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12-19戴云霞
戴云霞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临塘学校,赣州 341708)
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戴云霞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临塘学校,赣州 34170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改革实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当前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一、适当增加对照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设计一些对照实验,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可同时设计两组实验:第一组,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稀硫酸;第二组,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稀盐酸.这样学生不仅知道用什么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还明白了为什么要选取稀盐酸和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浓盐酸或其他药品制取.在教授“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可补充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明显,效果很好,很能说明金属与盐溶液的条件,让学生记忆深刻.又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教学中,可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强化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处理污染物的措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二、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实验教学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更关注实验过程、方法的获得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如何使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模式上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课本只讲到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向学生介绍几种活泼金属如镁、锌、铁和两种酸(稀硫酸或盐酸),并介绍两种实验装置,让学生分组实验,探讨、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实验找出了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各组同学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实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探究性实验.在此实验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教师只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学生们在改进的实验中完成了设计、创新,学会了竞争,学会了合作.
这种探究性实验方法激发了学生不断改进、完善实验的求异思维的欲望,使学生不受书本限制,带着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去研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大胆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和分组实验中,往往都是根据课本既定的实验步骤,由教师提供必需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后,教师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和演示,确保把课本上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阐述清楚后,方才放心让学生去做.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大大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意外.但是,长期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自己选择仪器、药品,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不强求一致,只要学生觉得有理有据即可,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在具体操作上,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化学兴趣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在课前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设计出本组的实验方案,交由老师审核;老师主要负责审核实验的安全性,至于实验方案正确与否,将由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并及时作出反思.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等进行适当的点评.这样,通过学生独立设计实验,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培养和训练了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真正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例如,在实验课上,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原理.在这里教师不再为学生框定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而是为学生准备许多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挑选,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在讲授常见的酸的性质时,在明确本节课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铁钉、铜丝、锌粒、生锈铁钉、生石灰、氧化铜、氢氧化铜、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硝酸银、碳酸钙、氯化钡等药品和试管,让学生自由挑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总结出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延伸实验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以适时地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可以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完成传统实验教学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可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新的课堂模式 .
1. 展示实验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实验教学中,有时需要借助一些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这些素材很多是课本中没有呈现的,而这些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实验中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实验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师在讲解 “元素周期表”时,可以播放门捷列夫发现并制定出元素周期表的视频,解释元素周期表的由来,这样既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动手动脑的意识.
2. 模拟微观过程,再现宏观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实验中,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一般都比较明显,但是对于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学生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理解起来自然就比较困难.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化学反应中的微观过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例如, 在讲解“水的分解”时,演示实验中只能观察到电解池的两极处有气泡产生,至于气体如何形成,是什么气体,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不好理解,更不容易记忆.这时可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水分子如何变化成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这一微观过程,从而弥补演示实验难以展现微观世界动态变化的不足.
总之,合理利用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化学实验具体化、直观化,而且有利于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增强化学实验功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是笔者在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有非常高的价值,它为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理解并解决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化学实验教学一定更能体现出其无穷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