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价值观

2016-12-22叶凌

唯实 2016年12期
关键词:情趣中华中华民族

叶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这是他2014年以来第六次在公开的重大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文化既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衍生物,又对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以什么形式而存在?古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可知,“文化”或以形而上“道”的形式存在,或以形而下“器”的形式存在。具体到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其文化内里的核心就是精神层面的反映,是价值观的体现,包括了这个国家或民族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

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一是以文载道,二是以文化人。所谓以文载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载的便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所谓以文化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受其文化的浸渍和影响,成为“文化人”。“文化人”们会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打上这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烙印。

因此,“文化”内里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文化自信”即是“价值观自信”,也就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的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就是中华民族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传承的具体形式。三者一脉相承,贯穿其中的就是中华文化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因此,对中华传统价值观予以正确认知、准确把握和合理利用,对树立“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知

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内里和核心的主线,其中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华传统价值观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在价值取向上,从古即有“义利之辨”;在思维方式上,讲究“和而不同”;在生命情趣上,既崇尚道义上的“舍生取义”,也认同生活中的“和合中庸”。这些特色从表达形式、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都极具价值内涵。如表达形式上,它们或简以“仁义礼智信”,或以“仁爱、诚信、爱国、中和、正义、贵和、持节”,又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见利思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精忠报国”作为表达方式。在内容诠释上,每一个字或词内涵都非常丰富。如“仁”,既可是“克己复礼”,也可是“爱人”,亦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落实到实践,既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人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体生产生活的工具设计、器皿打造、衣食住行等。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价值观侧重于道德的价值观。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道德和道德修养的民族,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的需要,社会在这些价值理念的具体阐释和操作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这些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的出现,恰正符合了价值观应具的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及主观性特点。当然,亦正因此,对传统价值观的诠释和实践,也不可避免地有了精华与糟粕之分。所以,对传统价值观取精去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地掌握和认知,非常重要。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特质的把握

基于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轨迹,中国传统价值观具有自身的特质。那就是:源于《易》,体现“和”,并追求“大同”。

一方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念根源体现于《易》。所谓以文载道,当“文”以有形存在时,文本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载,文本亦很重要,而中国古代堪称原典之本的便是《易》。《易》包括《易经》、《易传》,先后经历了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编“十翼”三个阶段。此书被盛誉为“一回开天文明肇启”。《易》以“阴阳”为核心理念,阐述“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自然法则,并宣扬“阴阳和合”——“和谐”的终矢目的。《易》实际是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书面表达。中华民族对于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关系的认知和把握,便是遵循这样的自然法则和目的。《易》体现了中华民族先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和谐”为核心并以“大同”为目的。和谐意指相生相谐、相合相调。“和谐”是中华民族在农耕方式基础上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把握和考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民族敬畏天地的同时,又感怀“天生万物”之“仁德”,提出“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扩展及人与社会、人与人,便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语句,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天下万物苍生相生相谐的认识。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华民族信奉“家国同构”理念。所以,千百年来的“义利之辨”,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信仰,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价值判断,体现了中华民族从个体到整体对“正义”的追求和肯定——顺应自然之理下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个体和整体的价值标准,成就的是人与社会的相生相谐。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华民族讲究诚信。“守诚信”源于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默契,源于中华民族对亲缘、地缘基础上社会关系的守护,继而发展为中华民族既重视个体和群体内在的德性修为,又维护“言由心生”、“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德实践系统——人之做人和人之处人,依“人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准。如《易》就有26处说“孚”,“孚”就是“信”。总之,“和谐”是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和而不同”智慧认识前提下分析、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明确“存小异、求大同”,才能“执中至和”或“至中至和”,才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事万物相生相谐、相合相调,最终实现和谐——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生命情趣的所在。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意义的领悟

以“和谐”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要义。它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理解、与时俱进地运用传统价值观,则会继续服务于中华民族,继续服务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当代的文化自信,需要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因此,亲近、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要了解、把握、领悟中国传统价值观——这是文化自觉必备的阶段,更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些,就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由表及里的掌握和理解。在掌握和理解之上,才能真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并为祖先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而自豪,进而由文化自觉迈入文化自信,再结合时代要求,真正做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自强”。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本身就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上的。某种程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现代呈现。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前瞻意义。简而言之,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安邦定国;对于社会层面来说,可以和谐社会;对于公民个体层面而言,可以安身立命。中国传统价值观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既是重要的理论来源,又可以在历史事例的论据支撑、弘扬和践行方式等方面,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习近平主席在G20会议主旨演讲中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这样的语句,再一次向世界传达了“和谐”的理念。正确理解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正确传播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价值观,对于世界正确认识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只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才能在国际社会吸引更多的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进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在认识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做到理解和尊重。这样一来,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将交到更多真正的朋友,从而开创出更好的和谐外交局面。

总之,树立“文化自信”,就要认识、把握、理解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自信,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中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的自信。与时俱进把握和利用好这些,能够帮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投身当前各项事业。

〔本文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5年度资助研究项目成果;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15WTA0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大众化研究”(14ZX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情趣中华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爱情趣数字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