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萍承袭“白派”韵味

2016-12-20陈晰

中华儿女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评剧传人剧目

陈晰

一个流派的存在久远,一是继承者要能唱好经典保留剧目,更要在继承基础上,开拓适合自己的新剧目,创作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各种角色

在位于中国评剧院二楼的一间排练厅里,刘萍正在指导她的学生王平和几位年轻演员排演评剧《杜十娘》中“怒沉百宝”一段。刘萍手里拿着鼓键,轻轻在桌上敲着拍子,不时跟着哼唱,不断指导学生的动作和唱腔。排练间歇时,还不时关切地问其他年轻演员:“嗓子没事了吧?夏天吹空调要注意啊。”

作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白派”传承人,刘萍在继承“白派”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对“白派”演唱风格有了新的发展。如今,面对“白派”艺术传人少的困境,如何更好地传承评剧“白派”艺术的重任,又落在她的肩上。第三代“白派”传人

“白派”由白玉霜创立,至筱白玉霜,再至刘萍,已历三代。其间宗白、学白者不乏其人,但称得上既能继承“白派”传统、得“白派”神韵,又有发展创新,且被专家和观众一致公认为“白派”第三代传人者,唯独刘萍。

1958年,刘萍来到中国评剧院的考场上初试啼声,就让主考官筱白玉霜、喜彩莲兴奋不已。这个姑娘音域宽广、音质纯净,老师们一致认为她是唱“白派”的好苗子,却不知刘萍还是背着父母来考试的。当时的她还在读高中,父母对她的期望是考大学。剧院领导决心留住这位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由时任党委书记胡斌出面,多次与家长和学校沟通协调,终于让刘萍弃学从艺,成为中国评剧院的一名学员。

刘萍在步入评剧艺术殿堂后,得到了张润时、花小仙、喜彩春、喜彩莲、筱白玉霜、新凤霞等名师的亲授,她的音质纯厚,音色柔和,具有“白派”的天赋条件。她认真学习筱白玉霜发音、吐字的韵味,在学员期间,她就登台演出了《杜十娘》《李香莲卖画》《闯宫》等折子戏。毕业后,刘萍被分配到中国评剧院二团一一也是她仰慕已久的筱白玉霜所在的剧团,筱白玉霜对她喜爱有加,并亲授了她《灵堂会》一戏。

1960年,在二团排演的现代戏《生活的凯歌》中,筱白玉霜突然病倒。紧急关头,二十岁出头的刘萍临危受命,仅仅在三天时间便突击完成排练。登台表演时,她自然、灵动的表演和浓浓的“白派”韵味征服了观众,赢得阵阵掌声。之后,刘萍又在新戏《孙庞斗智》《女飞行员》《红色联络站》中有精彩的演出,得到了老师筱白玉霜的肯定,并在评剧界开始崭露头角。她结合自身嗓音比较高的特点,在继承“白派”韵味的基础上,突破了“白派”唱腔的高度,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继承老师衣钵

“文革”中,老师筱白玉霜被迫害致死,刘萍陷入深深的悲痛。她也暗下决心,“白派”艺术是两代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的,自己一定要守护好。于是她将所收藏的筱白玉霜老师的录音资料视为珍宝,坚持学习,每当夜深人静时还要偷偷勤加练习。她相信,“白派”艺术终有一天还会发扬光大。

刘萍鹊起于“文革”之后,正当人们为“白派”绝响于舞台而扼腕痛惜之时,刘萍一鸣惊人地携老师的经典之作《秦香莲》重返舞台。她重塑了筱白玉霜原汁原味的“秦香莲”,一炮打响,连演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京城。人们惊呼:筱白玉霜又回来了。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刘萍承担了中国评剧院二团的主演,在继承“白派”艺术的基础上展现出自己端庄、大方、委婉、含蓄的独特风格。在观众的期盼中,刘萍陆续恢复演出了《杜十娘》《闹严府》《金沙江畔》《家》等剧目,以及《成兆才》《第二次握手》《米酒歌》等新排剧目。

1983年,刘萍排演《评剧皇后》,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成功再现了“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坎坷多舛的艺术人生。剧中一曲临终绝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该剧创下连演150场的演出记录,成为中国评剧院的品牌剧目。刘萍也以她精湛的艺术表现先后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全国评剧广播大奖赛的“十佳演员奖”、北京市新创作剧目“优秀表演奖”、“白玉兰奖”优秀表演奖。

刘萍认为,作为评剧演员,一定要把唱腔、表演融入每一个鲜活的艺术角色中。在舞台上,她既扮演过《则天皇后》《风流皇后》《姐妹皇后》中三位各具韵味的皇后,也在《二楞妈》中,演出过快人快语、直爽可爱的农村女干部。她说,一个流派的存在久远,一是继承者要能唱好它的经典保留剧目,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适合自己的新剧目,创作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各种角色。

培育“白派”传人

退休之后的刘萍,依然活跃在评剧舞台上。她一直积极提携后辈,在新编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她不计身份,不怕“掉价”,心甘情愿地为年轻演员充当“绿叶”,再一次体现了一位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家风范。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赞扬她:“提携后人,率先垂范”,并代表局党组向她表示敬意。

作为“白派”第三代的唯一传人,她也始终不忘为评剧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有时间,她就会到各地的文化馆去授课、培训,或者为票友大赛担当评委等,忙碌而充实。

对于“白派”传人少的现状,刘萍说,“白派”有一个先天不太足的条件,它表现的是宽厚、纯情、委婉的风格,“白派”要求特别漂亮的中音区,所以相对来说,好的“白派”演员显得更为珍贵。近年来,刘萍先后收王冠丽、王平等几位优秀的青年演员为徒,并和学生共同完成了筱白玉霜十多部经典剧目的音配像工作。

谈及自己的教学,刘萍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决定了教授方式不太可能是“批量生产”,还是需要传统的师父带徒弟,言传身教,但是现在的师徒关系跟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变化,“在旧时期对老师更多的还是一种敬畏,而现在自己和学生既是师徒又是朋友,又是同事,是非常融洽的关系”。

对于这一次“名家传戏一一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刘萍说,这对于评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有意义的。

“评剧艺术的传承工作这些年来一直在做,我们跟前辈们学,传承过来,学到身上,经过我们这些年的实践,有一些成绩或者总结,再传承下去,这是规律性的东西。”但是在她看来,这种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戏曲流派需要一辈一辈的传承,一辈一辈的发展。但如果光停留在创始的那个模式,不发展、不创新就没生命力。现在创作的作品中很多的角色都不同于以往了,有反映这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角色出现。我们要用新的形式来体现它,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创新、有发展。比如原创作品《母亲》,那是反映离我们很近的时代的生活,如果光用师辈那些东西,就完成不了这样的任务,所以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要有优秀的新剧目,不能永远演老祖宗的东西。”

责任编辑华南

猜你喜欢

评剧传人剧目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宝宝所患的细菌性肺炎“传人”吗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非遣”传人的行业担当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评剧《良宵》海报
环球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