平台,以“商鞅变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31262条结果(2016/4/9检索)。在海量史料面前,学生往往容易不知所措。因此,笔者在选取史料时,对于集中反映商鞅变法思想根源的《商君书》,只选取了《垦令》篇,但在“课前导学”中介绍了《商君书》的基本篇目。在研究成果方面,笔者选取了朱绍侯先生的《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作为高中生,由于时间精力阅历的限制,难以阅读全部研究成果,且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最稳妥的办法是将所有可能收集到的史料做好链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将其中较有典型意义的条目置顶,指导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成果。
(三)课后检测与巩固
通过“教学助手”的“课后作业”版面,上传《商君书·壹言》篇,师生根据史料分别设置材料解析题,此种“师生互难”的做法虽然比较耗时,但是成果却是显著的:教师获得了深层次了解学生解题心理的信息,有利于深刻地把握学情;这体现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生为了难倒教师,饶有兴致地围绕课文和史料认真研读,甚至为了设置好题组成兴趣小组,反复切磋,虽然不少题目仍显稚嫩,但也涌现出一些富有新意的出题角度(如图3),这种逆向的“课后作业”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出题的过程其实是品味史料内涵的过程,是揣摩出题人出题意图的过程,更是提高史学素养的过程。
<E:\123\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12q-9.tif>
图3
“大数据”历史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全盘否定,而是有益补充,通过预设教学目标,开发海量史料,并通过“教学助手”平台有序指导学生完整具体地阅读史料,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学会挖掘史料中信息,课堂互动讨论培养分析能力,课后积极围绕史料开展做题与出题训练,最终达到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学素养的目的。尽管存在诸如技术平台亟需完善、数理分析易用性不足、时间精力成本高昂、学生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当前的“大数据”历史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不过,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大数据”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尚未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必须“摸着石子过河”,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大胆运用“教学助手”平台,进行新课程的探索。
[参 考 文 献]
[1]段战平.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3).
[2]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邱佳佳.商鞅变法的法律文化解释[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朱绍侯.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J].零陵学院学报,2004(9).
[5]吕丽.商鞅的“变法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刘国祥.试论商鞅变法的负面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1).
(责任编辑:李雪虹)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教育学院基金资助的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大数据视角下高中历史史料解析能力提高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AS151434)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赖友生(1964-),男,福建长汀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谢有亮(1970-),男,福建长汀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李文巍(1988-)男,福建长汀人,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