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2016-12-17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血透优质发生率

任 彬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肾脏内科,宁夏石嘴山 753000)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任 彬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肾脏内科,宁夏石嘴山 753000)

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4.85±6.14)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71±5.45)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5 %,对照组为78.7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4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在血透室工作中推广应用。

血液透析;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优质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一方面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另一方面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工作流程,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护服务。2011年初,国家卫生部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至此,“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护理“革命”。优质护理在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更提高了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2]。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216例,经我院确诊均为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7.4岁;对照组中男59例、女49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透析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透析是一种非生理状态,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在治疗阶段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一方面认为病情恶化,一方面对治疗恐惧,患者的心态对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阶段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用鼓励关心的语气,安慰患者,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透析的原理、操作和效果。鼓励患者间多交流,患者之间往往信任感更强,治疗疗程较长、效果较好的患者可帮助解释,以取得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的密切配合。

1.2.2 动静脉瘘的护理 告知患者瘘管的位置、重要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如何保护,出现问题时要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瘘管部位的清洁,活动时勿压迫,每次透析前护理人员应检查瘘管,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1.2.3 透析前全面检查 每次透析前检查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体征,验血检查K+、Na+、Cl-、血肌酐、血红蛋白、凝血酶原等血液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身体机能,判断是否适宜透析,如有不适情况予以纠正后才能进行透析。

1.2.4 透析监护护理 给予患者每30 min记录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危重患者实施监护仪实时监护,按照记录结果便于发现是否发生并发症,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做好在透析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抢救准备,如:出血、心衰、呼吸骤停等症状。

1.2.5 透析后护理 透析后检查和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制定下一步透析计划,并详细告知患者在日常饮食中的注意事项,建议予以低盐低钾高维生素适量蛋白和充足热量的饮食。血透的患者用药很多,而大部分药物经肝脏和肾脏排泄,告知病人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护理质量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护理质量的内容包括病区管理、工作能力、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6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3.2 满意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表格内容为护理环境、护理人员仪表和语气、透析前是否进行病情评估、注意事项介绍、护理人员穿刺操作水平等20项内容,每项满分5分,共100分。让患者给予不记名调查评分,评分标准为:≥90分,非常满意;<90分且≥75分,较满意;<75分且≥6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4.85±6.14)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71±5.45)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5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血透并发症主要有:透析反应、透析失衡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 %(8/10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4 %(35/10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3],临床高危病因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等,临床病症主要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肾移植和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器官移植的局限性,绝大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4]。患者不仅要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且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临床中患者配合度较差。优质护理在血透室的引入,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因此,在血透室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在血透室工作中推广应用。

[1] 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2010,24(28):2614-2615.

[2] 刘美玲,袁秋影,黄松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报,2011,18(8):38-40.

[3] 张瑞瑞,郝增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今日健康,2014,13(5):196.

[4] 沈会,陶汉华,张诏,等.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4,3(41):597-600.

2016-05-15)

猜你喜欢

血透优质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