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
2016-12-19刘淑意
刘淑意
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
刘淑意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舒适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冠心病患者拟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加压包扎后行减压放气,对照组常规加压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及止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可大大减轻患者不适,其止血成功率与常规减压相近。
桡动脉止血器,冠状埃及介入治疗,减压时间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临床的常见术式,其具有创伤小、患者可接受度高、预后好、并发症少、局部包扎简便等优势,但临床仍存在紫绀、肿胀、疼痛、出血、麻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疗效,也给患者带来担忧和痛苦[1]。桡动脉止血器是目前临床用于冠脉造影行桡动脉介入术后预防出血的有效手段,通过术后压迫止血,可起到减少并发症的作用[2]。为达到更好治疗目标,我院采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的冠脉造影患者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临床确诊的冠心病,且拟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60例,纳入标准:(1)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参照WHO的相关标准。(2)全部患者术前均行Allen试验,结果显示阳性,尺动脉与桡动脉间可见较好的侧支循环。(3)患者年龄40岁以上。(4)术前行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前未使用抗凝类用药。(5)患者术中行常规肝素化,仅应用基础量的肝素处理。(6)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正常,表达能力正常,意识清醒,行动自如。(7)排除冠脉造影术后需继续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穿刺失败而转为其它途径治疗患者。(8)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龄40~74岁,平均(55.2±6.8)岁。将1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行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取无菌纱布覆盖于伤口处,以绷带于手腕上包绕一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取TR Band压迫止血器,取出气囊压迫垫贴附于桡动脉,动脉鞘管向外退出约2 cm,将绿色标记点与穿刺点对应后,固定腕带,向气囊内以特制注射器充身加压,气体注入量为13~15 ml。术后1 h开始放气减压,减压频率为首次2 ml,随后1.5~2 ml/h。减压过程中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无出血,将止血器撤除。常规伤口换药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患者舒适度[3]。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感、麻木感、肿胀感、紫绀、迷走神经反射等的发生情况,其中迷走神经反射问题包括血压下降、头晕、面色苍白、倒汗、恶心、呕吐、心率下降等。舒适度评分采用线性视觉评估表,共分0~10级,由观察者对各观察指标评分登记后,取平均值,数值越小,说明患者舒适度越好。(2)止血成功率[4]。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出血,也未出现局部血肿等情况者示为止血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止血成功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成功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后,传统方法是采用绷带压迫止血,但术后一般加压时间在6~12 h,较长时间的绷带压力容易引起患者多种不适,比如手部麻木、疼痛、肿胀、皮肤破损等,给患者造成痛苦[5]。相对而言,桡动脉止血器的应用克服了这一弊端,由于加压止血后采用逐渐放气减压的方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手部的不适感,促进血液回流循环,提高患者舒适度[6]。李梓香等[7]的研究,将桡动脉止血气囊止血患者根据减压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于术后0.5 h开始减压放气,对照组于术后2 h开始减压放气,两组均首次放气2 ml,随后每间隔2 h左右放气3~4 ml,结果表明,观察组较早放气效果更好,患者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较轻,手部紫绀、麻木以及迷走反射发生的比例较低。任冬梅等[8]对12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比对,随机分组的A组患者于术后1 h开始减压,B组于术后90 min开始减压,两组减压速度均为每小时排气2 ml,结果显示,A,B两组术后出血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A组患者手部肿胀程度显著轻于B组,水泡、创面疼痛、迷走神经反射、桡动脉闭塞等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且A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B组。
由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制动,体位不适加之心理压力,可能造成患者对不良反应更加敏感,比如肿胀、疼痛、麻木等。而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手部血液循环受阻,不适感随之加大,因而提早进行减压对于减轻患者不适感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9]。结果显示,我院采用桡动脉止血器患者的手部不适感在术后1,3,6 h均显著轻于对照组,可见提早减压有利于患者舒适度的提升。然而术后加压的作用为止血,如减压过早,止血效果不佳,甚至发生出血,则不利于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采用桡动脉止血器减压的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将首次减压时间提前到术后半小时,可能更有利于手术治疗和患者舒适。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尚有限,可能需要大数据量的样本作进一步研究,以印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有,由于术后加压止血效果与术前抗凝剂应用量有关,应注意术前抗凝剂的应用宜少量,且抗血小板类用药也应较少使用,以确保术后止血的成功。
采用桡动脉止血器加压止血,术后应注意及时观察穿刺点的出血和渗血情况,一般加压固定时间在6 h左右,但临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由于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大量造影剂,因而术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尽快排出造影剂,避免加重肾损伤。注意对穿刺点的清洁和保持干燥,预防局部感染[10]。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和吸氧。另外体位的护理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注意嘱患者手掌腕部伸直,避免剧烈活动,常规制动腕关节的同时,术后24 h内术肢应避免进行各类医疗操作,比如输液、量血压等。总之,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可大大减轻患者不适,其止血成功率与常规止血相近。
[1] 向丽云,覃艳芳.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常见问题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A):2315-2316.
[2] 丁 红.TR Band止血气囊在桡动脉冠状介入术后首次放气时间的探讨[J].兵团医学,2013,36(2):1-2.
[3] 张 艳,张小天,唐 莲,等.改良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解除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8(6):33-35.
[4] 傅巧玲.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止血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356.
[5] 尤丽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心脏介入手术后的应用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6(3):21-22.
[6] 董金玲,李 勇,马 静.一次性充气式桡动脉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70-672.
[7] 李梓香,谢玉波.冠状埃及造影术后桡动脉止血气囊首次减压时间对患者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4):321-322.
[8] 任冬梅,鲍克娜,朱 芳,等.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1):82-85.
[9] 施 静,顾玉华,丁 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使用TR Band充气止血绑带首次放气最佳时间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5):26-27.
[10]郭振峰,李 新.经桡动脉途径介入在诊断和治疗冠心病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83-5984.
(本文编辑 刘学英)
518116 深圳市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刘淑意:女,大专,主管护师
2016-07-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