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2016-12-19何亚军

物理教学探讨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主体性物理教学有效性

何亚军

摘 要:传统“教师中心观”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寻求途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很多方面,首先要转变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相符的教学观念。其次,借助于生活事实或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探求新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反馈反思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还应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分层施教。但是不论如何备课,教学过程都不可能完全如教师预想,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1-0022-3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双手做。”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所在。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教学素材与资源,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首先要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预设,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是一切学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课后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还存在着什么疑惑。只有这样课前充分预设,课中积极互动,课后及时反思,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物理课堂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转变观念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改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传统“教师中心观”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成为阻碍教育发展、学生学习的枷锁。高效的课堂应该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学生热爱学习,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理想追求,而不是外在压力;二是教师观念改变,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读者和传授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知识体系的合作者,最后帮助学生完成书本知识向生活应用回归的辅助者;三是课堂教学变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生活,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所以,要考量一堂课是否有效,并不单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突出学习的主题,要关注课堂结构的优化,要注意教学节奏的调配,要注意学习时间的分配,对学生学习方法多进行指导等。

2 注重过程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注重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它也是达成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性目标的根本保障。首先,我们要注意激趣过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借助于生活有趣事实或物理现象等基本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在讲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桌子上滴一滴水,开动脑筋想办法尽快让水蒸发掉。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的学生用嘴把水吹开,有的学生用火柴在水的上方烤……最后,将学生的方法进行归类。把水吹开,既加快了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又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用火烤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减缓液体的蒸发,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学生马上就能想到用与刚才相反的方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总结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了。其次,我们要注重探求新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给学生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减少对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限制,可以让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也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可以自己解决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较难或比较综合的问题,应当允许小组内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帮教。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多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感。第三,我们要注重运用、应用的反馈过程。如学完了摩擦力和二力平衡的知识以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1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上述三种情况,分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摩擦力和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属于力和运动中难度中等偏上的题目。在课堂练习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对甲情况下物体A的受力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但是,对乙和丙中物体A的受力情况可能就要误认为物体A也受摩擦力的作用,特别是乙、丙两种情况在一起对比时,学生就更容易混淆了,甚至会误认为丙图中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于乙图中物体A所受摩擦力。所以,如果我们在讲解这道例题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都去独立完成可能就有好多学生完成不了,甚至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打击。我们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小组的方式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去完成,这样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要让学生习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必须要及时练习,及时指导,及时纠正。第四,我们要注重教学反思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的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教师一方面要反思教师的“教”,另一方面也要反思学生的“学”。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教是认真学的前提,认真学是尽心教的成效保证。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注重教学每一个环节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3 分层施教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我们实施的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才能保证物理教学产生高效。对学习基础、方法、习惯都较好的学生,一般只需给予适当的指点,并给予一定的拔高思维训练,在解题时要鼓励他们一题多解,在解题中可以让他们互相出题测试对方,这样既能考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保持他们学习物理的持久热情。对学习态度端正,但理解水平一般的学生,我们应该侧重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分类,增强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首先应该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明确学习任务并时常进行检查和抽查,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对于智力较差的学生,则应该按照课标的基本要求,适时降低教学难度,让他们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重拾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总之,一个班级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4 用好生成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潜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正如这位教育家所说,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物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钟启泉教授对此曾经作过这样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结果,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要求。”

确实,预设和生成是当前许多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的一对矛盾。生成性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同时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毕竟课堂一开放,就会出现无序的、意想不到的状况,从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掌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教学生成趋向目标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当生成与目标背道而驰时,我们要及时把学生引向正确的轨道,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余文森教授很好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那就是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为此,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具有非凡的物理素养。比如,把握教材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有足够的教育教学机智、能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或恰如其分的赏识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出现的问题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缺憾的问题转化成教学亮点,从而使生成闪亮起来。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出现许多惊喜与意外,我们教师要努力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点做法和肤浅体会。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现状,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度钻研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做好教学预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有针对性地分层施教,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辅助,课后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反思,相信在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学生和教师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青年教师,2009(8):20—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3]徐宾.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23—24.

[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主体性物理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