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健康教育微视频对提高儿童输液安全的效果
2016-12-19金艳兰
金艳兰
自制健康教育微视频对提高儿童输液安全的效果
金艳兰
目的:探讨自制视频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儿童输液安全的效果。方法:通过将儿童输液前后的准备和配合,输液时的观察及使用留置针时的注意事项等制作成视频,在儿科病房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实施前(2016年1~3月)和实施后(2016年4~6月)各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开展视频教育以后,意外拔管、导管堵塞、液体外渗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损伤、输液反应发生次数明显减少,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输液相关知识制作成视频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家长对输液相关知识的认识,降低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健康教育;视频;儿童;输液安全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途径,在患者抢救和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管,作用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过快可能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过慢不能保证疗效。药物外渗或渗出可引起局部肿胀,严重者甚至局部坏死[1]。特别是儿童,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输液时体位变动导致液体速度过慢、过快或渗漏。加之儿童皮下脂肪厚,早期外渗不易被发现,较小患儿不能表达不适,因此,儿科病房输液造成的风险隐患及护理纠纷高于成人科室[2]。为了提高家长对输液的认识,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我院儿科将输液前的准备和配合、输液时的观察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制作成微视频,利用病房电视机循环播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2016年1~3月未实施微视频健康教育的患儿1520例作为实施前组,其中男950例,女570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3.45±1.23)岁;共输液6300例次。将2016年4~6月实施自制健康教育微视频的患儿1425例作为实施后组,其中男756例,女669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2.85±1.53)岁;共输液6100例次。主要疾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6年1~3月我院儿科实施常规健康教育,2016年4~6月采取微视频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制作健康教育微视频 将输液各环节的相关知识,如输液前的准备和配合、静脉留置针的适应证和优点、携带留置针期间的护理、防止留置针脱出及堵管的方法、液体渗出的基本判断、输液速度的调节、输液速度对患儿的影响等制作成配有文字、图片、动画和音乐的宣教视频。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指导性和针对性强,易于家长及患儿接受。
1.2.2 播放视频 将录制好的健康教育视频和其他宣教内容一起,利用病房电视机循环播放,播放时间主要安排在白天,尽量避开患儿休息时间。
1.3 评价方法 比较儿科病房实施视频播放前后输液人次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意外拔管、输液外渗、输液引起皮肤损伤或坏死、输液反应。
2 结 果(表1)
表1 实施前后各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例次)
3 讨 论
儿童输液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有家长的陪护,陪护家长对输液相关知识的认识与儿童输液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申良荣等报道[2],47.99%陪护者对输液速度不知晓,40.23%对防止留置针脱出或堵塞的方法不知晓,25.27%在输液时不愿意使用静脉留置针。主要原因,一是接受健康教育的渠道有限,宣传方式、方法上形式单一,仅依赖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宣讲。二是对静脉输液专项健康教育缺乏制度要求。三是儿科护理工作量大,治疗任务繁重,忽略了健康教育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因此采用合适的健康教育宣教形式,对提高患儿陪护者的认识非常必要。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改变不健康行为,促进正确的生活方式形成[3]。将儿童输液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形象、生动视频,具有观赏性,能寓教于学,易被接受。同时也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形式,弥补了护士工作量大而忽略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将儿童输液相关知识制作成视频进行反复播放,可增加陪护者接受教育学习的次数。健康教育时间和次数的增加,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逐渐降低,持续的干预可以不断强化患者记忆,加深印象,促进患者和照顾者的意识,加强护理,提高疾病的知晓率[4]。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知识,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并发症[5]。通过视频播放形式的健康指导,提高了家属对输液的正确认识,使家长掌握了输液速度的重要性、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液体外渗的判断等。结果显示,通过视频教育后意外拔管、导管堵塞、液体外渗、皮肤损伤、输液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将输液相关知识制作成视频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家属对输液相关知识的认识,降低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1] 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2-125.
[2] 申良荣,房夏玲,高向楠等.陪护者对住院患儿输液知识认知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22-23.
[3] Ren H,liu C,Li J,et al.self-perceived burden in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Inpatients with stroke:A cross-section survey[J].rehahil Nurs,2014,11(3):10-11.
[4] 林 琳,王培红,李 莹.个性化持续性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2):67-68.
[5] 夏慧玲,王彦如,江月英.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08-310.
(本文编辑 陈景景)
436099 鄂州市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金艳兰: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2016-07-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