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2016-03-18张涛
张涛
【摘要】秦国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谋士有很多,穆公称霸西戎时的百里奚、蹇叔,孝公时为秦奠定基业的商鞅,秦昭王时提“远交近攻”的战略家范雎,支撑秦国文化发展的吕不韦,遑论最终一统天下时的朝廷重臣李斯、尉缭,均是不问出身,量才而用,最终为秦国的一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谋士 变法 政治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战国时期是继春秋礼崩乐坏之后政治格局重组的时期,战国七雄的角逐以及秦国最后一扫六合完成统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然而秦国的统一并非偶然,除了秦君主的贤明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家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秦国本是地处西隅的落后小国,但正是由于对富强的向往以及对东方先进文化的渴望,使秦国成为了诸侯中较为开放且接纳创新的国家。在不同的政治时期,尤其是自秦孝公开始,秦国的君主都能任用适当的人才,使秦国在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各方面都拥有足以进行统一六国的实力。
商鞅变法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见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秦国接受创新的表现,也使其“窥周室”的野心走上付诸实践的第一步。
商鞅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因秦孝公求贤令而至秦国,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他通过与孝公的交谈得知其野心,遂以“强国之术”得到重用开始变法。
商鞅的变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重新划定户籍制度,“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奖励告发,又鼓励人民分家;他改革秦国军功爵位制度,实行按功授爵制度;他制定了严酷的律令,赏罚分明。同时,他还将经济发展纳入变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他将这些法令昭告天下,刚开始人们并不在意,直到秦国太子犯法,商鞅惩戒了太子的两位老师之后,秦国人人遵守法令,取得了“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的成果。之后他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加大鼓励人民各立门户,更改行政区划,废乡置县,广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加大法制力度,达到了“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的局面。
之后,在秦魏的战争中,商鞅用计骗取魏国主帅公子昂的信任,令其相信自己的和平谈判要求,结果公子昂成为秦军的俘虏,秦军大破魏军,获得河西之地的控制权。因此占据了“东乡以制诸侯”的有利地势,成为“帝王之业”的一块奠基石。
但是由于商鞅新法对贵族造成的冲击招致了很多怨恨,加上他自己性格的骄傲自满,在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公子虔诬陷商鞅谋反。他被迫逃到秦国边境,因为没有新法规定住店时要出示的证件而被旅店拒绝,后在魏国边境被仇视他的魏国人赶走,最后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后示众,但是他的新法一直在秦国延续。
张仪连横
贾谊《过秦论》中“外连衡而斗诸侯”,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张仪是魏国人,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张仪完成学业后就去游说诸侯,但是一直贫穷不得志,曾在楚国被诬陷偷窃,又被在赵国得志的老朋友苏秦所羞辱,于是到秦国去了。但其实苏秦对张仪的羞辱是想激发他的意志,他还一直派人暗中帮助张仪,使得他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并成为其客卿,策划攻打诸侯。
张仪拥戴秦惠王为王,自己成为了秦国的国相。之后不久,为了秦国的利益,他又离开秦国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说服魏君,使魏国首先臣侍秦国,从而让其它诸侯国效仿。但魏襄侯和魏哀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且大败之。之后,借着秦国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张仪再次以各国分立的现实游说魏王,使其背弃合纵盟约,依靠张仪请求和秦国和解。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
之后,他又试图打破楚国和齐国的盟约,以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诱惑楚怀王,怀王也非常高兴地应允了他。结果张仪回到秦国马上毁约,秦楚大战于蓝田,楚军大败,只有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媾和。楚王恼羞成怒,要求以黔中地区换取张仪,于是张仪坦然出使楚国,虽被囚禁,但是巧妙利用楚国的靳尚与郑袖脱身。恰逢其时听说苏秦死了,于是游说楚怀王背弃合纵盟约而与秦国联合,虽然遭到了屈原的反对,但是为了保住黔中土地,怀王还是采用张仪的建议。此时的张仪离开楚国后,借此机会前往秦以东诸地,游说韩王、燕王奉事秦国。张仪准备报告秦惠王,但还没走到咸阳,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
武王从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诸侯们也听说张仪和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秦武王元年,在内有大臣们不停地诋毁张仪,于外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张仪害怕被杀死,于是他又用计使武王相信,把他送到魏国就会转移诸侯的注意力。张仪在出任魏国宰相一年后死在魏国。
虽然张仪在一般人眼中是出尔反尔的小人,也完全没有忠君爱主的情操,但是他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口才被惠王的慧眼所识,在那一段时期内是张仪支撑起了秦国外交上的强大。
范雎与“远交近攻”
范雎是魏国人,他是魏中大夫须贾的门客,想要侍奉魏王,但在随须贾使齐的过程中被误会与齐国有私,逃到秦国,通过秦国使臣王稽觐见秦昭王。当时的秦国局势被昭王之母宣太后和太后之弟穰侯魏冉所控制,范雎把握住这一点后,成为了昭王夺取政权的重要助力。
他首先指出当时秦国的对外政策在魏冉的操纵下不尽合理之处,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要亲近地处中原的韩、魏两国,以此威胁楚国和赵国,这使得秦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了大的突破,范雎也因此成为与昭王关系较为亲密的客卿。在解决完外部事务之后,他就开始提议废除太后以及太后诸弟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的特权,将他们驱逐出国都。范雎成为国相,封地在应城,因此范雎封号称应侯。
范雎为昭王乃至秦国做出的第二个贡献是,施行反间计使赵国让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统帅军队,结果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进而围攻邯郸。但是此后不久,范雎就与武安君白起结下了怨仇,他向昭王进谗言把白起杀了,于是昭王任用郑安平攻打赵国,反被赵军围住,郑安平投降了赵国。对此,范雎自知罪责难逃,就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因为按照秦国法令,被举荐官员犯罪,举荐人同罪,但昭王没有治罪,反而加赏范雎。此后王稽又因与诸侯有勾结而被诛杀。范雎感到恐惧,推举蔡泽为相后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范雎出身贫寒,但是他审时度势的眼光为他迎来光明的政治生涯,他出色的谋略也使得秦国越来越强大,但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不仅断送了自己,还为国家招致了灾祸。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本为赵国富商,往来贩贱卖贵于赵、韩。由于机缘巧合,在邯郸街头,吕不韦偶遇秦质子子楚。其时秦赵交恶,子楚客居赵国都城邯郸,颇为狼狈,但吕不韦认为子楚“奇货可居”,遂以其财资助子楚,并亲自携巨资赴秦为其游说华阳夫人,终使子楚立为太子。公元前249年,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三年后庄襄王病故,立太子政为王,尊吕不韦为相邦,号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任秦相期间,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吕不韦不仅在政治上有作为,他在秦国的思想文化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他曾组织门客编纂著名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此书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此书不仅是各家思想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吕不韦在相国任内的一部施政大纲,其中表现出了他对儒家思想浓厚的兴趣,他推崇孔子的仁孝思想,对孟子提出的仁政和民本思想也有所继承。值得注意的是,吕不韦是秦国少有的对于法家持反对态度的政治家,他批判法家刻薄寡恩,反对严刑峻法和极端的君主独裁,主张德治与法治并行,更强调德治的作用。
他的这些思想与当时醉心法家思想的秦王嬴政格格不入。吕不韦强调德政被秦王追求的法家短暂成效所不容,统治思想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政出多门,令行不一。这正是始终致力于政治、文化统一的秦始皇无法接受的。吕不韦倒台后,秦始皇发布“逐客令”。正是这种矛盾的爆发,使游士盛行之风也受到了重创。
秦国用人,不问出身,量才而用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战国之君遂以士为轻重,文者为儒,武者为侠。呜呼!游士兴而先王之法坏矣!”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都是游士的一种,属于战国时期“没有任何背景的新游民阶层”。而所谓“先王之法坏矣”正是因为他们在各国开展变法,使得各国内部阶层结构以及国际局势得到“重组”的体现。这说明每个时代都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变革,这与当今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不谋而合,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对未来发展形势的预测进行变革,才能为国家与民族的富强寻找出路。
其次,秦国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对外来人才的接纳程度也与当今我国努力对外开放的政策相呼应。秦国历史上那些有过重大贡献的谋士,无论是穆公称霸西戎时的百里奚、蹇叔,孝公时为秦奠定基业的商鞅,秦昭王时提“远交近攻”的战略家范雎,还是支撑秦国文化发展的吕不韦,遑论最终一统天下时的朝廷重臣李斯、尉缭,均是不问出身,量才而用,最终为秦国的一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之,秦国开放姿态推动了人才的流入,加速了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和创新,这种创新又要求更大程度的开放,因此秦国才能在短短百年统一根基深厚的其他六国。这种开放与创新的精神也是我国今后发展中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李筱艺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