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别教材能否化解“男孩危机”?

2016-12-23王振亚

湖南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男子汉男孩危机

本刊记者 王振亚

性别教材能否化解“男孩危机”?

本刊记者王振亚

继“男孩班”“男班主任工作室”之后,男生性别教材横空出世。12月7日,《小小男子汉》新书发布会在上海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举行。这本书被誉为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消息甫出即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男生性别教材能否化解“男孩危机”?

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问世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贯穿古今的哲学命题,如何指导小学男生正确认识自己?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首本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里可以找到答案。

《小小男子汉》共分为六个篇章,包括“我是男孩”“拥抱我自己”“好想长大”“亲近大自然”“社会大冲浪”“活力美少年”等。上海教育出版社表示,该教材主要致力于帮助男孩们了解其生长过程中所需面对的一些性别困惑,旨在提升男孩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翻开教材,“为什么我是男孩不是女孩?”“男孩和女孩究竟有哪些不同?”“什么样的男孩算得上‘酷’?”“男子汉怎样表达‘爱’?”“生活中要不要讲‘哥们义气’?”等针对男孩性别启蒙和教育的特色设计赫然在目。

为何推出这本教材?该教材主编、上海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男生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寻找‘小小男子汉’也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尤睿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程为广大男生走出成长中的烦恼补充一点正能量,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光、阳刚的男儿郎”。

据了解,相对于传统教材,《小小男子汉》在呈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该教材的内容很少使用学术性很强的语言,而是采用绘本的方式,寓教于乐。《小小男子汉》的使用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目前已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和曹光标小学等学校将其作为教材使用。对这本教材的出炉,不少学生家长表示欢迎,认为开设性别教育课程很有必要。

“男孩危机”再引关注

曾几何时,令家长、老师为之自豪和骄傲的男孩成了人们眼中的“笨小孩”:在学校,“女强男弱”现象越来越明显;分析近年来的高考,“状元郎”越来越少,“状元花”越来越多;大学里,获得奖学金的女生数量远远超过男生;在就业应聘方面,女性的表现也往往比男性更优秀。与此同时,很多男生的性格变得阴柔,缺乏男子汉气概,甚至不少男生还有些“娘娘腔”……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男孩危机”,即男生在学业、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落后于同龄女生的现象。

《小小男子汉》的问世让“男孩危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专家表示,“男孩危机”对个体和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

“男孩危机”缘何出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方面,由于当前女生越来越强势,尤其在性格表现上,让一些男生越来越显得腼腆;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父亲的缺位使得男孩所受的挫折教育不足,尤其在“80后”“90后”群体的家庭教育中,妈妈扮演着主要的教育角色,这让许多男孩更多地受到了女性化的影响。

“此外,‘日系’‘韩流’文化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通常而言,在日本、韩国等文学、娱乐作品中,多把女性塑造成比较凶悍的形象,而男生则主要为花样美男、柔美性男神,这也影响了许多男生。”张玫玫说。

培养男子汉不能光靠书本

“性别教材有益于孩子的个性塑造。”“性别教材是‘因性施教’的一种积极尝试。”《小小男子汉》的推出,受到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好评。

“小学四五年级,正是男孩性别意识觉醒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男性与女性的区别,明白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有利于孩子做真正的强者,努力让自己成为充满活力的美少年。”武冈市湾头镇教师林日新认为,“《小小男子汉》是一本较好的‘男孩性启蒙教材’,确实能为广大男生走出成长的烦恼补充正能量。”

可是,仅靠课堂教育和书本的力量,能改善“男孩危机”的状况吗?

个性的塑造是自然、社会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少专家表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学校仅仅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之一,仅依靠教材和课程难以解决“男孩危机”。

早在2010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其所著的《拯救男孩》一书中就提出了“男孩危机”这一观点。他认为,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应试教育”对男孩更不利;父教缺失与母亲溺爱导致男孩阳刚不足;流行文化特别是选秀文化盛行对男孩的性别形成具有消极影响。

如何破解“男孩危机”?

“基础教育中男生过早被边缘化或者淘汰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男生个人的发展。而学业方面的劣势使得自尊心受损,有可能会成为一些男生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曾在全国“两会”上呼吁社会关注“男孩危机”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认为,教育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和教育模式,将能力评价与成绩评价结合起来,让男生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展现和认可;在测试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考试中多增加一些操作性、想象性的内容,采用多元、灵活的形式,发挥男孩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客观地评价男孩的表现和发展。另外,要逐步改善教师性别比例,鼓励更多的优秀男性从事教育事业。

张玫玫建议,首先要从锻炼身体开始,这样才能具备担当责任的体魄;其次,要加强挫折教育,培养男孩的意志力。

“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和场所,破解‘男孩危机’,家长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唐德说,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应充分发挥父亲的榜样作用,以此激发孩子内在的坚强。但在当前的家庭生活和教育中,往往是父亲忙于工作和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会给男孩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问题的眼光看教育,教育的视角观热点。更多新闻视点,请登录“湖南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unanjiaoyu2014

猜你喜欢

男子汉男孩危机
被打败的“男子汉”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做个自强自立的小男子汉
真正的男子汉等
男孩胆小不丢人
“危机”中的自信
一定要成为一个 真正的男子汉
老男孩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