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课,那些关于语文的思索
2016-12-23
那些年,那些课,那些关于语文的思索
吴春花
近日,捋了捋自己多年来所上竞赛课、公开课、示范课的教案,从在区赛中夺魁的《捞铁牛》《丰碑》,到在市赛,甚至在全国主题教育竞赛中都崭露头角的《长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示范课《小小的船》《海上的风》《体育世界》,由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识字3》《坐井观天》等,一直到近期所上的《渔歌子》《自然之道》等,这一路走来依稀可见自己在语文路上跋涉的身影。透过这一篇篇教学设计亦或教学实录,自己关于语文的思考也逐渐清晰起来。其实自己的语文之路也折射了九十年代以来语文教育研究的足迹,其中见证的是一个个阶段关于语文价值的思考。
一、《捞铁牛》与“双基教学”
《捞铁牛》是我1996年上的一个课例。“双基教学”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所谓“双基”就是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当时语文学科的性质更侧重于工具性的应用。因此,“语言文字训练”“学法指导”成为当时教研员指导上课的核心思维。在我的课例《捞铁牛》的教学中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
采用先扶后放的学法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是当时课堂的点睛之笔。当年发表在《湖南教育》的教学实录与评析这样记录:“学生要主动求知,必须获得求知的方法和技能。这一片段中,教师先示范抓住关键词语归纳内容的方法,再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一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符合学生‘接受——模仿——运用’的学习规律,是真正的能力培养。”可见,语言文字训练的落脚点,是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中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上训练语言能力。当时的教学中较多关注“学法指导”,例如上述课例中“抓住关键词语归纳内容”就是培养“学会概括段落大意”这一语文能力的学法。
我又翻到自己一篇同期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小鸭子得救了〉教学谈》,虽然这是一次看图作文练习,但其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论述“指导学法,迁移学法”,其中这样概括:“小猴子救小鸭子这一过程的说话是围绕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这三个方面讲的,然后利用学法迁移,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后面的说话中,其他动物救小鸭子的过程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想象说话。”如何给学生搭个梯子,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反复实践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是九十年代语文教学的核心。
“双基”被确立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曾是上个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的成果。它试图构建一套完整、有序的语文能力培养体系,从建设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这一初衷看,它是语文课程走向科学化的一种努力。然而,由于“双基”给出的是一个语言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系统,关注的是外显学习行动的训练有素,而不是内在思维的训练有素,语文教学异化为机械的训练,这一错位招致了教育界对语文工具性的讨伐。
二、《长征》与情境教学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是我国迄今为止仍颇有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李吉林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论述。
《长征》的教学就是自己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很好实践。我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诗歌的语言凝练、简约而意味深长,要深入理解诗歌,首先就必须能入情入境,感受其中的意境。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让他们在音乐声中感受诗歌的豪迈气势,体会到诗歌所描绘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恢弘壮烈场面。课堂中,我还运用图画、故事、音响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个情境,形象地再现了诗歌意境。”
关于《长征》的教学,当时我做过不同的尝试,例如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内容分为时代背景、长征故事、诗歌理解、毛泽东诗词等几个探究学习板块,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但这样的设计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缺乏整体性,将学习内容割裂造成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文字不能化为鲜活的形象。而情境教学的运用,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受到熏陶,真正感受到了长征之艰难和红军战士之大无畏。
情境教学“有情”“有形”,并伴以教师情感的抒发、渲染,情真意切,能激起儿童的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情境教学的使用,老师牵得太多,学生只是随着老师的思路在学习,并不能体现一般阅读者的阅读思维过程。
三、《小小的船》与课程改革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开福区吹起了号角。我是首批加入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师,参加了密集的头脑风暴似的新课程培训后,我的教育视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展开对话”“综合性学习”等诸多理念在我的脑海中激荡。开始是接受,然后是尝试、摸索,最后这些理念逐渐成为自己教育生活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小小的船》是我接受新课程理念后的第一次公开课。《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我采用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课堂氛围其乐融融。课堂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老师和孩子们交流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像什么时,“星星像灯。”“星星一闪一闪的,像萤火虫。”“像妈妈项链上的钻石,很耀眼。”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星星还像糖。”一个孩子这样说,大家都笑了。老师不着急:“为什么说星星像糖?”“外婆给我买了一包糖,样子像星星,甜甜的,可好吃了。”拥有一双“儿童的眼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与孩子们平等对话,成为新课程以来我一直坚持的课堂理念。
正是因为这样的平等对话,我的语文课堂视野更开阔了。我们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达到了心灵的沟通。学习拼音,我和孩子们把枯燥的拼音符号编成故事;学习汉字,我们在教室专门留出一个板块,展览孩子们在生活中认识的字;学习童话,孩子们分工合作编排童话剧,并邀请家长一同表演;学习书的世界,我们“出版”属于自己的作文书。春天,我们一起在教室种下种子,观察生命的萌芽;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们一起吟诗诵雪……生活与自然,对话与体验,语文成为我和孩子们生命交融的方式。后来由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小的船》《识字三》《坐井观天》记录了我和孩子们在课堂共同发现,共同进步的点滴,重新翻开,“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的清新气息氤氲而生。
四、《爱心树》与儿童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朱永新等诸多学者如是说。2006年,我一不小心点开了“教育在线”的网站。教育在线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一个精彩的世界,是一个理想者的世界。在这里,“儿童阅读”这个词走进我的心中,我决定把最美好的事物带给孩子,让美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我开始把《爱心树》《犟龟》《绿野仙踪》等一本本童书带进了课堂。
《爱心树》是让我和孩子们感动的故事——小男孩爱这棵树,他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大树很快乐。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他不再与大树玩耍,他希望获得金钱,建立家庭,他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出去远航。大树把自己的苹果、树枝和树干都给了他。有一天,男孩老了,疲倦地回到大树的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让男孩坐在自己的树墩上,好好休息,大树很快乐……这个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
第一次给儿子读时,六岁的儿子居然哭了,我相信那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读完故事,我沉默了一会儿。儿子说:“这棵树好爱好爱那个小男孩啊!”“是啊,妈妈也好爱好爱你哦。”我们彼此拥抱了一下。
语文课上,我把这个故事也带给了孩子们。我们采用边读边议的方式,一边读一边猜测故事的发展。随着书本一页一页翻开,课堂气氛由快乐逐渐悲凉,由热闹逐渐沉寂。“这个男孩真自私。”学生小声说。“大树真善良,为了男孩,他奉献了一切。”“大树真像我的妈妈,我的妈妈也是这样总是为我着想。”“我想告诉男孩,不能只向大树索取。”“生活很现实。”这是我听到的一个最意外的回答,当我问及那个孩子为什么这么说时,她摇摇头,大概不知道如何表述。“现实”,她是读出了大树的无奈和悲凉,还是读出了男孩的无情与贪婪?不得而知,但有这棵树一定印在了她的心里。
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共同穿越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读《绿野仙踪》,孩子们意识到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要去努力,去经历过程。读《犟龟》,我们共同体验信念与执着,读《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孩子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水晶鞋……在这期间,我主持的“儿童阶梯阅读研究”的课题也在2010年6月顺利结题,并荣获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一等奖的佳绩。
每天读书给孩子听,这是语文教师才能给孩子的珍贵而恒久的精神财富。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一直关心大学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他一直强调要通过语文为学生“打精神底子”。儿童阅读就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打开了另一扇窗。
五、《渔歌子》与理性回归
2010年,开福区挂牌成立了四个名师工作室,而我成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因为工作室这个平台,我和一批优秀的教师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我们从一堂堂具体的课出发,破解文本的密码,把握儿童的呼吸和脉搏,使课堂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直以来,我认为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都是模糊的,关注课文内容甚于表达形式,围绕课文内容的理解甚于学会学习的习得,而这一切都被掩盖在“人文性”的大旗之下。借用孙绍振的话就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课文不仅仅是某个道理的举例,它还是一个语文全息图,它包容了几乎全部层面的语文问题。面对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何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而不仅仅在“已知”层面上滑行,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理性思考的问题。
《渔歌子》一课的教学正反映了我以上的思考。《渔歌子》是一首意境优美,语言浅近的词作。颜真卿盛赞“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光从字面,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但言为心声,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词人张志和用词之精心,选景之独到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堂教学中,通过“初读,整体感知;朗读,想像画面;探究读,理解意象;诵读,知人论世”的教学四环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探究诗人的内心。例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用语言还原词作画面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向着更高处攀登——
“‘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中描绘的景物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词人张志和有意为之。因为西塞山前的景物何其多也,他为什么独独选择了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呢?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小组合作开始探究诗词中描画的景物背后藏着作者怎样的心情秘密。
实践也证明,面对智力挑战,孩子们的思考是积极的,出人意料的。以“白鹭”这一景物为例,孩子们这样理解诗人的匠心——
“词人张志和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而有白鹭的地方比较清静,所以诗人选择了白鹭这种景物。”
“白鹭是吃鱼的,和鱼有联系,这首词写的是渔父捕鱼,自然要选择白鹭这种鸟了。”
“翠绿的西塞山,是高耸的,白鹭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鸟,而且是洁白的,与西塞山比较相衬。而麻雀、燕子颜色是灰色的,与西塞山衬托,没有那么美。”
没有比这更让人惊喜的发现,当孩子们道出自己的思考时,他们的眼睛熠熠生辉,那是智慧的光芒。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展示一幅白鹭飞翔的图片,一起感受其高贵、优雅、自由、舒缓,孩子们的朗读也自然体现了诗人蕴含其中的心境。
此刻,“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充溢着课堂。“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固然注重朗读、注重体验,注重人文情怀,但语文课堂决不能缺少理性思考。在语文教育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理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客观、怀疑、批判、思辨、探索、逻辑等等,相较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悟文化而言,这些理性思维或许正是我们必须补上的一课。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惊奇之思,于已知处探求未知,看似无思的地方,其实存在着思的可能——这决定了老师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一路走来,我对语文的认识逐步深入,逐渐厚重。最初的一课一得,我仅仅局限于课堂技巧与策略的考究,关注的是如何把一节课上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意识逐渐深入我的脑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各抒己见的教学氛围,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我的课堂追求;“教育在线”,一次不小心的闯入,让我走进了一片生命的林子。一群理想的人,一些美好的事物,让我增长了对语文认识的厚度,我开始着眼于语文课程为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的价值引领;当今天的我站在名师工作室的平台,思考语文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又开始呼唤语文课程的理性思辨,建设科学化的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带给孩子智力挑战,情趣、理趣、智趣应当成为语文课堂相互交映的乐章,“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这是荣毅仁先生家的家训,我且拿来,用以自勉。
(作者系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