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籽油国家标准对油茶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2016-12-16廖福霖洪燕真

关键词:橄榄油国家标准油茶

严 谨,廖福霖,洪燕真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 福州 350012; 3.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油茶籽油国家标准对油茶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严谨1,2,廖福霖1,洪燕真3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 福州 350012; 3.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油茶籽油国家标准中存在着压榨油与精炼油缺乏严格区分、对产品特色认识不足、规定不完善等问题,对产品的品质控制、消费者需求、生产成本与产品推广等造成不利影响,建议根据油茶产业特点和产品特点,修改完善国家标准,建立健全第三方认证组织,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产业发展。

油茶籽油;国家标准;油茶产业

油茶籽油(以下简称为“茶籽油”)是油茶产业的主产品,也称茶油、山茶籽油。在政策扶持和利润驱动下,全国茶籽油总产量从2008年的28.8万t增长到2014年的51.8万t。随着茶籽油产量的提升,2011年全国产量最大的湖南省个别地方已出现茶籽油卖难的状况[1]。笔者调研发现,精炼油的销售更困难。目前,新种植油茶陆续投产,尚未全面进入盛产期,未来产量增长速度将更快,销售难题将进一步凸显。本文从茶籽油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消费者需求、生产加工企业、市场推广的影响,分析其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茶籽油国家标准的由来与存在问题

(一)茶籽油加工方法与质量标准的变化

1956年前,茶籽油一直使用传统工艺——加热压榨法,至今压榨法仍是油茶籽产区最主要的制油方法[2]。目前国内食用油生产工艺分为“压榨”和“浸出”,前者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其中不经过轧坯蒸炒处理,在常温下进入榨膛压榨的,称为低温冷榨[3];后者指的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溶剂将油脂先萃取出来,再将油脂中的溶剂去除的方法[4]。

浸出法的出油率高,至20世纪70年代国营油料厂75%的油料使用浸出法,2004年浸出油产能已占油脂加工能力90%以上,产量占油脂总产量的80%以上[4]。茶籽油浸出法的出油率比压榨法高6.5%[5],近年来,大部分茶籽油大中型企业采用浸出法,有研究者认为茶籽油的制取加工比较适合低温冷榨法,出油率较高,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品质较好,且不存在溶剂残留问题[6]。但企业访谈发现,冷榨法存在着风味不明显,油脂稳定性不比传统热榨法好,甚至更差的问题。

1990年7月,湖南粮食局起草的《油茶籽油》(GB/T11765-1989)标准实行,茶籽油开始有统一的质量标准。2003年10月,GB11765-2003取代旧标准并实行至今。现行国家标准中分为茶籽原油(其中用压榨法生产的原油,俗称“毛油”)、压榨成品茶籽油(以下简称为“压榨油”)、浸出成品茶籽油(以下简称为“浸出油”)等3类,其中压榨油分为2个等级,浸出油分为4个等级。2003年实行至今的国家食用油标准明确规定:毛油(原油)不能作为食用油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出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属于4个等级中的哪一级,其中四级为最低等级。

(二)茶籽油国家标准存在的问题

1.压榨油和浸出油没有严格区分,检测标准不一致,表述不清。浸出油与压榨油的区分目前尚未出台严格的执行标准,浸出油比压榨油多了含皂量(%)、烟点(℃)、冷冻试验(0℃储藏5.5 h)等3个检测项目;在同样的检测项目中,所用检测工具和检测指标也不同,压榨油与浸出油在色泽检测项目中,压榨油用罗维朋比色槽25.4 mm检测,一级和二级浸出油用罗维朋比色槽133.4 mm检测,三级和四级浸出油用罗维朋比色槽25.4 mm检测;在加热试验(280℃)项目中,对一级、二级压榨油和三级、四级浸出油进行检测,而对一级、二级浸出油不作检测。在浸出油的加热试验(280℃)和含皂量(%)检测项目中,一级、二级浸出油不作检测,三级、四级浸出油有检测质量标准;在烟点(℃)检测项目中,一级、二级浸出油有检测质量标准,三级、四级浸出油不做检测;在冷冻试验(0℃储藏5.5 h)检测项目中,一级浸出油有检测质量标准,二级、三级、四级浸出油不作检测[7]。由于不同工艺所得产品质量不同,造成的结果是,如果对规定的项目一视同仁地进行检测,表面的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使用目前规定的不同质量指标,实质上更公平,表面上却有失公平。

溶剂残留量属于强制指标,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每公斤压榨油中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100 mg,而在一级、二级压榨油以及一级、二级浸出油中规定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在三级、四级浸出油中规定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50 mg,其中特别注明,压榨油和一级、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 mg时,视为未检出。即使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10 mg,还是存在溶剂残留问题,不符合不得检出的标准。其中,不得检出是标准要求;未检出是检验结果,未检出与检验方法及检出限有关系。不得检出与未检出的概念表达不清,容易产生歧义。

2.缺乏自身的行业标准,对产品特色的认识不足。油茶生产已列入国家“粮油安全工程”,胡建红等在2009年提出要制订与茶籽油相配套的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8]。专家指出,现行的茶籽油标准从2003年开始实行至今,迫切需要制定茶籽油自身的行业标准(生产加工标准和油脂标准)[9]。目前仅有湖南省出台了改进版的省级标准。

未精炼的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的毛油含有有毒物质,是不能食用的,必须经过精炼[10],但茶籽油与它们不同。运用压榨、浸出、水酶法(水酶法是近年出现的新方法)等3种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加热冷榨法的出油率最低,质量最好;水酶法出油率高,质量高且稳定,不经过精炼过程其苯并(a)芘含量、酸值、色泽即可达到国家食用油安全标准,但成本较高;浸出法的出油率及理化指标和水酶法相似,成本低廉,品质较低,要精炼后才能达到食用油的标准[3,11]。茶籽油不经过精炼就能达到国家标准,意味着必须经过精炼才能销售的规定对茶籽油是不合适的。由于制油工艺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十分明显,茶籽油要尽量减少精炼加工[12-13]。

在气味色泽项目中,规定一级和二级压榨油具有油茶籽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而在气味、滋味项目中,一级浸出油规定无气味、口感好,二级浸出油规定气味、口感良好,三级、四级浸出油规定具有油茶籽固有气味。毛油独特的味道,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还使消费者更容易鉴别茶籽油的真假。拥有茶籽油固有的气味,是产品的特色之一,却被判定为更低的质量等级,违反了基本的逻辑。 毛油存在着什么样的危害健康的成分?通过精炼可以去除吗?哪些成分会在煎炒过程中变成有害的物质?不经过高温处理的食用方式是否构成危害?茶籽油所含成分与贮藏稳定性、烹饪稳定性的关系?与风味的关系?对毛油不能食用的规定目前缺乏风险评估的资料[13]。

在浸出法中缺乏对原料标准的规定,对于是用茶枯饼做原料,还是用油茶籽做原料,没有加以区分,对压榨工艺的描述比较含糊。由于对油茶产品认识不深,沿用菜籽油的标准,碘值、油酸含量的规定范围可能过窄,且缺乏对茶油风味的科学描述和评价。

3.缺乏对反式脂肪酸、苯并(a)芘的限量和多环芳烃等的规定。经过精炼加工的茶籽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少[14-15];精炼加工中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等生物活性成分下降率分别为54.05%、59.70%和34.78%[14,16]。

茶籽油标准没有对苯并(a)芘的限量和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作相应规定,而欧美国家很重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问题[4]。国际橄榄油委员会要求每公斤橄榄油中的苯并(a)芘的限量为1 μg,远低于目前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8)中的每公斤小于等于10 μg规定;每公斤橄榄油中多环芳烃总量不得超过25 μg, 其中重质多环芳烃(5、6核)不得超过5 μg[13]。这些规定的不完善影响了茶籽油走向国际市场。

二、茶籽油国家标准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茶籽油国家标准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茶籽油在毛油状态时,具有自身的抗氧化物质、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随着加工过程的逐步深入,其所具有的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受到损失,脱色后达到最小值,精炼后的茶籽油天然抗氧化成分所剩无几;同一储藏条件,不同加工工艺的茶籽油储藏过程中,毛油的储藏品质最好,压榨精炼油次之,浸出精炼油最差[17-19];相同储藏期中压榨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明显低于浸出油,在浸出精炼油储藏中,相同储藏期的低等级浸出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明显低于高等级精炼茶籽油[7];毛油保质期更长,精炼油在开封10个月后就会酸败[18]。

由此造成的悖论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茶籽油,品质可能还不如那些禁止在市场上销售的毛油。市场现实是,至2011年,大部分的茶籽油在农村油坊自行加工,以毛油形式供自己消费[20],近年情况依然如故,大部分的茶籽油自产自销,剩下的才进入市场销售。

目前,茶籽油市场上,除了掺杂使假的压榨油、浸出油外,还存在着茶籽调和油等合法的掺杂产品(国外市场没有调和油这种品类),如金浩茶籽油就有茶籽橄榄油、茶籽花生油、茶籽玉米油、茶籽原香油、茶籽调和油等5个调和油单品。国内食用调和油缺乏国家标准,目前只有浙江省出台了茶籽油的掺伪检测的地方标准,其他省份只能沿用企业标准,既缺乏调和油名称的界定和调和油中应掺入茶籽油的比例标准的规定,也缺乏相关质量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二)茶籽油国家标准对消费者的影响

1.茶籽油质量标准与消费者认知的冲突。作为已存在2300多年的独特产品[21],消费者对茶籽油的认可是基于对传统压榨油茶籽油(即毛油)的认识而来的。按目前规定,毛油是不合格的,必须经过精炼才能上市销售,这与消费者历经千年的认知是相反的,而近年调研报告对毛油的批评是,少数小作坊用塑料袋替代传统的稻草做茶枯饼间的间隔,高温下会产生有毒物质[22],恰是反传统的结果。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认知几乎不可改变,品牌定位只能顺应消费者的认知而不能与之冲突[23],因此,对精炼茶籽油的宣传和对消费者教育的成本巨大且收效甚微,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认为精炼油是不正宗的,现行标准成为引发产品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

消费者对毛油的认可已历经千年的实证经验和口碑宣传,浸出法发明于160年前,在中国运用了60多年[4],茶籽浸出油已经过多年的销售,按照体验营销的原理,如果效果显著,顾客会重复购买并热情宣传,但在现实中,并没有出现这种局面,也反证出精炼油的使用功效无法超过毛油。市场形成的均衡价格从高到低依次是压榨原油、压榨精炼油、浸出精炼油。

不同品种油茶籽的酸值含量不同,新品种的油酸含量已超过国家规定值的上限(87%),油茶南扩进一步造成油酸含量的变化,油茶籽酸值含量的标准需进一步研究[24],茶籽油的酸值过高,是否要予以降低,值得商榷。所含胶质、颜色和茶油独特的风味,经2000多年不同地域广大民众的食用实践,足以证明其对身体而言是安全的,一般新鲜机榨油没有碱炼和脱蜡的必要,是否脱臭需慎重考虑[25],而经过“四脱”(即脱胶、脱酸、脱臭、脱色)工序的产品是否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尚没有准确的结论[11]。经过“四脱”工序精炼的各种油品风味基本丧失,失去了不同油品的各自特色[4],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011年前茶籽油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1,26],笔者通过企业访谈得知,送礼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动机。2013年底“八项规定”出台后,送礼方面的需求锐减,作为礼品的茶籽油,存在着消费者与购买者分离的现象,许多使用者不必关注价格,消费者认知对销售的影响不大;只有少数自用的消费者才关注价格和质量,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有限。随着国家反腐败力度加大和依法治国理念凸显,消费者将从礼品的使用者逐渐变成产品的购买者,而产量在持续增长中,可能产生结构性需求不足的问题,即茶籽油因价格过高而使需求仅限于特定的消费者阶层,当茶油产量超过这一需求阀值时,将会出现供给过剩;而价格达不到一定收入的消费者阶层的购买力时,会造成茶籽油需求不足,从而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供过于求的状况从2011年开始出现[1],消费者认知对茶籽油市场发展的影响将快速显现出来。

2.茶籽油国家标准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茶籽油购买的主要因素,以已婚女性购买为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购买意愿越强,年收入、产品品质和价格、品牌、安全认证标志也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一定的影响[27-28];越了解茶籽油,购买意愿越强,使用过茶籽油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更强[28]。由于婚姻持续时间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财富的累积成正比例关系[29],隐含的意义是,年收入越高,越可能购买茶籽油。

无论是IOOC还是中国橄榄油标准,只有低温冷榨的初榨橄榄油才能称为橄榄油。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初榨”指的是用机械或物理方法制备的油脂,中国橄榄油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似,品质差的橄榄油才进行精炼[12],茶籽油是世界上唯一可与橄榄油相媲美的油品,但中国消费者对橄榄油的认可度更高[4]。近几年,茶籽油的零售价已经超过橄榄油,茶籽油面对的是注重品质的高端消费者,现行质量标准不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高端需求。

(1)对茶籽油产品定位的不利影响。小包装食用油面临着运用传统元素、传统工艺的传统风味的复兴,通过重现传统小榨技艺回归古代手工作坊打造出浓郁油香是其最高层次的做法,如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鲤鱼浓香小榨菜籽油[4]。2011年家庭榨油作坊、小型加工作坊、小型加工企业占茶油加工企业总数的96.46%,现茶籽油加工依然以小作坊为主[22],这正是茶籽油营销的优势之所在。营销理论强调,突出产品的特色,才有利于销售。国家标准中不仅没有突出产品的独特性,还严重削弱了产品在风味、颜色、抗氧化、保健方面的特色,使企业销售陷入两难境地,消费者对合乎国家标准的精炼油认可度低,而消费者认可的毛油在市场上的销售是不合法的,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消费者的现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目前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即是要增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减少消费者不需要的产品,茶籽油的国家标准急需修订。

(2)影响消费者潜在需求的进一步转化。由于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积累,以及供不应求而形成“物以稀为贵”(2015年茶籽油占中国食用油的1.28%),确立了茶籽油高端油的定位。茶籽油的价格是一般食用油的4~5倍,10多年来,毛油价格持续上升,2005年从种植户手中收购毛油的价格每公斤为20元,和菜籽油行情差不多,2009年收购价每公斤涨到40元,2010年每公斤涨到60元,由于成本上涨,2012年长期保持在每吨5万元[4],由于市场诚信缺失和监管不力,加上小包装食用油是个价格高度竞争的市场,茶籽油价格高容易引发销售者的掺假、造假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茶籽油产品的信任危机。

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消费50 kg茶籽油就够了,以每公斤100元来算,一年需要花费人民币5000元,价格再翻一倍,一年花费就10000元,考虑到目前的高物价及茶籽油卓越的保健功效,这种花费是中上收入的家庭可以接受的。笔者通过消费者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销售难的关键在于产品的信用和品质,对茶籽油的信任危机是问题的关键,其根本问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与国家标准的冲突。20世纪80年代,茶籽油产量约30万 t,和当时世界上橄榄油的总产量相当,主产区茶籽油的产量占食用油产量的一半以上[30],2011年全世界橄榄油产销量达280万 t,而茶籽油全国总产量才28.8万 t(其中精炼茶籽油8万 t)。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油公司销量为每年20万 t,而中国最大的茶籽油企业规模不到每年1万t,橄榄油只是地中海区域性的产品,但销售遍及全球;茶籽油销往中国14个省份,却难以迈出产区走向全国[4];除了产区及其附近部分地区居民有茶籽油的消费习惯外,茶籽油市场认知度在国内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极低[4,25],高端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对茶籽油的现实需求。

(3)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宣传、推广。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影响,自用型的消费者不一定购买精炼油,产区的消费者更多购买毛油自用(他们认为毛油是正宗的茶籽油),而且是通过熟人、亲戚购买,流通渠道狭窄,信息搜索和购买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尤其不利于大型生产企业的销售推广。一部分消费者不知道如何买到正宗的茶籽油,转而购买橄榄油或其他油品。广州消费者的问卷研究表明, 74.22%的消费者不了解茶籽油,25.65%的消费者由于难辨茶籽油的真假而放弃购买茶籽油,3.12%的高收入消费者由于不了解茶籽油而选择购买橄榄油[28]。

在油脂市场上,对油脂品质的宣传推广,包括其商业、营养、感官方面的特性,如橄榄油就强调其感官中的风味指标[4]。

3.茶籽油国家标准对生产加工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品质。精炼设备及精炼过程加大了生产成本,一般每公斤精炼油的加工费会增加2元左右,茶油的酸价越高,每公斤需增加的加工费越多(调研数据)。以基本的逻辑推理而言,精炼油的销售价格应该高于毛油,但在目前福州市场上,精炼油的售价是每公斤100元左右,毛油的售价是每公斤120元左右,值得深究。调研得知,这可能是在精炼油中掺入棕榈色拉油的缘故,而加入棕榈色拉油的精炼油与纯茶籽油从外观上难以区分;也有一些企业和作坊把茶叶籽(每吨1000多元)掺入油茶籽(每吨18000元以上)中进行压榨,真假难辨。

精炼茶油要经过“四脱”工序。研究认为,苯并(a)芘超标主要原因是高温,其中脱酸的碱炼工序促进苯并(a)芘含量大增,采用高温高真空条件处理,使茶籽油味道变淡。脱臭工序造成苯并(a)芘一定程度增加,脱色、冬化工序可降低茶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2010年茶籽油的苯并(a)芘事件发生后,有关质量监督部门要求生产企业一律采用250℃以上的高温脱臭工艺,借高温汽化的高真空吸走油中的部分苯并(a)芘,但实验结果恰恰相反,烘干、蒸炒的高温处理,对苯并(a)芘产生的诱导作用具有累积效应,浸出生产工艺对苯并(a)芘含量有显著影响,主要是毛油脱溶环节的高温[11]。

(2)引发不公平竞争。目前茶籽油的生产大部分是在小作坊里完成的,现行标准还造成大型制油企业与小作坊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因为只有大中型企业才具有购买精炼设备的资金实力,而用茶枯生产的浸出油拉低了茶籽油品质的平均水平。应该借鉴橄榄油生产经验,橄榄油生产有年产20万t的大工厂,也有大量的小作坊,但他们秉持公平竞争的原则,都以保持优秀的传统品质为目标[4]。

由于压榨油与浸出油没有严格区分,毛油不许销售的规定也可能是大企业游说的结果,精炼设备一套要100多万元人民币,所以小作坊只能生产毛油,只有大企业才有资金购入先进设备,进行精炼油的生产。

目前,国内油茶加工企业的设备生产能力是现有生产能力的4倍[22],扩大精炼油的产量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由于消费者认知的作用,茶籽油市场需求的扩大,主要是对毛油的需求扩大,难以大量促进对精炼油的需求,虽然精炼油的出油率高可提高产油量,但如果消费者不认可浸出油的品质,精炼油就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那将直接打击企业扩大生产的动力,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3)同质化高引发低价竞争。食用油技术门槛很低,经过脱胶、脱酸、脱水、脱臭、脱色、脱腊等6道工艺生产出来的一级油,由于精炼程度高,风味和营养都不如散油。茶籽油一直是个小品类的油种,做得较大的有金浩、金龙鱼、润心和绿海等品牌,小包装茶籽油的全国年产量原先是1万多吨,2013年以来成本上升,导致市场容量下降[4],茶籽油精炼油同质化严重造成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加上调和油、掺杂油,引发激烈的低价竞争。

4.不利于产业现代化及对国际市场的推广。现代化要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业升级要建立在文化和技术的基础上,在文化内涵上,橄榄枝已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而存在了2300多年的茶籽油却鲜为人知。

茶籽油和橄榄油都属于区域性产品,消费者对于茶籽油的口味是从小培养的,传统产区的消费者认为,具有独特味道的茶籽油才是正宗的茶籽油,但非传统产区的消费者大都难以接受其口感与气味。为了从传统产区向全国市场推广,目前企业去除茶籽油独特的味道,以适应非产区的消费者口味,但保持产品独特风味,进行市场定位和推广,也是很好的推广方式。如橄榄油的颜色和独特风味反而成为橄榄油进行全球推广的重要卖点。

国内市场的推广也可借鉴橄榄油的经验,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GB23347-2009)针对橄榄油和油橄榄果渣油两类,分级与IOOC和欧盟EU相似,标准中综合了原料及制油工艺的内容,明确规定油橄榄果渣油不能算是橄榄油。这个标准颁布后,初榨橄榄油从2002年仅占橄榄油进口总量的17%,提升到2011年占比92%,2012年毎升价格为60~180元,是中国市场中端食用油价格的5~10倍,但很受高端消费者的欢迎[4]。

三、修改完善质量标准,促进产业发展

(一)修订目前国家标准与规定

国家应修订现有的茶籽油标准,严格区分压榨油与浸出油,尊重传统文化,尊重消费者认知,运用茶籽油科研的新成果,出台符合茶籽油特点的产业标准,修改现行规定为,无论是毛油还是精炼油,凡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都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将精炼油列入品质较差的等级。

国家标准应按原料及制油工艺来分类[4,13],在产品上注明其生产工艺及所用原料,规定只有使用油茶籽提取的茶籽油,才能称为茶籽油,以茶枯浸提的,或在茶籽油中掺入其他油品的调和油,都不能冠以茶籽油的称呼;浸出法有溶剂残留的隐患,应进一步规定,只有初榨茶籽油,才能称为茶籽油。借鉴橄榄油质量标准,继续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和温度对苯并(a)芘和反式脂肪酸的影响,严格控制苯并(a)芘的限量,对反式脂肪酸、多环芳烃的限量作出规定。

随着茶籽油国家标准的修订,相关标准也要随之修改,如2011年12月通过审定的国家标准《油茶籽饼、粕》及林业标准《油茶籽》《油茶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强化标识,除产品基本信息外,还要包括产地、产品市场准入及认定产品的过程跟踪检测等[31];推行油茶原产地标识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32];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劣充优的不法行为[33]。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口流动使产区与非产区间消费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以切合实际的产品标准和网络平台,保障购买的方便性和可得性,从传统产区开始,逐步满足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需求。

(二)支持成立行业组织和第三方认证组织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建立行业组织(如油茶协会),发展第三方认证组织。行业组织的监督及推动,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修正不合理的标准,避免恶性竞争,如1956年成立的国际橄榄油协会,使橄榄油从地中海沿岸区域性的产品销售、推广到全球市场。而第三方认证组织由于其中立性,更容易为消费者所信赖。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拓展国内外市场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的时候,是产业结构变化最剧烈的时候。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无论是为了促进有效供给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绿色制造工程,都需要制定绿色产品标准体系,以客户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刺激“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中国是茶籽油的原产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茶籽油生产国。目前,茶籽油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原油,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进口的原油为原料,加工成高档的化妆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等,再销售到中国大陆及世界各地。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重视传统技术现代化,并借鉴橄榄油标准制定的经验。橄榄油外观是黄中带绿,不同区域的产品有不同的风味,如橄榄油的苦味“pungent”被认为是正面的风味,挥发性成分的果香“fruity”,青草味的“green”被认为是美好的风味[13],不同区域的橄榄油有涩、酸、苦不同的味道,形成不同的地理品牌标志。茶籽油在不同区域有苦、涩或无味等不同的口感和味道,颜色浅黄、深棕也各自不同,在标准中强调外观和风味,使之成为地理品牌标志产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以拓展国内外市场。

致谢课题调研得到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林业局孙水平先生,江西天华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周汉中先生,福建省粮油科研所李先玉女士,福建省清流嘉成油茶有限公司薛贤慈先生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组.2014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5.

[2]李丽,吴雪辉,寇巧花.茶籽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油脂,2010,35(3):10-14.

[3]韦社生,王衍彬,刘本同,等.在线加热冷榨法与其他方法生产山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研究[J].食品工程,2013(3):58-60.

[4]余盛.食用油营销第一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98-99.

[5]郭书晋,肖扬书,范远景,等.茶籽油的工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285-288.

[6]陈中海,肖仁显,沈建福,等.7 种低温冷榨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分析[J].中国油脂,2012,37(8):34-38.

[7]庄瑞林.中国油茶: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29-330.

[8]胡建红,肖桂生,王少先.关于发展吉安县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7):198-200.

[9]陈晓伟.衡阳样板——管窥中国油茶产业升级路径[J].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3):61-62.

[10]陈媛,陈智斌,张立伟.食用油脂安全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西部粮油科技,2001,26(2):42-45.

[11]张智敏,吴苏喜,蔡晖,等.不同生产工艺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 芘含量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2,37(8):65-68.

[12]方学智,姚小华,王开良,等.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9,34(1):23-25.

[13]钟海雁.对现行中国茶籽油质量标准与品质安全控制的几点看法[J].食品与机械,2011,27(4):4-6.

[14]邓龙,邓泽元,胡蒋宁,等.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J].食品科学,2015,36(23):111-115.

[15]郭华,周建平,何伟,等.茶籽油精炼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及精炼条件选择[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6):221-225.

[16]刘存存.加工工艺对茶油营养的影响以及脱臭馏出物中苗醇的精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20-30.

[17]段迎春,赖建辉.茶籽油的抗氧化储存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625-626.

[18]张纯萍.茶籽油研究进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6(4):188-189.

[19]丛玲美,姚小华,费学谦,等.长期贮藏对茶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246-250.

[20]杨曾辉,杨文英.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作物研究,2011,25(2):103-104.

[21]林少韩,李桂梅.中国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J].世界林业研究,1989(4):70-75.

[22]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组.2011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105-120.

[23]佚名.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EB/OL].(2008-05-23)[2016-08-05]. http://money.163.com/08/0523/18/4CL80SSB002524TH.html.

[24]奚如春,邓小梅,龚春,等.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2):158-164.

[25]钟海雁,谢碧霞,王承南.我国油茶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及方向[J].林业科技开发,2001,15(4):6-8.

[2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EB/OL].(2009-11-04)[2016-08-05]. http://www.51wf.com/print-law?id=145027.

[27]杜红梅,罗琳艳.消费者绿色茶籽油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12(2):301-305.

[28]张眉.广州市消费者茶籽油购买行为实证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4,30(3):35-41.

[29]托马斯·J·斯坦利.百万富翁的智慧[M].乐爱国,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37-243.

[30]阮海健,李少华.茶籽油加工现状及开发对策[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8):33-34.

[31]姚小华,王开良,罗细芳,等.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3-6.

[32]2006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EB/OL].(2006-12-29)[2016-08-05].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59/content-273524.html.

[33]冯剑锋,郑林胜,王占龙.关于贵溪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4 (22):26.

(责任编辑: 何晓丽)

The impact of national standard of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YAN Jin1,2, LIAO Fu-Lin1, HONG Yan-zhen3

(1.PostdoctoralResearchCenterofEconomicsCollege,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7,China;2.DepartmentofEconomyandTrade,FujianCommercialCollege,Fuzhou,Fujian350012,China;3.CollegeofEconomics,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national standard of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that the pressing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and solvent extraction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are lack of the strictly differences and products characteristic, the regulation is faultiness. It causes the unfavorable influence to the control of the products quality, the customer demand, cost of production, product promotion etc. We suggest to modify the national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and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ird-party organization, exp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national standard;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2016-08-05

福建省社会科学一般项目(FJ2016B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53);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项目(R201508)。

严谨(1970-),女,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生态经济。

F307

A

1671-6922(2016)05-0095-07

10.13322/j.cnki.fjsk.2016.05.015

猜你喜欢

橄榄油国家标准油茶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优质橄榄油如何购买
如何选购橄榄油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