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制澄清型玉米发酵饮料配方的筛选

2016-12-26任静波唐丽新张升华林春艳宋志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酸度调配发酵液

任静波,唐丽新,张升华,林春艳,宋志强

(1.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111;2.双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111)

配制澄清型玉米发酵饮料配方的筛选

任静波1,唐丽新1,张升华1,林春艳1,宋志强2

(1.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111;2.双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111)

玉米饮料多为混浊型或固体型,消费者的口感不佳或饮用不便,澄清型发酵玉米饮料具有玉米的良好的口感、饮用方便,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市售普通玉米籽粒(玉米面亦可)。

1.2方法测定自然发酵酸度;控制人工发酵条件,调配发酵液达到自然发酵酸度。

1.3检测方法感官评价评价为主,同时测定有效酸度(pH法)。

2 工艺流程

玉米预处理→糊化→酶解(液化→糖化)→自然发酵→灭菌→接种→人工发酵→过滤→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检验

3 试验设计

3.1自然发酵为保证饮料良好的口感,在自然发酵的基础上进行调配。所以,测定自然发酵的总酸度、有效酸度和糖度,结合感官评价确定调配产品的口味。

3.2配方筛选在自然发酵液的基础上确定配方,添加柠檬酸、蔗糖、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等四个调配物,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如表1,以产品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确定饮料配方成分及比例。

表1 玉米自然发酵正交因素与水平设计%

3.3感官评定根据产品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感官评定项目评分(总分100分)如下,色泽:淡黄色或浅乳黄色,10%;组织状态:放置后呈均匀、稳定的乳浊液,30%;口味:口感细腻、酸甜柔和,无肉眼可见颗粒,40%;风味:具有玉米特有的香味,20%。

4 结果

4.1确定自然发酵的条件及其终点自然发酵时,基础发酵液在25℃、30℃、35℃发酵时,pH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

自然发酵时,调节玉米发酵液的固形物含量为14%,在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24h条件下,得到总酸度0.7%~0.8%,有效酸度pH4.3~4.5,总糖度为7%~10%的基础玉米发酵液。

4.2产品配方的确定在基础玉米发酵液中添加调配柠檬酸、蔗糖、黄原胶和CMC-Na等4个调配物进行正交试验的结果如表2。

表2正交试验表说明,影响配制的玉米发酵饮料的主次因素排序为蔗糖、柠檬酸和增稠剂,配方的最佳组合是A2B1C2D2,即添加蔗糖5%、柠檬酸0.3%、增稠稳定剂黄原胶0.1%和CMC-Na0.13%。

5 分析与讨论

本次试验是在基础发酵液的基础上进行调配,自然发酵的菌种为酵母菌和乳酸菌,乳酸菌先于酵母菌发酵,为酵母菌提供酸性环境,而酵母菌发酵为乳酸菌提供维生素。自然发酵时菌种复杂,所以达到发酵终点必须灭菌后灌装,还可防止乳酸菌的后发酵。

乳酸菌发酵是在基础发酵液灭菌后,添加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的,所以玉米发酵液所产有机酸种类相对较少,酸味单一、刺激性较强,口感单调。自然发酵除酵母菌和乳酸菌外,还有其他杂菌,发酵产物有机酸种类多样,并有其他发酵有机物产生,所以酸味柔和,口感丰富。因此,在自然发酵的基础液之上进行调配。

澄清型饮料因固形物含量少、口感单薄,必须添加蔗糖和增稠稳定剂,增加固形物的均一稳定和醇厚的口感。在生产中,发酵后采用一级均质(18~20MPa),且注意甜味剂和色素的运用。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2.020

任静波(1969~),黑龙江省龙江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技术

猜你喜欢

酸度调配发酵液
养猪饲料巧调配
柴油酸度和酸值测定结果差异性研究
大气调配师
鼠李糖脂发酵液驱油性能研究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和HPLC测定
生鲜乳品质的影响因子
——酸度
桑黄纤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牛乳新鲜度与牛乳酸度关系的探讨
张馨予调配
发酵液中酮基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