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词典评论研究: 现状分析与结构描述

2016-12-23王娇胡文飞

辞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评论者辞书汉英

王娇++胡文飞

摘要汉英词典评论对汉英词典编纂及整个双语词典批评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文献统计与计量分析,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范式和路径三个方面,涵盖评论者身份、评价目的、原则和标准等内容,深入分析了汉英词典评论的现状,发现目前汉英词典评论以介绍描述为主,评价性特征不足,用户需求关注不够。此外,还存在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标准不清晰和评价术语混用等问题,而且评价原则的客观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等有待进一步加强。文章认为应该充分考虑词典用户的需求,积极反思汉英词典所存在的不足,秉承其评价性的根本特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汉英词典批评评价评论

一、 引言

词典批评关系到词典编纂的质量和词典学理论研究,是推动词典学理论与词典编纂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武继红2004;罗思明,曹杰旺2006)词典评论则是实现词典批评的具体形式(Swanepoel 2008: 208)。但是,目前词典评论大都局限于介绍和描述,评价性特征略显不足,基于用户视角的评论也相对缺乏。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学习者越来越多,双语词典的作用日益重要。汉英词典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和使用最频繁的英语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其作用不言而喻。各类汉英词典层出不穷,汉英词典批评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汉英词典评论数量众多,其质量却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统计和计量分析来揭示汉英词典评论现状,为构建汉英词典评价体系提供现实依据。

二、 相关研究

魏向清(2001: 59)指出:“词典理论的研究正是从词典批评实践开始的。”词典批评实践历史悠久,是促进词典编纂质量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词典批评的具体实现方式,词典评论数不胜数,如Bogaards(1996),De Schryver(2005),Nielsen(2009),江蓝生(2013),Zhao Gang & Pan Shaozhong(2014)和Zhao Gang(2015)等。其中,汉英词典评论亦是不胜枚举,如陈忠诚(1980,1997,2003,2005),吴景荣(1991,1992),姚小平(2002),赵刚(2004a,2004b,2010),何家宁(2014)等。

“词典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衡量一部词典的标准。”(武继红1999: 45)由于词典和评论者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词典的评价标准往往不同,同类词典的评价标准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国内外对词典评价标准的研究虽多,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而这恰好是词典批评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Hartmann 2001;Jackson 2002)。尽管如此,目前关于词典评价标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陈楚祥(1994),Renkema(1996),章宜华、黄建华(2000),徐祖友(2003),邹酆(2004),罗思明、曹杰旺(2006),章宜华、雍和明(2007)等都讨论了词典的总体评价标准;不少学者也讨论了单语词典的评价标准,如Nakamoto(1994),Dretzke(1997),Chan & Loong(1999)等。同时,有学者也提出了双语词典评价的标准,如Steiner(1984),Tomaszczyk(1986),姜治文、文军(1998),魏向清(2001,2005)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标准并没有广泛地运用到词典评价中。

另外,词典评价的目的、原则、方法和视角等也是词典批评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词典批评实践同样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如Jackson(2002)和徐祖友(2003)等探讨了评价目的;邹酆(2004),马启俊(2009)和曾东京(2009)等讨论了评价原则;Chan & Taylor(2001),章宜华、雍和明(2007)和Bo Svensén(2009)等探讨了评价方法。另外,Jackson(2002)还专门讨论了评价视角。但是,对评价标准的研究远远超越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词典批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对词典学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大多数词典评论都是从词典本体或编者的角度出发对词典进行评价,忽略了用户在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词典批评理论研究很少从全局出发建立一个多维评价体系,而主要是以评价标准为中心,对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等的研究略显不足。由于词典种类繁多,难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而且考虑到汉英词典的重要地位,本文将深入分析汉英词典评价的现状并指出其不足,为建立基于用户视角的多维汉英词典评价体系提供现实依据。

三、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文献统计与计量分析,收集了1980年以来中国期刊网(CNKI)中的核心期刊(北大版,共23种)上关于汉英词典的评论文章,共172篇。这些期刊包括辞书类期刊1种,即《辞书研究》;语言及教学类期刊20种,如《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山东外语教学》和《外国语》等。由于汉英词典涉及翻译,翻译类期刊也时有刊登关于汉英词典的评论,因此本研究还收集了翻译类期刊2种,即《中国科技翻译》和《中国翻译》。本研究基于这些期刊上的文献,旨在对汉英词典评论进行现状分析和结构描述。

2. 研究问题和过程

汉英词典评论所涉及的内容复杂而广泛,为了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其现状,本研究从评论者的身份及其评价目的和语气这三方面来分析评价主体结构,然后通过分析介绍类、述评类和研究类三种不同类型的评论所涵盖的内容来反映汉英词典评价内容的总体结构,最后从评价原则、方法、标准和视角四个方面来揭示汉英词典评价的范式与路径。

四、 结果与讨论

1. 研究结果

(1) 评价主体结构

对汉英词典进行评论的主要是词典学家、语言学家、出版商及语言教师等。他们主要是从词典编纂过程,词典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及词典修订等方面进行评价,如丁炳福(2002),魏向清(2007),吴建平(2011)等。由于汉英词典涉及汉英两种语言间的对等,部分翻译学家和翻译爱好者也对汉英词典中的英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评价。他们主要是对汉英词典为某个或某类汉语词提供的英语对等词进行评价,如孟伟根(1993,2006),李安兴(2010)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评论更多的是词典学家、语言学家和出版商之间的对话,极大地忽略了词典用户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作为评价主体,评论者应该首先明白其评价目的。词典评论最常见的目的是对某部词典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并给出适当的建议,以期促进词典质量的提高。分析表明,汉英词典评论亦是如此。但是,令人费解的是55%左右的评论都没有清晰表明其目的。只有约45%的评论将其目的直接展现给了读者,这些评论大都以“本文拟就……”或“本文试图……”等明确表达了评论目的。

另外,评价主体的语气也反映了评论者的态度和评论的基调,同时也体现了评论的学术性。本研究中的汉英词典评论源自核心与权威期刊上的学术性评论,其语气大都是学术性的,并且以赞扬为主,对不足之处则委婉指出。有些评论语气犀利,表达直接,如评《当代新编汉英词典》时说道,“称新不新”“词典编者自以为已智穷力竭,无所求矣!”;评价《语言大典》时称其为“欺世之作”,并且“杂乱无章、毫无标准的收词”等。

(2) 评价内容结构

词典评价应该涵盖哪些内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尚未解决。Battenburg(1991)认为应该考虑三个方面——词典所提供的信息数量,词典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信息呈现的方式。本文从评论的性质出发将汉英词典评论分为介绍类、述评类和研究类。三类评论所涉及的内容各有侧重,所占比例也各不相同(图1)。

介绍类评论主要是对新词典进行介绍,为广大用户提供新词典信息,包括词典的功能、适用人群和区别性特征等,从而便于用户在购买时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能最大程度满足自身需要的词典,如王逢鑫(2002)等。这类评论在汉英词典评论中所占比例最小,约为4%。

述评类评论主要是对词典本体的描述和评价。目前汉英词典评论以述评为主,约占77%。评价内容主要涉及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评价重点集中在词目的选择和编排、对等词、例证及词性标注等。这些信息或散见于评论中,如魏向清(2007)等,或由某篇评论专门探讨,如词性标注(王仁强2012),例证(赵刚2004a),体例(顾雪梁1994),译文(吴文子2006)等。此外,修订作为词典生命力的关键环节,有学者专门探讨了汉英词典的修订,如王宗炎(1996),徐海(2005)等。

研究类评论主要是对汉英词典现有的处理方式或词典中存在的不足提供解决思路,这对优化汉英词典编纂十分关键。研究类评论的数量仅占19%,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编纂方法和微观结构设计。曾泰元(2005)和李安兴(2006)探讨了语料库对汉英词典编纂所起的积极作用。另外,魏向清(2008)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微观设计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3) 评价范式与路径

本文从评价原则、标准、方法和视角四个方面来分析汉英词典评论的范式和路径。

就词典评价原则而言,最重要的是客观性原则,即词典评价时须遵循客观事实。总体上看,笔者接触到的汉英词典评论大都能遵循客观性原则,对词典的描述和评价能做到基本符合事实,如魏向清(2007),李翔(2013)等。但是,也有个别评论有失偏颇。如赵刚(2010: 136)表示赫迎红对《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评论有失客观性原则,并举例进行说明。他还指出对词典“不应一味恶评,而应抱着促其发展和完善的态度进行评论”。的确,词典编纂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难免出现疏漏。评论者应该本着鼓励其发展和完善的原则,对词典进行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或回避词典中存在的问题,而应该客观积极地指出词典中所存在的问题,促其发展。

为了提高词典评价的质量,评论者应该为读者提供一套明确、全面、系统并且可操作的词典评价标准(Swanepoel 2008: 209)。然而,笔者接触到的汉英词典评论几乎都没有为读者展现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评论者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和偏好对词典进行评价。另外,还有部分评论者似乎根本没有考虑到评价标准,仅凭经验或直觉对词典“指误”,凡是觉得不合理之处就指出来。

词典评价不同于其他文本评价,几乎不可能将某部词典通读后再对其进行评价。词典评论者通常采用这样几种评价方法: 第一,通过内省对词典进行评价。首先阅读前言和用户指南,浏览词典并阅读不同类型的词条及后置页的信息,然后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词条从各个方面仔细考察和评价,近80%的汉英词典评论都采取了这种方法(图2),如李安兴(2006)等。第二,对比法。或者是同类词典之间的对比,如姚小平(2002)等;或者是同一词典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如王宗炎(1996)等。另外,也有极少数评论者使用问卷调查法,如焦瑞娟(2013)等;实验法,如胡文飞、章宜华(2011)等;调查法,如王仁强、章宜华(2006)等。也有些评论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如胡文飞、周君(2012)同时使用了调查、抽样和对比。还可以设计专门的测试来模拟词典使用,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如Chan & Taylor(2001),但是在汉英词典评论中尚未有评论者使用这种方法。

任何一篇评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某个视角出发。但是,笔者接触到的汉英词典评论很少明确表明其评价视角。研究表明,63%左右的评论是从词典本体的角度出发,就词典论词典,如伍铁平(1993)和秦晓惠(2011)等;部分是从语言学家、词典学家或词典编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的,如王仁强(2012)等;从用户视角出发的评论所占比例最小,只有7%左右,如胡文飞(2013)等。此外,由于汉英词典涉及汉英两种语言间的对等,也有评论是从翻译的视角出发,如巫和雄(2010)等。具体见图3。

2. 讨论

汉英词典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英词典的特征及其优缺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 评价主体结构

汉英词典的评价主体身份多元,涉及词典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及语言教师等。从各个视角对词典进行剖析,值得提倡。评价主体的目的和语气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笔者接触到的汉英词典评论一半以上都未将评价目的清晰地呈现给读者,评价语气往往以称赞为主。词典评论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词典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但是不同评论的目的也会有所差异。因此,评论者明确呈现其评价目的能帮助读者理解评论并考察评论目的是否实现,从而促进词典评价的健康发展。Chan & Taylor(2001: 166)亦明确指出将评论目的清楚地告知读者效果会更好,然而汉英词典评论的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发现,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部分评论者缺乏理论指导,开篇就直接褒优贬劣,未曾想到将目的明确地呈现在评论中。其次,部分评论者虽明白其评价目的,但未能有效地将其呈现在评论中。

Chan & Taylor(2001: 173)指出“赞扬和批评的方式往往比清晰的结论更能体现评论者对所评价词典的态度”。研究表明,笔者所调查的汉英词典评论以赞扬为主,对不足之处则轻言指出。Hyland(2000: 48)也曾指出“赞扬往往是普遍的,而批评仅仅限于具体的某些方面并且常常以某种缓和语调表达出来”。评论者往往避免直言不讳,这是可以理解的。词典编纂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对编纂者应该持一种激励的态度,而不是直言批评。另外,在社会大环境下,评论者也会受制于权威,尽量缓和语气,避免冲突。

(2) 评价内容结构

现有汉英词典评论对词典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探讨细致而深入,对汉英词典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但是,评价内容的平衡性有待加强。显而易见,在述评类评论中,词目、对等词、例证、体例、词性标注和修订等备受青睐,但是对于参见结构、词典的外部装帧和内文版式等方面涉及较少。汉英词典的收词立目、译义、词性标注和例证等作为汉英词典中的核心要素更容易引起评论者的注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参见结构和词典的排版、装帧等作为词典必不可少的元素,也应该给予重视。此外,将词典本体作为评价的切入点,操作相对容易。但是,汉英词典评价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对词典本体的研究,还要包括词典编纂的宗旨、方法及词典用户等,这些也应该成为评价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更多的重视。

从评价内容的性质上来看,汉英词典评论更多是对词典中的优缺点进行介绍和描述,缺乏有效的评价。Hyland(2000: 44)就曾指出评论在本质上是评价性的,因此评论者应该牢牢把握评价性特征进行词典评价。研究类评论往往是通过吸收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词典编纂和词典中的处理方式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其建设性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目前这类评论的数量有限,所提供方案的可操作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类评论对评论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潜心专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出真正对词典编纂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新思路。

(3) 评价范式与路径

1) 评价原则的客观性

章宜华、雍和明(2007: 368)指出:“词典的规范反映为若干编撰原则,词典评价的规范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依据,以免不顾事实,无原则地拔高和贬低某种辞书。”这反映了词典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汉英词典评论基本遵循了客观性原则,但部分评论的客观性仍有待加强。

作为评价活动的主体,评论者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因此,评论者对同一词典的评价有所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也值得鼓励。但是,一味指摘或一味夸赞都是过于主观甚至罔顾事实而产生的偏见。另外,词典评价的客观性还要求评论者“将词典释义中的客观性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评判和行为规范的主观性分开”(马启俊2009: 63),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或某类人的主观愿望进行评价。因此,在今后的汉英词典评论中,评论者应该进一步以事实为准,力求客观评价和反映词典的特征。

2) 评价标准的实用性

汉英词典的评论者大都是根据直觉和主观判断进行评价的,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因典而异,尚未建立一套基本得到认可的实用词典评价标准(Hartmann 2001; Jackson 2002)。现有的词典评价标准大都是概括性的,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因此难以运用到词典评价中。毋庸置疑,改善和解决汉英词典“直觉式”评论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符合双语词典学的一般标准,同时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的特殊性及用户需要的实用型汉英词典评价标准。

此外,汉英词典评论所使用的相关术语缺乏统一的标准。Swanepoel(2008: 209)指出,为了提高词典评价的质量,评论者应该给相关概念(如评价和批评)一个清晰并且与词典学相关的定义。然而,纵观所有汉英词典评论,大多数都将评价、评论和批评不加区别地使用。目前关于评价、评论和批评这三个术语的定义彼此重叠,甚至不同学者对这三者间的关系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因此,为相关术语及其之间关系进行界定亦是研究者们应该注重的问题。另外,部分评论者对相关术语的定义不甚了解。许多评论者在汉英词典评论中仍然使用“释义”,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一致认为双语词典的释义本质上是“译义”,因此今后的评论者应该注意相关术语最新的权威定义,避免混用而产生误解。

3)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Swanepoel(2008)曾指出,一套总体上得到认可的评价方法对提高词典评价质量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汉英词典评论仍停留在依靠评论者的翻阅和直觉感受的阶段。他们大都是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考察词典,很少有人使用问卷调查、实验或者专门设计的测试来评价词典。究其原因,一方面,目前对词典评价方法的研究尚未深入,大都是对评价方法的概括性描述,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另一方面,问卷调查、实验和测试等方法涉及用户,费时费力。正如Hartmann(2001: 50)所指出的那样,关乎用户满意程度的研究总是个难题,所以大多数评论者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简单的内省和对比两种方法。

4) 评价视角的多元性

Hartmann(1983)正式提出了用户视角,标志着词典学的用户研究步入正轨。词典批评作为词典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开始向用户视角转变。Jackson(2002)明确指出,词典评价可以从三个视角——语言学家或(元)词典学家的视角、用户视角、语言教师的视角——进行。但是,国内汉英词典批评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词典本体和编者角度的评价,用户视角的评价远远落后。应该说,作为词典的终极使用者,用户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此外,现有的用户视角研究大都关注用户的显性信息需求,没有深入到用户的隐性认知需求(陈伟,张柏然2007)。这主要是由于用户视角在汉英词典批评研究中起步较晚,而且涉及用户的研究往往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难以操作。然而,汉英词典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汉英词典质量的相对落后表明,汉英词典评论只有走出传统研究视角的桎梏,从用户视角出发,才能顺应用户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

五、 结语

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式与路径三个方面对汉英词典评论进行了分析,反映了汉英词典评论的现状。研究表明: 现有汉英词典评论大都是对词典本体的描述或介绍,评价性特征略显不足,研究性评论更有待加强。词典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用户服务,但是用户在汉英词典评价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基于用户视角的评论大都是从用户的显性信息需求出发,其隐性认知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汉英词典评论中还存在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标准不清晰,评价术语混用,评价内容不平衡,评价视角单一等不足,而且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原则的客观性和评价语气的学术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文认为从评价主体的身份、评价目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建立一个基于用户视角的多维汉英词典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丰富双语词典批评理论,而且能更好地指导汉英词典批评实践,提高词典评论质量,从而有效地促进汉英词典编纂,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

参考文献

1. 鲍克怡.欺世之作《语言大典》剖析.辞书研究,1993(3): 43—68.

2. 陈楚祥.词典评价标准十题.辞书研究,1994(1): 10—21.

3. 陈伟,张柏然.认知观: 词典研究范式的归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59—62.

4. 陈忠诚.《当代新编汉英词典》初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 154—156.

5. 陈忠诚.为2002年版《新时代汉英词典》指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113—115.

6. 丁炳福.试论汉英词典的词性标注.辞书研究,2002(6): 61—67.

7. 顾雪梁.汉英词典的编纂及其多元体例探索.外国语,1994(2): 77—79.

8. 何家宁.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1): 76,82—84.

9. 胡文飞,章宜华.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意义表征能力调查.外语研究,2011(3): 78—84.

10. 胡文飞,周君.主流汉英词典的意义表征现状分析: 基于微观结构的实证研究.外语研究,2012(4): 52—58.

11. 胡文飞.常态与拓展: 汉英学习词典多维表征模式的构建.外国语,2013(2): 50—57.

12. 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概述.辞书研究,2013(2): 1—19.

13. 姜治文,文军.关于拓展双语词典批评领域的思考.外国语,1998(6): 66—70.

14. 焦瑞娟.内向型汉英词典中动词词目英语对应词辨析问题初探.辞书研究,2013(3): 42—50.

15. 李安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选择——关于平行语料库建设及其使用的几点思考.辞书研究,2006(1): 115—120.

16. 李安兴.“无师自通”的译义.辞书研究,2010(2): 184—185.

17. 李翔.《汉英词典》(第3版)词类标注评析.辞书研究,2013(5): 53—59.

18. 罗思明,曹杰旺.词典批评类型与理论构建.山东外语教学,2006(5): 60—63.

19. 马启俊.词典批评和词典的客观性.辞书研究,2009(5): 62—64.

20. 梅俊杰.评《汉英词典》的立目、释义和配例.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42—44.

21. 孟伟根.成语翻译也应懂点科技知识.中国翻译,1993(1): 54—55.

22. 孟伟根.我国各民族名称的英译问题.辞书研究,2006(4): 57—63.

23. 秦晓惠.十载耕耘,光辉绽放——《汉英词典》第三版评析.辞书研究,2011(6): 125—133.

24. 王逢鑫.汉英词典的上乘精品——介绍《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146—148.

25. 王仁强.《汉英词典》(第三版)词类标注研究.中国外语,2012(4): 98—102.

26. 王仁强,章宜华.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对译义准确性的影响调查.现代外语,2006(2): 139—146.

27. 王宗炎.评《汉英词典》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49—53.

28. 魏向清.关于构建双语词典批评理论体系的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59—61.

29. 魏向清.研究范式的转变与现代双语词典批评的新思维.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 53—56.

30. 魏向清.一部颇具创新特色的实用汉英翻译工具书——评《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辞书研究,2007(4): 93—102.

31. 魏向清.基于汉语词汇认知内隐性研究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微观设计.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 51—54.

32. 巫和雄.谈“炒作”的英译.辞书研究,2010(5): 186—189.

33. 吴建平.内向型汉英词典的字母词收录、释义、排序问题——兼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辞书研究,2011(5): 44—56.

34. 吴景荣.On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ies.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4): 64—74.

35. 吴景荣.评1979年版《汉英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 57—59.

36. 吴文子.从四方面比较三部汉英词典的译文.山东外语教学,2006(1): 105—108.

37. 伍铁平.从“俄”字头条目的释义看《语言大典》.辞书研究,1993(5): 89—92.

38. 武继红.辞书理论研究初探.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2): 44—46.

39.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批评中的读者意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4): 41—46.

40. 徐海.汉英词典“过时”词例的修订.辞书研究,2005(1): 88—93.

41. 徐祖友.辞书评论漫议.辞书研究,2003(1): 10—20,37.

42. 姚小平.论汉英词典的语法信息——六部汉英词典的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141—145.

43. 章宜华,黄建华.关于双语词典评奖的几点思考.辞书研究,2000(4): 65—72.

44. 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45. 赵刚.谈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在例证方面的创新.外语教学,2004a(4): 94—96.

46. 赵刚.立足实用,努力创新——编纂《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点滴谈.辞书研究,2004b(6): 117—125.

47. 赵刚.就《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评论与赫迎红先生商榷.辞书研究,2010(1): 128—136.

48. 曾东京.双语语文词典批评研究.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49. 曾泰元.语料库与汉英词典编纂.辞书研究,2005(1): 79—87.

50. 邹酆.辞书学丛稿.武汉: 崇文书局,2004.

51. Battenburg J. English Monolingual Learners Dictionaries: A UserOriented Study.∥Lexicographica Series Maior 39. Tubingen: Max Niemeyer, 1991.

52. Bogaards P. Dictionaries for Learners of Englis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1996(4): 277—320.

53. Bo Svensén. A Handbook of Lexicograph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54. Chan A C, Loong Y. Establishing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a Learners Dictionary.∥Berry R, Asker B, Hyland K. et al.(eds.) Language Analysis, Description and Pedagogy.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 298—307.

55. Chan A Y W, Taylor A. Evaluating Learner Dictionaries: What the Reviews S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1(3): 163—180.

56. De Schryver GM. Concurrent Overand Undertreatment in Dictionaries: The Woordeboek of AfrikaanseTaal as a Case in Poi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5(1): 47—75.

57. Dretzke B. Moderneenglisch—englischeLernerwrterbücher: Beurteilungskriteri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1997(3): 218—223.

58. Hartmann R R K. (ed.) Lexicograph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59. Hartmann R R K.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exicography. London: Pe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60. Hyland K.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0.

61. Jackson H. Lexicography: An Introductio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2.

62. Nakamoto K. Establishing Criteria for Dictionary Criticism: A Checklist for Reviewers of Monolingual English Learners Dictionaries. M.A. Thesis. 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1994.

63. Nielsen S. Reviewing Printed and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amework.∥Nielsen S, Sven T. Lexicography in the 21th Century.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B.V, 2009: 23—41.

64. Renkema J. Over Smaakvaltgoedtetwisten. Taalbeheersing, 1996(4): 324—338.

65. Steiner R. Guidelines for Reviewers of Bilingual Dictionaries. Dictionaries 6,1984: 166—181.

66. Swanepoel P.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Evaluation of Dictionary Evaluation Criteria. Lexikos 2008(18): 207—231.

67. Tomaszczyk J. The Bilingual Dictionary under Review.∥SnellHornby M. (ed.).ZüriLEX ′86 Proceedings. Tübingen: FranckeVerlag, 1986: 289—297.

68. Zhao Gang, Pan Shaozhong.(ed.) New Ag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4(4): 435—451.

69. Zhao Ga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5(1): 107—123.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责任编辑李潇潇)

猜你喜欢

评论者辞书汉英
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户关系的虚假评论者的识别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基于评论关系图的垃圾评论者检测研究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