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6-12-19简西廷徐芹珍刘宝兰徐艳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艾滋病循证量表

简西廷 徐芹珍 刘宝兰 徐艳晶



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简西廷 徐芹珍 刘宝兰 徐艳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指导建立可靠的艾滋病干预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初诊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自尊量表(SES)、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JCS)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ES量表得分、JCS量表乐观因子得分、寻求支持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依靠自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JCS量表乐观因子、寻求支持因子、面对因子与SE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依靠自我因子与SES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升艾滋病患者自尊水平,这可能与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采用乐观、寻求支持的方式应对疾病有关。

循证护理;艾滋病;自尊水平;应对方式

由于艾滋病污名化等因素影响,艾滋病患者多广泛受到社会的歧视,以致艾滋病不仅表现为严重的医学问题,更表现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目前临床已能够利用抗病毒药物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艾滋病患者的自尊水平仍较差,这可能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进而导致预后下降[2]。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有助于解决此问题[3],但常规护理缺乏此方面的作用,循证护理则旨在合理利用既往研究结果,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经验,为患者制定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升其自尊水平。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初诊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艾滋病初诊患者80例,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相关标准确诊为艾滋病,年龄18~65岁,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治疗及护理,能准确理解各量表内容,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病史,躯体严重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7~62岁,平均(41.8±5.7)岁;病程1~7个月,平均(3.8±1.1)月;学历: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及以上19例;性接触致病31例,静脉吸毒致病6例,不明原因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63岁,平均(41.1±6.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7±1.2)月;学历: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7例;性接触致病30例,静脉吸毒致病8例,不明原因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病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心理护理等,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消毒、隔离及自我保护。患者出院就后续家庭干预方案进行详尽说明,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其中常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住院首日通过详细介绍使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反复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发放健康手册,关注患者的心理反应,积极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等。

1.2.2观察组 开展循证护理。循证过程:(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核心成员包括1名专科主管护师及2名高年资专科护士,其余成员均为有需要获得循证护理信息的责任护士。核心成员利用网络技术搜寻既往已有报道的针对艾滋病的护理研究,将有价值的护理经验汇总成护理指南。(2)入院时患者均确定责任护士1名,由该责任护士对患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自身需求,找出针对性护理的主要方向,根据既往经验或通过与循证护理小组沟通,寻找循证依据,经分析评估后,开展个性化循证护理。主要护理关键点:(1)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第1周开展1 h的团体性心理辅导,利用投影仪播放短片,使患者发现与疾病相关的负性认知,包括绝对化、以偏概全、自我否认等,通过实例使患者了解不良心理的坏处及保持乐观心理的作用,随后开展团体性授课及患者互动,增强患者的认识。第2周邀请家属参与心理治疗,重点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家庭支持对艾滋病患者的意义,并使家属掌握一定的心理支持技术。第3周重点指导患者如何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如利用媒体、网络、病友资源等。后续干预指导患者利用自我暗示提高自信心,使用积极、建设性的应对方式等。(2)治疗习惯干预。充分提供抗病毒药物信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做好院外用药干预;做好生活方式干预,要求患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性疾病患者。(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组织互组小组、社会服务网络、建设温馨家园,并通过实时的上门慰问,强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持续开展上述护理,院外以家庭护理为主,行常规随访。

1.3 评价指标 分别在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利用患者自尊量表(SES)[4]、Jajowiec应对方式量表(JCS)[5]量表测评患者自尊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变化情况。其中SES量表由10个项目构成,各项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项目得分之和为量表得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8。JSC量表包括8个因子:面对、逃避、乐观、宿命、姑息、情感宣泄、寻求支持、依靠自我,共6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3分4级评分法,因子内项目均分为因子得分,因子得分越高,提示患者采用相应的应对方式频率越高。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JCS量表各因子得分与SES量表得分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ES量表得分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ES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ES量表得分情况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JCS量表得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JCS量表得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JCS量表得分比较,乐观、寻求支持、面对、依靠自我因子分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艾滋病患者JCS得分与SES得分的关系 纳入护理干预前后共160组数据,行相关性分析,显示JCS量表乐观因子、寻求支持因子、面对因子与SE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依靠自我因子与SES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艾滋病患者JCS得分与SES得分的关系

3 讨 论

艾滋病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健康,更因为社会性的歧视而可能影响患者心理健康,邱宇甲等[6]报道显示艾滋病患者多存在双重病耻感,一是因艾滋病传染性导致的疾病相关病耻感,二是因艾滋病多发于同性恋及吸毒群体中所导致的患者群相关病耻感。这种病耻感可能导致患者自尊水平下降,进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获得社区服务的意愿及生活质量,使艾滋病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悔恨、内疚等不良心理。潘菊凤等[7]针对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患者心理健康较国内常模低,认为有必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与既往报道一致,本研究也显示艾滋病患者自尊水平较差,提示需采取可靠措施提升患者自尊水平,以保证其预后,但常规护理可能缺乏此方面作用,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6个月后,患者自尊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能证实常规护理局限性。

本研究显示,应对方式与患者自尊水平有关。积极的应对方式,如乐观、寻求支持、面对等因子分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如依靠自我则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能促使患者主动寻求合理的帮助,而目前国家对艾滋病的宣传和政策有所变化,能够满足患者对外界帮助的需求[8]。通过不断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免费发放药物、"四免一关怀"、新农村合作医疗等措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多能够重拾生活希望,其自尊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这说明针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一定的干预,可能有助于提升患者自尊水平,达到提升预后的效果。

循证护理有此方面的价值,观察组应用该护理模式6个月后,患者自尊水平明显上升,而对照组自尊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循证护理能够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避免其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经循证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CS量表寻求支持、乐观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依靠自我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有助于使患者意识到利用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循证护理,本院艾滋病护理员工已认识到使患者走出“依靠自我”“消极”认知的误区的重要性,因此强化了这方面的护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强调了要求患者主动从家庭、社会中获得帮助的重要性,也使家属掌握了提供有效心理干预的方案[9];针对性的生活习惯干预则有助于使患者在充分保护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活动;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则为患者获得社会帮助提供了平台[10]。总之,本研究显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升艾滋病患者自尊水平,这有助于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主动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而避免采用消极的方式应对疾病有关。

[1] 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等.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低血钾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21):2611-2612.

[2] 傅 亮,胡 雁,鲍美娟,等.国内外艾滋病护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28(13):90-93.

[3] 陈 皓,郑小英,张晓雯,等.心理干预对艾滋患者应对方式和支持利用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699-1701.

[4] 杨 烨,王登峰.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03-605.

[5] 杨付莲,薛 芬,李 新,等.社区艾滋病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1):62-64.

[6] 邱宇甲,黄薛冰.艾滋病患者相关耻感及自尊水平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8):3383-3386.

[7] 潘菊凤,姜 萍,叶 英,等.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948-949.

[8] 杨 茜,李雨欣,黄艳芳,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5):15-17.

[9] 郭腾飞,霍 然,赵申苒,等.自尊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9):839-842.

[10]马雪莲.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441-1444.

(本文编辑 崔兰英)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self-esteem level and coping style of AIDS patients

JIAN Xi-ting,XU Qin-zhen,LIU Bao-lan,et al

(Nansha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52)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vidence-based care on the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coping style of AIDS patients,thus gui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iable AIDS intervention model.Methods:Selected 80 newly diagnosed AID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After 6 months of nursing,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and the Jalowiec Coping Style Scale (JC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6 month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ptimistic factor scores and seeking support factor scores of SES and JC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rely on oneself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On the other hand,the scores of positive factor,seeking support factor and face to face factor of JC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 of SES (P<0.05).The rely on oneself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S (P<0.05).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elf-esteem level of AIDS patients,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adopt optimism method and seek support to cope with the disease.

Evidence-based nursing;AIDS;Self-esteem level;Coping style

518052 深圳市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感染科

简西廷: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7-23)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05

猜你喜欢

艾滋病循证量表
《循证护理》稿约
《 世界艾滋病日》
《循证护理》稿约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