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让中学数学教学精彩纷呈

2016-12-23

湖南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倒序中学数学创设

情境让中学数学教学精彩纷呈

何永清

一个好的数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生活化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例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学校的某个水龙头由于没有拧紧,每一秒滴一滴水,每滴水的体积是5×10-5升,设滴水的时间为x秒,流失掉的水为y升。(1)试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全校1500名师生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多少水?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人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多少水?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不是在学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通过实例理解函数并不是多么抽象的概念,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的哲理,培养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实验情境。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能力的特点,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知识时,抓住关键,巧妙设计操作情境,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教学概率的定义时,教师课前将同桌的2人分为一组,并准备1枚硬币,上课后组织学生做抛硬币的试验,分为连续抛10次,50次,100次等。一位学生抛,同桌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试验做完以后,教师提问:“若是随机抛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大?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试验记录来解释。”由于学生们全部参与了试验,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收获。

创设数学史情境。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中数学家的故事,使课堂教学一开始便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数学问题,是创造最佳教学情境、迅速揭开课堂教学序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等差数列求和一节的教学中,人教版教材中用高斯的故事引出了“倒序相加”的求和方法。在课堂引入中,教师可以故意让学生计算两个求和问题,第一题是1+2+3+…+100,另一题是1+2+3+…+99。在讨论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开始并未想到倒序相加法,而是将首尾两数相加,第二数与倒数第二数相加,依此类推,得出50个101相乘。但在第二题中,用这种方法解答遇到了一个问题:究竟是多少个100相加呢?围绕这个问题,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使我们不必讨论等差数列的项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呢?”从而引出“倒序相加”的求和方法。因此我们在引用数学史内容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

猜你喜欢

倒序中学数学创设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解答数列求和问题的三种方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类比出新意
——由倒序相加想到倒序相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用倒序逆推法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