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在灵动中升华

2016-12-17丁海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徐家校本教研

丁海燕

十堰市课堂教学改革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推进,逐渐进入深水区——在经历了区域联动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和“生本教育研究”后,部分学校开始了着眼于学校实际的校本研究。徐家沟小学的“灵动课堂”改革就是一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校本研究。

这项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灵动课堂突出了教学模式的创新。灵动课堂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充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校自创的四步教学环节正是为了突出这个核心:“独立自主学”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互助学”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展示引导学”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目的是带领学生通过互动、展示、交流的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评价提升学”鼓励学生自检自测,开展达标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四环节时间分配合理、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是灵动课堂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也是让课堂回归本真的根本保障。

第二,灵动课堂推动了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徐家沟小学推行的“139”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构建出一种新型师生关系。3个小班、9个小组的班级结构与独学、对学、小组学的学习方式,营造出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碰撞思维,不断地生成新知识。

同时,灵动课堂并没有把教学局限于课内,而是把视野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课前导向性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产生疑问。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带着自主探究的疑问进入课堂,有利于他们有的放矢地解决疑问,并进行深层次探究。课后知识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思维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坚持写数学笔记不仅能促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反思错误产生的原因,而且能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再比如,语文教师遵循“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从文本中领悟学习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同时坚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坚持引导学生每天写日记。这些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以上方式环环相扣,把课前、课堂和课后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灵动起来。

第三,灵动课堂深化了校本教研。徐家沟小学的教研扎实、有效。学校的“切片式”诊断针对某个教学片段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这样的教研切入点小、针对性强,为灵动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保障。学校的“两点三段式”集体备课让教师快速明确每一课的起点和学生的起始学情,并据此确定终点——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的集体备课方式真正提高了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灵动课堂推进了校本课程的改革。徐家沟小学整合多方资源开发的系列校本课程推动了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这几年,学校始终把朝读经典午练字、艺术特长培养、武当武术等作为教学常规来抓。于是,课堂、课外到处弥漫着经典的声音,飘动着翰墨的清香,舞动着俊逸的身影。多元的校本课程使沉寂的校园灵动起来,让校园不仅成为知识的摇篮,更成为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作者单位: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徐家校本教研
徐家珏作品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STABILITY ANALYSIS OF CAUSAL INTEGRAL EVOLUTION IMPULSIVE SYSTEMS ON TIME SCALES∗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徐家柱 用爱唤醒沉睡12年的妻子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