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2016-12-16吴雅琴高北宁
吴雅琴 高北宁
[摘 要]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内部控制的模式,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具体,也增加了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同时,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着内部控制过度依赖于电算化程序、风险评估经验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是。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要积极依托“互联网+”行动战略,注重会计电算化数据安全,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电算化内部控制人员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30[文献标识码] B
“互联网+”行动战略是2015年国务院提出的行动战略,“互联网+”行动是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手段。电算化会计体系内部控制与会计电算化核算管理软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财务信息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工作模式、方式以及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使人们在运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担忧,因此如何实现在“互联网+”行动战略下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质量是互联网+会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企业的各个财务经营事项进行确认、核算以及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会计系统。在“互联网+”行动战略环境下发展会计电算化对传统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环境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改变了内部控制的模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会计工作实现了网络化操作,任何财务信息的产生都是依靠网络平台的自动核算完成,尤其是在应用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部门采取的传统内部控制措施,例如凭证汇总表、总账、明细账的核对等内部控制举措消失,进而实施的利用计算机对各种财务数据进行自动的核算,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以会计核算为例,利用会计电算化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形式,但是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这样不能及时将最新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参考,进而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与管理决策之间的时间差。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进行相关会计数据的核算,并且将会计核算与其他业务相融合,改变了传统静态的核算模式,实现了动态会计核算,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具体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控制系统由于只是局限在企业内部的核算,因此具体的财务信息披露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企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他们会将不利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剔除掉,进而给公众展现一个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在线会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公众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企业的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同时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实现信息使用者与企业管理者的沟通交流,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三)增加了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
在互联网+环境下,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虽然得到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一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会计数据信息是以特殊电子符号的形式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递,而记载原始信息的票据等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与保存,这样就会形成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分离的现象,这样对于网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中存在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篡改财务信息数据,造成财务信息数据的失真;二是在网络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因此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这样对于内部控制工作无论是从人员结构还是工作流程上都要比原来的内部控制复杂。
二、“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行动战略的实施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积极构建适应“互联网+”的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必然之路,结合相关实例,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过度依赖于电算化程
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加强了对网络内部控制的监管,但是目前所采取的内部手段过度依赖电算化程序:一是在内部控制中强调自动核算的重要性,而忽视人工控制的因素。虽然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电算化的自动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电算化应用程序存在差错故障,而一旦出现应用程序的差错将会导致整个财务信息失真,例如某些网络黑客利用篡改程序的方式修改财务信息,而应用程序则会按照错误的指令进行操作,其结果是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二是内部控制往往忽视网络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而且还需要对内部控制的载体进行安全管理,但是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忽视电算化设备的安全。
(二)风险评估经验不足
目前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一是企业在风险评估上往往以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形态为主,而忽视对财务信息的准确分析上。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以企业管理者的单方意识为主的风险评估模式;二是企业对风险评估的重点放在了外部市场中,而忽视企业内部的风险。虽然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内部环境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以企业的投资为例,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将风险评估放在收益上,而忽视了对现金流的考量,结果造成因为现金链问题而导致企业投资失败。
(三)互联网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的队伍建设滞后
通过对相关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工作人员的现状分析发现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的人员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表现不足,尤其是具有丰富内部控制经验的中老年工作人员他们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表现得明显不足;二是从事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行动给内部控制工作带来的影响,仍然停留在传统内部控制阶段,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满足不了互联网电算化发展的要求。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结构变化也增加管理难度,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由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构成,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电算化内部控制人员发生了变化,电算化软件研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社会投资者等都加入到企业内部控制队伍行列中,因此使内部控制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不同人员素质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基于“互联网+”环境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基于互联网+会计模式的不断发展,积极构建适应互联网模式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在面对互联网环境时所暴露的种种问题,需要采取以下解决对策:
(一)注重会计电算化数据安全,强化内部控制
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近些年发生的各种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而导致的企业投资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管理,强化电算化数据安全必须从内部控制入手:一是利用数字签名技术进行数据确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会计载体逐渐被电子数据所代替,而数字技术存在的安全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技术给予解决,而数字签名技术是通过检查用户身份和各项相关信息的方式对原始数据的安全进行保证;二是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等级管理。在电算化使用中,不同的授权人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例如在企业中会计主管享有最高的管理权,会计人员则主要是根据原始凭证将相关的数据信息传递到网络平台中,并且进行核算等基础工作。而审核人员则具有审核权,他们对会计人员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但是审核人员没有修改会计信息的权利,因此通过严格的等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监督与检验内部控制的重要形式,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可以督促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因此基于互联网环境对内部控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国要不断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积极构建适应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制度: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软件的审计工作,以规范的标准要求企业使用规范化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例如企业在选择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内部审计部门要对软件的规格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以此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二是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内部审计模式。传统的内部审计将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审计中,这样对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的而言不会产生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内部审计要转变审计方式,将静态的审计转化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提高对企业资金、资产的密切跟踪;三是建立严格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内部审计是规范企业风险的最后屏障,因此审计部门要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合理分工,以此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对电算化内部控制人员的教育
面对互联网+环境所带来的系列变化,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以此提高电算化内部控制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要积极培养工作人员的“互联网+”意识。构建互联网+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就是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互联网+的概念及实施意义,因此企业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互联网+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互联网意识;其次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方式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工作人员懂得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例如在内部控制中需要工作人员在互联网平台中发现问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设备,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学习;最后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在互联网环境下,内部控制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尤为重要,一旦工作人员出现谋取私利的观念,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内部控制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篡改财务信息进而达到自己的私利。
(四)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一方面要完善董事会制度,在企业内部设置独立的董事会,切实发挥董事会的职责,强化董事会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另一方面企业要完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主要是检查企业财务的,因此必须保证监事会的獨立性,强化监事会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监事会成员必须要参加企业的董事会议;其次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以企业文化带动内部控制氛围的形成,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树立完善的自我控制意识,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最后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完善的约束机制对所有会计行为进行约束。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完善的内部控制,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增强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为实现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赵晓宇,张忠惠.“互联网+”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集团经济,2016(10)
[2]陈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10)
[3]田莹莹,王淑珍.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1(8)
[4]丽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在国有商贸企业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2(11)
[责任编辑: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