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现状△
2016-12-18爽刘贇娜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呼和浩特01000
刘 爽刘贇娜(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呼和浩特 010030;.内蒙古妇幼保健院 呼和浩特 01000)
生物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现状△
刘爽1刘贇娜2(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呼和浩特010030;2.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呼和浩特010020)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肌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肌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应用于VMC的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生物制剂 治疗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virus myocarditis,VMC)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肌引发的一系列心肌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病毒B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最为常见[1]。目前关于VMC的机制研究包括病毒的感染及损伤[2,3],宿主的遗传背景,氧化作用及免疫反应[4,5]。对于VMC的治疗药物主要可分为中药制剂、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黄芪、苦参、三七提取物已经研制成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6]。随着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被应用于VMC的治疗,其中包括:
免疫球蛋白(IVIG):通过对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的临床研究表明,随访结果4例完全恢复,两例明显改善,表明免疫球蛋白静脉给药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效[7]。庄建新等采用5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感染组腹腔接种CVB3制成心肌炎动物模型,在接种病毒后3、7d分别腹腔注射IVIG5d和10d,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与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和病毒滴度进行相关分析,并与中药黄芪疗效对比。结果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小鼠心肌内病毒滴度、心肌病理积分和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以早期(感染后3d)长程(10d)治疗组效果最好。由此可知静注免疫球蛋白通过抑制柯萨奇B3病毒,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对病毒性心肌炎发挥疗效[8]。姜雪等选用57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IVIG组和常规组,均给予抗病毒及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免疫学指标、心肌酶谱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IVIG组较常规组改善显著。治疗后两组患儿的LAD(左房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SD(左心室收缩期半径)、LVEF(左心室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经过2周治疗,IVIG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从而可知大剂量一次性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结合常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免疫、心肌酶谱水平[9]。刘徐魏等通过回顾性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研究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加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10]。将64例急性VM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连用5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K-MB、cTnI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的改善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IVIG能较快改善急性VMC患儿的自觉症状、体征和恢复心肌酶,改善心电图,提示IVIG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VMC的预后[11]。
胸腺肽:李翼以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方法上采用辅酶Q10和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胸腺肽注射液的治疗,经过两周对患儿的血清心肌酶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次试验证明,胸肽腺注射液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使患儿的血清CK、LDH(乳酸脱氢酶)以及CK-MB等心肌酶指标得以下降,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值得推广[12]。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VMC患儿,可以使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较快恢复正常,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13]。刘天生等将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辅酶Q10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患儿血清心肌酶相关指标,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CK、CK-MB、LDH等心肌酶指标,值得临床推广[14]。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疗法组(常规组)及常规疗法+胸腺肽组(胸腺肽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炎性细胞因子IL(细胞介素)-18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胸腺肽治疗组有效率为95%,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VMC患儿治疗前急性期TNF-α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恢复期TNF-α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8恢复较慢;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恢复期TNF-α和IL-1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VMC患儿,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15]。
细胞因子:陈重等通过构建小鼠IL-12基因的pBBADs-IL-12表达载体,转化双歧杆菌,体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Western免疫印迹验证重组双歧杆菌工程菌在L-阿拉伯糖诱导下mIL-12的表达。选取BLAB/c小鼠30只,腹腔内注射CVB3感染剂量,14d后形成病毒性心肌炎,将感染的小鼠随机分成IL-12组、绿荧光蛋白(GFP)组及生理盐水组。IL-12组给予口服pBBADs-IL-12转化双歧杆菌(基因重组双歧杆菌);GFP组给予口服pBBADs-GFP转化双歧杆菌;生理盐水组给予腹腔注射无菌PBS。检测心肌病毒滴度,荧光定量PCR分析Th1细胞因子水平。治疗14d后,HE染色显示IL-12组小鼠心肌炎症程度较GFP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IL-12组小鼠心脏炎症病变百分比,心肌的病毒滴度显著低于GFP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2组小鼠心脏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GFP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次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表达mIL-12的双歧杆菌载体,口服IL-12转化双歧杆菌对CVB3病毒诱导的小鼠心肌炎具有较好疗效[16]。杨帆等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建立VMC小鼠模型,1周后磁珠分离脾CD4+T淋巴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植物血凝素(PHA)与重组小鼠IL-23(rIL-23)或PHA单独刺激进行体外培养5d。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后Th17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比、RT-PCR测定培养细胞IL-17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物上清液中IL-17的水平。与单纯PHA刺激比较,rIL-23刺激后Th17细胞明显增加,且培养细胞IL-17 mRNA及上清液中IL-17浓度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外源性rIL-23可以增加并维持Th17细胞的增殖[17]。顾坚等采用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组(感染组)和病毒感染加IGF-1干预组(治疗组)。在实验d10处死动物,留取心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Fas、Fasl的变化,结果:IGF-1能显著降低VMC小鼠心肌凋亡蛋白Fas、Fasl的表达。由此可知IGF-1对VMC小鼠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18]。伍琼等将BALB/C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7组,每组12孔,分别为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药物干预组(A组、B组、C组、D组、E组)。用不同浓度的AAP10培养液干预100TCID50(半数组织细胞培养感染剂量)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对比每组的细胞活性。结果药物干预组细胞活性高于病毒对照组。其细胞活性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均呈正相关。AAP10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呈剂量时间相关性,对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19]。
综上所述,生物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今后药学工作者研究发展的方向。
[1]Schultz JC,Hilliard AA,Cooper LT,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iral Myocarditis[J].Mayo Clin Proc,2009,84(11):1001-1009.
[2]Tavares PS,Rocon-Albuquerque R Jr,Leite-Moreira AF.Innate immune receptor activation in viral myocarditis:pathophysiologic implications[J].Rev Port Cardiol,2010,29(1):57-78.
[3]杨云华,邓晖,刘丹莉,等.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基因-968G/A多态性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8):755-757.
[4]xie Y,Chen R,Zhang x,et al.The role of Th17 cell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Coxsackievirus B3-induced myocarditis[J].Virology,2011,421(1):231-236.
[5]Elgueta R,Benson MJ,de Vries VC,et al.Molecular 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CD40/CD40L engagement in the immune system [J].Immunol Rev,2009,229(1):152-172.
[6]张晶,代洪绪,陈会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效单味中药的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42-2444.
[7]Goland S,Czer LS,Siegel RJ,et al.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for acute fulminant inflammatory cardiomypathy:Series of six patient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Can J Cardiol,2008,24 (7):571-574.
[8]庄建新,马沛然,王玉林.静注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疗效及机理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5,3:227-230.
[9]姜雪,胡静波,李波.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5:84-87.
[10]刘徐魏,张武丽.病毒性心肌炎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J].当代医学,2011,32:73-74.
[11]赵小婷,陈永萍,侯海燕.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4例疗效观察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6:1291-1292.
[12]李翼.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02-103.
[13]孙毅平,伊迎春,刘小芳.胸腺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09,33:65-66.
[14]刘天生,方宁.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24:93-94.
[15]王雪玉,翁晓琴.胸腺肽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J].中国医学创新,2010,32:3-5.
[16]陈重,刘宝兰,赖春霞,等.口服IL-12重组双歧杆菌对柯萨奇B3病毒诱导BLAB/c小鼠心肌炎的影响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5:330-335.
[17]杨帆,伍伟锋,颜玉鸾.外源性IL-23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11:1018-1021.
[18]顾坚,张仕超,李堰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凋亡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 [J].四川医学,2014,5:548-550.
[19]伍琼,盛蕾,洪李锋.抗心律失常肽对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体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8:1056-1058.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黄芪皂甙对CVB3病毒所致Vero细胞凋亡的保护和保护机制研究(编号:2013MS1201)
R542.2+1
A
1672-8351(2016)02-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