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大学科研生态 提升本科教育品质
2016-12-19刘为浒金梅周永音
刘为浒+金梅+周永音
摘要:结合多年的本科教改实践,论述了营建“大学科研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涵养人才的作用,突出了团队育人、氛围育人的先进教育理念。着重从注重科研愿景教育、召开Freshman seminar、加强课题梯队建设、改善目标考评制度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科研生态”的建设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科研生态;教育品质;环境育人;建立与运行机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07-03
一、营建大学科研生态是提升办学品质的有效路径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系统内各要素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受教者的智识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1]1998年,美国“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该报告指出大学生态系统是指一种有效运作的整体的、有机的探索事物的智识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与以研究为中心互动不悖,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研究活动之间互动、交流,形成统一均衡的系统,共同合作、探索和创造。[2]
在多年的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确定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以营建和维护“大学科研生态环境”为志旨(见图1)。
以协调和规范作用于科研生态的各个要素为抓手,平衡和聚力各种有利于大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生态要素,从而构建出良好的大学科研生态环境,以期达到环境育人、氛围育人、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多年的实践显示,营建“大学科研生态环境”有利于师生、生生、教研、学研等要素之间的信息和能量交换,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和促进集体智识能力,更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和训练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充满生命力的生态型平衡状态,充分彰显了“大学科研的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潜在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
二、大学科研生态环境的建立与运行机制
1.注重科研愿景宣讲,以明确的方向凝聚人。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首推科研愿景的建立,以明确的人生成长方向凝聚大学新生,营造出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大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热情,使他们从大学伊始就走到投身科研、努力创新的成长道路上去。
为此每年开学后,学院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向大一新生展示科研愿景,使学生从进入校园即感受到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具体有效的措施有:第一,聘请院士、专家为新生做口述史的演讲,结合顶级专家的自身成长经历,生动形象地阐释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收获。使大学生在学习科研的起点就感受到来自一线专家学者的传、帮、带,为学生的成长树立了良好的人生标杆。第二,邀请优秀硕博士回到学院向师弟师妹们畅谈自己的大学科研生活,年龄相仿的同时代大学生具有相同的思想和兴趣,他们的现身说法蕴含着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第三,举办一系列的有助于展示科研愿景的活动,比如往届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展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深度观摩、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座谈会、国家近年来重大科研成果的述评会等等。
实践证明学院创建的一系列的大学新生“科研愿景教育课堂”对建立大学科研生态环境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使大学生能深入了解感受科研生活,也能最大程度地聚集立志科研、勇于创新的优秀学生。
2.定期召开开放式Freshman seminar,以浓厚的科研氛围涵养人。1959年,哈佛大学为了提高大学新生教育的学术性,开始了新生研讨课的实验。[3]2003年秋,清华大学在国内高校首次推出“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4]国内外的相关实践经验证明新生研讨课在培训大学新生,扭转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的应试倾向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它能够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科研环境,并能很有效地将大学课堂从教师为主体的现状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科研为主体的新型课堂。[5]
有鉴于此,学院领导非常关注新生研讨课的建设,并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基础上对新生研讨课的形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保留了专家坐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成功经验,增设了开放性、全时空、全员性等要素。“开放性”就是并不固定班级人数,任何对研讨课题感兴趣的学生都可参加,研讨课课题每周一在新生研讨课门户网站公布,并提供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学术论文,学生自主下载研读,对课题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实验考察形成自己的观点,每周五下午的新生研讨课上除了专家进行讲解评论,还会甄选优秀学生宣读其研究成果,然后再由到会学生进行自由式发言辩论。“全时空”是指研讨课不仅局限于课堂本身,从课题公布起学生就可在门户网站上提交论点,研讨课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结束后学生也可在门户网站继续阐述自己的论点,有了新证据、新观点也可随时共享。论点分歧较大的学生也可在课堂以外自主形成新的讨论小组延伸探讨。这样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研讨使课题的探讨延伸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时空。“全员性”是指不限定班级人员,研讨课面向全体的学生,学习优秀兴趣浓烈的学生可以成为新生研讨课的核心成员,能力一般只希望了解的学生也可作为新生研讨课的观摩成员,他们并不一定要形成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沉浸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就可。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思想是活跃的,科研的热情是高涨的,但是科研的素养却是欠缺的,开设大量的开放的面向全员的新生研讨课,学生在谈论激辩、争论磨合中训练自己的科研素养,有助于其实现人生的蜕化,达成高效快速成长。同时也为学院“大学科研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形成了有源活水蓬勃生机的科研生态池。
3.加强课题梯队建设,以科研共同体锻炼人。大学的教育既要强调关注面向全体成员,不能忽视了教育中的大多数,使最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得到科研环境的熏陶教育,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对优秀人才的针对性选拔和助力,从而延缓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了涌现更多的素质过硬,能力超前的创新人才,使科研发展后继有人,学院极其重视科研梯队的建设,形成了以课题为中心的各级各层次的科研团队,并在资源、经费、人力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性支撑。
第一,重视科研课题的孕育过程。一个有创新价值的科研课题不仅能够团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优秀人才。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经常会产生很好的创新创业的点子,可是如何由一个想法孕育成可供实施的研究课题以及对课题成果的预估和课题实施困难的预判就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前瞻性的考量。学院常设课题立项专家团,借鉴专业杂志的审稿人制度,不间断地对学生随时提交的课题idea进行审核指导,确保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得到专家学者的呵护和培育,不因为时间流逝而渐渐淡忘流失。
第二,积极鼓励和指导各级课题的申报工作。每年开学伊始,学院都会编制《课题申报时序表》,按时序列出各级课题的申报时间和要求,并配发往年申报成功的课题目录,形成课题申报的舆论态势。学院层面也会召开多次的课题立项谈论交流会,采取多种方式预审、润色、修改大学生提交的课题,助力学生的科研课题申报,增加课题申报成功的概率。
第三,协调资金、仪器、空间等资源帮助学生成长。学院不仅要求各个教学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面向全体大学生开放,而且还出面协调各个科研实验室,在科研间隙方便学生预约使用教学实验室不具有的仪器设备,从制度上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动手实验。并且每年从教学经费中调拨相当经费依据实报实销的原则购置实验的耗材,提供给实验学生,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实践自己的课题。
在全院上下多年来的努力和赞襄下,每年获得各级立项的大学生双创项目数量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序运转的科研梯队,使大批有求索志向、有科研潜质的同学更多地投入学术活动中,在团队的带领和熏染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研能力,锻炼了精深的学术思维,夯实了未来的“学术大师”成长基础。科研梯队也成为学院“大学科研生态环境”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价值高地,是学院实施“生态育人”的教育理念最集中的体现点。
4.引进容错机制,以成果奖励机制激励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虽然可能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有很多。结合多年的学生双创课题、SAT课题验收结果的分析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申请课题的学生基本集中在比较优秀的群体,学生的覆盖面不广,达不到大学本科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第二,很多课题都是教师所申请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的idea基本是教师指定,来源于学生原创的成果较少,容易使学生成为实验的操作工,对其创新能力的激发深度不够。
针对这一现象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没有申请课题的学生并非是没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只是不够自信,害怕自己能力不够或者实验失败,所以不敢主动申请。导致他们失去了高强度训练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渐渐地泯灭了产生独创思路的热情。如何调动最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怕失败,而且有困难时能及时得到有力支撑,就是实践全员教育理念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运作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要具有相当的容错机制,否则就很难长期存在下去。梅森校长曾经指出:“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大三的学生可以从事在凯尔特语或在微积分的变分学中的研究。我非常清楚他们做不了。但却知道让他加入一个研究小组做点实事有多么重要。”[6]因此学院认为要建立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学科研生态环境”就必须能够最大程度地容忍学生的不成功、失败甚至半途而废。因为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多出成果,而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培养学生,只要学生能在实验失利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总结就不失为一例成功的教育过程。因此学院增设了科研预实验环节,让任何有想法的学生在排除了安全性、科学性错误之后,均能申请在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方案,学院提供必要的耗材经费。最后将其中实践成熟的方案升格成双创课题或SAT课题,确保了课题设立的质量。
另外学院改革了课题项目的考核办法,由原来申请高门槛、验收走过场的现状,改变为申请低门槛,结题严把关。成果优秀的项目给予证书奖励并可替代毕业论文设计,成果一般的项目给予一定学分认可,成果可疑的由专家组投票决定是否撤销其立项。指导教师也采取回溯性考核,指导学生顺利结题的承认工作量并给予相应奖励,对项目撤销的不再认可或减半认可其工作量。从而从制度上杜绝了粗制滥造项目的产生,维护了教研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营建秩序优良的“大学科研生态环境”,打破大学垂直型学术组织结构,建构以生态多维的扁平生态结构,推动更有深度、更精细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术追随者,实践启发式、探讨式、鼓励式的教育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为导向,以学生受益为检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习惯,一扫大学教育中弥漫的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功利诉求,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彰显了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君臻.教育生态环境简论[J].临沂师专学报,1998,(02):63-65.
[2]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王辉,潘敏.新生研讨课发展历程及中美新生研讨课类型划分[J].教学研究,2013,(06):57-60.
[4]汪劲松,张文雪,汪蕙,张佐,宗俊峰.创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4):1-4.
[5]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139-143.
[6]威廉·墨菲 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