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6-12-21刘丛鹏

天津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天津市职业院校实训

◎文/刘丛鹏

加快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文/刘丛鹏

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市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校企一体,产学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初步建立。但与此同时,天津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职业教育集约化程度低,缺少资源共享机制,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系统分析,提出加快天津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即天津市应加快构建校企融合,上下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校企一体;产学融合;职业教育“立交桥”

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职业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清朝末年的“工学并举”教育模式,到建国初期的“半工半读”试点制度和世纪之初的 “工学结合”职教模式,基本映射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天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天津职业教育在继承发展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坚持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海河教育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靠行业办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①素质,促进校企一体、产学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截止2015年底,天津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1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9.11%。全市中等职业院校现有专任教师8000多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占36.9%,“双师型”教师比例35%。高职学校26所,其中1所为民办校,其余均为公办校,80%是由行业主办,在校生17.3万人。2015年高职院校招生 5.9万人,占天津市地方所属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46.2%,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32%。全市高职院校教职工约1.1万人,专任教师732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近62%。

(一)全面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

1.高标准建设海河教育园区

2009年以来,天津市整合全市优质职教资源,累计投入300亿元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打造全国职业教育示范窗口。园区规划用地37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居住人口10万人,建有4.4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实训中心,拥有各类专业培训设备1750台(套);3.2万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馆,纸质图书50万册;8.8万平方米的公共体育中心。目前有9所职业院校进驻,其中高职院校7所,中职院校2所。

2.探索“大赛-职教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

从2008年起,天津成为每年一次的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永久举办地,至今已举办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将天津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连接起来,按照“以赛促教、促学、促建、促改”的原则,通过赛项策划、设计、组织、实施、推广和转化,将大赛成果应用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建立起职教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推进技能型人才评价选拔制度创新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3.改革招考制度,探索技术技能人才选拔新机制

2008年起,天津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了基于高考的 “知识+技能”的自主招生改革试验。通过招生院校依法自主规定报考资格、自主组织专业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选拔不同类型学生到相应高职院校学习,进一步完善了“中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进入高职学习”、“高职院校获奖选手免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政策,通过中高职教育“3+2”对接、自主招生、专升本等多种途径,初步建立起人才培养机构完整、内涵衔接紧密的技术技能人才机制。

(二)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为进一步改善天津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天津市政府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先后在 “十一五”、“十二五”实施中职基础能力建设,其中“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了42所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总投资达到4.2亿元,在2010至2015年间,支持了26所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项目建设,总投资2.65亿元。目前,有68个校内实训基地、35所职业院校被列入市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在93个企业设立了职业院校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

二、天津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当前天津市发展机遇叠加,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天津市经济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以及现代物流、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迫切需要一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向新高度

按照教育部要求,天津作为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试验区,承担着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天津职业教育必须在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成为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质量提升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示范,为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三、天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仍不适应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天津市将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八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优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带来了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天津市的职业教育主要围绕学历教育开展,对于在职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重视不够。同时,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重复率较高,据天津市教委统计,五成以上的综合类学校均开设了电子商务、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等传统专业。而针对新能源新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设的专业甚少。职业教育从本质上应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做准备,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安排,目前天津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显然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天津经济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

天津市职业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较低。目前天津市 26所高职院校,校均在校生规模为6642人;109所中职学校,校均在校生规模仅为1009人。而且学校地理位置分散,许多学校位于四郊五县等偏远地区,交通不便。部分中职院校缺少实训教室和实训设备,学校之间缺少资源共享机制和运行平台,资源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低,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

根据天津市近几年的学历职业教育计划执行情况看,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均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显现出生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是中职教育,外省陆续出台了相应的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以致外省生源持续减少,同时本市生源由于近年来户籍学龄人口明显减少,造成天津市中职生源持续下降,如果单从天津市户籍学龄人口因素考虑,这个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并达到最低值,2019年后将有所回升(见表1)。这从近几年中职教育在校生人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5年七年间下降了6.9万人。相对而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职教育因天津市的地理优势和城市的吸引力,近几年在校生人数有所增加,但增加并不明显,从2008年到2015年仅增2.2万人,每年招生人数与计划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见表2)。

四、加快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天津是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应该走在全国前列,并带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针对天津市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借鉴澳大利亚、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天津应加快构建校企融合、上下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尽快从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1.改革管理体制,统筹发展建设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首先从源头抓起,理顺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变职业学校分散多头管理为教育部门管理学历教育和人力社保部门管职业技能鉴定的业务管理模式,充分体现管理的专业性与统一性,这样既有利于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和资源整合,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建设和师资的合理流动。

2.整合重组学校,增强办学实力

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重点是整合重组职业学校,把薄弱职业学校或规模小、面积小的职业学校与实力强、规模大的职业学校进行归并,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整合重组职业学校有四种方式,一是重组学校校址不变,面积较大的校址用作综合教学中心,面积较小的校址建设专业教室、教学车间或实训基地;二是将面积小、规模小的职业学校整体迁入面积大、规模大的职业学校,实现完全整合,被并学校土地可采取置换、拍卖等形式,用来扩大整合后学校的面积和增加建设资金;三是将所有整合学校原校区进行土地置换或拍卖,迁址新建,扩大办学规模;四是对于行业特色明显,培训实力较强的职业教育学校调整为专门的培训职业教育资源,不再进行学历教育,这样既能发挥其职业培训的优势,又能避免职业教育资源量上的过度减少。

表1 天津市人口年龄统计表(2014)

表2 近8年天津市职业教育在校生数情况(单位:万人)

3.整合优化专业,突出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应遵循专业主线的原则,将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职业学校进行归并整合,加强整合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围绕天津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示范性专业和实训基地,融教学、实训为一体,突出专业特色。专业设置上要精益求精,一所学校应以两至三个大类专业为宜,加强大类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建设,不断优化提升特色专业实力,提高专业设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鼓励有实力的高职、中职院校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开设无人机飞行控制、新技术开发、融资租赁服务等高技术含量专业,加快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推进集约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要努力推进集约化办学。一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围绕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依托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示范性高职,以专业为纽带,组建由相关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县级职教中心参加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二是加快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职业教育共享模式的建立,在全市推广这种职业院校之间专业错位发展,实现师资、实训、信息等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的模式,促进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和良性发展。

(二)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拓展职业教育教师多元渠道

1.注重职业教育教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培养

一是积极进行面向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聘请行业、企业中的能工巧匠、技术专业人才,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及发展。二是在部分高校为职业学校教师开设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历补偿教育,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和理论水平。三是加强职业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通过访问学者、国外培训、研究生进修等途径,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造就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四是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要求教师每年应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采用岗位培训、挂职实训、定期委派的方式,促使教师增加企业实践,丰富企业背景,提高实践技能和经验。

2.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建好职业教育师范学院,切实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解决师资短缺的瓶颈问题。二是合理选点布局,在职业院校相对集中的地区,选择条件较好的院校,建设一批可以统筹、共享、使用的实验和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平台,通过基地培训,提高师资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重。三是打通职业院校进人“绿色通道”,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上的师资资源,聘任一批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四是鼓励教师走校上课,使存量的教师资源流动起来,促进不同职业院校间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三)坚持行业企业办学,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1.加强宣传,引导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高层领导和职业院校领导的双方重视。必须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保持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是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自觉性。

2.提供政策支持,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合理分摊教育成本的职业教育投资机制,遵循“谁参与、谁受益”原则,合理分摊教育成本,维护企业利益。如,建立和完善职教统筹费返还制度,根据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按适当比例返还企业,同时还可以用企业缴纳的教育附加奖励对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有贡献的企业,凡是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劳务和人才市场应赋予其优先挑选劳动力的权利。

3.加速职业教育集团建设

组织各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与相关职业院校组建中、高职教学相衔接,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相结合的“集约化、规模化”行业职教集团。在职教集团内部,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统筹使用校舍、师资、经费、设备,提升教育资源效能,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协作的良性运行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全程参与职业教育学校的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培训包”的开发等重要职业教育环节。

(四)加快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就是要构建一个从中职、高职、应用性本科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机制,从而促进上下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天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如中高职 “3+2”、“五年一贯制”等培养模式,然而,要真正建立起职业教育“立交桥”,还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改革中高职的招生制度

在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构建过程中,目前,虽然有依法自主招生、初高中毕业生提前分流、技能竞赛获奖加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等招生制度,这一系列政策能为职教争取到一些有发展空间和较好的生源,但在根本上,还是无法摆脱“重普轻职”的思想,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招生制度改革,取消职业院校未经许可不得跨省招生或联合办学的规定。当前天津市可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在三地实现招生政策的统一,打破生源保护壁垒,为三地考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条件。

2.继续完善职业准入制度

在推进职业教育 “立交桥”体系建设时,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外部环境政策,及时修订有关法规,改善企业用工政策,严格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及行业工资制度,提高职业教育证书在劳动就业中的地位,提倡“先培训、后就业”,使各级各类人才能人职匹配,安于其位,同时也能广开成才之路,为实现社会成员的终生教育创造条件。

3.建立健全职教学分制度

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不是新兴提法,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有的学校还提出了“学分银行”的概念,但是怎样把学分制应用到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构建中,还未得到尝试。建立健全职教学分制就是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教学过程各要素互相衔接,力求做到普通高中课程与职业学校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本科课程互认及学分转换,建立起学校、课程之间的共通平台,使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衔接,上下通行。

4.尽快统一职教教学文件

在职业教育 “立交桥”体系构建过程中,尽快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包”,力求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中高职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利于实行职业教育的弹性学制,不断改善中高职教学的课程衔接,完善学分互认制度,实现较大范围学校之间、课程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沟通与衔接。

5.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要想获得更高一级的证书,只要通过文化知识或者职业技能的再培训,通过考核即可。证书与学分相结合,如:制定专门针对高中毕业生的培养方案,设定相应的学习技能模块任务,只要通过考核,拿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获得中职相关专业毕业证书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注释:

①“双师型”教师,一种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另一种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1]刘莉,吴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J].2009.

[2]杨庆云,王小丁.德国高职教育发展文献综述.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2.

责任编辑:孟 力

G710

A

1006-1255-(2016)08-0025-06

刘丛鹏(1982—),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邮编:300040

猜你喜欢

天津市职业院校实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有趣的云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如果画笔会说话?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