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2年随访结果分析
2016-12-16赵春莉
赵春莉,陶 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2年随访结果分析
赵春莉,陶 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加强二级预防,对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虽已有研究[2]对PCI术后患者的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但并未对其变化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PCI患者术前、术后危险因素变化情况,分析其被改善的原因,从而为临床采取针对性、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随访中心,选取2012年3—9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868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首次支架植入成功者(支架植入成功标准:血管造影显示最小狭窄直径<20%,且患者冠状动脉远端血流达到TIMI血流3级[1]);病例资料完整且自愿合作者。排除标准:伴有肿瘤、严重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其他心脏疾病(包括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非心源性死亡者。
1.2 研究工具 (1)调查表:根据研究内容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吸烟、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2)危险因素变化原因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访谈患者、咨询专家等方法自行设计而成,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吸烟、饮酒、运动、服药5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均包含PCI患者术前、术后的情况以及PCI术后患者各方面情况改变或不改变的原因。
1.3 资料收集 调查时,统一指导语。调查前,解释调查目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和术前临床资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病变血管支数等)均由研究者本人于心内科随访中心数据库获得并完成;患者术后2年来院复查时,由研究者本人依据调查表和危险因素变化原因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部分不能来院复查者进行电话调查。
1.4 危险因素操作性定义 (1)血压值为连续3次在静息状态下测量;(2)血糖值为餐后8 h空腹静脉血糖;(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3-4]吸烟:每天至少1支烟且连续吸烟6个月以上,戒烟时间少于 1 年仍定义为吸烟;(4)体质量指数[5]:<24.0 为正常,24.0~27.9 为超重,≥28.0 为肥胖; (5)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3.12 mmol/L为正常,>3.64 mmol/L为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术前、术后不同时点之间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 共760例患者完成了术后2年的随访,有效随访率为87.6%。其中男性494(65.0%)例,女性 266(35.0%)例,年龄(56.38±7.56)岁;合并高血压 414(54.5%)例、糖尿病 168(22.1%)例;有吸烟史365(48.0%)例,心肌梗死家族史90(10.4%)例。
2.2 PCI患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所有PCI患者术后2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值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个时间点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比较(n=760)
2.3 危险因素变化的原因 经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本研究从饮食、运动、吸烟、饮酒、服药依从性5大方面探讨危险因素改善或未改善的原因。具体见表2。
表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个时间点冠心病危险因素变化的原因分布(n=760)
3 讨论
3.1 PCI患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1]明确指出,积极控制可改变的影响因素(如吸烟、血脂、血糖等)对于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对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由表1可见,术后2年吸烟者占比由48.0%降至22.6%(P<0.05)。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可控制危险因素之一,它严重影响着PCI患者的预后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尽管术后吸烟患者较术前呈显著减少趋势,但仍应明确告知患者吸烟对临床预后的危害,鼓励患者彻底戒烟,从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血脂异常,特别是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被公认为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6]。国际指南已明确提出,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作为降脂干预的主要目标[7],同时,大量流行病学[8-9]调查显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值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术后2年PCI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平均水平由术前的3.70 mmol/L降低到了2.23 mmol/L,患者术后血脂控制呈良好趋势,但仍有近33%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未达标,血脂控制不良。提示仍需进一步加强PCI术后二级预防,尤其应重视调脂治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或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帮助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坚持合理的运动使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3.2 PCI患者危险因素的变化原因分析 由表2可见:PCI术后2年,患者在吸烟、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均有改善,其中,饮食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40.6%),戒烟、限酒和坚持运动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的告诫,分别占49.8%、59.3%和36.7%,能够严格遵医嘱服药的原因主要为自身认识到疾病对健康的影响(43.2%)。虽然,PCI术后患者在各方面均有所改善,血脂水平也较术前降低,但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及《2012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1,10]中明确指出,陈旧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进一步增高,被视为极高危患者,建议将其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控制于<80 mg/dL(2.0 mmol/L)。
本研究结果表明,仍有近1/3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未达标,血脂控制呈不良趋势,这是因为:(1)PCI术后仍有高达50.7%和54.7%患者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能长期坚持合理饮食和戒烟;(2)36.9%患者因缺乏服药相关知识未能严格遵医嘱服药;(3)缺乏家人支持和陪伴不能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占25.8%。由此可见,PCI患者术后管理体系仍存在很多不足,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如对知识匮乏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患者,进行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对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同时,医院应建立完善的PCI患者术后随访机制,定期提醒患者复查和指导患者如何控制可改变影响因素,最终形成“个体—家庭—社会—医院”连续性、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271-277.DOI:10.3877/cma.j.issn.1674-6880.2012.03.005.
[2]张金丽,林 平,赵振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可改变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2029-2032.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2.17.015.
[3]何权瀛,高莹慧.关于吸烟问题若干名词定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1):26.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09.01.008.
[4]荆二勇,尉亚辉,姬婧媛,等.浅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J].食品工业科技,2008,5(7):34-36.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8.07.082.
[5]康俊萍,马长生,吕 强,等.体质指数与血管重建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0):1381-1384.DOI:10.3760/cms.j.issn.0376-2491.2010.20.006.
[6]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Rehabilitation,Reiner Z,Catapano A L,et al.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and the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EAS)[J].Eur Heart J,2011,32(14):1769-1818.DOI:10.1093/eurheartj/ehr158.
[7]Lu Q,Tian G,Zhang Y,et al.Low HDL-C Predicts Risk and PCI Outcomes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J].Atherosclerosis,2013,226(1):193-197.DOI:10.1016/j.atherosclerosis.2012.09.011.
[8]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dditional Reductions in Cholesterol and Homocysteine(SEARCH)Collaborative Group,Armitage J,Bowman L,et al.Intensive Lowering of LDL Cholesterol with 80mg Versus 20mg Simvastatin Daily in 12,064 Survivo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10,376(9753):1658-1669.DOI:10.1016/S0140-6736(10)60310-8.
[9]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CTT)Collaboration,Baigent C,Blackwell L,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re Intensive Lowering of LDL Cholesterol:A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170,000 Participants in 26 Randomised Trials[J].Lancet,2010,376(9753):1670-1681.DOI:10.1016/S0140-6736(10)61350-5.
[10]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DOI:10.3877/cma.j.issn.0253-3758.2007.05.006.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2-year Follow-up
ZHAO Chun-li,TAO Hui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原因,为患者术后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成功行PCI术患者86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前与术后2年时的吸烟、血糖、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760例患者完成2年随访。术前有48.0%患者吸烟,术后2年吸烟患者为22.6%;术后2年空腹血糖、收缩压和体质量指数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所有PCI患者术后2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值均较术前下降(P<0.05)。危险因素改善原因中,饮食改善是因为患者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40.6%),戒烟、限酒和坚持运动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的告诫,分别占49.8%、59.3%和36.7%,能够严格遵医嘱服药的原因主要为自身认识到疾病对健康的影响(43.1%)。结论PCI患者术后2年危险因素虽有所控制,但个别危险因素仍由于诸多原因未达到控制目标,需加强PCI术后二级预防干预,改善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原因分析;随访
R54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8.040
2015-10-12
赵春莉(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蒙古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陶 惠(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蒙古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陈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